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服务业>  正文

产业不断集聚 品牌效应显现 虹口文化产业发展形势喜人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2011年3月1日
  近年来,虹口区加快推进文化产业园区建设,成效明显。2006年,虹口区被命名为“上海市推进创意产业发展示范区”,2007年,获“上海创意产业活动周突出贡献奖”。2008年,长远集团被文化部命名为第三批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绿地阳光园被评为“中国最佳投资环境园区”、“上海十佳优秀创意园区”。空间188获得“最宜入驻园区奖”。1933老场坊、花园坊等先后被评为“上海优秀创意产业集聚区”和本市首批示范创意产业集聚区,并作为世博期间全市重点推荐参观访问接待点接待来自海内外的参观者。 
  园区建设有序发展 
  文化产业形成规模 
  目前虹口区共有文化产业园区22家,其中市级的11家,园区总建筑面积约40.7万平方米,入驻企业847家,整体入驻率达到89.46%,平均产业集聚度为80.64%,重点发展研发设计、信息服务、数字媒体、文化时尚等产业。 
  2010年上半年,园区共实现区级税收1.15亿元,同比增长72.1%。22家园区中,产值和区级税收累计同比增长50%以上,单位面积区级税收产出每平方米292元,同比增长114.7%。园区共提供就业岗位1.4万余个。园区的建设,带动了周边地区的环境整治和优化,改善了城区面貌,消除了安全隐患。 
  产业集聚效应提升 
  园区功能特色完善 
  虹口区注重园区与区域产业资源整合,引导园区错位发展,22家文化产业园区定位准确,已形成包括软件开发、数字媒体、动漫创作、广告设计、时尚文化等在内,“一园一特”的产业格局,打造了一批特色鲜明的文化产业集群。如1933老场坊以创意体验、时尚消费为特色,成为保护工业历史遗存的新亮点和时尚创意的新地标;大柏树区域内的多家园区逐步形成了以数字内容为主的产业特色,“国家数字出版基地(虹口园区)”正式在中国出版蓝桥创意园挂牌。 
  优质企业机构集聚 
  培育新兴文化产业 
  虹口区大力引进功能性机构,集聚产业,提升功能。先后引进上海创意产业中心、中国图书国际会展中心等18家功能性机构入驻园区。引进了大批成熟型企业,如尤尼森营销咨询、希缔盟(CDM)节能环保投资咨询等知名咨询策划领军企业,上海联游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乐昂建筑设计、法拉利车友会、博雅珊艺术中心、品味品位——“上海设计之窗”等研发设计和文化时尚类企业都已聚集虹口。 
  园区活动精彩纷呈 
  文化品牌效应显现 
  精彩缤纷的园区文化活动,将虹口区的文化产业园区打造成为国际、国内重要活动的“大秀场”。虹口足球场作为沪上大型商业性演出的重要场地,已成为上海发展时尚娱乐业的引擎。而最近崛起的1933老场坊,则以它独特的建筑风格,吸引着高端品牌商业活动不间断地登场,小剧场话剧、文化艺术展示也纷纷走进1933,明星云集,星光熠熠。另外,1933的品味品位、创意市集等平台,也推动了园区与市民的创意交流,推动园区和街区、社区联动发展。 
  近两年,园区共接待各类参观考察三十万余人次,扩大了园区的影响力和知名度。郭广昌、王石等知名企业家也前来考察。德国汉堡中区、韩国釜山东莱区等国际友好城区以及丹麦王子、瑞典斯德哥尔摩市长等众多国际友人也到园区参观交流。 

   分享到: 新浪微博 QQ空间 开心网 人人网


来源地址:http://hkq.sh.gov.cn/webfront/sub_newscontent.aspx?cid=14&id=15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