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县城看大片 文化消费新时尚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12/16/2011 13:56:00
来源:江西日报
6月10日,在丰城市老城区最繁华地段,一家“五星级”数字影城已装修完毕,即将闪亮登场。这个有5个影厅的一流影城开业后,丰城影迷将不必再为看大片往南昌跑了。
随着电影市场的繁荣,越来越多现代化数字影院落户我省二、三线城市。从2006年我省第一家多厅影城开业至今,全省院线影院已达36家,个别县级市甚至建有两家数字影城。县城居民在家门口全球同步观赏大片,已成为文化消费新时尚。
数字影院开进小县城
对“60后”、“70后”来说,上电影院看电影是儿时美好的记忆。到上世纪90年代,随着电视、网络的普及,“去电影院看电影”已逐渐淡出了公众的生活。然而,市民的电影情结并没有消退。特别是当代电影借助高新数字科技展现新的艺术魅力,现代化的新型数字影城给人全新的视听享受。当数字影城风靡大城市时,许多小县城居民也对此充满了期待。
2009年年底,全省第一家能“全球同步”播放进口大片的县级数字电影城在于都县开业,当时,人口过50万的赣州市城区还没有一家数字影院。在2010年1月《阿凡达》上映后,许多赣州市居民不惜驱车百里赶到于都看大片。
随后,数字影城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开进我省部分县城。在于都开办电影城的回乡创业青年任善湖,再接再厉,很快在赣州市城区开办了一家数字影城,并在宁都等县市寻机建设新影城。
北京时代经典、广东大地、浙江横店、深圳嘉禾等国内知名影院投资企业,也纷纷涉足我省三线城市建设数字影院。瑞昌、丰城、鄱阳、樟树等人口相对较多、经济相对发达的县市,陆续建起数字影城。在高安这个小县城,甚至一年内建起新瑞、德亿两家数字影城。
多厅多功能影院、数字影院开进小县城,让县城的夜生活丰富起来,“进影院看大片”重新进入公众生活。
发展不平衡市场待开拓
各地建设数字影院热情很高,但发展也极不平衡,一些县市数字影院经营还很艰难。
来自省广电局电影管理处的有关数据显示,去年我省院线影院总票房超过1亿元,其中仅南昌市区的影院票房就贡献了8000多万元。新余市作为我省人口数不是很大的设区市,近年来先后建起3家数字影城,还有2家影城正在建设中。而抚州市、吉安市至今没有一家多厅数字影城。一些县市级的影城,发展得也颇为艰难。
任善湖告诉记者,与赣州市这样的设区市相比,在于都、宁都等小县城经营艰难得多。于都影城刚开张时还红火了一段时间,但现在只能说是努力稳固市场吧。
业内人士认为,一些县市级影城建设标准较低,还是过去单厅影院的经营理念,难以适应新的电影消费需求和市场竞争。有的影院放映设备技术档次低,只能放映国产片,不能同步放映进口片、3D片;有的影院只有一个放映厅,不能同步放映多部影片,满足不了观众的多样化需求。
纵观当前电影院市场,那些效益好、生意红火的无一不是硬件设施先进、视听效果优良、注重品牌经营的多厅影院。
北京时代今典影院投资有限公司南昌分公司相关负责人认为,在有一定人口规模的三线城市投资建影城还是有潜力的。据他们调查,在丰城就有诸多影迷办理了南昌影城会员卡,他们有强烈的观影需求。因此,时代今典在丰城投资的数字影城便按“五星级”标准建设,他们相信这种真正的数字影院能有市场需求。深圳嘉禾在上饶县投资的影城,有7个数字放映厅,全是能全球同步放映进口大片的高档放映设备。
政府给力数字影院
在省广电局电影管理处负责人看来,随着电影市场复苏、观影人气上升,我省数字多厅影院缺口非常大。“据有关资料显示,美国平均8000人就拥有一块银幕,而我国仅以城市人口计算,目前平均10万以上人才拥有一块银幕,江西更是20多万人才有一块银幕。”该负责人认为,江西电影市场发展很不充分,需要引导更多社会资本、民间资本参与数字影院建设。
自2010年国家出台《关于促进电影产业繁荣发展的指导意见》以来,各省市区纷纷酝酿出台本地支持政策。为吸引各类资金推动影院建设,北京、浙江等地财政对建设多厅数字影城都给予相当大的补贴。
我省也在加大数字影院建设扶持力度。我省积极落实国家有关扶持政策和项目资金,推动影院建设和数字改造。2009年以来,已为城市新建影院落实有关扶持资金430万元。
“要推动数字影院更快发展,我省还需要出台更多切实可行的扶持政策。”一名经营者说,“要让县县都有数字影城,政府还得加大投资,仅靠民间资本推动影院建设远远不够。”
随着观影人数增长,这两年,我省票房增长速度非常快。2008年,我省全省票房也仅4577万元,今年1至5月,便超过5500万元。数字影院带来的不仅仅是票房增长,更直接带动旅游、文化、商业、餐饮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根据国家“十二五”规划,到2015年,县县都将建有一家数字影城。
5年后,让所有县城百姓在家门口看大片,这个目标或许并不遥远。
2011-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