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聪商务服务网】5月21日,民用航空局和发改委联合印发了《关于民航国内航线头等舱、公务舱票价改革有关问题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此前,我国国际航线的“两舱”价格已经放开,由航空公司根据市场情况调整价格。但国内航线的头等舱和公务舱价格一直按国家销售价格规定,以经济舱全票价为基础,头等舱价格为经济舱全票价的150%,公务舱为经济舱全票价的130%。《通知》出台并由6月1日实施,意味着国内航线“两舱”票价也将放开。市场成熟的标志
中国民航大学航空运输经济研究所所长李晓津
新政策本身是为了适应市场需求,能够更好地满足市场需要,同时它与国际同行业的发展规律相适应,也适应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发展水平。对于大家关心的改革后“两舱”价格问题,在李晓津看来,涨价、降价都有可能,将会同时存在。据他预测,很可能会出现旺季头等舱、公务舱涨价而淡季降价,热门航线涨价而非热门航线降价的情况。“比如在‘两舱’客座率较高的北京、上海、广州航线上,可能会依靠市场调节提高价格,而客座率较低的航线则可能打折保上座率。”他强调,这种现象十分符合国际航空运输的特点——高价越来越高,低价越来越低,这种模式可以让不同消费者都能买到适合自己的产品,同时也是市场成熟的一个标志。凸显差异化竞争
中国民航大学经管学院教授刘光才
航空业具有投资大、收益率低的特点,航空公司降低成本难度很大。放开“两舱”的价格,增大了价格弹性,能增加航空公司的收益水平。“两舱”价格放开后,航空公司之间的竞争将加剧,对航空公司服务和管理能力上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促进航空公司发展有重大意义。
政策会促使航空公司不断提升高端旅客的服务水平。国内航空公司普遍存在对高端旅客吸引力不强的问题。过去价格固定,航空公司缺乏提升“两舱”服务水平的动力。放开价格后,航空公司可以根据不同航线需要,调高“两舱”服务品质,通过这些高附加值的产品提高收益。
政策会促使航空公司建立差异化策略。如今旅客需求呈现多元化特点,不同旅客的关注点也不尽相同:有的旅客更关注时刻,有的更专注服务,有的更关注价格。从市场营销的角度来看,航空公司需要对市场进行细分,针对不同的需求,制定不同的服务标准,采取不同的价格策略。“两舱”价格出现差异,将高端旅客再次进行细分,同时由于经济舱价格将受到两舱票价浮动的影响,经济舱旅客也将再次细分,这些都要求航空公司建立差异化策略。
可以肯定的是,“两舱”价格放开以后,旅客受益更多,航空公司管理水平更高、服务品质更优。分类定价是趋势
中投顾问流通行业研究员黎雪荣
对国内航空企业来讲,事实上应该进一步放松价格管制,使价格形成机制更加市场化,这也是我国航空客运价格形成机制改革的方向。同时在推行这一定价机制的改革的同时,也需要航空企业能够在管理体制和市场管制等方面进行配套的改革。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