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服务业>  正文

中国食品企业四种品牌模型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10/19/2011 11:48:00   来源:品牌中国网作者:杨江涛

  本年度最多的新闻我想都跟食品有关,瘦肉精、毒馒头、地沟油、塑化剂,加上之前的三聚氰胺,食品行业在本年度应该是最悲催的一年了!

  在国民的一片谩骂声讨中,最终大家把问题锁定为中国食品企业良心大大地坏了。顷刻间这个以民生为主导的基础行业变成了一个高危行业。中国食品行业的企业家们杯弓蛇影,惶惶不可终日。

  中国食品业已经伤不起了!

  都是利润惹的祸!

  难道中国食品企业真的是集体道德滑坡?笔者认为根本问题不是“道德”问题,而是“利润”问题。“贫而无道”的描述非常适合中国食品企业。根本问题是因为“无利可图”才导致了本来就不太有原则的食品企业“道德滑坡”。

  中国食品安全问题归根结底只有两个字:利润,一个企业必须获取一定的利润才能生存,而获取利润的方法只有两种,一种是“频次”,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薄利多销”;另外一种是“高毛利”。

  当一个品牌无法维持高毛利的时候,必然要通过“薄利多销”来实现,当一个企业既无法维持高毛利,又没有能力让自己“薄利多销”的时候,是很容易“穷生奸计”的,他们必然从成本里“抠”出利润出来。加之企业主道德低限偏低,很容易铤而走险去火中取栗。

  马克思讲,资本家为了牟取利润,会把绞死自己的绳索卖给无产阶级的。资本家况且如此,作为当下中国的食品企业铤而走险近乎成了理所当然。那些为了盈利而自掘坟墓的食品企业一点都不奇怪。

  地沟油、三聚氰胺、瘦肉精、毒馒头、塑化剂,甚至毒奶粉,我想没有一个企业是跟消费者有滔天的阶级仇恨的,他们只所以干出如此龌龊的事,莫不跟利润有关。我们不排除有些食品企业主要是因为更大的贪心才干出了祸国殃民的事,但中国食品企业更大原因一定跟利润微薄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玻璃瓶的可乐卖得比白水都便宜,但可乐还是有利润赚,那是因为规模经济效应下,可乐的单位运营成本更低,可乐走的是典型的“薄利多销”型的盈利模式。

  一个披萨饼送上门大概是七十多块人民币,而一个普通的面饼子加菜也就几块钱,必胜客的披萨赚的是超额利润。当一个企业能赚取到这种超额利润的时候,它还有必要再去为了压缩那一点成本而用地沟油吗?

  铤而走险者多半都是因为没得赚,而为了生存必须得赚,才导致投机取巧的。买方蛮横不讲理就是不愿多给一分钱,卖方满肚子委屈无处吐苦水,干脆冒险压缩成本算了,你不仁我为什么不能不义?

  前些年有关葡萄酒的负面报导中曾明确提出低于十几元人民币的葡萄酒根本不能喝,说的就是这个理。十几块钱就想喝葡萄酒,哪里有这样的道理?而之前市场上却大量存在这些劣质的低档葡萄酒,这种存在验证了这样的道理:在买方刻意压低价钱的苛求下,卖方为维持运营和利润一定会从成本里抠出利润来。从而导致了劣质低档产品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