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交通运输>  正文

物联网产业发展需跨“三重门”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2010年12月23日   来源:物流天下

  

  【慧聪商务服务如果要总结2010年信息化领域的关键词,那么,物联网一定是当之无愧的热门首选。

  然而,作为一个关系国家战略的重要产业,现阶段物联网的发展依然存在很多问题。日前,在2010中国物联网与智慧城市建设高峰论坛上,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化推进司、物联网规划与政策-

  专家安筱鹏表示,当前物联网发展仍有三个难题亟待破解,需要建立产业链协同创新机制,加快产业发展。

  安筱鹏提到的这三个难题,也是三个矛盾:即如何解决物联网应用市场的碎片化需求与规模化供给的矛盾,如何解决供给的分散化与需求的一体化的矛盾,如何解决需求的不成熟与技术的不成熟的矛盾。

     要建立怎样的商业模式?

  安筱鹏认为,碎片化需求与规模化供给的矛盾,是物联网产业发展目前最突出,也是最亟待解决的问题,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长期存在的难题。

  传统信息产业的发展具有标准化和规模特征,而物联网产业恰恰与这个规律相悖。物联网的应用需要与具体的行业需求相结合,其应用需求在很大程度上是分散的,如传感器,以及基于传感器的相关设备和面向各种行业的解决方案,在很大程度上缺乏通用性,难以形成规模化的应用。“当然也不是绝对没有通用性,可能在局部具有通用性,但在行业之间,或者行业内部,通用性就很差。这是其与应用紧密结合的特点所决定的。”安筱鹏强调,物联网产业发展面对的是多个行业不同的需求,小规模的细分市场,单一产品和服务,在细分市场之间的可通用性和可移植性较差,他将物联网的这个特性称之为“需求碎片化特征”。

  国际电联2005年发布的第一份关于物联网的报告中,在谈到物联网面临的挑战时,就提到过这个问题:物联网面临的挑战,不仅仅在于技术问题,而且在于市场的规模化应用。一方面,规模化行业应用的不足,是制约物联网产业突破核心关键技术和标准化的重大瓶颈,难以激发产业链各环节参与投入的热情;另一方面,只有规模化供给才能降低成本,形成产业发展的良性机制,才会有市场发展的动力。

  为此,安筱鹏表示,推动物联网产业发展的关键是要探索商业模式,解决行业的知识集成、共性平台建设的问题,要将零散化应用整合为规模化效应,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突破。“事实上建立什么样的商业模式,需要在实践中探索,现在还没有现成的模式可循。但其中一个方向是:我们在物联网发展过程中,要关注商业模式创新。”安筱鹏坦言,“在物联网产业发展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关注技术创新,更要关注商业模式创新,因为只有建立在成功商业模式基础上的技术创新,才有产业化的坚实基础。”因此,在物联网产业发展过程中,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的良性互动,是未来产业发展的关键。“如果说有些企业在物联网产业发展过程中脱颖而出,那它一定是在商业模式上有了重大突破。”安筱鹏说。

    谁整合产业链上下游资源?

  其次,从需求的角度来看,如何解决供给的分散化与需求一体化的矛盾,也就是谁来整合物联网产业上下游资源的问题,也显得越来越突出。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