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茶节”撬动10座城市资源 上海牵手茶乡精品名茶引进来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4/25/2011 10:08:00
来源:中国上海网
去浙江新昌,先看千年大佛,再品幽远禅茶;福建武夷山风景令人难忘,名茶大红袍同样回味无穷;在安徽六安的大别山老区,可以边听红色故事,边尝瓜片名茶……今天,2011年上海国际茶文化旅游节开幕,10条全新的“品茶之旅”旅游专线也将发车,从上海载满游客前往全国各大茶乡。茶文化旅游节组委会昨天透露,今年“茶节”已不仅是一个集中展现茶叶、茶业的平台,更是一个撬动城市资源、推动经济发展的支点。
“茶节不以买茶卖茶为主要目标,而是要发挥上海在长三角的影响力,服务长三角、服务全国。”上海国际茶文化旅游节组委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上海不产茶,但茶叶消费量惊人。17年前,“茶节”应运而生,解决了上海市民买茶的问题;17年过去了,上海“茶节”的参观者和参展商的口味都发生了变化:市民从喝茶变为品茶,对茶叶背后的文化越来越有兴趣;参展商要的,也不仅仅是卖一季茶,而是通过上海试水全国市场,更要把产茶地从包装上的字样,变成游客、投资者心中活生生的印象。
闸北区作为上海“茶节”的发源地,对这些新需求进行了研究:从茶叶供销看,上海虽不产茶,但有良好的市场环境和成熟的会展条件;从旅游资源看,上海没有湖光山色,但有代表成熟市场体系的“灯光楼色”和乐意尝鲜的消费群体。所以,“茶节”需要转型,在引入精品名茶的同时,也把“阿拉”的消费送出去,以各地茶文化为基础,开创以茶文化促旅游、以旅游带消费、以消费促增长的发展模式。
一个由闸北区旅游局发起、各地旅游部门响应的“上海茶乡旅游合作联盟”由此诞生。除上海外,浙江新昌、安吉、天台、诸暨,江苏溧阳、宜兴,安徽六安,福建武夷山,四川都江堰,湖南常德等10个城市成为联盟首批成员,提出了“品牌共推、产业共兴、主题共演、市场共建、社会共享”的发展理念。作为东道主,上海利用“茶节”的品牌效应和现有的展会资源、商务资源,为“茶盟”成员送茶入市提供便捷。同时,通过“我在乡下有个家”、“茶乡美食周”、“秋茶采购节”等活动,整合各个茶乡的文化、旅游和产业资源,把游客送到茶乡,也把发展机遇带给茶乡。
对那些土生土长的茶农来说,上海的“茶节”和“茶盟”只是听说过,没亲自参加过。但说起家乡变化,感触却很深。新昌的茶农吴先生说:“茶叶卖得好了,收入翻了一倍多,来旅游的客人也多了,我还想搞些农家乐。”据新昌旅游部门统计,当地名茶大佛龙井10年前的年销售额在200万元至300万元,去年已达8000万元,上海的交易量占了大头;当地所有茶农10年前的总收入约1.9亿元,今年可望突破5.5亿元。同时,通过“茶盟”带动,去年到新昌旅游的上海游客超过了110万人次,比10年前翻了两番,“预计今年的游客数量、茶叶销量还能增长,茶农的收入也将进一步提高”。
据透露,上海“茶节”和“茶盟”为撬动茶乡资源,还制定了详细的发展规划:与旅游集散中心合作,进一步丰富“品茶之旅”专线;在“上海茶业·茶乡旅游博览会”和上海现有的茶叶交易市场中,为茶乡提供更完善的展示、交易条件;扩充“茶盟”范围,对国内和国际市场组团出击……最终,要依托“茶节”和“茶盟”,为茶乡打造宣传推广、信息发布、线路开发、游客互送的大平台,实现上海与各大茶乡的合作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