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际环境对维西经济社会发展十分有利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时代潮流和发展方向,国际资本的深入推进,为维西吸引国际资金,开拓国际经济协作交流,拓展国际贸易市场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性机遇。当前,全球气候变暖问题已成为国际性的热点问题,保护生态环境,保护森林资源,发展绿色经济,运作生态资本已成为国际性的问题,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腹地品牌和香格里拉国际品牌必将激活维西生态经济跨越发展。
二、国内环境对维西经济社会发展有巨大的助推力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崛起,综合国力明显增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全国上下正轰轰烈烈地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为了全国同步实现小康社会,加快西部地区的发展,国家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战略;为了边防巩固和少数民族地区长治久安,中央对藏区和边疆少数民族自治地区出台一系列优惠的特殊政策;为了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出台了扩大内需政策;在“三江”上游地区成功申请了世界自然遗产保护。这些特殊的政策和强有力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为维西特色资源的开发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有利条件。
三、省内环境对维西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吸引力
维西地处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腹地,是香格里拉的重要组成部分,维西塔城镇到德钦县城的二级油路建设和维西白济汛乡到怒江州福贡县的三级油路的即将建设,必将极大地改善维西出口通达条件;近年来,省政府高度重视特色小城镇建设,这为维西加快建设县城和小城镇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政策资金支持;省政府拟在维西境内澜沧江干流上建设三个大中型水电站,水电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必将拉动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必将成为滇西北水电工业园区;维西是中国目前发现的五大成矿带——西南三江成矿带的有机组成部分,与中国最大的兰坪铅锌矿山水相连,铁矿储藏量大 ,分布面广,品味高,矿床埋藏浅,易采易选,深受外商的青睐,有一批优势企业已入住维西开发铁矿,有些企业即将入驻香格里拉吉期罗工业园区投资开发矿冶业,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必将带动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维西香格里拉滇金丝猴国家公园的建成,带动了区域内的生态环境保护和特色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世界著名旅游目的地香格里拉旅游热迅速升温,周边丽江市、大理市、怒江州等州市旅游业跨越发展,极大地带动了维西旅游业的快速发展,维西有望成为“三江”生态旅游集散中心。省政府把滇西北尤其是迪庆州列为旅游二次创业的重点,这为维西打造特色生态旅游,打造以傈僳族为主的特色民族文化,做大做强世界自然文化“三江并流”腹地品牌,促进县域旅游业跨越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撑。
四、州内环境对维西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带动力
近年来,迪庆依托特色优势资源,扩大招商引资领域,积极调整产业结构,着力培育龙头企业和支柱产业,维西是全州农业人口最多的县,在迪庆州产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随着维西生物园区,矿冶园区,水电工业的合理开发,必将成为迪庆州特色产业的重要生产基地,促进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目前,国内旅游业蓬勃发展,旅游目的地从城市转向偏远的少数民族地区,旅游者追逐绿色生态、古朴民风、神秘宗教、传承歌舞、刺激探险,维西旅游业仍是一块待开发的处女地,环境诱人,开发潜力巨大,商机无限。
五、县内环境催人奋进
全县各族人民发展的愿望十分强烈。人才是发展的动力,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人力资源的合理高效利用。近年来,县委政府对科级干部进行大调整、大轮换。调整干部后,无论从年龄结构、民族结构、专业结构、知识结构更显科学合理。科级干部在各自的岗位上真抓实干,呈现出开拓进取、干劲十足、昂扬向上、信心倍增的工作热情。全县上下人心思进谋发展、想发展的愿望十分强烈。这种民族自信心和实干精神,必将成为推动维西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强大动力。
“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重点
一、举全县之力打牢基础,增强发展后劲
维西要缩短与发达县份之间的发展距离,就要加快农业、交通、市政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拓宽投融资渠道,形成国家资金、银行信贷、社会民间资本共同融资投入的格局。继续加大农田水利、高稳产农田和通路、通水、通电等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改善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条件。加快公路出境通畅能力,重点建设维西至德钦的二级油路和维西至怒江州福贡县的三级油路。改造提升维西至香格里拉、德钦、兰坪、丽江等原有公路等级。拟报批香格里拉至维西铁路、澜沧江水航、攀天阁果咱底小型民用机场的前期建设项目。形成陆路交通四通八达、纵横交错的交通网络,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加快建设保和镇、拖枝、皆菊、叶枝、巴迪、塔城、维登等民族特色小城镇,竭力改善特色城镇功能,形成空间分布合理,产业分工明确,有辐射带动作用的特色城镇。
二、全力培育特色支柱产业,激活绿色生态经济活力
1、加快培育生物产业。认真做好生物产业发展规划,以药材、核桃、板栗、红豆杉等后备基地建设,使其产生规模效益,加紧做好生物园区建设工作,形成园区带动基地,基地带动农户的良性互动发展新格局。
2、加快开发水能资源,拉动区域经济跨越发展。紧紧抓住国家加快开发澜沧江水电资源的历史性机遇,倾力推进水电资源开发。力争到“十二五”末,外送电量达20亿千瓦小时以上,成为西电东送、云电外送的重要基地之一,成为滇西北的重要水电生产基地。
3、加快发展矿冶业。维西县矿产资源富集,尤其铁矿资源优势明显。依托丰富的铁矿后备资源,加快建设香格里拉吉期罗工业园区,积极引进有实力的企业入驻园区,投资开发矿冶业。力争到“十二五”末,矿业产值达到5亿元以上,把矿产业打造成支撑县域经济的重要产业。
4、积极发展旅游业。维西旅游资源丰富,认真做好旅游发展规划,重点打造香格里拉滇金丝猴国家公园、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腹地、傈僳族文化王国三大品牌。打造香格里拉—德钦—维西精品旅游线路,加快建设维西至福贡的旅游线路,实现“一日游三江”的目的,形成香格里拉—香格里拉滇金丝猴国家公园—澜沧江大峡谷—怒江风光大旅游线路,使维西成为中心连结点。着力打造以傈僳族文化特色为主的多元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的原生态旅游产业,使旅游产业培育成为后劲十足的县域经济支柱产业。
三、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全力推进新农村建设
全力抓好农村公路、水利、电网、农田、安居等基础设施建设,力争到2015年末,实现20户以上村民小组通简易公路,到村委会驻地实现公路硬化目标;修通5条以上水利大沟,增加5万亩以上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增强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消除无电村民小组,提高村民生产生活质量;完成12万亩以上以田、路、水、电为一体的中低产田地改造;实现农民人均一亩高稳产农田,实现农民增产增收;全县贫困人口下降到4万人。
四、继续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扎实推进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退牧还草、自然保护区等重大生态建设工程,大力发展沼气池、太阳能等清洁环保能源,加大饮用水源保护力度,加强对主要河流的管理,坚决取缔水源地直接污染源。积极争取国家优惠政策,力争列入国家生态补偿县,居住在饮用水源头的居民实施易地移民转移或实施低保补助。力争到“十二五”末,生态公益林到5万亩以上,小流域综合治理面积到50平方公里以上。
五、切实加强社会建设、高度重视民生问题
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经济社会跨越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抓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化解社会矛盾,努力减少不和谐因素,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六、加大改革开放力度,增强经济发展支撑力
积极利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澜沧江上游水电资源开发、国家特殊扶持藏区发展、西部大开发、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保护等一系列政策,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做好大项目规划,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外资投资开发维西。充分利用好上海、昆明、省财政厅等对口帮扶项目,加强与这些单位及地区的交流合作,争取更多的对口帮扶资金,借助发达地区窗口大力推介维西,吸引更多的资金、人才、技术开发维西优势资源,促进维西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政策措施
一、抓关键环节,提升发展氛围
要重新认识县情,激发各族干部群众参与维西经济社会建设的热情,充分利用各种平台推介维西,宣传维西,让更多的领导关心维西,更多的资金投入维西,更多的人才进入维西,更多的优惠政策倾斜维西,增强维西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后劲。
二、抓基础设施建设,突破发展瓶颈
形成东北接香格里拉,东连丽江,南下大理、保山,西出怒江通往外国缅甸,北上藏区西藏的米字型骨干公路网络。做好小型民用机场、铁路、澜沧江水航的前期工作,形成水、陆、空齐头并进的交通网络。用活用足国家对农优惠政策,积极做好以田、水、路、电为一体的农业综合片区开发,增强现代农业发展后劲。高起点做好特色城镇规划,拓展县城面积,力争县城保和镇面积到30平方公里,做好拖枝、皆菊、叶枝、巴迪、塔城、维登民族特色小城镇,发挥小城镇的辐射带动作用。
三、抓支柱产业,壮大县域经济
1、抓生物产业,拉动特色经济增收。以拖枝为中心,加快香格里拉维西拖枝生物园区建设步伐,大力招商引资,吸引具有实力的企业入驻拖枝生物园区,开发药材、绿色食品等特色生物产品。做大做强特色农业,形成种、养、加、销为一体的现代生物产业,使生物产业实现新突破。
2、抓水电产业,增强经济实力。紧紧抓住国家实施澜沧江、金沙江“两江”上游水电资源开发,尽快促成国家投资建设里底、乌弄龙、托扒澜沧江大中型梯级电站。打通电力多个出口通道,使维西县成为“西电东送”、“云电外送”的能源基地之一,成为滇西北的重要水电生产基地。
3、抓矿冶业,提升资源循环利用效能。加快铁、铜、铅锌等重要工业资源的地质堪探步伐,通过与县外大公司、大企业、大集团联合,把矿产业打造成支撑县域经济的重要产业。
4、抓旅游产业,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认真做好旅游发展规划,重点打造香格里拉滇金丝猴国家公园、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腹地、傈僳族文化王国三大品牌。倾力开发雪龙山生态旅游景区,成为春夏旅游的亮点。
四、抓新农村建设,改变农村面貌
充分利用国家支农惠农政策,高规格做好新农村建设规划,高起点投入新农村示范点、游牧民定居、整村推进等建设项目,高标准做好以田、水、路、电为一体的农业综合片区开发和中低产田改造。做好农民工培训,人力向外输送的同时现实就近、就地就业。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突出种植优势,养殖优势,为国家重点建设基地,为生物园区、矿冶园区提供丰富的物质资源。
五、抓生态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
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建立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执法制度,依法对生态环境进行有效保护,实现生态环境与经济共赢。
六、抓招商引资,促进经济快速发展
广泛吸纳各种资本开发维西优势资源,增强发展后劲,加快建设一批有市场竞争力强、发展潜力大、效益高的重大项目,用优势资源吸引外资。
七、抓以人为本,促进社会事业和谐发展
1、抓科技,促发展。利用农村广阔的资源优势,培训一大批特色产业种植能手,特色养殖专业能人,特色加工技术人才,真正实现科技高效利用,促进城乡经济快速发展。
2、抓教育,提素质。继续巩固“普九”成果,大力增加对教育的投入,大力改善教育教学基础设施建设,为维西经济社会超常规跨越发展提供智力和人才支撑。
3、抓卫文,保健康。加强对县医院、乡镇中心医院、疾控中心、妇幼保健院的基础设施建设,多渠道培训医务人员,努力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和医疗应急能力。建立健全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让农民享受到实惠。深化文化体制改革,重点做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中心城镇民族文化广场工程,加强对宗教寺庙文化遗产的挖掘和保护,解决依法打击和抵制境外敌对势力的渗透活动,确保国家安全,促进文化事业繁荣发展。
4、抓保障、创就业。建立健全一整套社会保障体制,对失地农民多渠道建立公平的补偿机制、就业培训机制、职业安置机制、社会保障机制,充分保障失地农民的切身利益,确保社会长治久安。
八、抓人才建设,促进经济社会梯度发展
加快实施人才发展规划,创新人才管理机制,建立培养、引进、使用程序,使各类人才能够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促进维西经济社会梯度有序快速健康发展
分享到:
新浪微博
QQ空间
开心网
人人网
来源地址:http://press.idoican.com.cn/detail/articles/2010011320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