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交通运输>  正文

浅谈零售企业的库存管理模式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2011年1月17日   来源:物流天下

  

  【慧聪商务服务供应链管理(SupplyChainManagement,简称SCM),是在当代激烈竞争的经济环境下已越来越成为一种被广泛关注的业务管理模式。供应链管理就是形成包括产品生产和流通过程中从原材料、零部件等采购、运输、加上制造、分销直至最终送到顾客手中的各个环节和所涉及的原材料、供应商、生产商、批发商、零售商以及最终消费者的供需网络。-

  供应链管理的实质就是试图在各企业间形成一种紧密协作的网络业务模式,也就是从产品需求的角度,通过企业间的集成与合作,在各企业间形成一个虚拟供应链,实现企业行为与市场更紧密的结合,从而提升企业营运效率并降低经营风险。零售企业的供应链库存管理就是通过对客户、生产、运输等资源的不确定性风险进行有效的识别、缓解与控制,通过库存量的优化以提升顾客满意度并增加利润。

  从供应链的角度来研究库存管理,就是要研究如何按照需求合理地降低整个供应链上的库存量,获得最优的订货策略,合理配置企业资源,达到最低占用资金和取得最大收益的目的。在优化供应链上的库存量的过程中,社会资源的经济价值达到最大化,社会劳动力得到充分的发展,这对于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一、库存管理模式

  从“生产商—零售商—消费者”的商品流向中,零售企业承担了商品的流通作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零售企业的库存管理模式决定了供应链的发展模式。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两种供应链模式的异同。

  在以生产商为主导力量的模式下,零售企业的力量相对较薄弱,处于供应链上游的生产商主导了商品的库存及流通模式。生产商根据自己对市场的判断来计划、组织生产,并推动所生产的产品的销售。这种模式我们称之为“推动模式”。随着生产力的极度提升和零售企业力量的飞速发展,伴随着通讯技术的广泛应用,生产商的生产、运输、设计的方面全面与市场动态接轨,并随时按照市场的反馈作出改变。在这个过程中零售企业的库存管理在供应链中起主导作用。

  通过对推动式和拉动式供应链模式的比较分析,不难看出零售企业的库存管理对于优化供应链管理的重要性。供应链管理的实质就是合作,它使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客户多方受益。有研究显示:合作对供应链进步的贡献率为40%,合作性计划可使库存减少15%,合作性预测可使准确性提高15%,减少开支20%~30%,节约运输成本3%~5%。本文通过对如下几个方面的分析,希望零售企业的库存管理模式在供应链管理中能得到更广泛的关注。

    二、零售企业订货管理

  目前一些大型的零售企业都建立了自己的商品管理系统,像METRO的GMS系统(GoodsOrderingSystem),即使一些小型的零售企业暂时还没有商品管理系统的,也都按照一些固定的订货模式对商品采购和库存水平进行监控与管理。下面我介绍一下零售企业的一般订货方法。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