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由上海现代服务业联合会举办的上海“十二五”现代服务业发展首场专题报告会在世纪公园会展中心举行。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上海现代服务业联合会会长周禹鹏向本市各服务行业协会、服务业企业发出动员,鼓励行业协会收集第一手材料,重点梳理出制约当前上海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瓶颈”问题,为上海编制“十二五”规划献计献策。
首场专题报告会由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上海市发改委主任周波主讲。
上海现代服务业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张亚培主持了报告会。专题报告后,周波主任还就人才服务行业协会、律师协会、期货同业公会、万隆国际咨询集团等服务业行业协会及企业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解答。
以下是上海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上海市发展改革委员会主任周波的发言:
周波:尊敬的周会长,各个行业协会的会长,大家上午好!今天非常高兴也非常荣幸有机会到现代服务业联合会和大家一起探讨上海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向各位介绍一下上海“十二五”规划的目前情况。
“十二五”编制规划进行到现在,全社会方方面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提出很好的建议,等会我向大家介绍规划的确需要发挥全社会的智慧。
由于时间的关系,我只能讲一些大家比较关心的问题,大家有什么问题可以随时提出来。
下面我分三个方面向大家汇报一下,关于“十一五”规划的情况,“十一五”总的实施在党中央国务院、市委市政府的关心和领导下,执行的情况比预计要好。
大概在几个方面,第一就是经济保持持续增长,四年GDP年均增幅11.4%。第二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的提高,污染物的排放下降,COD和二氧化硫的排放都是提前完成。全市空气优良率也达到91.5%。第三是四个中心的建设取得明显的进展,城市服务功能进一步的提升。集装箱的吞吐量连续三年全世界第二,今年上海航空,随着世博会效应的带来,有可能超过首都机场,这是一个比较大的增长。轨道交通的营运里程达到335公里,建成已经有400多公里了,到今年年底跃居世界第一。特别是国务院19号文关于支持上海两个中心,加快服务业的发展文件出台后,全国各个部门包括大家都非常支持,所以四个中心的建设取得明显的进展,虹桥商务区的开发,迪斯尼基本落地。特别是上海口岸功能继续保持在全国非常重要的地位,口岸的进出口总额达到5千多亿美元,占到全国的四分之一,本地出口占全国的八分之一。第四市民的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城乡差距逐步缩小,社保覆盖面超过98%。郊区5+3+1三医院的建设,郊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的委托管理等等,缩小城乡教育和卫生方面的差距。第五全力举办世博会,全球影响力提升。参与国家超过242个,是世界历史之最,更主要的是通过这次世博会的举办,让世界、全国更加了解上海。第二对于上海的了解,很多人原来对上海不是太了解,很多外地大学生来看世博会之后就不想走了,来就业和实习的学生很多。还有一些外省市的企业家来到上海看世博会,感觉上海非常好,交通也不是那么的堵塞,这说明上海是相当有吸引力的。第六经济体制得到改善,重大的事项有破冰之履,比如户籍制度,经济适用房,另外浦东和南汇的合并激发了浦东的发展。我们清晰的看到在“十一五”规划实施过程中还有很多瓶颈,一个就是资源稀缺制约了上海的发展。第二是制造业发展很慢,增长很少,只有2%多一点。另外去年的房市和股市都比较好,一好就带动。第三是企业自主创新的动力不足,科技转化能力不强。第四是群众对医疗保障住房等问题呼声仍然很高,改善的任务仍然艰巨。第五是政府的职能需要进一步的加大。
第二方面我给大家汇报一下“十二五”规划编制有关的考虑和工作。从去年11月11日召开全市“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会议,韩正市长出席会议并做了动员。通过这一个阶段的工作,首先对于“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的认识。“十二五”的编制对上海来说跟以往有很多不同的地方,是一个比较特殊的规划,大概有五个方面有所不同。第一就是规划阶段不同,“十二五”规划很明确是转型,原来规划都是发展为主基调,当然发展和转型也是并重的。另外也是上海建设四个中心和国际化大都市第三步关键战略目标的时期,转型非常之难,像世界特大城市的转型都是经过30年以上比较漫长的过程,比如美国的芝加哥、旧金山等都需要几十年。所以对于我们来说是前所未有的,转型期间编制这个规划非常难,因为大家考虑的方法观念不太一样,要统一思想不太容易。
第二是规划的背景不同,“十二五”期间,外部存在很大不确定性,第一次贷危机过了,以为基本可以见底了,没有多久欧洲的政府债务开始了,现在很难说对全球的经济影响到底有多深,从中央领导到各方面的专家,大家都感觉到这件事情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同时世界经济格局受到危机的冲击发生非常大的变化。
所以我们也面临很多的不确定性和挑战,同时,经济发展过程当中的深层次结构性的矛盾也会进一步的显现,比如民生问题、劳资问题,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编制规划难度很大。
第三规划的要求不同。胡锦涛同志对上海提出率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和谐社会发展,市委领导也提出不要做一个常规的“十二五”规划,要做推动上海经济转变方式的规划,上下形成互动共识的过程。
第四我们初步考虑,大概有八个方面还是和以前有所不同与并重的。当然集成和创新并重,但是“十二五”更加注重创新,这和以往有所不同,你原来比较习惯常用的东西就不一定适用了,所以创新和转型与以往的力度不一样,虽然也是并重,但是现在创新更加的注重。第二原来规划是比较注重空间布局和形态,但是和功能的结合不够,所以这次是空间布局和功能的形态要并重。另外,原来我们偏重在市中心的建设,那么现在是市区和郊区并重。另外原来进行规划,硬的投入项目比较多,但是软投入还不够,比如人才引进,内涵的建设,体制机制的创新。改革与发展并重,经济社会发展一定要和改革结合起来,新一轮的改革,因为一到后面改革越难。目标与措施并重,中长期的目标,没有具体的措施就落不了地,所以这次强调从规划开始,就和政府的投入紧密结合起来,比如政府的项目,各个区县大家可以争取。在制定九五规划和十五规划的时候,也是全社会参与。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并重,原来讲的都是发展,对社会和谐、民生方面考虑不是太多,所以这次一定要做到这个方面。最后一个就是总体规划与专项规划并重。原来总体规划与专项规划有衔接,今后如何去指导,包括吸收各个专项规划,所以这次在基本思路制定的时候,我们就给各个专项规划,每个基本思路给点小钱,让专项规划把你们的想法告诉我们,然后对接一下,在总体思路上,大家有积极性,这样基本思路就可以衔接上,具体的实施上面也可以衔接上去了。
第五规划不同,全民关注程度非常之高,我们也在网上征求意见,特别是这次市委领导要搞大讨论,所以已经做了工作听取意见,形成共识。
对于“十二五”编制目前的进展,韩正同志任组长,各个区县委办都参加。第一是“十二五”规划大讨论基本完成了阶段性的目标,3月份大讨论通知,4月份启动大讨论。应该说全市上下非常的努力,各个委办、区县包括各个行业协会组织,大家都选择了若干讨论专题聚焦重点,通过问卷调查、开研讨会、网上调查等等,还是取得非常多的效果。很多领导主持或者是参与了大讨论,比如人大和政协非常的重视,禹鹏主任等人大都临时听取了我们前一段时间的工作,也提出了要求,政协也同样如此。到目前为止全市共开展了400多场各种讨论,形成很多讨论的成果,我们现在正在组织汇编,同时各个部门还将继续征求社会各方的意见,力求让群众的意见得到充分的表达。市领导亲自带队调研,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在服务业发展方面,都高度重视并给予了大力支持,这是难得的机遇和春天。
对于完成“十二五”规划前期问题重大的研究,第一个是调动社会的力量,开展21项科技研究,国内外发展形式的分析,资源环境的承载力,重点开发领域,我们收到160多份课题申请书,很多大学、研究机构、跨国大公司都非常重视,后来问他们为什么?他们说这是一种身份能力的体现,在市政府“十二五”重大课题研究当中发挥作用,比如上海财大,发动全校的教授力量,去争夺规划,如果能够拿到市政府的项目,学校1:1给予资金配套。比如西门子这样的跨国大公司,它主动要求给上海来做规划,我们也在接洽当中。包括中央一些大的机关和研究单位,他们说,我做全国的,如果上海的不做,全国就少了很重要的一部分。第二由政府牵头来做研究,涵盖了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领域,第三召开一系列座谈会和咨询会,此外市政府有关单位根据实际情况积极开展“十二五”规划有关工作。基本规划纲要目前形成初步的意见,对于下一步还要做进一步的修改和完善,我们也成立一个小组,开始了“十二五”规划初始的起草。在征求各个部门意见基础上,5月份市政府正式印发,目前分两批共74项专项。目前各个单位正在分头牵头开展规划编制,大部分形成一个基本的思路,部分也有了初稿。
下一步规划工作考虑,深入开展调研活动,我们也要听取行业协会的意见,第二是起草“十二五”规划的初稿,时间很紧,根据初稿要为市委“十二五”规划提供素材稿。第三组织各部门起草编制规划,现在进度不一,有的向分管市长汇报过了,有的还在草拟,有的还在基本思路形成当中,所以我们要加强这一方面的衔接。第四加强与国家的沟通,首先要在国家层面上海的规划要多进去。另外也要向兄弟省市学习,准备到深圳、江浙一带、北京等地去学习。第五开展国际合作研究。
汇报一下重点问题的考虑,第一关于规划组建的问题。十五规划我们的主线是增强城乡的综合竞争实力,“十一五”是增强城市国际竞争力,“十二五”大概有五种,现在掌握的各方面问题,率先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和创新,转型和富民,提升城市竞争力与国际水平。提升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关键要找准问题,我们初步考虑一个是把原来2020年的目标建成四个中心和国际大都市放进去,另外一个是建设长三角世界城市群的核心城市,国务院发了一个长三角区域规划,里面把长三角建成有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那么上海是核心城市,不能说世界核心城市,只能说是世界城市群的核心城市。关于“十二五”发展规划目标,对于2020年要有展望,2020年战略目标是这样,到2020年上海要基本建成与我国经济实力和与全球资源配置能力的四个中心,经济化、生活富裕、低碳宜居、充满活力的大都市,还有与信息有关的,是信息通达,基本建成较强国际竞争力城市群核心。完善功能、提高能力,推进发展,增强城市文化软实力来提炼,提出“十二五”目标率先转变经济增长发展方式,基本形成四个中心主要的功能,基本形成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基本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基本形成较为完善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城市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
关于“十二五”主要体系指标,围绕转型和转变发展方式,所以淡化规模总量,突出转变的导向重点,体现产业调整、自主创新、民生改善、绿色发展,服务功能提升和城乡一体化发展一些目标,初定经济增长比重是8%,比国家的7%高一点,太高也不行。第二个就是服务业的比重,我们提出是要做到65%。这个目标要跳一跳才可以达到的,当然这也不是约束性的指标,而是一个导向性的指标。产业发展的问题,“十二五”是产业发展的重要时期,特别是进入发展的转型阶段,现在来看产业转型或者是产业体系不能适应服务经济的发展,所以从产业方针等方面都要进行思考和定位,支柱产业,十五期间提出金融、商贸、房地产等六大支柱产业,08年六大支柱产业GDP比重达到45%,相当不容易。我们感觉到,房地产把它作为支柱产业是一个导向,但是“十二五”我们初步考虑不把它放在支柱产业里面。所以我们感觉到支柱产业的体系,既要体现四个中心的功能吻合,也要和现在的情况吻合。第二个战略型新兴产业,我们战略型新兴产业的考虑一定要有所为有所不为,我们要更加注重推进专业服务,所以请教各位提意见,新兴产业我们注重在服务业里面,但是服务业的统计难度很大,所以我们感觉到战略型新兴产业里面服务业应占很大比重。第四重化工产业发展,这个大家争议很大,我们是要向产业链的高端延伸。关于社会的建设,我刚才说的,原来是重经济轻社会的问题比较的普遍,对于社会管理认识还是比较的模糊,这次人大领导、政协领导都非常的明确,要把民生放在突出重点,所以我们提出生活富裕。所以我们是围绕一个核心,突出两个重点,突出民生,围绕重点加强公共服务,重点加强社会管理,强化公益性,推进均衡,提高质量,在社保方面,按照国家的社保体系,不断完善,实现基本社会保险有户籍人口向常住人口的延伸。收入分配的问题,从地方政府来说调节手段有限,只能是保障和最低收入,我们感到要提倡这样的理念,增加居民收入富民强市这个理念还是要充分体现,我们也建议在“十二五”提出居民收入要增速,我们说这个指标难完成也要推出来,要全社会关注,所以建议各方进一步的提出有效措施和建议。社会管理,当中还存在问题,重点不清晰,政府社会公众到底承担什么责任和义务。综合方面意见,“十二五”管理的重心要从解决问题,更加要转向建立制度,因为我们现在解决问题是需要导向,但是没有制度保障是不可持续的,管理方式应该转向服务,管理主体要从社会为主转向多元化,实际上这一块非常的重要,政府职能的转变和 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这是建立和谐社会非常重要的一点。在住房保障方面,明确总体思路,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出台政策扩大中心城区。公共租赁房和单位租赁房,多种手段来创造体系。关于城乡一体化和郊区发展的问题,未来的发展重心在郊区,把郊区建设作为重要的一个抓手,关键是要侧重在基本公共服务,城乡布局的金融化和合理化。要做到城乡基础设施协同衔接,城乡产业协同发展,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协同完善。
新城建设,它不仅仅是上海的延伸,真正做到相对独立,功能综合,具有创新能力的长三角城市群的节点城市,作为一个城市来考虑,注重在产业功能,服务功能等方面的引入。现在大家积极性很高,各个郊区都在提出要建新城,我们认为还是一步规划分步实施,集中精力把现有的做好,聚焦在某几个新城当中。现在大家关注城市交通的问题,公共交通和交通基础设施城乡发展不均衡,我们感觉到要继续坚持公共交通的政策导向,发挥综合交通的重要作用,加快完善区与区之间的道路连接,包括新城与新城之间的交通。
城市管理的问题,一定要充分把后世博的效应发挥出来,现在根据市领导的要求也提出一些想法,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正在组织大家对于后世博进行研究,一个是世博场馆和世博区域怎么样的利用发挥作用,由发改委在牵头。第二,世博的科技和水平,新的水平新的能源,如何为上海的产业发展作出贡献,由科委牵头。第三,世博带来新的理念、精神,为了世博会市民的素质和精神提高,如何为上海的建设发展软实力城市的运营等三个方面研究。
关于生态环境的问题,最近也有些城市竞争力的调研和评估,上海在其他几个方面都比较领先,但是在宜居、在环境方面还是比较靠后,一个是环境建设主要污染物的排放新的指标要加大,通过加快服务经济转变市民生活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等手段,从源头减少污染排放。生态建设的问题,我感觉到要设定生态用地,积极创造条件稳固提升生态用地的比例,推进生态环境建设。
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大都市的问题,我们要明确文化软实力的影响力和重要性,增强文化也是对上海四个中心的目标拓展和支撑。这一方面建设文化大都市大家达成共识,但是还是需要统一思想,我们感觉到建设文化大都市是在精神层面要强化城市精神的感召力,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的共同发展,上海要着力塑造和凝聚城市精神,实施文化历史的概念,要体现上海海纳百川,要把文化产业作为新兴支柱产业,不断增强城市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另外面临体制机制的问题,我们要完善和管理体制,发展文化要素市场形成上海在集聚要素配置方面的竞争力,进一步扩大开放的问题总体的想法是主动对接,深度开放,引领上海在长三角中的能力提升。加快传统外资外贸发展,提升上海在全球的地位,创造产业市场人才和服务等综合的优势,更加注重创新,促进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融合,注重引进来走出去并举,注重优化提升贸易结构。因为服务业的转移也刚刚开始,所以这也是一个机遇。
关于重点领域的改革问题,加快有利于服务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大概在“十二五”之前或者是前期税制会有改变。加快形成有利于增强企业发展活力的体制机制,民企充分发挥潜力。加快形成和谐社会的体制机制,创新和完善社会阶层的体制机制,加快形成城乡一体化的机制体制,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的配置,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的自由流动。加快形成有利于人才发展的体制机制,促进人才自由流动的机制,创造人才发挥深化行政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服务政府,职能政府,法制政府,与特大型城市管理相衔接。现在是上海关键的转型时期,很多新的业态、模式都是参差不齐。推动浦东综合配套改革,浦东综合配套改革是上海有利的王牌和抓手,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个优势,充分发挥各个区县、部门改革的积极性,主动对接国家的改革试点,推动全市以改革促转型的新格局。
由于时间的关系,我准备不太充分,给大家的汇报是一个初步的考虑,有不当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张亚培:刚才周波主任做了非常详细的介绍,上海的宏观上,从全局谈了他自己的看法。
周波:我们在制定“十二五”规划的时候,一定要听大家的意见,大家有什么问题可以进行提问,我们产业处两位处长也都在,希望大家可以和他多多联系。
提问:在产业发展里面,关于战略新兴产业化,这一方面能不能多介绍一下。
周波:战略新兴产业化也是提出一个新的概念,它是一个导向性、趋势性的行业,国家考虑是形成一定产业规模,同时符合国家发展方向的,能带动经济发展的三个角度来考虑。按照这个标准,有的行业放不进去,我们感觉到除了刚才说的制造业战略经济型产业,服务业是更加的重要,我们刚刚提出这个概念,希望大家提出意见支撑,一个是到底如何分类。第二个发展的趋势和瓶颈。第三它在上海发展,优越性在哪些地方,能做到什么地步,这样我们就可以放进去,我个人想法,战略新兴产业,制造业不要超过服务业,因为我们很多统计是没有的,所以是希望听大家的意见。
提问:上海编制“十二五”和江苏浙江怎么来考虑接口,我们企业也考虑上海周边辐射的问题。刚才介绍的课题,其实我们现代服务业联合会就是一个跨行业的组织,如果说我们在编制的时候还是按照原来各个行业简单的问题汇总,或者是一个大标分成几个专业课题汇总,还是形成不了一个转型的问题,所以在这次编制的时候,发改委如何发挥现代服务业联合会的作用?
周波:两个建议非常好,首先,关于服务业联合会发挥作用,我们已经和周会长说了,我们规划处已经对接了,这是一个很好的方面,原来太分散了,服务业就有100多个行业协会,所以我们要充分发挥联合会的作用,在这一方面要多采纳大家的意见。第二个问题,国家有一个区域的规划,两省一市三家对接搞了一个规划,我们各地也有一个贯彻国家的规划,这个规划里面已经统筹考虑了。原来是民意上面的联合,现在是内在的需求。比如有一些制造的环节,我们要主动放到江苏浙江去,设计、研发、销售、服务、人力资源功能,结算功能尽量放在上海,实际上我们和他们有分工有合作,当然也有竞争,大概就是这么一个情况。
提问:我是上海期货业的,我听了周波主任讲的“十二五”规划,里面有几个概念,一个是希望服务业占比65%,我听你这个规划里面好像对于我们金融这一块描述不太多,我是建议这一块要加重,因为简单来讲,比如股指期货刚刚上市,现在上市已经超过上海所有的交易量,因为证券期货都超过,所以我认为这一块发展非常大也非常快,我希望这一块要加大,但是客观的讲,我们这个行业还属于新行业,大家对它了解不是非常多,政府对这一块的扶植也不是非常多,我也知道有困难,我们地方对这一块的扶植不够,希望在“十二五”规划里面可以有更多的体现,我相信上海建设金融中心这一块是重头戏,我希望在未来的五年里面,这一块的发展远远会超过其他的四个方面。
周波:我今天讲的是一些重大的问题和一些大家认识不完全一致的,金融中心的建设和航运中心建设空前一致,因为每年推进机制非常的着力,市里面把这个任务交给我们发改委,我们和其他两个部门牵头,20个部委开会,今年一共有90多项具体的措施,三分之一已经落实了,三分之一取得阶段性的成果,三分之一还在推进过程当中,所以这个规划很清楚,这个是我们规划里面很重要的一块东西。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