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吸引台商服务业逐渐成为大陆经济相对发达地区发展服务业的主要措施之一。北京如何在新一轮台湾服务业转移中,充分发挥优势,找到京台服务业合作基点,促进北京服务业的发展,是京台经济合作面临的重要课题。要将京台服务业合作推向一个新的高度,需要一些政策性的思考与建议。
促进京台服务业合作,要做好“四个结合”
1.将传统服务业与现代服务业相结合,扩大京台服务业领域的广泛合作
目前,北京在与其他地区发展服务业及吸引外资进入服务业领域的问题上,更多地强调现代服务业,尤其是各地均出现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热潮,而忽略了传统服务业。这一现象应该改变。虽然现代服务业是发展方向,但传统服务业却无法取代,不论是批发零售、餐饮、商业,还是运输服务等,在服务业领域仍占有重要地位,蕴藏着巨大商机,而且本身需要不断求新求变。因此,北京在加强京台服务业领域的合作方面,需要传统服务业与现代服务业同时并举,只要对北京服务业与经济发展有所帮助,北京有需要的,都可进行合作,尤其是传统服务业领域更需要引进台湾的资金与管理经验,改进北京传统服务业服务水平相对落后的状况。
2.将台资与外资相结合,将台商作为北京服务业发展与京台服务合作的一个平台,实现“以台引外”
虽然促进京台服务业合作是我们的目标,但不能就台资论台资,而应通过台资扩大对外合作,实现以台资拉动外资的联动效应,以台资结合国际资本、人力进入北京,实现北京服务业的国际化发展,这种多元的合作格局,更有利于北京服务业的发展。目前,日本企业积极与台商合作,有意通过台商进军大陆市场,这是值得关注的信息与动向,北京应利用此机遇,吸引台资与日资的共同进入。
北京还应重视通过香港来实现京港台三地经济与服务业合作。近年来,一些大陆企业在香港上市,引发台资企业的抢购,这对北京通过香港市场引进台湾资金也是重要途径。在台湾不允许大陆企业在岛内招商的情况下,可通过市场运作,在香港举行针对京港台三地的服务业合作专项招商活动,推介北京服务业的发展规划与项目,实现跨地区的多方合作模式。
3.服务业引进与制造业相结合,扩大京台服务业领域的合作
发展京台服务业的合作,不应就服务业而谈服务业,应将服务业领域的合作与制造业领域的合作结合起来,相互促进与推动。如果能够吸引台湾大型高科技企业在京投资,就会带动相关的服务业发展,特别是技术性服务业与相关物流业的发展,形成一种包括制造、加工、运输、物流、服务、销售等更大范围的产业链。特别是引进大型制造业的项目意义重大,不仅会带动上下游配套企业驻进,而且会带动相关服务业的发展。
目前,北京“临空经济”的规划,不只是航空运输物流业的发展,更重要的是要通过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带动相关制造业尤其是高科技产业的发展,而高科技制造业的发展又为现代航空运输与物流业的发展提供条件,因此要将生产型经济与服务型经济相结合。
4.将吸引资金与人才相结合,提高京台服务业合作的效益
京台服务业领域的合作,不只是吸引台湾的资金,更重要的是要吸引台湾服务业领域的优秀人才,这样可以达到更好的合作效果。
北京服务业的发展,可以通过吸引台湾充足的资金,促进北京服务业发展。但北京服务业发展最缺乏的并不是资金,而是服务业的优秀人才以及由这些优秀人才所掌握的管理经验与创新精神。尽管北京高校集中,是全国的教育中心与人才中心,但在实用人才、服务业管理优秀人才与现代服务业领域的高端人才等方面,仍存在不足。台湾服务业发展相对发达,管理水平高,尤其在金融、保险与技术服务领域优秀人才多,在台湾经济发展趋于收缩而大陆经济迅速发展的情况下,台湾这些优秀人才有意在大陆寻找新的发展机会。北京应该抓住这个机会,吸引台湾服务领域的优秀人才到北京发展,并给予相应的优惠,这对未来提升北京服务领域的管理水平与服务品质将发挥积极作用。
比如,据报道,大陆航空货运发展迅速,各国航空公司积极进入大陆货运市场,引发对航空机师的需要,外界预计大陆一年需增加1200名机师,而在台湾航空运输停滞与裁员的情况下,台湾机师成为大陆与国际航空公司争取的对象 。继2005年有8位台湾机师到四川航空公司服务外,今年以来已有数十名台湾机师到韩国、加拿大等外国航空公司服务。这对北京迅速发展的航空运输业而言,也是重要启示,应抓住机会,吸引台湾机师到北京发展。其他行业,也应注意吸引台湾有经验的各行各业的人才到北京发展。
正确定位北京服务业发展,寻找京台服务业合作的结合点
在京台服务业合作问题上应与大陆其他都市或地区有所区隔,发挥北京的独特优势。上海、天津、深圳与广州等经济发达都市都将服务业列为发展重点。目前,北京在诸多方面的竞争力落后于上海甚至深圳。从对台商的一项调查发现,主要城市消费市场潜力、劳动力供应理想程度与融资环境,北京均居第三位,均落后于上海与深圳;在土地成本与税务负担方面,北京次于上海,居第二位。表1给出了北京与主要城市消费潜力与经营环境的比较情况。
北京应该扬长避短,在改进上述竞争力不足方面下功夫的同时,总结过去吸收台资相对不足的经验,确立京台服务业合作的优势领域与项目,特别是要发掘北京作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优势,发挥北京人才、科技资源的优势,发挥北京地处华北地区核心地位的优势,积极争取与台湾服务业在相关领域的合作。
1. 实现“京津区域联动”,扩大京台服务业的合作范围
北京在区域物流与运输发展方面,尽管有连接全国的航空运输空港与发达的铁路、公路交通网络,但属内陆城市,缺乏出海港口,成为制约北京发展跨区域以及连接海外直接运输通道的障碍,这也是多年来台商对北京投资发展相对缓慢的重要原因之一。不过,北京距北京天津港口近,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北京缺乏港口的不足,因此在京津新的交通道路系统完工后,将大大缩短京津之间的距离,加上以“大北京经济圈”为核心的渤海湾经济圈建设,对北京服务业的发展将带来新的机遇。北京应在此区域经济合作范围的基础上做好京台服务业合作的定位与发展规划,扩大京台服务业的合作,尤其是物流业的合作。
2.将“奥运经济”作为扩大京台服务业合作的突破口与平台
2008年在北京举行的奥运会商机庞大,涉及诸多服务业领域,已引起包括台商在内的海外企业的关注,他们积极争取进入,希望通过合作参与奥运经济,以便从中获取可观的经济利益。比如,台湾中华电信公司有意与大陆协商争取奥运相关业务的合作,包括奥运转播等业务,还有意与中国移动协商两岸台商的“一机双号”国际漫游服务,在未来台湾开放大陆民众旅游后,市场需要更迫切。北京应充分利用这一难得的“奥运会”机会,进行规划,吸引台商,加强京台服务领域的合作。
3.以“总部经济”为立足点,吸引台湾大型企业在北京设立研发中心、华北管理中心与区域经济总部等
北京应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在华北地区尤其是渤海湾经济圈正在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可以以政策上的优惠与鼓励措施,吸引台湾企业在北京设立研发中心、采购中心、大陆营运总部、华北地区管理中心等,将北京发展成为台湾在两岸及亚太地区重要的区域营运总部。北京可以借鉴台湾在发展企业营运总部方面的政策与做法,通过税收与其他优惠措施鼓励海内外企业设立营运总部或研发中心,可就此制定专门的政策。
京台服务业领域合作的三个重点
1.加强京台知识型服务业的合作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型服务业成为服务业发展的新方向。台湾近年大力发展知识服务业,主要包括“传统专业型”(金融服务业等)、“研发支援型”、“技术服务型”等,其中特别是对技术服务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税收优惠措施,如出台了“制造业及其相关技术服务业所得税奖励办法”,对研发、设计、知识产权技术服务等提供优惠。作为大陆科技中心的北京,在大力提倡知识创新的背景下,为两地知识型服务业的合作创造了机遇。在政策上应鼓励台商到北京发展软件、研发设计、网络服务、金融分析等业务。北京在诸多科技园区的基础上,选择一两个科技创新园与台湾的科技园区结成合作对象,开展针对性的合作。台湾在知识服务领域发展成绩显著。从2002年起,台湾将资讯服务业列入产业高值化重点发展计划;2004年资讯服务企业达到5000多家,产值达到861亿元新台币,从业人员6万多人;2005年,台湾包括内容软件、数字影像游戏、网络服务等在内的数字内容产业产值达到2900亿元新台币,2006年达到3366亿元。台湾数字内容产业急于到大陆发展,北京又正在大力发展此产业,而且有诸多优势,因此应大力合作。
2.加强京台文化、教育与医疗等产业领域的合作
北京是全国文化教育与医疗事业最发达的地区,市场规模巨大,但市场化发展不够成熟。台商在新一波产业转移中,也看好北京这些领域里的发展前景,逐渐进入北京的出版、培训、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等市场,但规模不大。目前,大陆正在依入世承诺持续向台外商开放这些领域的投资与合作,北京应鼓励当地的教育文化机构与台商合作,加强医疗领域的合作。据台湾联新医疗事业公布的调查,有70%以上的台商认为在大陆需要台商的门珍医院,以及回台快速就珍转珍与医疗咨询等服务。2005年有六成受访台商平均在大陆就珍达4次 。台湾保险公司也积极争取大陆台商或往来两岸的台胞医疗保险业务。北京应加强京台教育、医疗领域的合作,引进台湾在这些领域的优秀人才、管理经验,进一步提高北京文化、医疗领域的发展水平。
3.引进台湾房地产与物业管理经验,提高北京物业管理的水平
台湾房地产市场比较成熟,物业管理相当规范,而北京地区房地产市场仍处于发展初期,进入与退出机制不完善,物业管理更是不够规范,纠纷严重,制约着北京物业管理水平的提高。北京应加强与台湾房地产企业与物业管理企业的交流,推进北京房地产市场尤其是物业管理的规范化发展。目前,台商对北京房地产市场抱有很强的期待,希望进入北京布局,北京应引势利导,加强合作,在规范台商房地产投资与开发的同时,重点加强物业管理领域的合作,尽快提高北京物业管理水平。
加强京台服务业合作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京台服务合作前景广阔,有利于推进北京服务业的发展。不过,在京台服务业合作中应注意解决如下几个问题。
1.要进一步调整思想
要让京台服务业合作迈向一个新的台阶,必须树立正确的观念,特别需要解放思想,改变官僚作风,改变“等客上门”的做法,要积极主动,甚至“走出去”进行宣传、引导,变被动为主动。
调整吸引台资的思路。在推动京台服务业合作方面,不仅要有宏观的政策与规划,更要有针对台商的具体措施,需要对北京市及各区县目前吸引台资的办法进行适当修改,要从过去“重制造业轻服务业”的思路调整为“以服务业为重点,全面发展”的思路。
2.加强各部门的协调
服务业领域广泛,涉及部门众多,政策性又强,因此在推动京台服务业合作中,要加强各部门的协调与合作,做到“全市一盘棋”,不同行业分工管理。
3.防止负面影响的出现
服务业领域广泛,特别是涉及许多较为敏感的领域,如文化、教育、出版、医疗、卫生以及信息技术与服务等,因此一定要有高度的政治观与经济安全观念,防止出现一些负面影响的出现。
分享到:
新浪微博
QQ空间
开心网
人人网
来源地址:http://www.cstec.org.cn/about/kanwu_detail_show.aspx?sid=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