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服务业>  正文

抢抓机遇促跨越 共建和谐新浮梁——浮梁县策应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战略实现跨越发展纪实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12/15/2011 14:16:00   来源:景德镇在线
景德镇在线讯:2011年11月12日,总投资约25.87亿元的浯溪口水利枢纽工程正式开工建设,标志着该工程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由此,浮梁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蓝图上又画出了自己浓墨重彩的一笔。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实施两年来,浮梁县主动融入到这一国家战略发展进程中,按照《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和18个专项要求,进行责任分工,做好对接工作,经过精心筛选,全县梳理重大项目88项,预计总投资100多亿元。实施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两年,是浮梁重大项目实施最多、经济社会发展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升的一个时期。两年来,浮梁县抢抓机遇,努力破解经济发展难题,大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经济发展步伐不断加快,众多领域实现了重大突破,经济社会建设取得了辉煌成就,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总收入、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农业总产值等经济数据全面飘红,为加快实现全面小康奠定了坚实基础,实现了跻身全省100个县(市)区综合实力排名中游的飞跃。在上级政策扶持下,浮梁还被列为江西省十个首批低碳经济试点县之一,十个首批循环经济试点县之一,并积极争取绿色能源县项目,该项目已上报国家发改委。
  
  农业篇
  
  两年来,浮梁县始终把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放在首位,按照“三保一弘扬”的总要求,坚持稳粮保增长、增收惠民生、改革促统筹、强基增后劲的发展思路不断创新工作方法、更新观念、深入基层、扎实工作,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拓展农业发展领域和途径,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使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继续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以今年为例,虽然遭受旱、涝等自然灾害,早稻生产受到一定影响,但粮食面积保持稳定。食用菌生产持续稳步发展,价格喜人。截止目前,全县今年已发展食用菌2200万袋,比去年同期增加了200万袋。蔬菜产业稳步推进,无公害蔬菜播面增加,森林野生蔬菜得到极大的开发利用。全县蔬菜播种面积4.88万亩,果业得到长足的发展,全县瓜果园面积已达35000亩。在指导农民做好春季果园管理基础上,建立了一批标准化果园基地,王港早熟梨、三龙草莓、潭口石榴、高沙杨梅等示范基地都已达到一定规模。
  
  作为农业的支柱产业,近几年浮梁县一是以整合资金为平台,不断完善对茶产业发展的投入机制,建立了扶持茶叶产业发展的长效机制。两年来累计整合财政资金投入3817.5万元,吸纳社会资金投入9458万元;二是从标准化示范建设为重点,进一步促进茶园基地及茶叶加工生产上台阶,浮梁县获国家级茶叶标准示范基地县创建达标和农业部园艺(茶叶)标准园创建达标单位;三是以浮梁茶品牌建设为抓手,稳步推进品牌整合工作,“浮梁茶”品牌建设取得新的发展;四是以产地市场建设与销区市场对接为纽带,促进浮梁茶产品的市场营销能力和市场占有率。2011年实现茶叶总产值4100吨,一产产值2.15亿元,茶农人均收入达4574元,产量、产值较2009年分别增长38.9%和41.4%,茶农人均收入净增1340元。
  
  工业篇
  
  两年来,浮梁县在县委、县政府的推动下,围绕“抢抓机遇攻项目,争先进位促发展”的发展战略,主攻工业,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采取各项措施,圆满完成各项工业发展目标,工业经济得到长足发展。截止2010年,全县规模以上企业达到116家,“一园三基地”成为浮梁县工业发展主阵地,现已形成了以陶瓷工业、电子通讯业、食品加工业为主的主导产业,金意陶、乐华、万平真空、景光电子等骨干企业成为浮梁县工业企业的“排头兵”。仅今年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11.18亿元,较同期增长40.57%,工业经济实力大增。
  
  两年来,浮梁县通过“上争外引”,即“跑部进厅”和强化县领导带队在外招商、产业招商,争取和引进了一大批项目,并开工兴建了一大批工业项目,今年上半年就引进3000万元以上项目25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7个。近年来,浮梁县在园区(不含陶瓷科技园)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共投入资金达4亿元以上,2009年就投入1.2亿元,2010年突破2亿元。三龙工业基地自2007年破土动工,至今主要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目前已有7家较大企业落户基地。洪源工业基地规划10500亩,总规及控制性祥规正在编制。在市委、市政府高位推动下,江苏光伏产业园已签正式协议落户,昌飞零部件—产业园项目已签订框架协议落户基地,602所无人直升机项目正在洽谈。湘湖工业基地充分利用昌河、七四0厂等现有部、省、市属企业和特种陶瓷项目之优势,引进17家企业落户。
  
  两年来浮梁县积极以项目为推进发展的载体,加快工业结构优化升级,坚持把扩大投资项目作为促进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强力推进项目和投资活动。2010年景德镇景光工模具制造有限公司年新增600套汽车零部件模具技改项目;景德镇昌兴机械装备有限公司新增一台数控加工中心技改项目。通过抓好机械加工业、陶瓷业、矿产建材业、茶业及配套产业的引进和积极争取国家、省、市对项目的支持,使全县工业结构进一步优化,骨干企业规模不断壮大。
  
  城建篇
  
  2011年9月28日。就在年轻的浮梁县城迎来22周岁生日的时刻,投资1.2亿元的景北大桥正式通车!浮梁县城在建设景德镇“北城区”和瓷都“后花园”的征途上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复县以后,特别是实施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两年来,浮梁县城围绕建设成为景德镇市的“北城区”和集旅游、休闲、度假、居住和美食为一体的瓷都“后花园”的城市发展构想,确定了“立足新起点、谋求新跨越,建设宜居幸福浮梁”的城市建设总体目标,按照国家园林县城的创建目标,精心规划建设县城。如今,浮梁城区面积不仅由“十五”期间的3.85平方公里扩大到5.8平方公里,城区人口也由2万人增加到3万人,尤其是以昌江河两岸亲水天然景观绿化带为依托,点缀适当人文景观,构成的一条以自然景观为主的滨江景观带,以及以城市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互交融的天宝公园等一批城市建设工程相继建成,更是把县城装点得异彩纷呈。2010年,浮梁实现县城绿化覆盖率42.2%、绿地率39.2%、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3平方米,被省政府正式命名为“江西省园林城市”。今年以来,景北大桥、三贤湖景区工程、新昌农贸市场、污水管网、县城夜景美化改造升级工程等10多项工程整体推进,到处是城市重点工程建设的紧张施工场面,掀起了浮梁县新一轮城市建设的热潮。
  
  随着景北大桥和三贤湖等项目的即将竣工,“一园三基地”等重大基础设施相继建成,浯溪口水利枢纽工程、九景衢铁路、皖赣铁路电气化改造和新建复线工程等一大批重点项目的开工,浮梁文化底蕴深厚、生态环境良好、交通区位优势和低成本优势明显,势必会转化为承接产业转移的竞争优势,形成加速发展的后发优势,为浮梁乘势而上、奋力赶超创造得天独厚的条件。
  
  生态篇
  
  群山环抱,万木簇拥,江河流韵的浮梁,千百年来如纯洁的处女地,保持着其优美的自然姿态和悠远的诗情画意。目前,浮梁县林业用地面积353.4万亩,占国土面积的81.6%,是江西省重点林业县之一,森林覆盖率达81.0%。现有自然保护区251个,保护面积66万亩,原始森林已发现4000余亩,古树名木群80余处。境内野生珍稀动物种类繁多,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20多种,随着森林野生蔬菜的走俏,森林野生蔬菜的开发利用和人工辅助培植,已成为浮梁绿色经济的“朝阳产业”。
  
  两年来,浮梁县精心呵护这一方青山绿水,全县共完成造林14.8万亩,新增封山育林1.02万亩,义务植树320万株,幼林抚育41.6万亩次,低产低效林改造9.8万亩,林业重点工程建设步伐加快。在整合县级自然保护区的基础上,划建黄字号黑麂省级保护区,面积26万亩,新建昌江河县级自然保护区,面积16.8万亩,全县各类自然保护区的面积达到82.1万亩,占国土面积的比例由16.6%上升到19.2%。新建了瑶里国家森林公园,面积6.7万亩,填补了全县无国家森林公园的空白。在加强以商品林基地建设为重点的第一产业建设同时,大力发展第二、三产业,全县已初步形成了包括木竹果林、木竹加工、森林蔬菜、森林旅游、苗木花卉等林业产业体系,2009年全县林业产业总产值为13亿元。
  
  环保篇
  
  两年来,浮梁县始终坚持体制机制创新的治本之策,注重环保重点领域改革和制度建设,把建设生态县作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建立了良好的环境保护机制,促进了生态创建和环境保护的同步发展,为推动环保事业向纵深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和保证。两年来浮梁县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减排工作成绩位列全省县级单位前三名,生态创建争取国家、省级各类环保资金位列全省县级第一,生态建设成绩居全省前列,环境质量总体呈现稳中趋好的态势。2008年和2009年,浮梁县就分别荣获“江西省绿色生态十佳县”和“江西省生态县”称号。以2010年为例,全县投资二千多万元,阶段性完成了县城污水处理厂和江西乐矿水泥有限公司减排工程项目,依法督促鹅湖镇石材加工企业建立废水回用和固废治理改造,加大工业园区环境监督检查力度,下达6家污染企业的限期治理,同时关闭停产了6家非法和重污染企业,全县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工业重复用水率、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分别达到98%、85%、62.5%,基本保持了增产不增污的态势,工业污染治理的能力与水平进一步得到提升。
  
  两年来,浮梁县按照国务院部署,国家9部委联合组织的“清理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要求,开展第八、九阶段的环保执法专项行动,先后在全县开展了多项专项整治执法行动,共出动环境执法人员1362人次,查处排污企业38家,企业违法活动69起。
  
  目前,全县城镇空气环境达优Ⅱ级标准以上,县城饮用水一、二级保护区内及城乡重点饮用水源地水质100%达标,主要河流地表水稳定在优Ⅱ类水质,声环境达Ⅰ级标准。从2007年到2009年连续三年实施总量控制,浮梁县减排成绩名列全省县级单位前茅。几年来,全县17个乡镇中,先后创建国家生态镇2个,省级生态乡镇14个,国家生态村1个,省级生态村12个。
  2011-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