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当前市场概况
经历了2009年的风雨飘摇,航运企业终于在2010年初“赢”来久违的春天。
2010年首季,各航线运价均走出谷底,个别航线更是连创新高,其中,亚欧航线表现最为抢眼,虽然近期运价有所回调,但仍然高于往年同期水平。此外,泛太平洋航线运价强劲反弹,亚太区域内航线运价稳步回升,澳大利亚航线表现不俗,就连原先表现最不理想的中东航线也突破了前期运价滞涨的局面。
从2010年第1季度的业绩来看,船公司的经营状况已大幅改善。除亚洲主要船公司由于航线结构原因仍有小幅亏损外,欧洲主要船公司如马士基、达飞、赫伯罗特等均已恢复赢利。
据统计,截至2010年5月,全球集装箱船运力共计1341.9万TEU;订单运力416.2万TEU,占现有运力的31.0%;闲置运力占现有运力的5.3%。预计2010年交付的新造船运力约占现有运力的9.5%,集装箱贸易量将增长8.8%。从以上统计数据来看,集装箱船运力供给比需求高6%左右,国际集装箱运输市场的供求状况不容乐观。那么,到底是什么因素在推动运价持续上涨呢?当前运力供求的真实状况又如何呢?
2 供求基本面分析
2.1 需求面
从全球来看,除欧洲经济受希腊等国家主权债务危机的影响而存在不确定性外,各大经济体的复苏方向基本明确,预计2010年全球经济将增长40%左右。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2009年集装箱贸易量基数偏低,2010年集装箱贸易量增长10%以上几无悬念。
2010年首季度国际集装箱运输市场的火爆并非只是欧美补库存而导致的短期现象。从欧美日近期公布的经济数据来看,需求回暖信号非常明确,国内长三角及珠三角地区的工厂开工率、订单量等均可验证这一事实。
2.2 供给面
一方面,迫于经营成本的压力,船公司需要逐步淘汰老龄船;另一方面,为顺应船舶大型化发展趋势,船公司需要对小型老旧船舶进行拆解和处理。2009年全球共拆解集装箱船运力41.2万TEU,预计2010年全球集装箱船运力的拆解量约占现有运力的2%~3%。
目前,很多船公司为节省燃油,在长航线上采用低速航行,如马士基、中远、中海、达飞等。随着燃油价格的走高,预计未来将有越来越多的船公司采用低速航行。在这种情况下,为确保班期,船公司不得不增加运力投入(见表1)。保守预计,2010年船公司采取的加船减速措施将吸收3%左右的有效运力。
表1 全球主要航线集装箱船运力配置情况
(截至
航线 |
船舶数量/艘 |
运力/TEU |
东亚——东北亚 |
345 |
712223 |
远东——北美西岸 |
301 |
1614548 |
欧洲——远东 |
300 |
2206820 |
东亚——东南亚 |
239 |
472026 |
远东——中东 |
228 |
1356886 |
远东——印度次大陆 |
209 |
824539 |
远东——地中海 |
196 |
1292692 |
远东——北美东岸 |
180 |
830179 |
东南亚近洋 |
180 |
134278 |
印度次大陆——中东 |
176 |
632224 |
地中海区域内 |
176 |
155500 |
加勒比海和中美洲——北美东岸 |
169 |
444596 |
加勒比海和中美洲——远东 |
168 |
752949 |
东北亚——东南亚 |
163 |
320573 |
欧洲——斯堪的那维亚和波罗的海 |
160 |
128058 |
欧洲近洋 |
147 |
82734 |
欧洲——地中海 |
145 |
490113 |
欧洲——印度次大陆 |
123 |
605923 |
印度次大陆——地中海 |
119 |
501913 |
南非——远东 |
119 |
381935 |
资料来源:CI—online。
我国是世界制造中心。从我国及远东地区出发的国际长航线的船舶平均装载率通常高达90%,而回程船舶的平均装载率往往只有50%~60%,个别航线甚至更低。这就意味着,在东西主干航线上将有至少25%的新增运力被双向贸易不平衡所损耗。
近期区域集装箱贸易活跃,带动中小型集装箱船租金大幅上涨。由于市场需求旺盛,新造箱价格和集装箱租金也呈上涨趋势。种种迹象表明,活跃的区域集装箱贸易能够吸收相当一部分闲置运力以及未来1年内的新增运力。
自2009年以来,大量新造船订单被延期或取消,预计2010年推迟交付的集装箱船运力将达到14万TEU。此外,在集装箱船租赁市场中,有超过一半的船舶掌握在长期依赖KG基金支持的德国船舶所有人手中。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自2009年以来已有多家KG基金宣布倒闭。2010年新造船形势仍不容乐观,预计融资瓶颈将导致撤单率上升。
3 未来市场展望
船公司间的无序竞争导致2008年底和2009年初集装箱运价呈现非理性的、几近自由落体式的下跌:中国出口集装箱综合运价指数从1200点左右跌至763点的低谷,其中,欧洲航线运价从2000美元/TEU左右跌至350美元/TEU左右。由于运价远低于成本,航线经营难以为继,深受价格恶性竞争和国际金融危机双重困扰的船公司最终转向自律与合作。自2009年第2季度开始,船公司主动闲置运力以维持运价稳定,成为推动2009年下半年和2010年首季度运价上涨的主要因素。船公司一改以往靠“天”吃饭、被动“迎接”的状态,主动“赢”来了集装箱运输业的春天。
从前文对供求基本面的分析来看,综合考虑船舶拆解、加船减速、双向贸易不平衡、区域集装箱贸易活跃、新造船订单延期或取消等因素的影响,2010年国际集装箱运输市场的供求关系基本平衡。随着全球经济复苏形势逐步明朗,预计未来2年集装箱贸易量将转入正常增长区间。虽然希腊等国家的主权债务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打乱了欧洲经济复苏的节奏,但难以改变欧洲经济整体向上的趋势,且对以低端消费品为主要运输对象的集装箱运输业影响有限。此外,历史数据显示,集装箱运输业与美国采购经理指数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正相关性。近期美国采购经理指数走高,从某种意义上讲,也将“带动”国际集装箱运输市场回升。
综上所述,国际集装箱运输市场供求失衡的状况远没有业界想像得那么严重,全球经济复苏从根本上支撑着国际集装箱运输市场的发展,加上船公司自律与合作的意识增强,“同舟共济”的观念深入人心,未来市场再次出现恶性竞争的概率有所降低;因此,对国际集装箱运输市场的未来持谨慎乐观的态度。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