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交通运输>  正文

中国港口业发展遭遇瓶颈 码头运营商须转型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12/13/2010 03:40:04   来源:中国交通运输经济信息网

  “中国港口产业总体过剩的局面显而易见,码头运营商不能再靠简单投资码头来增加发展,必须要从传统的靠装卸赚钱,向现代物流服务体系转型!”年终岁尾,中国港口掌门人齐聚上海陆家嘴,剖析行业现状、探讨战略转型,并达成上述共识。

  这场由上海海事大学、世界海事大学主办,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承办的“2010年港口发展高端圆桌论坛──港口未来发展战略转型”,旨在找出内地港口当前问题,探讨“十二五”中国港口未来发展和战略转型之路。

  港口总体运力过剩

  中远太平洋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徐敏杰指出,中国未来港口发展必须战略转型,依据就是内地港口产业总体过剩──“今年中国集装箱平均增长20%的情况,是全球独此一家,也不会保持很长时间,而世界平均的年增长率只有5%-8%。”

  徐敏杰坦言:“中远太平洋作为世界第五大码头运营商,旗下码头过剩相当严重,尤其是东南沿海、长江中下游。1990年代初开始的码头产业高速发展,已逐步见顶,到下个5-10年会平稳发展,逐步收敛。不只是中国,全球码头都总体过剩。”

  厦门港务股份公司总经理方耀表示:“中国面临的港口能力过剩问题,厦门港尤其突出。”连云港港口集团有限公司总裁白利群亦指出:“港口过剩确实存在,为此连云港港坚持发展无水港的思路不动摇,拓展中西部腹地,正争取成为‘中西部地区区域发展示范区’。”

  上海海事大学校长于世成教授就此分析说:中国很多港口之间现在的竞争业态,相当程度上是非理性的,“请交通运输部考虑,不要再行政性地告诉各个港口,说大家都是国有资产,不要再互相盯著竞争。反而应该让港口之间互相渗透、竞争发展,最终通过市场来走向理性”。

  码头运营商须转型

  徐敏杰谈到,世界码头发展在1970-1990年代,以资金和管理为优势,主要代表是PSA、和黄、鹿特丹、巴拿马;1990年代中期至今,以集装箱团队为支持背景的码头运营商积极转型,开始与传统码头合作发展,如马士基、中远、中海──“因为投资建船的成本,与投资码头基本相当,但船的价值20年后将折旧为零,以美元计价的码头却在不断增值”。

  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包起帆说:“创新引领、转型发展”,包括上海港在内如果不这麼做,发展就会遇到麻烦,就会看到码头等船的局面──“如果还靠装卸赚钱,码头造的多的地方,还贷款都会比较难,而且现在码头之间的竞争也是显然存在的”。

  为此,包起帆分享了上海港的四条转型道路:1、港口从孤立、单独的装卸,转而为大客户提供专业物流配送,如上海罗涇二期与宝钢的合作;2、港口逐步通过物联网、电子标签,为货主实现从告知到感知,打造“透明物流”;3、港口提供与物流相关的分拨、检测、增值服务,如刚刚投产的外高桥六期,就可在码头对进口车装潢、检测、改装,直接交车给消费者;4、港口码头位置前移,发展内陆无水港,进行跨区域拓展。

  海铁联运受制垄断

  对于当下被看好的“海铁联运”,多家港口老总当日却大叹苦水,无奈于铁路垄断对港口发展的制约。方耀说:湖南、江西最近的出海口就是厦门,但厦门发展内陆无水港,面临的是铁道线路运力不足。“我们在湖南醴陵、江西赣州、南昌都有堆场,今年有2万箱,但是线路运量有限。为了多弄些车皮,我们还把铁路亏损的项目吃下来”。

  盐田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姜宴生亦谈到,“从广东韶关到盐田,距离只有300公里,原来用汽车拉,现在用火车,看似节能减碳,但实际上最大的制约就是铁路,甚至还有一个‘起步价’,就像出租车那样──铁路高度垄断,费率不容侵犯,远远高于货柜车。怎样把费率实际降下来,需要交通运输部和铁道部有一个协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