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挥在途车辆以最短的行驶距离、最快的运行速度到达目的地”一一成功应用于北京奥运交通的“FCD浮动车辆数据技术”,6月11日在此间“中国百万人口城市交通系统”启动会上备受关注。包涵这项国际科技合作成果在内的“中国百万人口城市交通系统”全面启动,标志着中德两国在城市交通领域的科技合作进入新的阶段。“中德智能交通联合研发中心”也于今天在合肥揭牌。
旨在降低城市交通能源消耗、减少二氧化碳的生成的“中国百万人口城市交通系统”项目,是德国宇航中心交通研究所、安徽省计算机软件工程技术中心于2007年合作议定的,项目通过制定、实施和应用先进智能交通技术,构建绿色交通,将为全球作出示范。合肥作为试点市,将更加注重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通过采用现代化的新技术和合理有效的控制措施,为城市发展提供足够的空间。在试点过程中,为城市建设、发展建立一套全面的效果评估体系,并积累经验,向全国各城市乃至发展中国家的城市推广。
据了解,今后3年项目将在合肥开展一批创新特色鲜明,具有系统性、前瞻性的现代交通管理研究,主要包括FCD浮动车辆数据技术研究和应用、直升机/飞艇空中交通遥感检测技术研究和应用、交通与环境污染检测研究、DAB数字地面广播研究和应用、BRT快速公交优先控制与调度研究和应用、交通影响下的城市规划研究。这些研究瞄准国际前沿技术和智能交通领域的重大课题,聚集了德国相关科研院所和中国科学院、交通部、同济大学、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安徽省软件工程技术中心的一大批专家,研究成果将具有强大的辐射性和产业前景。
“中国百万人口城市交通系统”项目在启动前期已取得部分成果,得到国家科技部、国家外专局的重视和支持,科技部批准在合肥建立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给予专项经费支持;国家外专局已将项目列为“国家重点引智计划”,以培养高端技术人才。项目前期成果在合肥实现了二次创新,其中FCD浮动车辆数据技术成功应用于北京奥运会和青岛奥帆赛,目前已在杭州、成都、郑州、厦门、宁波等城市推广应用,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前期研究还率先解决了城市大范围数据采集的问题,可以为合肥以及北京、杭州等城市提供城市交通信息与诱导,突发交通事件检测和城市信号协调优化控制,为城市规划提供道路交通流量数据。德方项目主要负责人库诺教授相继获得安徽省“黄山友谊奖”和中国“国家友谊奖”,受到温家宝总理的亲切接见。
合肥市通过国家创新型试点市建设,实现滨湖大城市战略发展目标,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方面充分利用国际科技资源,建立开放性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平台,以项目为载体实现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取得在国际、国内多项技术领域的制高点。为合肥市国家创新型试点市和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提供良好的技术创新成果和项目源,营造良好的产业技术创新和发展环境,推动智能交通等产业的发展。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