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服务业>  正文

发挥区位优势 实施重点突破全力促进服务业又好又快发展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2011年4月15日
  近年来,我县上下以解放思想观念为指导,按照“改造传统、发展新兴、突出特色”的要求,创新机制,营造环境,不断拓展服务业发展空间,初步形成了与工业化、城市化相适应,机制灵活、功能完善的服务业发展体系,为服务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促进了全县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
  一、2008年服务业发展情况及主要工作
  2008年,我县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抓二带一促三”与“抓三带一促二”相结合的战略部署,按照“农业有新提升、工业有新突破、服务业有新发展、城镇有新变化、社会事业有新进步”的发展思路,把服务业做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点工作来抓,采取专家支招、载体支撑、政策支持、环境优化、重点突破等多项措施,有效促进了服务业又好又快发展,全年服务业增加值完成38.22亿元,增长13.8%;社会商品零售额完成56.64亿元,增长23.16%;服务业税收完成6280万元,增长15.7%。呈现出服务业增加值增幅高于GDP增幅、服务业固定资产增幅高于全社会固定资产增幅、社会商品零售额增幅高于上年增幅、服务业税收占比高于上年占比、服务业注册户数占比高于上年占比的“五个高于”的良好局面。回顾一年来莘县服务业的发展,重点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明确工作思路,确定发展方向。新一届县委、县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用发展的眼光、开阔的视野、全局的观念对服务业发展现状进行了进行了重新审视,针对莘县地处三省交界的地缘优势、人口大县的消费优势、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的优势、教育资源的比较优势和独特的产业优势,提出了“打造山东向中原地区辐射的桥头堡、冀鲁豫三省交界商贸集散中心”的功能定位,围绕这一思路,先后召开服务业调度会、服务业工作联席会和服务业工作座谈会,并聘请中国社科院服务经济研究室主任、博士生导师夏杰长教授来莘县做发展服务业专题报告,统一了思想认识,明确了工作重点,为服务业的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基础,指明了发展方向。
  二是狠抓项目建设、培植发展载体。一是规划培植服务业载体,根据莘县区域特色和优势产业,对接省市扶持政策,我们确定了燕塔广场、徒骇河文化风情带、2606项目森林生态区、仙鹤湖风景区、千千佳物流园等八个服务业集聚区和诺德茂商贸有限公司、莘北市场、县二院病房楼等二十个服务业重点项目做为今后一个时期服务业发展的载体予以重点培植、重点帮扶,确定了牵头部门和帮报领导,明确了部门职责;二是狠抓重点项目建设和调度,本着投资规模大、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好、产业带动作用强的原则,我们确定将绿兴农副产品交易市场扩建、徒骇河公园二期、县医院病房楼、世纪捷宇物流、粮食批发市场、远程医疗信息服务平台、燕塔修复、永安房地产开发做为2008年服务业重点项目予以重点调度、重点帮扶,并以县服务业领导小组的文件印发有关部门。这8个项目总投资近5亿元。占服务业全部投入的45%,有效提升拉动了服务业投入的比重。三是抓好服务业项目的储备和招商,编印了《山东省莘县服务业重点项目招商简介》,向省市服务业管理部门和北京、上海、江浙等地区进行了推介;分别有12个项目纳入了市服务业办公室重点项目库,有9个项目纳入了省服务业办公室重点项目库。项目争取和招商成效显著,利用省市服务业资金扶持建设的远程医疗信息服务平台顺利竣工、发挥效益;利用招商引资4000万元建设的县医院病房楼主体工程完工,内外装修正在进行;投资5000万元建设的城区供热管网实现了城区集中供热;利用黄河沉沙池建设的仙鹤湖风景区和利用联合国2606项目建设的生态示范旅游区进展顺利、初具雏形;黄河星级宾馆即将竣工投入使用,一批农业示范观光项目初具规模。服务业后发优势正在形成。
  三是创新工作机制,优化发展环境。县委、县政府将机制创新、优化发展环境做为促进服务业发展的牛鼻子来抓,制定政策、落实措施,连出“组合拳”,以硬措施改善软环境,一是出台了《关于促进服务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从放宽市场准入、简化审批手续、提供保障服务等方面提出了二十九条实施意见;制订了《关于加快服务业发展的若干优惠政策》,从资金扶持、发展重点、目标考核、激励机制等十三个方面进行了界定;落实了《服务业联席会议制度》,明确了《服务业发展部门工作职责》,形成了政府领导、部门配合、分工协作的工作机制。二是对服务业重点企业实行挂牌保护,经严格筛选、条件对比,确定对莘县农信社、烟草公司、世纪捷宇、世纪佳华等10家纳税大户、新型业态企业,列为重点企业,实施重点保护,对到重点企业进行检查收费和罚款的一律经县政府主要领导批准,为企业的经营和生产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三是全面治理车辆牌照外挂、税费外流。针对莘县地处三省交界、省际间税费不统一、车辆牌照外挂严重的状况,成立治理车辆外挂联合办公室,采取政策扶持、部门配合、联合执法等方式,收到了较好的效果,迁回车辆96部,达2600多个吨位。四是对专业市场进行整治。完善了十八里铺、魏庄蔬菜市场,河店、燕店香瓜市场,张寨韭菜市场的基础设施,提升了服务档次;成立了中心市场管委会,明确了功能定位和部门职责;加强了莘北市场的监管,改变了多年脏乱差的状况。五是加强了服务业目标考核。9月份,由县服务业管理办公室牵头,组织国税、地税、工商、城建、供销、粮食、商委等部门的主要负责同志分两天的时间对全县22个乡镇63个服务业项目和企业进行了观摩检查。集中打分、排出名次,并在随后召开的会议上由分管县长予以点评、肯定成绩、指出不足、提出下步发展重点,在全县引起了较大反响。年底,按照服务业固定资产投入、新增服务业企业个数、服务业税收等指标对全县22个乡镇进行了全面考核;分别对考核前8名的乡镇、给予服务业工作大力支持的9个县直部门、做出特殊贡献的6个服务业企业授予“服务业先进乡镇”、“支持服务业发展先进单位”、和“服务业优秀企业”称号,由县委、县政府进行了表彰奖励,奖励资金24万元。目前,全县上下关心服务业、关注服务业的意识明显提高,加快服务业发展的积极性显著增强。
  二、2009年服务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和工作措施
  根据全市服务业工作总的要求和莘县实际,我县2009年服务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山东辐射中原地区的桥头堡为目标,以现代物流、旅游、农村服务业和居民服务业为重点;围绕“一个目标”,实施“两个突破”,抓好“三大产业”,完善“四项机制”;大力实施项目推进,着力改善发展环境,不断优化与现代制造业相配套,与城市化相协调,与现代服务业发展相适应的服务业体系,全面提高服务业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份额和服务水平。
  一是围绕一个目标。就是做大总量和提高比重,使之与一、二产业发展相适应。在2006年服务业增加值首次超过农业、增幅连续三年超过GDP增长幅度的基础上,2009年全县服务业增加值达到计划安排44亿元,增长15%;服务业占GDP的比重、服务业税收占全部税收的比重均提高1个百分点;服务业固定资产投入占比、新增服务业注册企业户数占比均高于上年10个百分点以上。
  二是实施两个突破。一是按照市县开展项目突破年的战略部署,紧紧抓住国家拉内需、调结构的机遇,在项目建设上搞突破。对省已下达资金计划的农产品冷链物流项目和列入市重点的徒骇河三期以及2606项目生态旅游区、农业科技示范园、农耕文化园、县二院病房楼等项目要进一步充实力量、落实责任、明确任务、重点帮扶,督促其加快建设进度,继续筛选10个投资规模大、成长潜力大、新型业态好的服务业项目实施重点调度,促其状规模、成亮点、拉增长。对列入省市服务业项目库的“三馆一场”、“蓝领工程”、“晚霞工程”、“农产品科技信息平台”等项目,要明确专人,完备手续,赴京进省,盯紧盯死,全力争取。对列入县服务业项目库的56个项目,要根据国家的政策资金投向及时更新、认真梳理、精心策划包装;一旦条件成熟,及时向上推介申报。二是在环境建设上搞突破。继续对服务业企业实行重点保护,除税务、环保、安监部门外,不允许其他部门进入服务业企业检查或收费。全面清理所有针对企业执收执罚项目,建立对企业执收执罚备案制和不备案有奖举报制度。认真落实“一支笔审批”、“检查收费事前审批”、“税费明白卡”、“收费罚款定额”、“罚款限额”和“非诉申报”六项制度,努力为企业和投资者营造宽松和谐的政策环境、公平公正的法制环境和规范优质的服务环境。
  三是抓好三大产业。一是提升商贸流通业。以把莘县建成三省交界地区的商品集散中心、山东进入中原的桥头堡为目标,按照“主题突出、特色鲜明”的原则,繁荣活跃中心市场,改造提升莘北市场,规划建设农产品、农机、农资、建材、煤炭等专业批发市场。大力发展品牌专业店、连锁店等新型零售业态,积极推广连锁经营、电子配送等新型运作模式。二是发展现代物流业。发挥产业和交通区位优势,扶持发展千千佳、捷宇、昊通等物流企业,加快构建包括交通运输、仓储配送、流通加工、信息网络等功能齐全的物流配送体系。继续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农家店”村庄覆盖率达到75%。引导重点骨干企业将物流从核心生产业务中剥离出来,向第三方物流发展。三是培育旅游业。以打造生态休闲旅游城市为重点,完善“一塔一河一湖一桥一区”旅游框架,抓好联合国2606项目平原森林生态区建设,完善规划、搭建平台;实施徒骇河三期工程,提升城市档次和形象;搞好仙鹤湖风景区开发,打造“平原水库”和“水上公园”;进一步完善文庙配套设施,加快发展农业观光游,主动融入“江北水城、运河古都”旅游格局。
  四是完善四项工作机制。一是建立服务业载体建设推进机制。对县政府确定的8个服务业集聚区和20个服务业重点项目,要按照一个项目、一个班子、一个帮包领导、一套机制的要求,制订项目阶段进度计划,落实项目启动和推进的保障措施。加强调度,搞好服务,发现问题及时帮助解决,促使服务业载体建设每年都有新进展,每年都有新亮点,每年都有新变化。二是完善服务业发展政策配套机制。一方面按照上年GDP的万分之一足额安排落实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并逐年扩大规模。同时要针对省市县出台的扶持服务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对涉及的有关部门认真进行检查,看政策是否得到了落实,确保政令畅通、不折不扣地得到执行。另一方面,协调财政、税务、金融、工商、质检、卫生、物价、土地、交通等相关部门,参照服务业发展先进地区的成功做法,针对服务业企业的税收、市场、土地和行政收费政策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实施办法、办理程序、工作流程,明确责任、分解任务,增强可操作性。三是创新服务业配套联动机制。充分发挥服务业管理办公室综合、协调、指导、服务的职能作用,全面落实《莘县服务业发展部门工作职责》和《关于加快和改进服务业统计工作的通知》精神,最大限度地利用好服务业联席会议制度和服务业领导小组两个平台,调动服务业联席会议成员和部门服务业信息联络员的积极性,及时掌握全县服务业发展动态,协调和解决服务业发展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及相关重大事项,形成对服务业工作事事有人管、件件得落实,上下协调、配套联动的发展合力。四是建立健全目标考核激励机制。完善服务业发展目标考核体系,实施服务业发展部门绩效考核办法,层层建立加快服务业发展的目标责任制,按照月检查、季调度、半年初评的要求,年内组织两次大的服务业观摩活动。考核监督,年底打分排名,对服务业发展先进乡镇、有关部门、优秀企业,按照县委、县政府关于加快服务业发展的优惠政策予以表彰奖励。
 
 

   分享到: 新浪微博 QQ空间 开心网 人人网


来源地址:http://www.sdsx.gov.cn/fwy/ShowArticle.asp?ArticleID=58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