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服务业>  正文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专业化发展路径探讨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6/30/2011 21:41:00   来源:《中国行政管理》2006年第5期
 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以加速高新技术产业化为宗旨的特殊经济区域。经过10余年的建设与发展,国家高新区内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产业和一定程度的产业集中度,并呈现专业化特征。根据Asheim和Isaksen的观点,只要某一产业的集聚达到一定的规模,就会形成专业化的网络创新体系,从而产生规模经济效应。因此,专业化发展将使高新区相对其它经济区域更具有竞争力。

一、我国高新区的专业化现状分析

  一般来讲,产业集中度直接反映了一个高新区的专业化程度。但由于我国国家级高新区规模相差悬殊,因而一些高新区虽然产业集中度高,但总体规模偏小,今后产业结构变化的不确定因素高。因此在分析一个高新区的专业化程度时,既要考虑产业集中度,也要考虑主导产业规模。高新区的产业集中度可以用全年产品产值最高的产业与高新区全年产品总产值的比重表示,其比值越大表示该高新区专业化程度越高。本文采用科技部的国家高新区统计数据分析产业集中度及规模效应,用CR1表示高新区全年产品产值最高的产业与高新区全年产品总产值的比值,该类产业称为高新区主导产业。表1为2000年及2004年高新区主导产业及产业集中度,反映高新区专业化分工现状以及近年来的变迁过程。

  从主导产业规模看(表1按高新区主导产业规模由大到小排列),2000年主导产业年产值上千万元的高新区有7个,从大到小依次为:北京、上海、深圳、青岛、南京、苏州、杭州,除青岛以光机电一体化为主导产业外,其余都是电子信息产业为主导产业。2004年主导产业年产值上千万元的高新区有深圳等24个,前10位中有9位高新区都是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主导产业。2000年主导产业规模最小的三个高新区为绵阳、杨凌、乌鲁木齐,都以生物医药为主导产业,2004年主导产业规模最小的是海南、杨凌、常州、乌鲁木齐四个高新区,仍然是以生物医药为主导产业。

从CR1的大小看,2000年,CR1大于0.8的高新区有7个:青岛、深圳、杨凌、惠州、杭州、福州、厦门。2004年仍然是5个,杭州、福州主导产业专业化程度略有下降,青岛则完全落后了,珠海补进了。2000年,CR1介于0.5-0.8之间的有:无锡、珠海、广州、北京、沈阳、上海、南京、苏州、合肥、淄博、武汉、昆明、兰州13个高新区,2004年增加到15个。一般来讲,CR1大于0.5的高新区,就有一产业占了绝对优势,其专业化程度较高。2000年CR1小于0.2的有鞍山、常州、宝鸡3个高新区,2004年CR1小于0.2的高新区有常州、天津、重庆、海南、长春5个,这些高新区是专业化程度最低的高新区。

  综上所述,专业化分工较好的为深圳、惠州、杨凌、杭州、苏州、绵阳、广州、北京、南京、上海等20个高新区。其中高新区总产值排在前5位的有上海、北京、深圳、南京、无锡,其CRl都大于0.5,前14位中有12位CR1大于0.5。而高新区总产值最落后的后11位中,除杨凌、兰州专业化程度较高外,其余CR1都很小。所以总体来看,在中国53个国家级高新区中,发展越好的高新区,其专业化程度也越高。


表1 2000、2004年国家级主要高新区主导产业及产业集中度情况(单位:元人民币)

二、加速高新区专业化的产业分工

  根据克鲁格曼关于产业分工的观点,产业间的分工可根据比较优势原则由市场机制自发选择,产业内部的分工特别是具体产品的选择具有偶然性,市场机制对此往往无效,需要发挥计划的职能。政府可以实施积极的产业政策,在技术、基础设施等具有外部溢出性的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方面发挥作用,使企业通过“干中学”和“规模经济”获得竞争优势。就高新区来说,选择某一产业作为主导产业并形成一定规模,依靠该产业内生出的比较优势获得有利的竞争地位,是高新区走专业化发展道路的目标所在。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估计各高新区目前在各产业上的生产规模,来初步估算各高新区的比较优势,以提供一种产业分工抉择的方法。表2列出了53个国家级高新区2004年的主导产业和显性比较优势指数最大的产业,以及与之对应的产业比重和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当主导产业的显性比较优势指数为最大时就只列出主导产业。产业比重指示了高新区的主导产业和产业的相对规模,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大小表示高新区从事的产业是否是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如果表2中主导产业的显性比较优势指数是该高新区各产业中的最大值且大于1,就表明该高新区在专业化分工中选择的是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选择的专业化分工是合理的。如果主导产业比重太小,则说明专业化分工程度太差。如果主导产业的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小于1,则说明该高新区专业化程度不够好。

  从2004年情况看,石家庄等27个高新区所从事的主导产业,相对于平均水平来说,都是该高新区相对规模最大的产业,只要沿此方向进一步专业化,就有利于发挥高新区的比较优势。而其它高新区,虽然主导产业的显性比较优势指数也大于1,相对于平均水平具有比较优势,但从事别的产业可能具有更大比较优势。如北京高新区,其电子信息产业规模很大,与平均水平相比也具有比较优势,但其航空航天产业,虽不是主导产业,但相对全国平均水平,其相对规模和比较优势更大。还有些高新区,其主导产业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很小,如天津高新区,其主导产业显性比较优势指数仅0.4258说明天津高新区现有的电子产业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处于比较弱势,加上其绝对规模不大,因而也就没有竞争优势,相对来讲,天津在地球空间海洋技术方面则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


表2 2004年中国53个国家级高新区主导产业及具有比较优势产业

三、启示与建议

  关于区域劳动分工及其促进经济发展的解释,自斯密之后,主要有两条研究路线:一条是以新古典贸易理论为代表,在马歇尔分析框架内假定不变规模报酬,用外生比较优势解释国与国之间的分工及分工的好处;另一条就是以杨小凯的新兴古典经济学模型为代表的内生的分工演进规律。按照马歇尔的观点,市场机制会促使产业分工按比较优势原则自发进行,不需要政府干预。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分工不断深化,由产业间的分工发展到产业内部分工甚至具体产品的分工,在产业内部分工中,具体选择生产某件产品,按照克鲁格曼的观点,这是具有偶然性的,市场机制对此相对失灵,因此政府应该实行积极的产业政策,形成新的比较优势。这在上个世纪后半叶东亚地区的经济奇迹中已经得到验证。高新区作为一个承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特殊使命的经济区域,相对于其先天的、外生的比较优势而言,后天培育出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更为重要。因此,国家和地方政府应该实行更为积极的产业政策,推进高新区的专业化发展,更深地参与国际分工。在分工过程中,高新区就可以通过“干中学”和不断的技术创新和组织创新,以及生产规模的逐渐形成和不断扩大而获得新的比较优势。目前,我国许多国家级高新区,在发展过程中,为了做大,往往来者不拒,这实际上是不符合高新区发展规律的。

  在经济全球化的竞争格局下,专业化发展无疑是提升高新区产业竞争力的最佳途径。因此,研究高新区在哪些产业具有比较优势,选择并加快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主导产业,应该成为高新区的一个长期性、战略性课题。比如,对于北京或上海等经济科技中心城市的高新区而言,由于这些高新区在几乎所有高技术产业都具有绝对的竞争优势,产业定位相对容易一点,但更容易犯错误。如果不对这些竞争优势进行比较,选择了具有竞争优势而同时是比较弱势的产业,高新区发展也可能是表现出是成功的,但实际上并没有达到最优,因为高新区还有更好的选择。对于沿海开放地区的高新区,由于比中西部地区的高新区具有良好软硬件环境,在吸引高技术人才、资本和企业方面具有绝对的优势,地方政府也有足够的财力支持高新区的建设,因而容易达到一定的规模,从而产生集聚效应,形成企业创新网络,使高新区进入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道路,比如珠三角、长三角的高新区。对于中西部地区的高新区,由于经济基础和开放条件的制约,在市场竞争越来越剧烈的今天,要想获得竞争优势,更应该集中有限资源,走专业化发展道路。如杨凌,定位于现代化的农业是符合比较优势原则的,而且实践证明是富有成效的。

  总的来说,高新区在走专业化道路进行产业抉择时,现有的比较优势一定要继续发挥,潜在的比较优势要进行培育。



[参考文献]

[1]Asheim,Bjom T and ArneIsaksen, Location agdomeration and innovation:towards 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 in Noway, European Planning Studies, 1997, 5(3): 299-330.

[2]杨小凯.经济学原理[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3]阿伦·杨格.报酬递增与技术进步[M].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96(2).

[4]科技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科技部中国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火炬计划统计资料[J],1991~2002.

[5]科技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十年发展数据报告1991~2000[M].科学技术 文献出版社,2001.

[6]保罗·克鲁格曼,茅瑞斯·奥伯斯法尔德.国际经济学[M].中文版(第四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7]Balassal, Trade Liberalization and ‘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J]. The Manchester School of Economic and Social Studies Journal, 1965, (2): 99~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