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服务业>  正文

关于加快宝应县商贸服务业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2011年4月16日
  近年来特别是今年以来,我县始终坚持把商贸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大力实施“商贸活县”战略,全县商贸服务业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上半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9亿元,同比增长17.3%;招商引资项目完成投资1.1亿元,实际新增外资250万美元。1、坚持以项目建设为中心,强化规划引领,加快发展步伐。坚持科学规划商业网点,编制《宝应县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初步确立了近期“一主两副”、远期“一主三副”城市商业中心布局,并加强对商业用地的控制性储备,以保证重大项目的落地建设;扎实开展招商引资,新开工亚细亚商圈改造提升项目,引进国家和省级新网工程项目2个,扬州时代广场正式入驻管理经营宝宇百货,包装有机食品交易中心、再生资源市场、亚细亚中央商城商业街等6个商贸项目开展对外招商;加快项目实施进度,宝应湖国家湿地公园等10个重大项目已完成投资5.6亿元。2、坚持以商圈建设为重点,发展新型业态,彰显商贸特色。加快现代商圈建设,精心打造城区“一主两副”商业中心,促进城区商贸业的繁荣;大力发展新型业态,重点培育叶挺东路、宝丽花园、九九广场、新天地、安宜东路等5条特色商业街,进一步繁荣活跃全县消费品市场;不断增强配套功能,围绕支柱产业、特色行业和特色产品,有重点、有选择地规划建设专业市场推进休闲、娱乐、餐饮和宾馆业发展。3、坚持以政策引导为抓手,推进家电下乡,培育“十大”典型。积极推进家电下乡。自今年2月15日全县家电下乡活动正式启动以来,组织了家电下乡财政补贴集中兑付、江苏美的集团家电下乡“心连心”推广站授牌、五星电器家电下乡“惠农行”、苏宁电器家电下乡“推广日”、“邮政网络服务家电下乡”等一系列促销活动,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积极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目前,全县共建设和改造标准化农家店59家,覆盖全县各镇和25%的行政村,有4万多农民从中受益。积极推进“十大典型”培植。精心选择苏中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獐狮荡荷藕批发市场、小官庄镇、安宜镇等10家单位,作为全县“十大典型”和示范镇加以培植。同时,世纪园和名仕华庭特色小区正在创建省、市级示范小区。4、坚持以网络建设为载体,规范市场运行,提升运行质态。着力完善流通网络,目前全县拥有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205个、5.5万人;着力规范行业管理,规范酒类市场,完善酒类经营户资料台帐,办理酒类备案登记530份;加强煤炭和再生资源市场管理,开展整顿清理,稳定市场秩序;着力强化市场监测,全面启动市场监测,对所有参与申报企业向商务部进行了申请注册,新增商务部市场监测系统样本企业8个,百县监测试点县数据资料的直报工作扎实有效开展。 

  我县在加快商贸服务业发展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足和差距。主要是:规模总量有待进一步扩大,商贸服务业企业规模较小,亿元企业数量较少,经营规模10亿元以上的企业还是空白;发展层次有待进一步提高,全县2018家服务业企业中,传统服务业的比重占到80%以上,仅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企业就达1162户,占比达57.6%,新兴商贸服务业比重明显偏低;功能配套有待进一步完善,对工业、农业及城乡居民的服务品种、服务能力、服务水平等方面有待进一步丰富和提高,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对区域经济的服务、拉动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等等。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加快推进,对商贸服务业发展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建议一定要抓住机遇,顺势而为,遵循经济规律,着力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推动全县商贸服务业跨越发展。 

  一、在推进重大项目建设上下功夫。在继续推进亿丰国际商贸港、宝胜物流二期工程、省有机食品检测检验中心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亚细亚改造提升工程和新客运中心建设力度。加强对重点成长型商贸企业进行重点扶持和培植,并以商引商,积极寻求外部合作,力争在引进重大商贸项目上实现新突破。 

  二、在改造提升传统商贸业上下功夫。立足“一主两副”商业中心布局,重点打造特色街区和中心板块。组织成立商贸企业协会,建立商贸企业服务网络。积极争取承办江苏省第二届原生态有机食品美食节,推介本县有机农产品,提升餐饮业层次,着力打造我县餐饮特色品牌。 

  三、在繁荣农村商贸流通上下功夫。继续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进一步扩大“好邻居”连锁农家店覆盖面。完善农产品流通网络,加快现有农产品批发市场升级改造步伐,积极推动“农超对接”,吸引大型连锁超市、农产品流通企业在我县建立直接采购基地,促进产销衔接。同时,继续加强村级便民服务中心建设,深入开展“家电下乡”,推进农业生产资料连锁化、品牌化经营。 

  四、在完善社区服务功能上下功夫。进一步完善社区便民服务设施,加强家政服务网络建设,实施标准化菜市场示范工程。积极引进“放心早餐”项目,推进早餐经营规模化、规范化。健全旧货流通网络,满足低收入家庭消费需求。鼓励生产和零售企业开展“收旧售新”、“以旧换新”业务,带动产品销售,促进资源节约。 

  五、在引导发展新型消费模式上下功夫。积极培育和发展新的消费热点,拓展电子信息、通信产品、中介服务、家政服务、教育培训、文化娱乐、体育健身等消费项目,大力促进节假日和会展消费,努力形成住宿、餐饮、交通、信息、休闲等相关行业联动发展的良好格局。

   分享到: 新浪微博 QQ空间 开心网 人人网


来源地址:http://www.baoying.gov.cn/byqkdzb/show.asp?id=1020&byear=2010&qh=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