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服务业>  正文

“绝不带疑问让航天器上天” 上海航天人圆满完成交会对接的研发设计任务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11/10/2011 09:37:00   来源:中国上海网

  当人们还依然沉浸在我国首次空间交会对接的喜悦中时,不能忘记那群默默奉献的航天人,特别是立下头功的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的“年轻一代”。

  据了解,执行交会对接相关研发设计任务的上海两支试验队约250人,其中40岁以下青年人164人,占到总人数的66%,平均年龄36.84岁。正是他们“白加黑、五加二”式的拼搏和攻关,用16年的努力换来了让世界为之喝彩的精彩一刻。

  神八曾运回拆卸检查

  谈起上海航天科技研究院的年轻人,对接机构研发设计的副主任设计师靳宗向告诉记者,负责此次对接机构设计的30人,平均年龄30出头。2004年从北京科技大学毕业的他,一到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就扎进对接机构的设计中,一干就是7年,从恋爱、结婚到生子,人生每件大事都伴随着对接机构设计的一步步历程。他表示,神八与天宫成功对接的那一刻,是一生中最华彩的时刻。

  “今年春节年三十才回家,真有那么忙吗,岳父岳母都有点不相信了。”他笑道。航天人忙,却忙得一丝不苟。去年11月3日,靳宗向等人在上海做试验时,发现神九对接机构上的一个传感器捕获信号没出现,作为同型号的神八会不会有问题?当时,神八已经运抵北京处于待命状态,北京方面表示,神八测试正常,但由于当时没有给传感器拍照留存,无法判断传感器两个触点的相对位置是否完全符合标准。他们当机立断:神八运回上海重新拆卸检查,经过几昼夜的奋战,解决了存在的问题。他说,绝不带问题产品出院门,绝不带疑问让航天器上天,这是一条原则。

  十几天排查出一滴胶水

  作为对接机构总装的带头人,王曙群对对接机构的每个单机,甚至是机械组件的每个螺丝、每项指标都了然于胸。艰辛付出的背后,是对家人的深深歉疚。“加班是常态,不加班是例外,有时候按时下班回家反而没饭吃,家里已经习惯我不会准点回家了。”王曙群说。

  工作中,上千个齿轮、轴承和数不清的螺丝都要一一核准。任何一个工序都不能出现丝毫差错,测试时每位参试人员都得保持警觉。王曙群清晰地记得,今年4月20日在测试组装一个对接机构传感器时,信号在某个低温点突然消失。开始认为是两个年轻的操作人员,过度疲劳导致操作失误。这是一个事关对接成功与否的大问题,试验队再次检查,问题没有出现。但他并未放松警惕,试验队随后又反复做了多次,故障果然重复出现了。王曙群马上联系设计师,对电表、插座等部件一一排查,但都没有结果。“这时必须冷静,和每一个参与设计和制造传感器的人员对话”。最后发现问题出在产品上,一名工作人员当时感觉一个螺丝不太牢固,就在上面多点了一滴胶水。就是这滴不显眼的胶水,让执着的航天人锲而不舍的排查了十几天。

  为了航天把爱情放一放

  “在这个年轻的团队中,光棍可不止我一个”,承担电源分系统任务的河北小伙田源告诉记者。他原本有份甜蜜的爱情,自从加入交会对接试验队后,经常北京、上海两头跑,女朋友最终选择了放弃。田源说,“从开始的陌生到熟悉,再到今天的依恋,我已经深深的爱上了航天这份事业。”

  来自电源分系统的“80后”张瞡,为参与研制神八上的镍镉电池推迟了婚礼。“去年就订好饭店,打算今年10月初在上海、常州、无锡三地举办婚宴。”张瞡说,“这是我第一次进酒泉基地,今年8月下旬进发射场后,工作一直就没停过。几番思量后,和女友商量延后婚期。幸运的是,女友和她父母很支持我”。

  任何一次对高难技术的攻克过程,也是一支科研队伍的成长历程。在这次上海航天承担的交会对接任务中,一大批年轻人跟随着老前辈成长起来,并成为骨干力量,这是中国航天事业的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