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聪商务服务网】 一个2006年由美国和欧盟发起的垄断调查,近日却在中国的航空货运业再掀波澜。
目前包括英国航空公司(简称“英航”)、法国航空公司(AirFrance)、荷兰皇家航空公司(KLMRoyalDutchAirlines)、大韩航空有限公司(KoreanAirLinesCo.Ltd)和日本航空公司(简称“日航”)在内的15家跨国航空公司,承认其共谋行为违反了美国反垄断法,涉嫌操控航空货物运输的价格。这些公司大多在中国开展业务,中国的代理人和货主也成为“受害者”中的一分子。
现在,北京雷曼律师事务所律师郝俊波正在征集中国货主进行跨国诉讼的索赔。但截至9月8日,还没有任何货主或者货代公司主动联系郝俊波。
“这并不仅仅是一宗跨国诉讼的法律问题,而是触碰到中国航空货运业的潜规则,更反映了航空货运市场强弱悬殊的格局。”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对记者解读此次的维权“遇冷”。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经手过2004年包头空难等案子的郝俊波,原本对此次的货运维权很有信心。
“涉嫌垄断的价格共谋在各个行业都有案例,现在查明的是LCD(液晶显示器)和航空货运业,证据简单清楚。我们现在面向国内召集受害货主,但直到现在也没有明确的客户找我,很奇怪。”
2000年1月1日以来,国内外航空公司纷纷在正常航空运费之外,向货主、货代企业收取燃油附加费。“比如‘9·11’事件后的安全附加费,伊拉克战争后的战争风险附加费、美国海关附加费等。”这些附加费不仅远远高于航空公司实际成本,而且存在各航空公司恶意同谋、损害航空运输服务购买者权益的重大违法嫌疑。
2006年2月以来,美国、加拿大、欧盟陆续对各涉嫌航空公司进行反垄断调查,分别对香港国泰航空有限公司(简称“国泰航空”)、法国航空公司、荷兰航空公司、英国航空公司、大韩航空公司、千塔斯航空公司、日本航空公司等大型航空公司处以总计12.74亿美元的罚款。
除了罚款之外,这些航空公司巨头们还面临着集体诉讼。比如法国货主协会、德国货主协会等已经开始在美国联邦法院纽约东部地区法院,向涉案的航空公司提出了反托拉斯法诉讼。
“在美国,被告汉莎航空公司被起诉后不久就与原告达成和解协议,支付8500万美元。”郝俊波喜欢用成功的案例来吸引客户,但中国有大量受害货主,“却没有人跳出来”。
事实上,早在2009年,中国航空运输协会(简称“中航协”)就开始组织下属的会员企业进行境外维权,并且联合美国集体诉讼退款有限责任公司(CAR公司)在美国进行合作。一年的时间过去了,负责此事的文化交流部部长王伟宾(音)告诉记者,中国目前有3000余家货代公司,愿意参加集体诉讼的只有100家左右。
[1] [2] 下一页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