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三点半”、“和家睦邻老娘舅”、“彩虹泡泡手工坊”……这一个个鲜活的新名词,听着陌生,却又如此贴近我们的生活。日前,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为了应对社区居民日趋多元化的服务需求,今年以来,本区积极发挥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的协同作用,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具体项目为抓手,创设了42个全新的公益民生服务项目,受到了社区群众的欢迎。
家住花园城小区的宋先生一家是标准的三口之家,由于双方父母均在外地,每天三点半孩子放学以后到哪里去成了小两口最烦心的事儿。据了解,在花园城小区内有着和宋先生一样困扰的三口之家还有许多,而由广中路街道试点推出的“快乐三点半”项目,恰好为这样的家庭解了燃眉之急。
据介绍,所谓的“快乐三点半”即是由社区免费提供场地,委托专业服务机构的老师来做孩子们的“代理家长”。在这样的托管班里,放学后的孩子们能在专业师资的辅导下写作业、做游戏,而托管的收费标准却明显低于社会上的同类商业机构,免除了家长们的后顾之忧。难怪每每提及社区托管班,宋先生总会赞不绝口:“有了这样的机构,我们工作起来也安心多了”,宋先生这样对记者说。
同时,针对一些群众反映的矛盾纠纷,本区也尝试着通过社会组织在维稳管理中的协同作用,逐步培育起了一批“维稳助手”。目前,本区已陆续推出了“和家睦邻老娘舅”、“梁惠英调解工作室”、“蔡万香法律服务工作室”、“知音心理咨询”等多个为百姓排忧解难的新项目,涉及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矛盾排摸、矛盾调解、心理疏导等多个方面。半年多来,仅“梁惠英调解工作室”就接待法律咨询400多户,调解纠纷80多起,收到群众锦旗12面,成了协助化解社会矛盾的“急先锋”。
关心特殊群体也是本区在开展社会管理服务工作中的主要抓手,为此,“彩虹泡泡手工坊”、“倾心相伴助老情”等一批针对社区独居老人、残疾人、重点优抚对象、各类病症患者以及就业难群体而专门创设的服务项目也应运而生,不仅解决了困难群体的就业问题,“倾心相伴助老情”等项目还特别关注到了孤老的精神需求,为老人举办各类交流活动,让他们享有更为多彩的晚年生活。此外,对于群众关注度较高的问题,本区也以“早发现、早处置”为目标,强化舆情报送工作,加强工作的主动性。今年5月,专门从事网络信息服务的社会组织“彩虹舆港”成为本区的“千里眼”,定期对各社区的论坛、博客、微博等涉及民生问题的舆情进行汇总分析,把老百姓高度关注的问题及时报送区政府,有效提高了各部门的工作效率。
据悉,下一步,本区将在总结试点情况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社会组织的协同作用,重点培育和打造一批有特色、受欢迎的公益服务品牌。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