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主要服务组别中,运输和商贸服务及其它与贸易相关的服务是最重要的组别。特别是与「离岸贸易」有密切关系的商贸服务及其它与贸易相关的服务,对香港的服务贸易的重要性正日益增加。
(1)服务输出:
服务输出比重:
在2006年,商贸服务及其它与贸易相关的服务是服务输出中最重要的主要服务组别,占服务输出总额的31.5%。其次是运输和旅游,在2006年,两者分别占服务输出总额的30.8%及16%。同年金融服务输出占服务输出总值的12.7%,其它服务输出占8.3%及保险服务占0.6%。其中商贸服务及其它与贸易相关的服务和运输服务占整体服务输出的五分之三以上,反映香港作为贸易枢纽的重要角色。
在商贸服务及其它与贸易相关的服务输出当中,亚洲是2006年的最主要目的地的区域,占43.8%,其次是北美洲占29.6%、西欧占21.5%、中美洲及南美洲占1.9%以及大洋洲1%。
在1996年,运输、旅游和商贸服务及其它与贸易相关的服务,这三个主要服务组别占服务输出总额的百分比则分别为31%、25%及22.8%。这十年间,商贸服务及其它与贸易相关的服务占服务输出总额的比重升幅最大,旅游服务输出占服务输出总额的比重降幅最大,运输服务的输出占服务输出总额比重的变化微小,服务组别排名也有所变化,十年前是运输>旅游>商贸,十年后是商贸>运输>旅游。
服务输出增长:
受惠于金融市场活动兴旺,金融服务的输出有最出色的表现。与贸易有关的服务输出(包括离岸贸易)在服务输出中占最大比重,在区内贸易蓬勃及内地贸易往来畅旺的支持下继续激增。随着访港旅游业快速扩张,旅游服务输出亦迅速增长,同时因为港币跟随美元走势而转弱,亦进一步刺激访港旅客的消费。与此同时,受惠于贸易往来及访港旅客强劲增长,运输服务输出继续表现良好。
关于商贸服务及其他与贸易相关的服务的论述:
商贸服务及其它与贸易相关的服务内有一项特别包括的就是与离岸贸易有关的服务输出。从离岸贸易赚取的服务输出收入是指从商贸服务赚取的毛利买卖服务(即从境外卖家买入并直接卖给香港以外买家的货物赚取的差价,有关货物未进出香港)及从与离岸交易有关的商品服务赚取的佣金(即指按照香港以外买家/卖家的要求,安排购买/销售货物的服务时收取的佣金,例如寻找货源、市场推广等,所涉及的货物由境外卖家透过在香港经营业务的机构安排售予另一家境外买家,有关货物并没有进出香港),而并非所涉及的货物价值,“离岸”的意思即指在香港经营业务的机构(不包括其境外的有联系的公司)向非居民输出服务。虽然商贸服务及与离岸交易有关的商品服务所涉及的货物没有进出香港(在香港经营业务的服务提供者更不具有所涉及货物的物主身分),但所涉及的货物价值可反映该类活动在香港经济中的重要性。由表2.4中看出与离岸贸易相关的服务贸易输出近些年都以双位数字增长。2006年商贸服务输出总额为1,435亿元(占与离岸贸易有关的服务输出总额87%)。在2006年,中国内地及美国是与离岸贸易有关的服务输出的最主要目的地,服务输出总额分别为456 亿元(占27.5%)及449 亿元(27.1%)。其次是日本、英国及德国,服务输出总额分别为96 亿元(5.8%)、95 亿元(5.7%)及88 亿元(5.3%)。按货品用途类别分析商贸服务所涉及的货物销售价值,主要的货物为消费品,2006年的销售价值为9,057亿元(占50.8%)。消费品的比例在来自中国内地的货物中更高达63.7%。
表2.4:指定年份的与离岸贸易相关的服务贸易输出的统计
年份\价值 (1)与离岸贸易相关的服务贸易输出总计=(2)+(3) 按年增长率 (2)商贸服务的毛利 (3)与离岸交易有关的商品服务佣金
2003 1,165 N/A 1,001 164
2004 1,322 13.5% 1,135 187
2005 1,490 12.7% 1,285 205
2006 1,657 11.2% 1,435 222
注释:价值的单位:亿港元(四舍五入到个位)
(2)服务输入:
服务输入比重:
在2006年,旅游服务、运输服务为服务输入的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分别占37.9%和31.3%,两者相加占整体服务输入的五分之三以上,体现了香港本地居民旺盛的外出旅游消费(运输服务当中17.9%为客运的贡献)。其它服务输入占服务输入总比重为16.4%,商贸服务及其它与贸易相关的服务输入则只占7.3%,金融服务输入也只占5.4%,保险服务输入占1.7%。 在旅游服务输入当中,亚洲是2006年最主要来源地的区域占58.2%,其次是北美洲占16.8%、西欧占13.2%,以及大洋洲占10.1%。
服务输入增长:
由于金融市场兴旺与商业活动持续频繁,金融、商用及其它服务输入录得显著增长。在贸易往来畅旺的带动下,运输服务及与贸易相关的服务输入有强劲增长。旅游服务输入的增长势头持续,反映香港居民外游人数不断增加。
(3)服务输出净额
运输服务、商贸服务及与贸易相关的服务两项是最大的服务贸易顺差项目,而旅游服务和保险服务是最大的服务贸易逆差项目。
2006年服务输出总盈余为2772亿港元。按主要服务组别分析,盈余数量依次按如下行业递减,商贸服务及其它与贸易相关的服务盈余为1573亿港元,占总盈余的比率为59%,其次是运输服务,这方面的盈余为839.5亿港元,占总盈余比率为31%,第三是金融服务,盈余263亿港元,占总盈余比率19%。另一方面,旅游服务、保险服务及其它服务分别录得187亿港元、15亿港元及2亿港元的贸易逆差。
上述全部分析均源于下面表2.5和表2.6中的数据分析。
表2.5: 按主要服务组别划分的服务输出、输入及输出净额
主要服务组别 年份 服务输出 服务输入
服务输出净额
百万港元 比重 (百分比) 按年变动百分率 百万港元 比重 (百分比) 按年变动百分率 百万港元
所有服务 2003 362,420 100.0 4.2 203,400 100.0 0.4 159,020
2004 429,584 100.0 18.5 242,507 100.0 19.2 187,077
2005 495,394 100.0 15.3 264,237 100.0 9.0 231,157
2006 565,054 100.0 14.1 287,900 100.0 9.0 277,154
运输服务 2003 107,688 29.7 3.8 52,305 25.7 7.8 55,383
2004 135,188 31.5 25.5 67,657 27.9 29.4 67,531
2005 158,007 31.9 16.9 81,361 30.8 20.3 76,646
2006 174,186 30.8 10.2 90,234 31.3 10.9 83,952
旅游服务 2003 55,575 15.3 -4.4 89,133 43.8 -8.0 -33,558
2004 70,084 16.3 26.1 103,347 42.6 15.9 -33,263
2005 80,061 16.2 14.2 103,474 39.2 0.1 -23,413
2006 90,399 16.0 12.9 109,088 37.9 5.4 -18,689
保险服务 2003 3,065 0.8 -10.4 4,840 2.4 4.8 -1,775
2004 3,197 0.7 4.3 4,761 2.0 -1.6 -1,564
2005 3,218 0.6 0.7 4,710 1.8 -1.1 -1,492
2006 3,240 0.6 0.7 4,764 1.7 1.1 -1,524
金融服务 2003 29,301 8.1 -10.4 6,835 3.4 -11.2 22,466
2004 35,481 8.3 21.1 9,070 3.7 32.7 26,411
2005 48,753 9.8 37.4 10,932 4.1 20.5 37,821
2006 71,997 12.7 47.7 15,671 5.4 43.3 56,326
商贸服务及其它与贸易相关的服务 2003 130,183 35.9 12.2 16,008 7.9 9.2 114,175
2004 146,527 34.1 12.6 16,517 6.8 3.2 130,010
2005 162,179 32.7 10.7 18,628 7.0 12.8 143,551
2006 178,270 31.5 9.9 20,967 7.3 12.6 157,303
其它服务 2003 36,609 10.1 8.2 34,279 16.9 13.7 2,330
2004 39,107 9.1 6.8 41,155 17.0 20.1 -2,048
2005 43,176 8.7 10.4 45,132 17.1 9.7 -1,956
2006 46,963 8.3 8.8 47,176 16.4 4.5 -213
表2.6:指定年份按主要服务类别划分的服务输出、服务输入与前一年同期比较的实质增减百分率
服务组别\百分比\年份 2005 2006 2007
服务输出 11.3 10.1 11.2
旅游服务 10.4 6.4 13.3
运输服务 10.6 8.0 4.8
与贸易有关的服务 11.4 8.8 10.2
金融、商用及其它服务 12.9 18.9 20.6
服务输入 7.4 8.1 8.1
旅游服务 -0.7 4.1 4.6
运输服务 17.1 10.4 6.3
与贸易有关的服务 10 11.2 10.8
金融、商用及其它服务 9.9 10.9 15.1
3. 香港服务贸易发展趋势:
(1)输入输出分别继续增加,而且顺差继续加大
在2003-06年间服务输出每年增长平均13%,服务输出净额更是每年增长平均达到20%,服务贸易顺差的增幅可以说是非常迅速。
表2.7:服务业整体输出净额的增长
服务业 年份 服务输出 服务输入 服务输出净额
亿港元 按年变动百分率 亿港元 按年变动百分率 亿港元 按年变动百分率
服务 2003 3,624 4.2 2,034 0.4 1,590 N/A
2004 4,296 18.5 2,425 19.2 1,871 17.6%
2005 4,954 15.3 2,642 9.0 2,312 23.6%
2006 5,650 14.1 2,879 9.0 2,772 19.9%
注释:价值的单位:亿港元(四舍五入到个位)
(2)离岸贸易迅猛发展
前已述及,在香港服务输出各主要服务组别当中,商贸服务及其它与贸易相关的服务最为重要。而该组别中的90%是与离岸贸易(即"商贸服务"及"与离岸交易有关的商品服务")有关。按主要目的地划分与离岸贸易有关的服务输出中,中国内地及美国是最主要的目的地,相关的服务输出总额在2004年较2003年分别上升10.9%及6.1%,其中主要是与"商贸服务"有关。离岸贸易的迅速扩展,大大刺激香港贸易支援服务的需求增加,香港继续保持作为区内首要贸易枢纽的地位。由表2.4中看出与离岸贸易相关的服务贸易输出近些年都以双位数字增长。
(3)随着CEPA的逐步深化推广,向内地输出逐步增大,但同时也受到内地的竞争威胁
随着CEPA的深化,一些障碍性的问题,例如资格认证等问题(会计、医师等)的改善,明显看到04年后对内地的服务输出增速加大。截至2007年12月底香港工业贸易署已经签发了1900份香港服务业提供者证明书,今后将会有更多的香港服务业从业者通过CEPA进入内地。随着内地有第一产业经济转向发展第二和第三产业,以及中国入世后,开放的市场积极刺激服务需求不断增多,以及为外资参与服务业扫除若干障碍,使得更多香港服务业者加入到了北上发展的行列。随着内地进出口需求的增长,香港作为地区性运输及仓储服务枢纽继续得到保持,其他贸易支援服务(例如业务洽谈、广告、市场研究与开发、产品设计、贸易融资服务、保险、品质认证和测试、贸易仲裁等)向内地的输出会继续加大。
同时,随着越来越多的生产工序转移到内地,也有越来越多的港商在内地直接安排贸易支援服务,处理内地产品的离岸运付。虽然贸易融资、保险及其他服务受到的影响有限,但是随着内地支援服务的改善,加上香港服务供应商拓展业务网络,这类支援服务预料也会北移。贸易和仓储业务越来越多的受到华南地区特别是珠江三角洲的现代化机场和货柜港的挑战。随着内地邻近港口(比如盐田港)的崛起,吞吐量扩大,服务水平提升,收费低廉的优势,香港的港口将很快退出世界三大港之一,货物运输输出下降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4) 外围因素影响同样也使得服务贸易的增长出现短暂和不可预测的波动
香港服务贸易会受到全球经济状况所影响,例如美国次贷危机及美国经济放缓、美元贬值人民币升值、全球食品和能源价格攀升等通胀威胁,会渗入影响到旅游服务、运输服务、商贸服务以及其它与贸易相关的服务等等各个服务贸易领域,使得它们都在增长中受到这些外围不利因素的影响而波动。
第三部分:政府对推广服务业所提供的支持
通常,经济发达的经济体,服务业的发展程度也比较高。香港服务业地位的不断上升,除了经济发展规律使然,香港特区政府的推动作用不可低估。服务业的发展和制造业最大的不同,是服务业对投资环境的依赖程度更高,它对资金和土地的要求不是很高,更多依赖的是人才和市场空间,而人才的发挥程度和市场空间的大小,与外部环境提供的条件密切相关。服务业占香港经济的90%以上,可以说政府发展当地经济的所有的提高投资环境的政策自然都是对服务业的促进和支持。多年来,香港特区政府一直都在强化香港作为亚洲国际都会的地位,并推动香港作为亚太商贸、物流、旅游枢纽和国际金融中心的角色,优化服务业发展环境上不遗余力。
1.总体的服务业营商环境的营造
根据2007年香港政府统计处作的一个香港境外母公司在港设立地区总部/地区办事处地点的因素的调查中显示,重要程度依次排列为简单税制和低税率、资讯的自由流通、廉洁的政府、不存在外汇管制、法制及司法独立、政治稳定及安全、通讯运输及其他基本设施、自由港地位、地理位置、英语水平、中国内地的商机、员工的生产力、有营商有利的政府经济政策、公平竞争的环境、商用服务及专业支援服务的供应。调查中同还显示这些地区总部在香港的主要的十一类业务范围依次为批发、零售及进出口贸易(占全部的52.1%),商用服务业(不包括资讯科技服务业,占全部的15.9%),运输及有关服务业(占全部的9.8%),金融及银行业(占全部的9.1%),制造业(7.3%),资讯科技服务业(3.5%),建造业建筑及土木工程业(2.2%),保险业(2.0),地产业(1.0%),食肆及酒店业(0.9%),可以看到其中90%以上的境外(包括内地)驻港公司地区总部从事的都是服务行业,故其看中的营商环境其实也就是服务业的营商环境,其影响指标因素也可以看成是对影响服务行业营商环境的因素。以下是我们总结政府主要营造了如下的营商环境对服务业有利:
(1) 市场主导、政府促进的原则:
香港政府恪守“大市场、小政府”的经济政策,令香港经济能够保持灵敏的触觉,对外围环境的急速变化作出适时恰当的反应,经济自由度和国际竞争力在世界上名列高位。政府从中介、码头、金融等领域退出,为民间资本提供发展空间,不再与民争利。
(2) 创造自由的市场:
实行低税率的自由贸易政策和投资政策。通过低税率的自由贸易政策和投资政策,大力发展转口贸易,进而带动本地运输、仓储、金融、商业、咨询等服务业的发展。由大企业到中小企业所要求的融资服务,只要公司合乎条件,不管中外,只需因应自己的要求,问价钱而付费,完全体现自由市场之下的交易选择。这种经济政策虽然不是单独的促进服务业的,但是给服务业的拓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3) 良好的法制和社会监督制度,诚信社会的建立:
香港政府一向致力于努力营造公开的商业环境和开明的经济政策,进行适度的监管,提供公正的法律制度,依靠法制化、规范化管理和众多行业协会、同业组织,来引导和监督服务业进行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而一般不通过经济或行政手段直接干预服务业市场发展。政府新闻稿、演讲稿、预算案、法律法规、政府财政报表等网上公示、定期接受立法会的质询、政策发布前广泛的民意征询等,使得企业界对政府的信任度不断提高,也反过来促使政府的政策依靠业界的支持得以推进。通过良好的法制建设,将诚信指标量化,将个人诚信记录全面应用在各个领域,来提高人们违反诚信的成本,从而降低了服务接受者辨别服务提供者好坏的真伪的调研人力、时间和物力的成本,使得香港服务业成为一块品质保证的招牌。
(4) 国际化的市场:
目前,全球资本在香港的营运与在伦敦、纽约没有分别,股票市场、法律体系、公司管治、中介服务、会计制度以及人才软件,香港一应俱全,都与国际规则、惯例、标准接轨,完全是国际化的市场。
(5) 人才的培养和吸引:
业内人士指出,服务业卖的就是脑袋里的东西,因此人才和教育的作用至关重要。香港政府一向致力于投资教育,透过提升正规教育质素,以及加强培训及再培训工作,增强本地人才的竞争力。
香港2005年的教育支出达到了580亿港元,是最庞大的政府单向开支,占政府开支的23.5%。目前,香港提供9年免费普及教育,凡年龄介乎6至15岁的香港公民,必须在学校接受教育,倘若这个年龄段的子女未有入学,身为家长可能受到检控。到目前为止,香港有18%的适龄青年能够修读学位课程,若加上在港就读非学位课程及在外地求学的学生,其高等教育入学率已接近30%。
香港特区政府还出资资助例如像职业训练局这样的的社会中介机构,统筹管理香港所有的职业培训。职业训练局成立于1982年,是香港最具规模的专业教育培训及发展机构。每年为超过16万名学生提供全面的职前和在职训练,颁发国际认可的学历资格。职业训练局通过辖下的香港专业教育学院设有23个中心与各行业合作,为学生到工商企业实习牵线搭桥,协助学生获取业内最新知识技术,增加他们的就业竞争力,同时也为工商企业提供所需代培服务。职业训练局辖下共有12个机构成员,包括高峰进修学院(PEAK)、才晋高等教育学院(SHAPE前称知专学院)、香港专业教育学院(IVE)、香港知专设计学院(HKDI) 、工商信息学院(SBI)、旅游服务业培训发展中心(HITDC)、中华厨艺学院(CCTI)、海事训练学院(MSTI)、青年学院(YC)、训练及发展中心、邱子文高中学校(YCM)和技能训练中心。其中大都直接或间接的涉及服务行业中的专业。
另外,香港作为国际化大都会,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人才。同时香港政府致力于吸引优秀人才来港提升香港整体人才素质,藉以提升香港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香港特区政府于2006年6月启动了优秀人才入境计划,设有配额的吸纳新入境而不具有进入香港和在香港逗留权利的高技术人才或优才来港定居,获批准的申请人无须在来港定居前先获得本地雇主聘任。
2.具体的政府资助计划项目
(1) 专业服务发展资助计划:
政府商务及经济发展局下的工业贸易署于2002年2月推出的专业服务发展资助计划,政府拨款1亿元设立,旨在资助专业服务业界推行发展项目,加强本港专业服务界在内地及其它境外市场的竞争力,以及提高本港专业服务的水平。所涵盖的专业服务行业有:会计、法律、工程及与基础建设有关的服务、医疗和其它五个大类。每个获批项目最多可获资助港币200万元。合资格的项目包括研讨会、会议、培训课程、调查研究及展览会等推广活动,以及其它活动。此计划是以对等资助方式提供资助,申请机构必须最少承担项目成本的50%。通过向工业贸易署递书申请,以及1-2个月的评审,拟定拨款建议并拨款。资助计划的评审委员会成员包括专业、商界和学术界人士及1名政府人员。截至2008年4月1日委员会在过去18期申请中,共建议批出196项拨款申请,包括研讨会、培训计划、交流访问及推广活动,涉及的资助额共7,760万元。政府为此计划设立的专门的网页,详细地介绍了申请过程、符合或不符合资格的项目类别以及举例等等。
(2) 其它政府资助计划:
应用研究基金、设计智优计划、创新及科技基金、新科技培训计划、专利申请资助计划、中小企业资助计划等,政府通过利用政府资本基金投资、培训资助、表彰和物质奖励、拨款等形式培养企业进行科技创新,增加产业附加值,提升本地产业的科技能力和增加其竞争力。这些资助计划适用于其它制造业领域的新科技产品、新技术的开发,但服务业领域例如资讯服务行业的新科技开拓、会展旅游领域中小企业等等也因在其范围之内而受益。
3.具体的几个行业举例
(1) 基础建设的加强,对多个服务行业的促进
2007年7月以行政长官曾荫权为首的香港特区第三届政府在政府机构中新增了发展局来统筹重大基建工程,并于2007年10月提出要在其5年任期内推动“十大基建工程”上马,包括新建或延长地铁线路、兴建主要公路、广深港高速铁路、港珠澳大桥、深港空港合作、启德发展计划等,起到了为建造业创造就业、提升本地旅游的吸引力和运转能力、为物流业(包括货运和客运,路上和海上)铺路的作用。
其中最近的2008/09年度财政预算案中涉及到的项目就有
1.于2007年11月招标并预计在2008年第二季度批出标书,在启德兴建新邮轮码头,预计首个泊位会于2012年2月启用,新邮轮码头的建设会有助进一步把香港发展为区域内具领导地位的邮轮中心。
2.机管局筹备于2008年年内开始研究兴建第三条跑道在工程及环境方面的可行性,并改善机场建设,提升香港国际机场两条跑道的航机升降量。
3.港口方面,为满足需求,积极考虑发展十号货柜码头的适当地点。
(2) 金融服务业:
香港符合国际标准的公司管治体制及资本市场,本身就是吸引海外企业和内地企业在港融资的最大吸引力。香港政府又作了如下工作推动香港金融的发展,以巩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
A. 致力建设多元化的金融市场,开拓新的金融市场和产品,以满足投资者以及全球金融市场瞬息万变的需求。其中包括扩大人民币业务(例如2007年发行人民币债券);致力吸引更多海外企业来港上市(例如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和香港交易所亦已于去年联合发表有关海外公司来港上市的政策声明);例如于本地开发伊斯兰金融市场(通过政府外访)以开拓这个估计高达1万亿美元的庞大市场;促进金融中介活动,以及鼓励金融创新,例如实现内地QDII的到港投资。
B. 致力于采取措施提高香港商贸和金融业的竞争力,优化监管体制,完善符合现代需要的公司法律,优化金融市场环境。比如为提高市场质素及减低业界的遵从成本,不时检讨有关证券市场的规管制度;比如香港政府在08年年初已展开了全面重写《公司条例》的工作,并检讨《受托人条例》,以加强香港信托服务业的竞争力;比如政府在2007年曾向立法会提交证券及期货(修订)条例草案,加强对上市公司的规管,进一步提高本地和海外投资者对香港证券市场的信心;比如政府于2006年12月1日成立独立的法定组织---财务汇报局来接受公众投诉负责调查香港上市公司的审计不当行为和财务汇报、会计违规事宜,加强规管本港会计专业和上市公司企业管治。
C. 积极参与实施国际规管标准,例如香港金融管理局已按照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建议的要求和时间表,在2007年1月1日为所有在本地成立为法团的认可机构推出资本充足架构(一般称为《资本协议二》),使资本充足及披露规定与巴塞尔委员会的建议一致。
(3)旅游业:
香港特区政府成立后的每一年度的香港政府的施政报告中几乎均有涉及旅游业的措施或政策方向,香港政府一直将振兴旅游业列为一项主要政策目标。我以下这些涉及到加强本地旅游基础设施、进行旅游推广、保持旅游诚信、便利入境和出境手续的一系列措施就是直接促进旅游服务输出或输入,此节内容同样适用在下面第四部分服务输出促进的措施中。
A. 香港政府透过其资助的旅游发展局联络业界并吸收其推广香港旅游、改善旅游设施等的意见和建议。
香港旅游发展局通过在旅客入境和繁忙地处设立办事处,印发免费的地图、详细大量的宣传资料,提供人员咨询;建立网站推广旅游项目、链接每月精华、为旅客在线量身设计行程等;推出优质旅游计划,通过每年严谨的评审,识别出值得信赖的零售商店及餐馆,并搜寻经济实惠和服务优良的住宿选择,广泛的推荐给旅客;与当地几家移动电话网络供应商合作,提供人性化的香港随身旅游大使计划(话音旅游资讯服务)。以上几个例子全方位的让到访旅客体会到香港旅游之方便性、诚信度和丰富性,提升旅游业对香港社会及经济的贡献,并致力巩固香港作为别具特色、最令人向往的世界级旅游胜地的地位。当然在各种交通机构方便的旅游硬件设施的配合下,例如高运作效率的机场、机场快线和专为旅游推出的交通套票,以及香港低税制和国际化引起的丰富的商品品种和购物诱惑,都对旅游业服务输出起到了全面的促进作用。
B. 便利签证制度,便利出入境手续。
香港特区政府与世界各地区积极努力谈判,便利香港居民外游或境外居民入境香港的签证手续。例如截至2007年底持香港特区护照到世界135个国家和地区享受免签证或落地签证的待遇;例如香港积极推动内地“个人游”计划(即自由行),截至目前为止已经对内地49个城市开放此计划,使接近2亿人可透过该计划到香港旅游。
例如近些年不断增开新的口岸,到目前为止香港已经拥有和内地公路连接的沙头角、文锦渡、落马洲、深圳湾四个口岸,与国际、内地和港澳铁路、航空、水路连接的香港国际机场口岸(包括机场海天码头口岸)、罗湖口岸、红墈火车总站、上环港澳客运码头口岸、屯门客运码头口岸、九龙中国客运码头口岸等;例如香港出入境管理处推出旅客或车辆司机自助出入境检验系统(E-channel),对香港居民、常旅客等使用智能身份证、回乡证等通过指纹识别系统,平均12秒可以通过一名旅客,来提供旅客高速快捷的自助通关;例如积极参与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推行的「客运流程简化试验计划」,希望引进生物识别科技,取代重复检查证件的手续,以简化现时的程序,令旅客的旅程更为简便。
C.旅游业界的良好的经营模式
旅游业本身的行业惯例操作模式,是保护该行业的,例如酒店、交通工具营运商、景点都会给旅行社一个折扣价格或者采用提取佣金的形式,也就是说在终端消费者向经营单位直接购买服务的价格通常高于向旅行社购买同样服务的,这样就可以保护旅行社的利益,促进旅游中介的正常发展,而不像内地旅行社之间恶性竞争,酒店、交通、景点的经营单位还捆绑一堆关系单位享受比旅行社还低的价格,无法保护旅游中介的正常利益。
D.“诚信旅游”的维护
立法会设有旅游界功能组别的议席,使业界的意见得以向立法机关反映。1978年香港成立旅游业议会,之后设立「香港旅游业议会储备基金」(1993年10月被法定基金「旅游业赔偿基金」所取代),通过采取旅行社必须缴付所收取旅行团团费的一定比例,作为印花征费存入议会储备基金,为已缴付外出旅游费用但因旅行代理商倒闭而蒙受损失的旅客,并于1996年2月在赔偿基金的资助下实施「旅行团意外紧急援助基金计划」为在外地旅游途中遇上意外伤亡的旅游人士,提供特惠赔偿,使外游旅客得到更完善的保障。基金自1993年成立以来到2007年初的13年间,因旅行社不负责任结业而已支付的赔偿金额,已达1557万多元。[旅游联盟2007-9-30提供:旅游资源大全,免费旅游交易平台,旅游社区,旅游软件,www.tourunion.com]而对于来港旅客也可以通过[入境旅行团(登记店铺)购物退款保障计划] 得到在港购物的保障。凡经由议会会员旅行社安排前往登记店铺购物的团体旅客,都可得到百分百退款保障。旅客购物后如有不满,只要于六个月(内地旅客)或14天(海外旅客)内提出退款要求,均可获全数退款。会员旅行社在安排旅客前往店铺购物前,必须先向议会登记店铺的资料,而登记店铺则必须向议会作出一些承诺。如登记店铺违背任何一项承诺,议会下辖的购物事宜委员会可以按情况决定所记的分数;当分数累积到30分时,登记就会被撤销,旅行社就不可再安排来港旅客光顾有关店铺。 [旅游联盟2007-9-30提供:旅游资源大全,免费旅游交易平台,旅游社区,旅游软件,www.tourunion.com]
E. 其他政府措施的举例
例如2008/09年度施政报告中明确指出,①政府要致力加强香港作为国际会展和旅游之都的吸引力,预留 1 亿 5,000 万元在未来五年加大力度在海外宣传香港香港作为国际会展和旅游之都的优势,争取更多高素质的国际会议和展览在香港举行(香港贸发局的实际配合)开拓高增值商务旅客群。②为帮助巩固香港作为国际会议展览和旅游之都,提供足够的酒店配套,在2008至2009年度的勾地表引入「限作酒店」的用地,以及提供十幅可发展不同类型酒店的土地。③政府以预计每年会少收四亿七千万港元财政收入的代价,通过免收酒店房租税来节省酒店和宾馆的行政成本,用加强香港酒店业的竞争力。
政府直接参与投资兴建旅游或会展项目,力求为香港提供多元化旅游设施。香港政府在迪斯尼乐园(Disneyland)投入277亿港元,占57%的股份,这也是全球唯一一个政府投资的迪斯尼。政府同时还是另一家大型主题公园海洋公园(Ocean Park)的业主和经营方。光是07年动工的海洋公园---一间非牟利的法定机构(其作为娱乐设施的同时还作为教育中心和动物保育中心)的重新发展计划,政府就投资55亿港元。另外政府出资兴建香港会议展览中心第一期第二期,会展中心之业权由香港贸易发展局及香港政府共同拥有。政府委托香港贸易发展局负责会展中心的发展、设计及管理事宜,并由香港会议展览中心(管理)有限公司管理及营运。目前的第三期的中庭扩建工程则是由香港贸发局出资13亿建设。还有位于香港机场的于2007年1月启用的亚洲国际博览馆是一个香港政府占约80%股份的公私合营的项目,是目前香港最大展览设施,将可吸引更多商务旅客到港。还有透过香港政府控股的港铁公司运营的昂平缆车和市集等多个旅游景点的兴建和改善等,均有香港政府的直接参与。
(4) 物流业:
第(1)条中提及的基建内容多半都可以使香港的物流业受惠,其他措施还有例如2008/09年度施政报告中提出的多项政策措施,这些措施包括简化船只进入港口的手续、调低港口费用,以及增加碇泊区,以提高中流作业的处理能力,还会推出接近货柜码头的土地公开招标,满足后勤服务的需求,再有会继续就码头处理费进行商讨,以增加收费的透明度,这些都应该可以提高内河货运的运作效率, 以及提升空运货物处理能力,减轻香港与内地之间跨境货运的成本及提高效率。物流业的促进为贸易相关服务业的提供了支援。
以上只举例讲到了涉及香港四大支柱服务行业中的一些具体政策,其他例如影视娱乐、社会公共服务、资讯科技、建筑及工程业等还未有提及,也还有政府透过香港生产力促进局等提供的资助也未包括进去,均有待今后阐述。总之,香港政府通过科技创新、基础设施建设、专业计划资金扶持、辅助业务培训等具体的手段,结合廉洁办公、快捷的办事效率等一起为香港居民和外来在港人员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和公平、透明、国际化的营商环境。
第四部分:政府对拓展服务贸易所提供的支持
对外贸易将继续成为香港经济的重要一环,为此政府已致力就货品及服务贸易为香港公司开拓新的商机。而香港与以服务业为支柱产业地区或以服务贸易为整体贸易中最主要环节的其他经济体来比,其最主要的服务业拓展方向就是内地,内地也是其机会所在,所以香港政府在服务贸易拓展上更多的是侧重服务向内地的输出。随着内地制造业不断壮大发展和逐步升级转型,越来越多的围绕制造业进行的贸易量迅速上升,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政策,因此相关的商贸服务、会计法律等专业服务、金融服务等都产生了很大需求,对距离内地地理位置最近、文化基础最近、服务业先进的香港带来了巨大的商机。
香港的服务输出包括2个层面的含义,其一是吸引香港以外地区使用香港的服务,其二就是鼓励香港的服务业“走出去”为香港以外的地区提供服务,两种形式获得的收入均计入到服务输出的价值中。
1.在CEPA框架下加强与内地的合作
CEPA实施四年以来,随着CEPA补充协议一至四的签订,在CEPA框架下,截至目前,内地已经向香港38个服务领域的进入提供优惠待遇。为更好协助香港服务提供者利用〈安排〉下各服务行业的优惠,特区政府一直致力与中央人民政府及内地省市政府联系,确保《安排》能顺利及有效地实施。内地多个省市政府已实施配合的政策及措施。例如广东省、北京市及上海市等已就《安排》提供了多方面的贸易及投资便利措施,包括设立《安排》咨询点及提供一站式服务等。工业贸易署《安排》专题网页现已与约170 个相关的内地政府网站建立连接, 包括提供《安排》相关信息的内地网站。此外,特区政府与内地有关部门合办研讨会,旨在增加业界就《安排》下在内地申请开业的程序和手续有更深入的认识。
2.加强与珠江三角洲和泛珠三角9省份的联系
比如已经月2007年七月落成通车的深圳湾公路大桥并开放此西部通告和深圳湾口岸给公众使用,和2007年五月签署的“深港创新圈”合作协议,2008年5月签署的深港机场合作框架协议、探讨连接两地机场高铁的可能性等;以及政府在《2007/2008年施政报告》中宣布推行十项重大基建工程,其中的四项跨界基建工程(广深港高速铁路;港珠澳大桥;港深空港合作,研究发展连接深港机场铁路的可能性;深港共同开发落马洲河套区),将有助促进内地与香港之间的人流和物流。
3.海外推广
通过政府高层代表团的互访,拓展与世界各地新兴市场经济体(例如中东、南美、俄罗斯、东欧等)的更紧密地联系,利用这些经济体的快速增长的进口或服务输入的快速增长,务求为香港的公司带来更多商机。例如2007年一年香港政府高层代表团就曾到访科威特、沙特、阿联酋、斯洛伐克、匈牙利、爱沙尼亚、俄罗斯,特首还利用出席APEC2008智利年会为进一步开拓与南美各国经济合作铺路,2007年在金融市场上引进伊斯兰指数。
4. 香港贸发局所作的事项
香港贸发局作为香港政府资助的半官方机构,通常是香港政府一些政策最直接的贯彻者。香港贸发局下辖一个服务业拓展部,根据服务行业的划分内设七个咨询委员会,包括金融服务、设计创新专利授权、影视娱乐、资讯及通讯科技、基建及房地产、专业服务、科技、运输及物流,旨在推动香港服务的输出。该服务业拓展部主要就是通过全球性的推广活动,例如举办专业论坛会议、展览会、配合政府出访,利用40个驻海外代表处搜罗信息,为香港有需求的企业提供实际的配对服务。同时,贸发局还积极开拓思路,利用优势互补的原理,目前贸发局正在积极地与广东省合作搞内地与香港建筑业者结合优势,内地出施工人员,香港负责设计监理,共同打包承接国外建筑工程。
总之,香港的服务业发展全面,特区政府致力于通过科技、外交、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财政政策等一系列手段提供各种便利化,宗旨就是简化手续、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处处体现在细节上,不光喊口号,落实到具体的项目和文字,甚至是目标数字上。第三产业已经成为当代中国内地发展的重点产业,香港是国际贸易、金融及旅游中心,其在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发展上的诸多经验都可以供内地借鉴和学习。
主要参考资料和资料来源:
1.香港政府 《2007年经济状况及2008年展望》,
2.《2006年香港服务贸易统计报告》,政府统计处
3.《服务业统计摘要-2007年版》,政府统计处
4.《香港经济四个主要行业在2006年的情况》,香港统计月刊,2008年三月,政府统计处
5.《香港服务贸易的发展》,香港统计月刊,2007年8月、2006年10月、2005年10月、2004年7月、2003年6月
6.《2007/2008年度政府施政报告》,《2008/2009年度财政预算案》,《2007/2008年度财政预算案》,《2006/2007年度财政预算案》
7.其他政府部门的网站和统计数据,例如入境管理处、旅游发展局
8.贸发局调研资料等
其它具体各细分服务行业界别的信息可以参考:
1.香港政府统计处按年出版《服务业统计摘要》每年一册,按照14个行业(航空运输业、银行业、电影业、金融市场及资产管理业、进出口贸易业、保险业、陆上运输业、海上运输业、专业服务业—包括会计律师建筑师工程服务商业管理顾问咨询等、地产服务业、电讯服务业、批发及零售业12个行业以及电脑及有关服务、旅游业2个服务界别—就是与一个主题相关但是横跨多个行业的)分别提供相关数据
----政府统计处---产品及服务---统计报告—工商业
2.香港政府统计处按年出版《仓库业、通讯业、银行业、财务业、保险及商用服务业按年统计调查报告》、《批发、零售、进口与出口贸易、食肆及酒店按年统计调查报告》、《屋宇建筑、建造及地产业按年统计调查报告》、《运输及有关服务按年统计调查报告》、
----政府统计处---产品及服务---统计报告—工商业
3.《业务展望按季统计调查》,每季度一册,包括制造、建造、批发和零售、进出口贸易、饮食和酒店、运输及有关服务、通讯、地产、商用服务、银行金融和保险共10个行业
----政府统计处---产品及服务---统计报告—工商业
4.《服务行业按季业务收益指数》,每季度一册,按照批发零售、进出口贸易、饮食、酒店、运输、仓库、通讯、银行、金融、保险、地产、商用服务、电影、旅游会议及展览服务、电脑及有关服务15项目分别提供数据
----政府统计处---产品及服务---统计报告—工商业
分享到:
新浪微博
QQ空间
开心网
人人网
来源地址:http://daibiaochu.ccpit.org/Contents/Channel_1435/2008/0530/113157/content_11315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