国家工商总局日前宣布,从现在起至2015年底,将在全国范围内对家用电子电器、服装鞋帽、装饰装修材料、交通工具、有关服务等五大类商品和服务集中开展重点领域消费维权工作。
记者调查发现,上诉五大领域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但近年成为消费纠纷的“重灾区”,消费者对此申诉多、维权难,加强消费维权刻不容缓。
家电领域:售后服务无保障,维权法规滞后
这一领域维权难,原因大致如下:一是维护消费者权益的法律法规仍需完善。例如一些电子电器出了质量问题,消费者要退换,按规定先要送检。只有检测认定确属质量问题才能退换,但检测机构多为厂家指定,难免有猫腻之嫌。应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第三方独立检测机构。二是山寨电子电器充斥市场,质量低劣,企业自律意识不够,漠视消费者权益。三是随着网购电器增多,异地维权的问题也愈加凸显。四是多数消费者对相关法律法规不了解,维权的知识能力欠缺。
服装鞋帽领域:国家暂无“三包”限制规定
服装鞋帽属于低值易耗品,国家对此暂无“三包”限制规定,消费者维权时缺少具体的法律法规支持。同时,服装鞋帽不属于耐用消费品,出现开裂、脱跟等问题时,难以界定是质量问题还是使用不当,容易产生纠纷。此外,涉及标识标注不规范、质量不达标等问题,需要到专门的检测机构检测,费时费力,一般消费者嫌麻烦就放弃维权了。
装饰装修材料领域:出现问题难以界定责任
一方面,部分装饰材料属于定制产品,对商品的要求多为口头约定,或者简单的合同约定,容易导致信息沟通失误等。发生消费纠纷后,也难以界定责任。
另一方面,消费者为节省装修费用,请来没有在工商部门、装修协会注册登记的装修队伍。这些装修队伍以次充好、偷工减料,搞完装修后换手机号码。等出了质量问题后,消费者找不到责任主体,难以维权。
交通工具领域:汽车“三包”规定暂未实施是病根
交通工具反映的问题主要为:一是车辆质量性能问题。二是售后服务问题。由于汽车“三包”规定暂未实施,汽车出现性能故障一般只能维修不能退换,给消费者维权造成很大困难。在汽车维修上,售后诚信缺失,擅自增加维修项目,使用假冒伪劣配件,维修费用偏高且不透明、售后服务人员态度差,维修时间长,维修技术不过关导致返修频率高等问题。
服务行业领域:“霸王条款”多
服务领域的问题集中体现为虚假宣传多、“霸王条款”多。像一次性餐具收费、开瓶费、包厢费等至今仍然存在,与部分行业协会的背后支持密不可分。同时,对虚假宣传的界定、对霸王条款的界定和禁止等等,仍然需要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
来源:新华网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