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布局是产业在一国或一地区范围内空间组合的经济现象,是产业结构在空间地域上的投影。合理的经济布局有利于充分利用各种要素资源,发挥各地比较优势;有利于防止环境污染,维持生态平衡,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是区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非常显著的影响。重点区域是指区域内部自然条件好,有一定经济社会发展实力与产业基础,投入产出效益相对较高,并对整个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有巨大带动和促进作用的一个或少数几个地区。在特定时期由于为总体发展战略的需要给予重点区域相应的政策倾斜,以利于资金、资源、人才等各种生产要素迅速集中到这些地区,通过这些地区的发展带动更大范围内区域的发展。一般包括两种类型:一是在当前总体经济布局中占主导地位和起带头作用的经济区;二是在未来总体经济布局中占主导地位和起带动作用的经济区域。
第一章 发达国家和我国发达地区产业合理布局的经验与启示
发达国家和我国一些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在优化产业布局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且随着形势发展,不断进行调整,使之渐趋合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研究我省产业合理布局之前,有必要探讨发达国家和地区在优化产业布局方面的经验,以期对我省产业合理布局提供有益的借鉴。
一、日本产业合理布局的经验
日本是一个面积狭窄、人口众多、资源贫乏的国家,却是世界上的经济强国。日本经济的发展奇迹与其拥有优良的港口和得天独厚的发展海运业的自然条件密切相关。正是由于这两个条件促使日本以外贸立国,建立了原料依靠进口市场面向海外的外向型经济,从而克服了资源和市场的制约,使经济迅速起飞和发展,成了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经济大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政府实行了政府主导型的市场经济体制,政府制定周密的计划,确定产业的发展方向,然后运用科学的产业政策以及法规、行政指令来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它为战后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做出了重大贡献,也使日本在世界各国中成为以产业政策成功推动产业布局、结构优化升级的典范。
1、建设沿海工业带。作为一个岛国,日本在战前具有一定的临海工业基础,二战后,日本政府利用临海工业地带较好的经济基础、雄厚的技术力量、较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海运条件,将炼油、石油化工、钢铁、造船等资源消耗型联合企业配置于东京湾以南的沿太平洋带状工业地带上,使原料码头与产品码头成为工厂的一部分,减少了中转运输费用,并据此调整工业布局,向临海集中。这一变化不仅使能源耗量多的钢铁、水泥、制铝、发电和汽车业等成本下降,促进了这些部门以及造船、机械、建筑等工业部门的发展,而且使以石油为原料的石油冶炼、石油化学、合成纤维、塑料制品、化学肥料等工业飞速发展。在空间结构上,日本除积极扩展原有临海工业带,如东京湾的京叶工业带、伊势湾的名古屋南部工业带、大阪湾的界泉北工业带外,还新规划建立了北海道的苫小牧工业区、茨城县的鹿岛工业区、冈山县的水岛工业区以及大分县的鹤崎工业区,从而形成了日本工业地域结构上以京滨、阪神、中京、濑户内海、北九州等五大工业区为重心的太平洋带状工业带。经过这一时期的发展后,占全国总面积31%的临海地带,汇集了全国52% 的人口和全国58%的工业产值,显示出临海工业区在日本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完善港口政策。发展临港产业离不开港口的有力支持,包括港口的管理和建设两部分。二战后,为保证国民经济的发展,日本颁布了第一部有关港口和海港的建设、改进、管理和运作的基本法—《港口和海港法》。这部法律明确规定了港口是由港口管理部门进行管理的,赋予港口管理部门按功能划分临港区域的职责,如商港区、特殊物资港区、工业港区、连接铁路的港区、渔港区、燃料港区、危险品港区、旅游区等。这样就从法律上保障了临港地区地理布局的有序与集聚性。日本的港口建设计划注意与临港产业转型相配合,使港口泊位和临港产业的产业结构和规模相辅相成,通过港口政策促进临港产业发展。如,主导产业是钢铁、煤炭时,港口便以大规模散货码头的建设为主;当临港产业转型为汽车、机械产业时,港口开始引进集装箱操作业务。
3、发挥中心城市的作用。日本通过优先发展城市政策,发挥城市的经济中心作用,带动与促进了其工业生产的发展。工业中心通过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同它们所在的中心城市联系起来,中心城市与工业中心互为市场。20 世纪60 年代,日本原有四大工业地带已发展到饱和状态,形成了日本的“过密”地带,为此,日本开始新的工业布局,先后制定的《全国综合开发计划》和《新全国综合开发计划》,提出“据点开发方式”、“大规模开发项目计划”等。如,1964—1965年,日本先后指定15个新工业城市,通过发挥中心城市带动了一批临港工业区的发展。
4、注重技术引进与创新。日本在发展临港产业时,十分注重技术的引进和创新,并与当时的重点扶植产业相配合。尤其是确定发展汽车、机械等技术密集型产业时,技术的引进和创新政策成为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保障。政府通过外汇配额制度和引进技术许可证制度来实行控制。因此,引进的都是日本临港产业发展急需的,对提高生产率最有效的先进技术。以临港汽车业为例,1961—1974年间,日本共从美国引进汽车生产技术274项,从联邦德国引进72项,从英国引进64项,从法国引进23项,从其他国家引进55项,共计488项。并且,日本引进技术不是简单地摹仿和使用,而是在消化吸收的基础上加以研究、改进和创新,最终建立自己的技术体系。据统计,20世纪60年代中期,日本家用电器行业的研究开发费用中,用于对引进技术加以吸收和改革的占48.1% 。70年代中期以后,日本的制造业技术达到了世界最领先水平。1980年以来,日本更进一步推行“技术立国”政策,积极开拓新能源技术、工业机器人、生物工程等新产业领域,使生产知识密集型的高科技产品成为日本经济的主要支柱。
5、推动临港产业集群。根据日本产业发展的现实,2001 年日本政府推行了新的产业与区域发展政策,即产业集群政策。产业集群政策的目标是通过营造企业创新环境,提高创新能力,推动全国各区域利用本区域产业资源,发展新产业和创建新企业。为此,日本集群政策不仅着力于营建企业的网络环境,增强企业间的横向和纵向网络联系,还形成产业——学术——政府,以及跨产业合作的网络关系,通过产业、学术、政府、企业环境的“新融合”,促进区域创新,促进企业合作,从而形成产业集群。
二、韩国产业合理布局的经验
韩国地域狭小,总面积只有9.96万平方公里,土地、矿产资源贫乏,但它的海岸线漫长曲折,达12940 公里,港口资源丰富,有许多深水良港,尤其以釜山为中心的东南沿海港群,地理位置优越,它的开发和利用为韩国的海洋运输业和外向型经济战略实现提供了可靠的物质基础。自1962 年朴正熙集团建立了强硬的中央集权制政府以来,韩国政府在经济生活中一直扮演着主要的角色,制定并实施了五年计划、区域开发和国土整治规划,并成立了相应的组织即经济企划院,政府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适时地修改或制定新的计划,不仅使区域布局规划得到实施,而且成功地实现产业结构的转换和升级,使外向型经济得到充分发展,其发展历程打破了西方发达国家的传统模式,在短短的30 年时间内实现了工业化,创造了许多经济奇迹,其成就引世人瞩目。其产业布局特点有:
1、实施“点—轴—面”的不平衡的发展布局。韩国产业布局经历了由点到轴、由单轴到多轴再向面推进的发展过程,这是一种典型的集聚——辐射——均衡的不平衡式发展模式。20世纪60 年代初中期以前,韩国产业布局主要以产业基础设施较好的汉城与釜山作为两大极培育,在两地布置轻纺为主的轻工产业;60年代中期以后,则在交通便捷的京釜线大邱、大田及仁川等市布置外向型产业, 并接受汉城、釜山两地的辐射;至70 年代中期,形成了以汉城、釜山为龙头的京釜快速成长带,并在韩国经济中起到主导作用。1973 年韩国政府发布“重化工业革命”宣言,将经济、交通条件优越的东南沿海地区作为韩国重化工业的据点,进而形成东南沿海经济轴线。80 年代中期以来,为缩小区域间发展的差距, 韩国政府把西海岸作为发展重点,争取尽快形成西部沿海经济轴带,同时,加快东部太白山区的开发,以促进韩国经济的平衡发展。
2、采取团地与园区相结合的布局方式。韩国在进行地区工业布局时主要采取工业团地、工业园和工业开发奖励地区等方式进行。工业团地是按现代化和专业化的要求,为一些工业企业提供同一场所和公用设施而开辟的特定工业区。工业团地以新建企业为主,依托沿海小城镇或港口发展,生产的产品大部分外销。20世纪60 年代末以来,韩国在东南沿海、仁川等地以沿海团地方式布置重化工业,形成了沿海重化工业带。农村工业园则是其农村工业布局的重要方式,韩国于1984年开始推行“农村工业园”计划,指定区位条件好的地点相对集中发展企业。一般每个农村工业园面积为6.5—10公顷, 容纳10—15家中小企业, 吸收3000个农村劳动力。为鼓励外部企业迁入,政府按不同企业的状况提供一定的安置费,并减免1—2 年的税收。为推动区域间的均衡发展,韩国还以地方工业奖励地区方式来支援落后地区发展。主要是在落后地区选定一些有潜力的城镇,划出一定面积实施奖励性工业开发。
3、建立以市场为主导和政府协调相结合的布局机制。20世纪70 年代中期以前,韩国产业布局机制受市场与政府的双重影响,劳动力、资金与自然资源等要素流动较为自由,但政府通过法制、计划、人事、投资、信贷与财税等政策与手段,直接参与产业布局的规划与调整。70 年代中期以后,韩国市场机制的作用进一步加大,企业在布局中的自主性加强,政府干预力度削弱,计划、投资等手段受到限制,但政府对生产要素的流动与产业布局仍有着较大的影响,这主要得力于韩国政府拥有高效、统一的布局组织体系。韩国建设部专职负责制订国土计划和实施、开发,并以法律形式来确定建设部的功能;同时设置国土建设综合计划审议会,其主要职能在于审议建设部提交国土计划方案,协调各部门以及中央与地方之间的矛盾,从而有力地保证了全国性布局计划的实施。
4、以支持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作为布局优化方向。依据产业发展的阶段性要求,韩国政府支持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的产业政策经历了四个阶段的发展:第一阶段,20 世纪50 年代中后期,以内向型经济发展为主。在这一时期,韩国主要通过销售美援物资积累资金,再大量投入电力、煤炭、水泥、运输、通讯等骨干产业部门以带动内需,实现经济复兴。第二阶段,20 世纪60 年代,从进口替代工业化转向出口导向工业化,重点发展劳动密集型轻工业。韩国政府自1958 年起,开始从“进口替代”逐步转向“出口导向”的工业化政策。1964 年韩国正式提出“输出立国”方针,一方面不断优化出口产品结构,另一方面出台了大量政策对出口企业进行扶持。在政府贸易推动政策支持下,韩国首先实现了以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推动的经济增长,继而完成了资本密集型原材料工业产品的进口替代,并使资本密集型产品出口逐渐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第三阶段,20 世纪70 年代,大力发展资本密集型重化工业,实现产业结构高度化。20 世纪70 年代韩国选择重点发展重化工业来带动产业升级。韩国在1973 年发布《重化工业宣言》,正式宣布集中力量发展比轻工业具有更高附加价值的造船、重型机械、电子、钢铁、石化和汽车等行业。政府把过去针对所有出口行业的优惠措施改为主要针对重化工业。在此期间,韩国60%以上的贷款、75%以上的工业投资都用于政府确定的重点发展产业。第四阶段,20 世纪80 年代以来,提出“科技立国”,重点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了改变国内技术开发能力弱的问题,韩国政府确定通过技术升级来提高出口产品档次。对那些在发达国家已属夕阳产业,但在韩国仍具有优势的产业(如纺织、水泥、石化、钢铁、家电、汽车、造船等)进行技术升级,提高国产化率与附加值,形成出口主力产业。对那些在发达国家正处于成长期,而在韩国尚处于引进、吸收阶段的产业(如精密化学、精密仪器、计算机、产业用电子机械、航空航天等),作为本国的“战略产业”,予以重点扶持。最后,对那些在发达国家处于开发阶段,而在韩国则处于萌芽阶段的“新兴产业”(如信息、新材料、生物工程等),作为积极发展的“未来产业”。
三、台湾地区产业合理布局的经验
台湾海岛海岸线曲折,港口众多,是一个自然资源匮乏、工业基础薄弱、市场狭小的地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台湾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到2003 年人均GDP已达到15000美元,被世界银行列入“新型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台湾经济的这种高速发展是与其产业布局和结构调整的变动紧密相关的。其产业布局特点有:
1、积极调整产业结构。20 世纪50 年代到60 年代初,台湾工业相对薄弱,经济的主体是农业。1952—1962 年,一、二、三次产业的年平均生产净值占岛内生产净值的比例为32.11 %∶23.13 %∶44.16 %。因此,台湾制定了“以农业培养工业,以工业发展农业”的产业政策,实现了“农业—轻工业—重工业”策略性的建设次序。目前,工业经济在台湾经济布局中占主要地位,改变了历史形成的传统农业经济布局的结构。
2、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台湾产业内部结构经历了轻工业化、重化工业化、高加工度化、知识技术集约化等四个阶段。20世纪50年代,台湾实行“进口替代”的内向型经济政策,实行关税保护,重点发展纺织、皮革、食品、合成纤维等非耐用消费品工业,以替代原来进口的工业品。但到20世纪50年代末, 由于台湾本地市场狭小, 限制了生产的进一步发展, 必须把市场转向外部。1963年改为“出口导向”型的战略布局,不失时机地进口机器设备、原材料,利用本地廉价的劳动力进行加工生产,然后将其产品出口,同时进行外汇改革,采取单一汇率制,设立加工出口区,建立债券市场,推行10项建设计划。在工业发展过程中,逐步放弃轻纺劳动密集型产业,重点发展知识密集型、资本密集型与技术密集型产业。利用本地廉价劳动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在积累资金和技术后,发展知识、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业,1993年,在制造业中,资本及技术密集产品生产占61.5%,而劳动密集产品只占38.5%。同时为配合工农业和对外贸易等发展需要,大力发展了交通运输建设,改善了落后单一的交通运输布局。1990年底在“立法院”通过了《促进产业升级条例》, 有力地促进了台湾产业结构的升级。之后,基本形成了以重化工业作为台湾工业主导的布局,轻纺工业占绝对优势的布局有所下降。经过适时的产业政策调整,台湾从一个落后的农业社会一跃为中等发达的外向型工业社会。台湾在20 世纪70 年代后期达到基本工业化,但台湾工业的升级约在1986 年后由于高科技产业的迅猛发展而完成。从生产要素的密集度上看,台湾产业结构演进则体现为劳动密集、资本劳动密集、资本技术密集为主和向知识技术密集演进的顺序。从产出效率与技术分工看,台湾则经过几次产业升级,主要体现为由低附加价值向高附加价值,并向更高附加价值演进。台湾未来新的产业是创造高附加值的制造业。
3、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1981年,台湾确定了以科技为导向的发展战略,推行科技发展长期计划。20 世纪80 年代末到90 年代末,台湾大力发展电子产品等信息产业,高技术产业占工业制成品出口总值的比例由70年代末的不足20 %增加到90 年代末的超过40 %。1998 年台湾科技实力在全球的排序上升为第7 位。20 世纪末至今,台湾发展以半导体和电脑硬件方面的技术优势为基础“新经济”。新型产业的蓬勃发展,造就了台湾产业结构的新态势。应该说,高新技术的产业尤其是信息产业自身的发展,以及对传统服务业的渗透改造和提升,是台湾服务业十多年来逐年攀升,经济结构上迈入了后工业化社会最主要原因之一。高新技术的产业使现代服务业迅速发展。1986年台湾服务业发展开始提速,1988年第三产业比重到达50.11%,首次超过第一二产业之和,到2002 年,服务业产值增至65327亿元,达到GDP 比重的67.11 %。在当局建设“亚太营运中心”的计划的推动下,台湾的海运、金融保险、咨询、电信、媒体等现代服务业乘上高新技术产业的快车而迅速发展。旅游业、科研、教育、广播、电视等传统服务业,比重逐步下降。
4、扶持中小企业,形成产业集群。中小企业是台湾经济的重要基础,台湾是1997 年亚洲爆发金融危机之后少数受创程度相对较低和保持经济正增长的地区之一,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台湾形成的以中小企业为主的产业结构。从20 世纪60 年代开始,台湾当局就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协助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包括对中小企业进行系列的辅导,设置中小企业信用保证基金,协助中小企业资金融通等。为培养台湾当地的产业群,并不断增强其竞争力,台湾推行了“中心卫星模式”体系,建立以具有较强市场开拓能力、较高的管理水平和研发能力的大型企业为“中心”,包括大量中小型“卫星”企业的稳定的企业网络。中心厂商通过技术服务和监督管理提升卫星工厂产品的品质,降低其成本;同时,中心厂商也得到了稳定、优质和准时的零部件供应商和销售单位,避免了恶性杀价和过度竞争,从而大大提升了群内企业的整体竞争力。“中心卫星模式”于1984 年起步,并迅速获得了成功,至1994 年,中卫体系类产业群已达113 个,受影响的厂商有15000家,产值影响率为45%。
四、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合理布局的经验
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指上海为中心,并由沪宁线和沪杭甬线附近的15个城市(即江苏的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南京、南通、扬州、泰州,浙江的嘉兴、湖州、杭州、绍兴、宁波、舟山和台州)所形成的广大区域,区域面积10万多平方公里。这15个城市都是工业化程度较高的地区,据2007年的数据统计显示,江苏8个城市的工业总产值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87.181%;浙江7个城市的工业总产值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81.193%。因此,江浙的15个城市基本上代表了两省的产业发展现状。1978年以来,长三角抓住经济全球化和全球产业转移的契机,以举世瞩目的成就吸引着全球关注的目光。进入21世纪以来,长三角地区已成为中国经济增长中最有活力、增长潜力最大的地区,长三角地区以占全国1%的土地和7%的人口,创造了1/5的生产总值。无论从经济规模、技术水平等经济因素来衡量,还是以市场化和国际化等体制因素来衡量,长三角经济已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源之一。目前,以长三角地区主要城市人均GDP已经达到或接近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基本上完成了工业化,正逐步迈向后工业化阶段。其产业布局的特点有:
1、突出江海优势,进行沿江沿海产业布局。一是优化港口布局。长三角地区水网密布,通江达海,发展江海运输比其他地区具有明显优势。改革开放以来,长三角地区港口发展迅速,江海优势凸显,也使港口成为区域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港口规模已居世界前茅。随着外向型经济的快速发展,使长三角成为全球最大的集装箱运输生成地。长三角地区先后建设、发展了上海港、宁波港、舟山港、江苏沿江港口群。2008年底上海洋山深水大港的全部建成,货物吞吐能力大大提高。1990年以来,长三角地区主要港口的货物吞吐量年均增长率在10%以上,特别是2000年以后,平均每年增长达18%以上,主要港口和内河码头吞吐量从6.3亿吨增长到17.7亿吨,国际集装箱吞吐量年增长率31.3%,从624万标箱增长到3204万标箱。2006年,上海港货物和集装箱吞吐量分别达5.37亿吨和2172万标箱,分列全球第一和第三位,宁波港已迈入亿吨大港行列,2006年货物吞吐量达3.0亿吨,成为世界第四大港,南京港已成为全国最大内河港口。
二是沿铁路经济向沿江、沿海经济转变,开发轴线由“Z”字型向反“K”字型转变。改革开放初期,长三角沿铁路地区依托良好的工业基础和优越的交通条件,率先崛起,形成了沿宁——沪——杭——甬铁路“Z”字形经济轴线。但随着长三角工业化程度的提高和交通网络化的提升,同时,由于沿路地区工业、城市的快速集聚,带来了对资源的过度消耗和对环境的超重负荷,沿路地区资源环境约束越来越大。另一方面,随着我国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对外经贸交流的门户功能越来越突出,沿江、沿海地区发展优势越来越明显,沿江和沿海地区可以依托优越的海岸线资源条件,通过发展港口物流业与重化工业等临港产业,建设强大的基础产业带,并通过廉价的水运方式,直接参与全球经济体系的分工。另外沿海地区还拥有丰富的滩涂资源,土地资源约束相对较小。进入新世纪以来,沿江和沿海地区,充分利用自身优越条件和竞争优势,吸引经济资源和要素快速集聚,正在迅速成长为发达的沿江沿海经济带。在这个大背景下,江苏省继2002年提出沿江开发战略之后,2007年又提出了沿海发展战略,浙江则提出建设温台产业带、环杭州湾产业带、宁波产业带的新目标。由此可以看出,长三角地区的经济正在由沿路经济向江海经济转变,其发展潜力更大、市场更广阔。
2、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产业层次。改革开放以来,长三角区域的苏南、浙北和上海产业结构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总的来看,其发展趋势基本符合一般产业结构演进规律。上海市第二产业的比重从1978年的77.36%下降到2006年的47.29%,下降了近30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份额在不断增加,二三产业所占份额已不相上下。浙北地区第一产业所占份额在不断下降,从1978年的36.45%下降到2006年的6.45%,下降了近30个百分点,第二产业的比重上升了20个百分点以上,基本实现了工业化。位于长三角较边缘的“两翼”城市呈现“二、三、一”的格局,还处于工业化过程中。其余城市在二产达到较高水平后,三产比例在逐步增加,正向工业化后期阶段推进,2006年,南京、杭州、苏州、宁波和无锡等城市的第三产业比重已超过40%,正处于工业化后期。20世纪90年代后期,长三角地区开始了以浦东开发开放为标志的全面对外改革开放,吸收外资迅速增长,大部分外资流入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成为促进本地区产业结构转变的重要因素。这一阶段主要是培育支柱产业、优化布局结构、提升产业层次,在对传统产业调整改造、优化布局结构的同时,加大建设产业基地,重点培育了汽车、通信设备、机电制造业、钢铁、家用电子电器制造业等支柱产业。
3、发挥中心城市作用,发展城市群布局。1978年以来的30多年中,长三角各级中心城市紧紧抓住改革开放的契机,大力加强自身建设,提高经济实力和城市服务功能。其中,上海市GDP从1978年的273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13698.15亿元,人口超过1800万人,已经成为亚洲和世界特大型国际城市之一,经济总量已接近世界级经济中心城市的水平。上海市作为国际经济中心、金融中心、航运中心的功能进一步提升,已成为长三角和东亚资金流、信息流、技术流、人才流和商品流的重要集散地,其港口货物和集装箱吞吐量已雄居世界各港口的第一位和第三位。南京市和杭州市是长三角地区的副中心城市,两市GDP分别从1978年的34亿元、28亿元增长到2007年的2774亿元、3442亿元。区域中心城市苏州、无锡、宁波等市经济活力最强、增长速度最快,30年间增长了100多倍,创造了经济发展的奇迹。苏州GDP总量从1978年的32亿元增长到4820亿元,无锡从1978年的25亿元增长到3301亿元,宁波从1978年20亿元增长到2874亿元。2007年上述6个城市的GDP占长三角地区GDP总量的75.5%,中心城市带动区域发展的实力和功能有了大幅度的增强。从各城市在长三角地区经济的比重来看,上海市(26.2%)最高,苏州(12.2%)次之,再次分别是杭州(8.7%)、无锡(8.3%)、宁波(7.2%)、南京(7.0%)。以上海为中心,南京、杭州为副中心,苏州、无锡、宁波为次级中心的城市群格局优化,核心城市带动功能进一步增强。从改革开放以后的产业发展布局来看,长三角区域先后经历了江浙沪相对分散的计划经济主导发展阶段,上海浦东龙头带动的经济体制过渡阶段,开发区主导的产业聚集和快速城市化阶段,产业综合化为主要趋向的市场经济加速发展阶段。
4、推动产业集群,形成产业密集走廊。由于发展中心的转移,长三角地区的空间开发格局也发生了明显的转变。长三角地区原来受交通条件制约形成三条经济发展轴线,即沿沪宁高速和沪宁铁路展开的沪宁城市发展轴,该轴线聚集了上海、苏州、无锡、常州、镇江、扬州、南京等城市;沿沪杭高速和沪杭铁路展开的沪杭城市发展轴,该轴线聚集上海、嘉兴、杭州等城市;沿杭甬高速和杭甬铁路展开的杭甬城市发展轴,该轴线聚集了杭州、绍兴、宁波等城市。三条轴线相互交织共同构成了长三角以上海为中心,以南京、杭州为副中心的“Z”字型城市空间格局。随着江苏沿江开发战略和浙江杭州湾开发战略的实施,沪宁轴线逐步扩展到江苏沿江地区,形成沿江经济带,沪杭甬轴线则进一步向外扩展,形成沪、嘉、杭、绍、甬经济带。新世纪以来,长三角地区产业发展逐渐向纵深推进。江苏和浙江两省分别提出了沿江开发战略和环杭州湾开发战略,长三角进入重化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共同加速发展时期。江苏沿江开发战略和浙江环杭州湾开发战略实施以来,沿江沿湾地带产业增长迅速,发展成效显著,逐渐进入长三角地区经济社会较为发达行列。随着江苏沿海开发战略的实施、杭州湾大桥、苏通大桥的开通以及沪崇启通道的规划建设,长三角沿海区域的发展加快,并且正在形成一个新的经济轴带,即沿海经济带,从而使长三角原来的“Z”字型发展格局逐步转化为反“K”字型发展格局。
目前,长三角已形成以电子信息、精密机械及机电一体化、精细化工、生物医药、新型材料等为支柱的高新技术产业群。长三角地区支柱产业也已形成了较高的集中度。长三角地区产值规模在前10位的十大行业,其中集中度最高的是石油加工及炼焦业,集中度达93.9%,主要集中在上海(39.7%)、宁波(31.2%)和南京(18.1%)三大城市;居第二的是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集中度达92.6%,主要集中在上海(35.6%)、苏州(34.0%)两个城市;居第三位的是黑色金属冶炼及奢延加工业,集中度为85.1%,主要集中在上海(28.4%)、无锡(23.5%)和苏州(17.9%)三个城市。
5、区域产业有序转移,形成差异化布局。改革开放以来,长三角地区的经济核心区从上海逐步向外扩展。改革开放以来人均GDP的变化也可以看出,1978年临近上海市的苏州、无锡、嘉兴等市与上海的差距很大,经过30年的发展,苏州和无锡的人均GDP已经超过了上海市,嘉兴则明显接近上海水平,反映出经济核心区向外扩展的趋势。1980年代末以来,上海就开始显现出向后工业化社会过渡的经济发展特征,表现在三大产业的构成中,第二产业比重逐步下降和第三产业比重稳步上升。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核心区一些工业企业开始向周遍及沿江沿海转移、扩展,带动了整个长三角经济的发展和空间结构的转化。第一类制造业已从上海向区域内拥有廉价劳动力和宽松政策环境的二级城市扩散,特别是在浙东北地区实现了产业和产业内分工及再集聚;第二类制造业的冶金业向无锡及沿江转移,宁波承接了石油加工和炼焦工业,苏州和常州聚集了化学工业;第三类制造业中,电子通信方面苏州取代了上海,成为全国的聚集中心。在改革开放初期,上海的工业生产总值比浙江、江苏的总和还要多,经过30年的发展,浙江和江苏的工业总产值占全国的比重有明显的上升,分别从1978年的3.1%和7.8%,上升到2006年的8.6%和11.9%,并逐渐超过了上海市占全国的工业比重。
对长三角地区产业进一步分析,可以看出长三角地区的产业存在明显的差异性。一是领先行业差异。上海排前3位的行业,是电子、交通运输设备和黑色冶金行业,只有电子行业与江苏重合,但份额大大高于江苏,与浙江则没有重合。列上海制造业第2位的交通运输设备,产值比重大大高于江苏和浙江列第1位的行业。江苏和浙江的前3位行业,列第1的都是纺织业,但两地纺织业有一定差异,浙江化纤织物比重较高,江苏则棉纺比重较高。沪苏浙列第2、3位的行业均无类同。二是行业集中度差异。行业集中度最高的是上海,列前位的3个行业占制造业产值的41.7%;江苏居中间,占33.7%;浙江最低,仅28.8%。三是产业层次差异。上海制造业产业层次最高,江苏其次,浙江较低。上海的电子和交通设备行业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是上海产业层次较高的标志性特征。浙江电子行业产值比重未进入前6位,以及纺织服装业和食品生产值份额高于江苏,是产业层次较低的标志性特征。进一步从产品结构考察,也存在着明显的结构差异和互补关系。如轿车产量上海最高,江苏只有上海的14.7%,浙江仅为上海的3.5%;纱产量江苏最高,浙江只有江苏的30.3%,上海仅为江苏的6.2%。从各地形成的优势产业也反映出这种差异性。绍兴县与海宁市的轻纺产业都是本地的支柱产业,但绍兴县偏重服装面料的织造,海宁市则侧重于工业用布的织造。萧山区与昆山市都致力于机电产业的发展;但是,前者着力于汽车零部件的规模化生产,后者偏重于中档机电一体化产品的开发与生产。上海与浙江都把汽车工业定位于各自的支柱产业。二者不但资本的主体的属性不同,产品的结构也各异。上海生产轿车,走中高档发展之路越来越明显,而浙江的吉利,其车型则走“百姓车”之路;浙江发展汽车产业的重点是发展中档客车与特种行业用车,与上海及与其他发展汽车工业的城市在“错位”发展。
五、发达国家和我国发达地区产业合理布局的启示
日本、韩国和台湾地区及长三角地区合理化产业布局的经验,对我省产业合理布局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我们由此可以得到一些启示:
1、应当坚持五个原则,推动产业合理布局。我省的产业布局应体现以下原则: 一是市场化原则。这种分工必须是市场化的选择, 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 在市场经济体制的框架内进行, 应避免主观人为的“长官意志”。二是合理化原则。这种合理化原则表现为省内三次产业的一体化,即三次产业之间要保持合理比例。三是专业化原则。省内各地市在三次产业总体布局、产业发展方向上要各有侧重, 各有分工, 避免出现“大而全”、“小而全”的“诸侯经济”。四是可持续发展原则。充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科学指导的作用,避免产生市场经济低级阶段经常出现的恶性竞争局面。五、差异化发展原则。就是在不同区域的产业发展要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塑造特色,形成自身独特的核心竞争力,避免同业、同质竞争,不搞低水平重复建设和同化建设。
2、应当推进增量错位发展, 提高区域产业整体优势。要支持省内各地区新增产业的产业链合作与集群发展,推动区域产业增量发展,以突出错位为主线, 进一步形成各个城市的产业特色和产业优势, 形成接受国际产业转移的合力。海峡两岸“五缘”相连的独特优势,是两岸经济协作的基础。台湾具备经济发展水平高,资金雄厚,科技产业基础好,管理经验丰富等优势,但其市场狭小、资源有限、劳动力成本高,产业转移趋势明显,要加大主动承接台湾等地区的产业转移力度。
3、应当鼓励存量配套合作, 推动市场要素合理流动。要鼓励区域内各地区消除阻碍产业合作与企业流动的壁垒,以增强辐射能力为主线, 重点推动区域内的产业链配套合作, 鼓励企业联合重组; 同时, 也应防止低附加值、有污染的产业转移。鼓励和允许各支柱产业的龙头企业实施区域内不同级别、不同所有制同类企业的大规模兼并重组,以形成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专业化、一体化企业集团。根据各地特色优势, 合理布局, 支持在区域内各地区共建具有世界影响和国际竞争力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装备制造业基地、石化工业基地等。
4、应当加强分类指导, 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要发挥有利于各地区优势的产业布局政策,引导各地发挥资源优势,充分利用各地的有利条件,避免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避免各地区新一轮产业结构的雷同。应搞好主导产业与配套产业协调发展的综合规划,促进资源向相应的优势地区、优势行业集中,推动产业集群的发展。在涉及关系全局的重大产业布局方面要注意协调好地区间的利益关系,运用转移支付等方式进行地区平衡。对于大产业、大基地、大项目,探索建立国家部委、省、市之间定期通报机制; 对于一般竞争性领域的产业,支持建立和完善省、市之间的联合产权交易市场, 以引导、鼓励、支持企业进行产业链间的合作、重组、并购,引导建立行业之间、产业链上下游之间的利益纽带。
5、应当发展现代服务业, 提升区域综合服务功能。要大力支持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进金融、物流、航运等现代服务业重大项目优先布局。支持中心城市和次中心城市提升第三产业层次和水平,以服务第二、一产业发展。积极构建布局合理、功能互补的港口群,推动区域内港口的一体化发展。
6、应当提升创新能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首先,重点发展技术创新能力强的企业,从招商引资开始,就树立技术创新能力的导向。其次,要加强对高素质人才的引进,提高高素质人才的整体待遇。但是,我们要注意,提高待遇绝不是单纯要求企业提高工人的工资水平,否则,工资水平的提高会加大企业的生产成本,从而影响企业的竞争力,最终影响经济的长期发展,并降低发展初期对资本投资的吸引力度。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由政府发放高素质人才补贴;降低从业人员的生活成本,比如:降低住宅用地价格,降低住房成本;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生活环境,提高从业人员的社会收益,间接提高从业人员的整体待遇。
7、应当转变政府职能, 促进产业协调发展。支持各地区围绕建设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和服务政府率先进行改革探索,强化区域宏观政策引导、市场监督管理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 建立集中备案、审批机制, 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 建议用专家审定的方式替代政府审批方式, 以解决产业布局的非市场化倾向。要让企业和行业走到经济合作的前台,让企业、行业做政府不能做、做不到或不想做的事情; 要放松对经济主体经营活动的干预, 放松政府对企业跨区域流动的限制。
第二章 我省产业布局和重点区域产业发展
基本现状、特点及存在主要问题
一、我省产业布局和重点区域产业发展基本现状
“十一五”以来,福建省国民经济保持平稳快速发展,呈现出增长较快、结构优化、效益提高的良好运行态势。2008年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0000亿元大关,达到10823.11亿元,比上年增长13.1%,提前两年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人均生产总值30123元,增长12.2%。财政收入稳定增加,全省财政总收入1516亿元,税性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91.5%,继续保持在较高水平。经济效益综合指数再创新高。2008年达179.98,同比提高4.18个点。同时,全省经济发展呈现出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增长方式转变加快的明显特点,各产业自身发展良好,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农业生产平稳增长,工业经济效益不断提升,服务业发展步伐加快,三次产业协同带动经济增长。三次产业结构比例由2005年的12.8:48.7:38.5调整为2006年的11.4:49.4:39.2、2007年的10.8:39.2:40.0、2008年的10.7:50.0:39.3。分产业看,2008年第一产业增加值1157.75亿元,增长4.8%;第二产业增加值5415.77亿元,增长15.2%;第三产业增加值4249.59亿元,增长12.1%。
(一)各产业发展不断优化。品牌农业发展迅猛,目前,我省已培育了“东南香大米”、“天宝香蕉”、“官溪蜜柚”、“漳州水仙花”、“九阜山有机茶”等众多知名农产品。截至2008年2月底,我省获中国名牌农产品称号的农产品数量达10个,位居全国第6位。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势头良好。工业经济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对全省经济的贡献超六成,三大主导产业成为工业的火车头,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超1/3;服务业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增长点,占GDP的比重达40%。劳动力转移趋势明显,2007年全省三次产业从业人员比例为32.7∶35.1∶32.2,与2004年比,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从业人员比例分别提高5.7个和1.8个百分点。城镇化进程加快,全省城镇化率由2004年的46.0%持续提高到2007年的48.7%。
(二)工业生产稳步增长。随着我省不断推进工业结构调整,扎实发展园区经济,着力构建海峡西岸先进制造业基地,2008年全省工业增加值增长15.2%,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3.9%。工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43.9%,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工业园区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贡献率达44.3%,比上年提高3.4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贡献率为13.8%,同比提高3.4个百分点;产业集聚加快,30个重点产业集群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为42%。建筑业增长总体平稳,全年完成建筑业增加值增长14.6%。
(三)服务业领域不断拓宽。2008年全省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12.1%。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和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两大传统行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为43.4%,同比提高0.2个百分点。金融支持经济发展力度加大,全省金融保险业增加值增长19.5%,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增长20.2%。旅游产业不断发展壮大,福建省景区(点)、线路推陈出新,红色、生态、文化旅游蓬勃发展,自驾车旅游成为时尚。2008年全年接待国内旅游人数增长6.5%,国内旅游总收入增长1.6%。
(四)民营经济活力增强。民营经济已经成为创造竞争氛围、增强市场活力、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占经济总量的比重逐年提高。在全省生产总值中,民营经济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六成,非公工业企业和民间投资形势良好,非公企业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贡献率近90%,民间投资对固定资产投资的贡献率超过50%。非公经济已成为拉动工业、投资、出口增长的主导力量。从工业领域看,规模以上非公有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长18.6%,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速1.9个百分点,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91.7%。其中,民营工业完成增加值增长20.0%,贡献率为65.8%。从投资领域看,民间投资增长23.9%,对全社会投资的增长贡献率为53.0%。从出口领域看,民营企业出口增长25.0%,对全省新增出口贡献率达49.6%,拉动全省出口增长7.0个百分点。
(五)外向型经济保持加快增长。2008年,进出口总额突破800亿美元,增长13.9%,出口和进口分别增长14.1%和13.6%。从全国各省来看,我省进出口总额、出口总额和进口总额分别居全国第7、第7和第9位。机电和高新产品出口增长较快,分别增长19.6%和18.0%,高出全省出口平均增幅5.5个和3.9个百分点。实际利用外资质量提高。在努力争取保持一定引资规模的同时,更加注重质量与效益并重,积极引导外商投资的产业投向,优化外资结构,着力提高吸收外资的质量和水平。按验资口径和历史可比口径统计,实际到资分别增长39.7%和23.3%。
(六)重点产业加速发展。电子信息、机械装备、石油化工的三大支柱产业形成并加速发展,是我省结构优化的一大亮点。目前福厦沿海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效应与作用已日益凸显,基本形成了计算机及其外设产业集群、手机产业集群,数字视听产业集群,在技术上实现了数字技术阶段的飞跃,大屏幕彩电、多媒体技术、高档系列微机、大规模并行计算机系统、移动通信系统、新一代数字视频终端、集成电路芯片制造技术等。泉港、海沧己成为新兴的石化工业基地,海沧石化基地内聚集翔鹭石化等10多家大企业,泉港石化基地初步形成以福建炼化为龙头,以聚丙烯、烧碱等中游项目为延伸,以塑胶、塑料等下游项目为配套的石化产业经济。福州、厦门借助东南汽车和金龙汽车,形成了一个整车、改装车、总成、零配件协调发展的基本格局,汽车工业总量和产品质量、档次迅速提升,整车、零部件相互促进,合力增强,总体装备水平较高。闽西北地区则依靠改造老企业和承接沿海大企业的产业转移,创造条件实现电子、机械、石化下游项目的布点或相关产业的发展。三大主导产业的崛起,提升了我省产品技术含量、推进了产品的升级换代、优化了产业结构。
(七)海洋经济发展快速。有效利用和保护海洋、海岸资源,临港工业布局逐步展开,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初具雏形,培育发展了东山湾、三都澳等十大生态型海水养殖基地,建成连江、石狮、东山等十大海产品加工基地,初步形成石化基地和船舶修造基地,东南沿海新兴海洋生物制药研发基地,全国重要的海洋能源开发和海水综合利用基地;突出海洋生态和海洋文化特色,滨海旅游业进一步拓展。2007年全省海洋生产总值突破2000亿元,“十一五”前两年年均增长18.5%,列全国沿海省市第四位。
(八)产业集聚初步形成。产业集群已初成规模,不断延伸产业链。据统计,全省已形成一定规模的产业集群有70个左右,培育了34个重点产业集群,产值超百亿的有15个。其中集群化程度较高的产业,大多集中于泉州、厦门、福州和漳州四地。其中尤以泉州最为突出,其纺织服装、鞋业、建陶石材和工艺品四大类产业集群不仅在全省名列前茅,产值和规模在全国也是数一数二,号称“中国鞋都”的晋江和有“东南纺织染整基地”之称的石狮,其市场影响力甚至辐射到国际市场。“十一五”以来,福建省加快了产业集群发展的步伐,并将电子信息、机械制造、石油化工作为三大主导产业,炼化一体化、工程机械、汽车船舶、光电等产业集聚继续做大做强;工业重点项目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十一五”以来有150多个重点项目建成投产,新增产值2000多亿元;戴姆勒客车、石狮PTA、福欣特殊钢、中铝瑞闽铝板带、中化重油深加工、南纸林纸一体化、厦门友达光电、紫金山铜矿联合开发等重大项目动工建设;高新产业稳步发展,“十一五”以来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平均增长23.3%,陆续有一批科技含量高的大型企业建成投产,应用软件、生物技术、环保、新材料等产业初具规模。
各地充分挖掘自然资源潜力和发挥传统优势产业,把资源特色转化为产业特色,优势产业长足发展。泉州借助民营经济的力量,形成服装、鞋业、石材、陶瓷、纺织等一批各具特色的区域产业。德化利用民间传统瓷雕技术优势,侧重发展工艺陶瓷,一跃成为全国最大的西洋工艺瓷生产和出口基地。有着丰富林业资源的闽西北已经形成商品材培育、制浆造纸、人造板、木竹制品、林产化工及生物制药、森林食品、花卉苗木、森林旅游等八大系列开发的新格局,拥有竹木制品360多种,林产产业集群初具规模。宁德以培植改造传统产业为主线,围绕福安电机电器、福鼎化油器、柘荣医药业、赛江船舶修造业为依托培育四个优势产业中心,现福安电机电器产品多达400多种,销往欧、美、非洲、东南亚、中东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及国内各省市。截至2007年,我省拥有“中国名牌”产品100个,省名牌产品1026个,目前福建已是全国旅游鞋自主品牌最多的省份,全省已形成一批区域品牌,如晋江的“中国鞋都”、“中国建陶重镇”、“中国食品工业强县”;南安的“中国水暖城”、“中国石材之乡”;石狮的“中国休闲服装城”等等。品牌大大提高福建产品和地区的知名度,品牌也促进了企业对新技术的研发。
(九)发展保障能力有所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增强,科技投入增长较快。科技活动经费支出增长25.0%。其中,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增长21.5%,占全省生产总值的0.91%,比重比上年提高0.02个百分点。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指数居全国第5位,中国名牌产品、中国驰名商标总数达177个,连续4年保持全国第5位。继续实施16项省级科技重大专项,新启动7项省级科技重大专项,新增8个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受理国内外专利申请和授权专利分别增长16.2%和2.3%。
交通建设日新月异。我省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等基础建设再上新台阶。以港口为依托的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基本形成,高速公路建成“一纵两横”主干网,通达所有设区市,构建了4小时经济圈,93%的建制村通硬化公路。出省铁路通道有鹰厦、梅坎、横南、赣龙4个出省大通道。航空方面有福州长乐、厦门高崎、泉州晋江、南平武夷山、龙岩冠豸山5个机场。现代化的交通和信息建设,特别是高速公路的跨越式发展,缩短了区域间距离,盘活了区域优势,给沿线的县、市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契机,改善了招商引资环境,加快了产业转移速度。
能源保障体系建设取得新进展。加快电力保障能力建设,至2008年上半年,全省电力装机容量2435.9万千瓦,“十一五”以来新增电源装机容量637.9万千瓦;着力优化电力装机结构,在优化发展煤电的同时,扎实推进新能源开发建设,宁德核电站、福清核电站一期开工建设;LNG总体项目一期进展顺利,接收站、输气干线项目已投入使用;已建成平潭风电二期、漳浦风电二期、东山风电等项目;坚持电网与电源相协调,建设海西坚强电网,一批输变电工程设施相继建成。随着煤电油运供需趋向平衡和调度能力的持续提升,生产要素得到合理配置,各设区市电力供应普遍充裕、油品供应基本满足,运输满足企业需求,缩小了竞争差距,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供了有力地支撑。
二、我省产业布局和重点区域产业发展特点
(一)临港工业快速发展
我省拥有突出的深水港口优势,港口经济发展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临港工业是依托沿海港口资源、海上贸易和近代工业基础,在港口区域内建立并利用港口和区域资源优势而发展起来的工业。近年来,福建临港工业发展迅速,把临港工业作为拓展新一轮经济发展空间和新的经济增长极。目前临港工业涉及的工业行业有15大类,占全省现有工业行业的1 /3,以港口为依托的新兴工业集聚地已逐步形成,主要有马尾开发区(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琅岐经济开发区、元洪投资区、融侨工业区、秀屿开发区、肖厝开发区、湖里工业区、海沧台商投资区和中银开发区等。
“十一五”规划以来,重点推进了一批重点项目和产业集中区建设,三都澳、罗源湾、兴化湾、湄洲湾、厦门湾、东山湾等重点港湾以及龙岩、三明、南平市核心区域已基本呈现新经济增长区域的雏形。厦门湾的东渡港区、海沧港区、招商局港区已初具规模,形成了集装箱、煤炭、成品油、粮食等一批专业化码头。环厦门湾港区积聚了翔鹭石化、翔鹭化纤、腾龙树脂、正新橡胶、厦船重工、嵩屿电厂、后石电厂、诺尔港机、漳州中集、凯西钢铁、凯景钢铁等一批龙头企业,福欣特殊钢也已全面开工建设。初步形成了以石化、工程机械、船舶、汽车、冶金、能源工业为重点的产业发展格局。依托港口优势,建设了一批符合产业导向的临港工业项目,发展港区经济,培育产业新增长点。强化工业园区服务功能,发展壮大产业集群。培育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秀软件产品;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提高产品设计、生产控制和技术装备水平;以石化上游产业项目为依托,发展炼化一体化中下游企业;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扶持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高新产业项目。
(二)城市经济圈加快形成
按照统筹协调、一体化布局建设的要求,福州、厦门、泉州三大中心城市和六大区域中心城市立足自身在海西的功能定位,突出自身优势和特点加快发展。福州、厦门、泉州等沿海地区,在优惠政策和市场力量的双重作用下,生产要素迅速向其集聚,生产力水平快速提高,经济、社会发展均走在全省前列,形成了以福州、厦门、泉州三大中心城市为龙头,带动漳州、莆田、宁德等沿海城市快速发展和三明、南平、龙岩等山区城市腾飞的发展格局。
福州市在提升城市品位、突显城市特色、发挥省会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厦门市发挥特区优势,全面拉开中心城市框架,正在由海岛型城市向海湾型中心城市迈进;泉州市以重点项目建设为载体,创业型城市建设取得新进展;漳州市注重与厦门特区互动,紧密对台合作,生态工贸港口城市建设迈出新步伐;三明市围绕永安—三明—沙县城市主轴线,积极优化城市空间和产业发展布局;莆田市着力做大做强主城区,加快港口新城建设;南平市在拓展城市空间、提升城市承载力上,积极谋划新兴发展区域;龙岩市持续推进中心城市商务、物流商贸、人居三大版块建设,逐步提升生态型经济枢纽城市聚集带动能力;宁德市高起点规划建设三都澳区域,促进城市向“临海、环海、跨海”扩张。同时,县域经济持续发展,综合实力和竞争力明显增强,初步形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格局。
在这些城市中,福州、厦门、泉州三个中心城市产业集群较为发达,其中位于厦门的产业集群数量最多,产值也接近全省所有集群产值的一半,产业结构和竞争力对厦门经济推动效应强;泉州产业结构以纺织、服装鞋帽为特色,同时在农业和轻工业等方面也有较好的产业发展,其产业结构对地方经济的推动力大,得益于发达的民营经济和县域经济。福州作为省会城市,在电子、机械制造医药、钢铁等产业集群方面有一定规模,同时在农产品,纺织、服装,手工艺品的产业集群也有进展。漳州的工业产业集群发展成效显著,其中电子设备和通信设备产业达到了一定规模,传统的家具产业、农副食品加工产业也有较快发展,但与发达地区相比,还有一定差距。莆田作为传统农业区,区内农产品产量位居福建省前列。农业及轻工业,比如啤酒、服装、农产品初级加工等产业占主导地位。近年来莆田在电子信息产业发展上也有一定的规模,但总体来说,规模偏小。南平和三明是福建的老工业基地,以此为基础,形成了若干具有区域特色的产业集群和重点产业,主要集中在冶金及压延、机械及汽车零配件、林产加工、纺织工业等四大产业集群上。龙岩和宁德产业集群的发展在规模和数量上都偏小。
(三)山海联动,分工协作趋于合理。
以福州、三明、莆田、南平、宁德的发展壮大闽东北一翼,以厦门、漳州、泉州、龙岩的发展壮大闽西南一翼,根据“发展壮大闽东北一翼和闽西南一翼,推进跨行政区的重大产业项目和重大、基础设施的协同建设,优化生产力布局,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的目标推进,带动两翼协调发展。“十一五”以来,闽东北、闽西南两翼的福州、厦门、泉州,作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增长极”,发挥基础产业、生产要素梯度推进效应,优化区域生产力布局,带动内陆地区经济发展。闽西北地区拥有闽东南地区无以相比的资源优势,水力可装机容量大;矿藏种类多、分布广,煤炭、铁矿石、铜等保有储量丰富;森林蓄积量大,林产资源富饶,为能源工业、原材料工业、森林工业、农产品加工业奠定了物质基础。在沿海大市示范、辐射以及带动作用下,闽西北地区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拓宽山海协作通道,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壮大经济实力,构成若干极具特色的经济区和经济带,如煤炭、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商品粮基地、肉鸡养殖加工、鲜奶生产加工、商品材培育、制浆造纸、人造板、木竹制品、林产化工、生物制药、森林食品、花卉苗木、森林旅游等等,与闽东南形成明显的“互补效应”,实现山区、沿海产业联动发展。
三、我省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十一五”以来,虽然我省的产业发展取得了很大成就,但也存在一些制约产业结构升级和空间布局优化的突出问题,同时还面临诸多不利因素的制约和挑战,主要表现为:
e(一)产业结构尚需进一步优化调整。
“十一五”以来,我省第一产业比重持续下降,第二、三产业比重稳步上升,三次产业结构水平趋于进步。但随着项目带动战略和工业化进程的逐步加快,近年来第三产业的发展速度慢于第二产业,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有所减弱。服务业占GDP比重与发达国家60%-70%的比重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一是三次产业内部存在问题和不足。农业方面,全省农业产业化与规模化,集约化水平仍不高,生态农业和优质农业比重较低,农业的生产效率较低,农业的比较优势发挥不够充分,农业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不够强,农业支柱产业、特色产业的不够明显;工业方面,全省的工业化水平和新型工业化程度不高。工业总体竞争力优势没有形成,支柱和重点产业尚未形成比较完善、颇具规模的产业链和产业群,难以通过产业协作配套和上下游延伸拉动产业升级。现代物流、软件、各种中介等现代第三产业方面,发展的水平较低,教育、体育、卫生等基础性、公益性事业面临产业化发展问题。
二是区域内产业结构不理想。目前区域内发展较好的产业集群主要是传统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如纺织、服装、鞋、建材等,这些行业的产业集群数达19个,占全部集群总数的30%以上,基本是当地县域经济的主要构成部分。这些产业集群以民营经济为主体,规模相对较小,集群上下游产业链拓展不够。而属于重化行业、高新技术行业产业集群个数较少。电子、机械、石化这三大支柱行业的产业集群发展也不够理想,作为专业化部门发展的规模尚不够大,技术创新能力不强。尤其是高新区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虽然已形成了相对完备的产业价值链,但这些价值链上企业大都由国外(域外)控股,核心技术都是在其本土进行研究开发,然后把技术固化于设备上再移植到我省进行生产。产业集群中技术水平、创新能力的不均衡性,不能促进整个产业集群技术更新换代。
三是产业结构整体竞争力有待提高。虽然我省整体的制造业总体水平位居全国第八位,在服装、制鞋、陶瓷、水泥、石材、电子、塑料制品、化纤、纸制品方面在全国有一定优势,但是我省形成规模的集群只有福州马尾显示器、青口汽车、厦门IT、湄洲湾石化、泉州石材等,而知名度较高的只有晋江鞋业、石狮服装、德化陶瓷、福安电机等。产业整体规模和竞争力与周边的两个三角洲比较,还有一定差距。
(二)产业布局在地区间发展不够协调。
我省区域内的产业布局总体上还不够协调,从地区分布来看,主要集中在一轴两翼部地区,西部和北部地区所占比重较小。当前,闽东北、闽西南两翼协作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思想观念跟不上协作发展的新要求。个别地区、部门对区域协作重要性认识不足,阻碍了协作工作的有序开展。沿海地区把山海协作视同扶贫行为,对拓展内陆腹地发展空间重视不够。内陆地区对借助沿海资金、技术、信息优势,加快观念更新、产业对接、机制创新的认识尚不到位。二是运作方式跟不上市场机制的新变化。由于缺乏整体推动区域协作的政策法规体系,闽东北、闽西南两翼区域协作仍主要依靠行政手段推动,对发挥政府引导、市场推动、企业主体作用认识不足,对区域协作缺乏规划指导,尚未形成长效协作发展机制。三是腹地拓展未能发挥港口的优势。受“西进”基础设施通道建设相对滞后影响,福州、厦门、泉州、莆田、宁德港口资源优势尚未得到充分发挥,南平、三明、龙岩以及江西、湖南等内陆省份尚难以成为沿海港口物流腹地,沿海与山区经济联动、带动作用仍较弱。四是区域协作与生产要素流动不相适应。目前,闽东北、闽西南两翼尚缺乏较强竞争力的产业、企业和项目支撑,产业分工协作体系尚未形成,沿海地区传统产业尚难以向协作区域延伸、集聚。协作区内专业市场、信息资源、人才、劳务、环保等领域协作还存在诸多障碍因素。四是区域协作与生产要素流动不相适应。目前,闽东北、闽西南两翼尚缺乏较强竞争力的产业、企业和项目支撑,产业分工协作体系尚未形成,沿海地区传统产业尚难以向协作区域延伸、集聚。协作区内专业市场、信息资源、人才、劳务、环保等领域协作还存在诸多障碍因素。
(三)临港工业发展面临瓶颈。
一是临港工业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福建临港工业区基础条件差,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大量资金,尤其是水、电、路建设投入大、耗资多、成本高。目前,福建的临港工业、工业腹地建设,大多由各地、各部门根据各自利益进行,缺乏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在港口交通建设方面,港口的疏港公路、铁路进港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水电方面,沿海地区包括湄洲湾南岸、晋南淡水资源稀缺,在建引水工程投资大、进展缓慢;作为沿海用电重要区域,沿海电源点规划滞后,设备欠配套完善,难以提供高效、迅捷的服务,船舶待港、货物压港、滞港等现象因港区分散时有发生,影响临港工业的竞争力和吸引力。港城分离也是影响福建港口和临港工业发展的制约因素之一。比如福州的两大深水外港临港工业区—罗源湾开发区与江阴工业集中区,距离福州主城区都在80千米左右。由于无法充分利用主城区现成的基础设施,在一片海滩地上建设颇具规模的现代化临港工业区,开始阶段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巨大。这容易造成项目落地虽然支持了发展平台,却没有构建发展平台的现象,港区、工业区建设也将失去支撑。
二是港口发展面临着内部竞争与协调的问题。我省沿海也港口众多,仅上规模的港口就有厦门港和福州港,此外还有湄洲湾港口、泉州港、沙埕湾、三都澳、江阴港及其他中小港口。无庸置疑,福建沿海具有良好天然条件的深水岸线不少,沿海各级行政区域都希望能够拥有自己的港口,并发展自己的港口。但是从区域整体而言,这种港口布局不利于港口做大做强。目前,厦门港和福州港的关系在更大程度上处于竞争局面,合作的意向很小,而且邻近的其他小港也缺乏全省港口一盘棋的观念,尽其所能增加投入、扩大规模,而无暇顾及港口生产能力与市场需求是否协调,使我省港口群区域分割程度较重,争货源的现象时有发生。
三是临港工业腹地发展空间受到制约。由于缺乏整体与长远规划,沿海临港工业发展存在着土地资源不足与开发投资滞后的问题。作为港区后方腹地应重点发展临港工业,形成港口、腹地经济互动发展格局。但由于为港口建设发展预留的后方用地标准偏低,即高潮岸线后方仅1000米,导致港口后方工业用地紧张,成为临港工业土地资源制约瓶颈,难以形成上规模的临港工业产业集群。并且,沿海各县市区在港口项目招商引资中,存在急于求成、“饥不择食”等现象,忽视了岸线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出现挤占岸线及陆域土地的问题。此外,发展临港工业项目不能与港区功能和定位相结合,使得港口难以发挥在现代物流中的平台作用。目前,港口腹地的经济功能未能与港口发展联结互动,造成港口的理性经济腹地大,而现实经济腹地狭小现象,制约临港工业的发展。
(四)沿海和山区产业缺乏有效联动。
沿海三个中心城市拥有的产业集群数量占据全省集群总数的70%以上,而三大支柱产业的主要产业链也多分布在这三个中心城市,即技术资金密集型的产业主要分布在沿海,资金技术密集型的产业以山区为主,比如钢铁、铝制品业等。同时,产业资源要素聚集呈现出资源及其加工为主导的产业集中在山区,如农副产品、林产工业、水泥等;而以市场导向为主的产业则主要聚集在沿海中心城市,如纺织、服装、鞋帽、食品、工艺等。总体而言,两者的发展相对独立,尚未找到有效联动的契合点,产业发展呈现山海分离的模式。
(五)产业集群发展水平不高。
产业集群总体实力落后。从产业集群发展来看,我省产业集群发育程度远落后于长三角、珠三角的产业集群发展水平。据统计,浙江省已经形成规模不同的产业集群3000多个,年产值达到4500多亿元;在珠江三角洲的404个建制镇中,以产业集群为特征的专业镇占了四分之一,其中,电子信息产业和电子机械制造业规模非常强大;而我省的产业集群总数不足百个,电子信息产业的产值甚至不到珠三角2001年的1/3,这其中的差距不可谓不大。
(六)产业链条不完整,产业关联度较低。
从现有的产业结构来看,目前,福建省已初步形成石油加工、化学原料及制品—化纤、纺织—服装—皮革制品—塑料制品产业链,以及冶金、金属制品—专用、通用设备—汽车船舶—电气机械—电子信息产业链这两大产业链。但是还有许多产业链条不完整,不少原材料需要到外省购买,因而缺乏产业链集聚,企业就很难做大做强,企业成长偏慢又制约了产业集群的快速成长。而部分产业链过短的现象,又使得工业产业集群由于缺乏资金、技术和人才,使集群的产品停留在资源的初级加工上。
从产业关联度方面看,我省的产业关联度较低。其中三大产业中的主要产业链的辐射作用还未充分发挥。三大支柱产业的主要产业链分布在福州、厦门、泉州三大中心城市。电子产业的显示器产业链在福州的马尾和福清;机械产业的装载机械产业链在厦门并向三明延伸,轻型客车产业集群在福州;石化产业的化纤产业链在厦门的海沧,炼化产业链在泉州的泉港,这三市以外的其他城市三大产业的单个集群规模较小,与支柱产业中的主干产业链的关联度也不明显。
(七)高科技发展基础较为薄弱。
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十五”以来,虽然我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取得了很大进步,但是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依然严峻。
一是研发能力相对偏低。根据经济增长理论和发达国家的实践经验,技术进步可以节约资源、降低能耗、提高对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以较少的资源投入带来较多的产出效益,是提高要素质量和综合生产率、促进规模收益递增的关键,对长期经济增长起着重要作用。国际经验显示,R&D经费占GDP的比重小于1%的国家,基本处于技术引进与应用层次;具有较强引进、消化、吸收能力的中等发达国家,一般在1.5%以上;自主创新能力较强的发达国家都在2%以上。2008年,全省R&D经费占GDP的比重平均为0.91%,与中等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全省在制度创新、技术创新、消化吸收创新的能力都有待加强。
二是高技术产业整体规模较小。“十一五”以来,我省采取措施大力发展工业,实施项目带动、培育产业集群等重大举措,第二产业迅速发展壮大,工业主导地位继续加强。在工业化发展的中期及加速期,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越高越能体现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优化程度。但是一个突出的问题是,虽然近年来我省高技术产业发展较快,但比重逐年下降。2004-2007年规模以上工业高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分别为19.8%、18.2%、16.8%和14.5%。2007年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省GDP的4.9%,比2006年下降0.6个百分点;2007年高技术产业增加值率为24.9%,比2006年下降0.3个百分点,比规模以上工业低3.8个百分点。可见我省高技术产业整体规模小,效益不高,对产业结构优化的作用不明显。
三是企业自主创新投入不足。企业作为科技创新的主体,创新积极性不高,忽视对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依赖外国品牌贴牌生产的现象较普遍,自身开展科技创新自创品牌的情况不常见,而且科技活动投入较低。2007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高技术企业的数量只有612个,仅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4%左右;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占销售收入比重仅为0.7%,大大低于世界发达国家中小型企业水平(2-3%)。
(八)经济增长对环境造成较大压力。
虽然我省环境质量状况的各项指标在全国名列前茅,但全省环境形势仍不容乐观,生态环境仍然比较脆弱,生态破坏趋势尚未得到根本遏制,经济社会的发展使资源环境面临着更大压力。一方面,区域内自然资源相对贫乏,现有可持续供应的资源相当有限。我省地少人多,无油少煤少气,矿藏资源不足,许多重要资源人均占有量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人均土地和耕地分别只有全国平均的44%和40%,能源自给率只能达到40%。另一方面,生态系统的承载量相当有限,难以承担更多的生态负荷,难以为发展提供更多的生态空间。如果继续延续传统的发展方式,到2017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时,环境和资源存量将无法支撑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因此,加强生态环境建设,走最有效利用资源和污染排放最少化的循环经济发展之路,统筹运用好有限的资源和环境容量,是我省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分享到: 新浪微博 QQ空间 开心网 人人网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