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服务业>  正文

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服务业成中国经济新牵引力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2011年4月13日
  2006年,中国经济在高速轨道上一晃而过。综合各方资讯不难发现,无论是官方还是国内外学界,他们都对来年的中国经济给予了良好的期望。 
  然而,面对产能过剩、高新技术产业核心竞争力不足、内需继续温而不暖、就业形势愈显严峻等诸多现实难题,人们又不禁发问:纾解上述矛盾的良策何在?中国经济今后保持“又好又快”发展的引擎何在? 
  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近日走访了中国社科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商务部、北京社科院等机构的多位研究人士。在专家看来,更快更好地发展服务业,应该成为中国经济突破现行发展瓶颈、提升产业结构水平、取得更高综合效益的重要选择;进而言之,服务业有望成为中国经济列车继续快行的新的牵引力。
  服务业依然遭遇冷落 
  “中国的服务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从1990年的31.3%微弱地增长到2000年的33%,2004年又下降到32%。而发达国家服务业占GDP比重的平均水平则达到67%,其他发展中国家服务业的平均比重也有45%。”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说:“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过程看,服务业逐步取代第一、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逐步提高是世界经济发展趋势。” 
  记者注意到,与国内服务业遭受冷遇的境况不同,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不少国家不仅注重提升国内服务业水平,而且在现代服务业开拓国际市场方面也是不遗余力。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林跃勤介绍,目前,包括比利时在内的欧盟国家经济增长率不高,同时国内市场有限,寻找国外市场是这些国家许多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出路。 
  林跃勤说:“服务业在整个经济中的地位是衡量一国经济结构合理程度、国际竞争力强弱、经济社会发展协调水平等的重要评判指标之一。与中国经济快速持续发展相比,服务业发展落后的短腿现象却日益突出。”
  服务业从幕后跃至前台需多方发力 
  尽管对于服务业的命运不抱迅速“窜红”的幻想,但专家们大都认为,“内冷外热”对于中国服务业来说既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难得的机遇。而服务业从幕后跃至前台需多方发力。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陈东琪认为,首先要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进一步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高度,明确服务业发展的战略定位,制定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规划;同时,要把握住服务业国际转移的新机遇,将中国入世承诺开放服务贸易作为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加速器,把承接服务业转移作为对外开放政策的重要内容,消除服务业当中仍大量存在的政策障碍和体制障碍,更进一步地开放服务业市场。 
  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部部长冯飞看来,还需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和积极发展非公有制服务企业,切实实现“两个改变”——改变当前因事业单位改革滞后而造成的大量服务业体制内循环的现状;改变当前服务业(尤其是知识型服务业)领域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远远落后于工业的现状,以提高行业的活力和竞争力。 
  “现在我们的投资增速已经超过25%,而投资流向服务业的很少。”陈东琪认为,财政投资适当向服务业倾斜并引导其他社会资本投向服务业,是“十一五”期间的一个重要任务。 
  鉴于当前中国第三产业存在着过于依赖“生活型”服务业的低质结构特征,冯飞认为,“十一五”时期调整三大产业结构的突破口和关节点应在于,加快发展金融、保险、咨询、物流等知识型服务业或生产型服务业,致力于服务业的结构升级和增强服务业的竞争力。
  服务贸易的短板与空间 
  “服务业是发展服务贸易的基础,服务业的严重滞后影响了服务贸易的发展。”国家商务部服务贸易司司长胡景岩告诉记者。 
  “近年来,我国服务贸易迅速发展,但仍相对滞后,已不处在领先的地位。”胡景岩结合1982年至2005年的相关数据分析说,在此期间,中国服务贸易出口增长近29倍,年均增长15.9%,为全球平均增长水平的两倍,服务贸易出口2005年世界排名为第八位,服务贸易进口世界排名上升到第七位。但同期中国服务贸易出口额占贸易出口总额的比重一直在10%以下,仅为全球平均水平的一半,服务贸易长期逆差,并呈逐步扩大趋势。 
  与之相关的是,国家商务部副部长易小准近日在全国商务系统服务贸易工作会议上表示,要像重视货物贸易一样重视服务贸易的发展,尽快扭转服务贸易长期逆差并逐步扩大的趋势,为此,商务部将于2007年出台发展服务贸易的政策和指导意见。 
  易小准指出,发展服务贸易已成为全球的必然趋势。从全球服务贸易出口总量和顺、逆差来看,美国、英国、德国、法国和日本在当前的世界服务贸易中占据主导地位。 
  那么,中国发展服务贸易的空间有多大?商务部研究院外资研究部主任金伯生研究员认为,目前,运输服务和旅游服务在服务贸易中的比重已开始呈下降趋势,而以通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金融、保险、专有权使用费和特许费为代表的其他服务逐步增长。 
  胡景岩也意识到,目前全球的经济总量中服务业已占60%以上。他说,到2010年,服务业将代替制造业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与服务业的发展相对应的必然是服务贸易的迅速发展,世界贸易将更多地体现在服务贸易的竞争上。
  发展服务业外包和离岸外包 
  “产业结构升级一方面要使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下降,另一方面要不断提升服务业占GDP的比重。”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组”的专家认为,“要实现后一条,则要求服务业的增长速度高于第二产业增加值的增长速度。” 
  “我认为,按‘十一五’规划的要求,发展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既要发展现代服务业,又要发展服务业的外包和离岸外包。”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李泊溪说,在2006年的经济发展中,有些地区和城市已认识到大力发展服务业是关系到产业结构升级的战略性问题,开始发展服务离岸外包业务,取得了一定进展,有些城市进行了谋划,在2007年要向适宜城市和区域扩展。 
  李泊溪说,在十年以前,外包活动的主要目标还是以降低成本为中心的,而目前外包活动中企业的外包目标已经发生了转换,外包已经不再以成本的节约为第一目标,它现在已经成为许多公司获取利润和实现增长的关键策略。现在世界上服务外包和离岸外包的市场潜力大,发展很快。 
  正是基于服务外包业的巨大潜在市场,专家们认为,2007年国家应从政策上创造环境,促进服务外包业的发展。 
  专家访谈 
  服务业跳出藩篱天地宽 
  ——访中国WTO研究院特邀研究员林跃勤
  记者:不少专家都认为,“十一五”规划纲要中关于发展服务业的安排虽颇具长远眼光,但若不厘清困扰中国服务业长期以来止步不前的原因,排除障碍,在具体推进过程中其效果恐怕会大打折扣。那么,在您看来,中国服务业的软肋何在? 
  林跃勤(中国社科院经济所宏观室副研究员、中国WTO研究院特邀研究员):我觉得首先在于我们对“服务业”的认识始终有偏差,或者存在思维的扭曲。 
  长期以来,我们自觉不自觉地将服务业当作不创造新价值的非产出部门、辅助性部门,夸大生产决定服务、服务从属生产的作用,而忽略服务对生产的积极能动作用,过分强调服务业的非经济职能,忽视其产业功能。 
  可以这么认为,多年来,我们都是片面强调优先发展工业、特别是重工业,忽视对服务业基础设施的投入,投资结构严重扭曲;对服务业许多领域实行高度国有垄断经营。 
  记者:是不是可以理解为:垄断是造成我国服务业落后的主要原因之一? 
  林跃勤:这个结论是否成立不重要,但是我们不难看到,服务业的垄断经营和对非公经济的高门槛限制了对服务业领域的非公企业投资,如对文化、艺术服务、媒体、教育等的准入限制抑制了对这些部门的投资主体多元化,导致对服务业的投入严重不足和结构升级困难,因而最终制约了整个服务业的繁荣。 
  记者:不少学者提出过,要发展现代服务业,就要加大开放的力度。但是外资进入服务业难免又会造成利益外溢、巨头垄断,您怎么看待这种担心? 
  林跃勤:我觉得也正是类似的这种担心减慢了服务业领域的对外开放。要知道,在WTO分类的160多个服务贸易部门中,发达国家开放覆盖面一般达80%,而我国在入世之前一直徘徊在20%多的水平上,可以说我们对服务业的保护程度相当高。改革开放以来到2000年前,外资对服务业的投入比例占我国吸引外资总量的比例多数年份低于1/5,远低于服务业占我国经济1/3的比重,许多服务业领域甚至基本是外商投资的空白地带。对外开放缓慢,延缓了服务业发展步伐。 
  大事记 
  2月,广东省政府提交审议的《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中称,广东在“十一五”期间,拟建重化工重大项目13项,总投资约3580亿元,“十一五”期间投资约2480亿元,目标是实现广东工业“适度”重型化;广东在2010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应占全省生产总值的45%。 
  4月,国家发改委发表《2006经济增长调整年》报告。报告称,产能过剩与流动性过剩并存、通货紧缩压力有所增大、就业压力进一步增大和M1、M2增速背离问题需要重点关注。 
  6月,BP珠海PTA二期项目开工,90万吨的生产能力使其成为全球这一领域最大的单体装置。广东重工业化转型的张力显现。将重工业主要布在东西两翼的沿海带,而不是珠三角核心区,是广东产业结构的空间特点。 
  7月,国家有关部门第一次发布的能耗公报显示,经济总量第一的广东省,竟然也摘取了能耗全国最低的桂冠,每万元GDP能耗为0.79吨标准煤,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65%。《人民日报》把这归功于产业结构的调整。这与广东省省长黄华华7月初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的观点不谋而合。 
  10月13日,为遏制固定资产投资过快增长势头,由国家发改委、国土资源部、环保总局、银监会、统计局、安全监管总局、质检总局、工商总局八个部门联合组成的6个督查组,对山东、江苏、浙江等12个省区新开工项目清理工作依法进行督查。 
  11月11日,国家发改委发布政策文件《利用外资十一五规划》,以引导未来5年中国对外资的利用。国家发改委在文件中强调,需要打击可能威胁“国家经济安全”的外资垄断型并购。 
 
 
 

   分享到: 新浪微博 QQ空间 开心网 人人网


来源地址:http://intl.ce.cn/zgysj/200612/28/t20061228_991633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