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铁板一块”的民航国内航线头等舱、公务舱票价,将从
这意味着国内航线头等舱、公务舱(俗称“两舱”)票价被正式放开,不再受制于政府此前规定的浮动幅度限制。民航局和国家发改委在《通知》中称,此举是为适应国内航空运输市场发展,深化民航国内航空运输价格改革,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按照2004年国务院批准的《民航国内航空运输价格改革方案》,民航国内航空旅客运输票价实行浮动幅度管理,允许航空运输企业在上浮幅度不超过基准价的25%、下浮幅度不超过基准价的45%的范围内,自行制定具体票价种类、水平、适用条件。
上述改革方案中的“基准价”,是以当时航空运输企业在境内销售执行的各航线公布票价为基准价(平均每客公里0.75元),这一标准沿用至今。按照民航的惯例,头等舱基准价是经济舱经济舱全价票的150%,公务舱票价是经济舱全价票的130%。
“两舱”是航空公司为了适用高层次旅客对座位和服务的需求,在飞机客舱上布置的较经济舱更宽敞舒适的座椅和提供高标准的餐食以及高标准的客舱服务的两种舱位。“两舱”乘客以高端商务和公务人员为主,这部分乘客消费能力较强,对票价通常不敏感,能为航空公司创造更多的收益,因而是各大航空公司竞相争取的客源。
近年来,各大航空公司为了争夺“两舱”客源,纷纷投入巨资升级客舱,并引入个性化服务。在票价方面,也采取适当打折、加倍计算飞行里程等方式加大优惠幅度。不过总体而言,“两舱”票价比经济舱票价更为透明和稳定,大部分乘客看重的是硬件和服务,而不是价格。
此次“两舱”票价放开后,票价也成为航空公司吸引高端旅客的重要手段。航空公司可根据市场供需情况,自行确定价格和适用条件。业内人士预测,尽管“两舱”票价全面放开,但考虑到高端旅客的消费特征和航空公司的经济效益,其票价短期内不会出现大幅波动。
民航局和国家发改委要求,各航空公司应合理确定民航国内航线头等舱、公务舱票价,努力改善经营管理,降低经营成本,为消费者提供质价相符的航空运输服务。《通知》执行过程中,如国内航线头等舱、公务舱票价水平出现剧烈波动等异常情况,政府部门可依据《价格法》进行价格临时干预。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