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服务业>  正文

徐坚: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新材料科技创新模式思考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2011年2月20日
  谢谢,很高兴有机会来到无锡,其实我们跟无锡的合作机会很多。非常高兴,代表国家新材料领域的专家组,希望我的报告能够给大家一些抛砖引玉,希望能够启发大家做一些有关的工作。这一次国务院刚刚公布有关新材料领域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所有的报告,都是原封不动照搬了我们的战略性研究报告,就这个跟大家简单介绍一下。
 
  分五部分,一部分是发展新材料的意义、第二世界材料发展趋势、第三中国新材料发展状况、第四“十二五”新材料发展战略、第五关于新材料科技创新与思考。
 
  第一个新材料的意义,材料是人类文明的三大支柱。人类时代从石器到青铜、铁器、硅合成材料时代。没有材料就没有现代工业。什么是新材料?很多人都在议论,国家公布了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很热闹了。我们这样下一个定义,新材料是通过新思想、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等应用,使传统材料性能优明显提高或产生心功能。或是设计开发出传统材料所不具备的优异性能的。
 
  举两个最简单的例子,一个是09年获得诺贝尔奖的院士,用纯度非常高的玻璃做的光纤解决了人类把地球变成村的过程,他对人类的贡献可以想象一下有多么大。一个是去年12月12日,美国波音的一个飞机。如果用了这个材料整体成型以后,是整体成型,某种角度,关于它的轻质、高性能,对于未来燃油经济性各方面是毋庸置疑的。
 
  下面讲讲材料发展趋势。总体发展趋势有四点:第一是结构功能复合化。简单一个例子,现在用的iPad,既作为硬屏存在,也作为触摸版存在。功能材料智能化,现在用iPad计算机看,有智能化,打在哪一个键,就自动输进去了。还有材料与器件集成化。最后制备和使用过程绿色化,这是长期过程。因此实际上新材料按照特定应用目标,依靠新的合成制备技术。
 
  材料总体基础材料来讲提高性能、降低成本、注重环境的适应性。这个观点可以看到,节约型社会里面,从矿产资源、自然资源,进入应用等等,最后循环利用,这个过程需要我们高度重视的。因为人类在不断增长过程当中材料得到大规模应用。现在有很多热点,比如说最近纳米材料、电子信息材料、结构材料等等,我们在去年1月1日做的战略规划里面提到的,这一次国务院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里面都有所体现。
 
  在全世界各个国家都搞了自己的材料发展科技,这是美国人的,美国材料科技大家可以看到有自己特殊的,比如说曾经做过生物材料,对生物医学非常重视。同样欧盟国家,可能在光学材料、光电材料上面等等,这跟它本身作为欧洲地域观念有很大关系。另外在日本,日本这个国家大家知道国家很小,人很多,密度很高,注重材料性能提高,合理利用和回收再生。同样韩国这个国家,自己有自己的特色,碳材料等等,大家可以看到还是有它的特殊之处。俄罗斯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在航天高度竞争里面,以军工为主的一些非常明显,尽管我们产量很多,但是质量不好,这还是有差距的。
 
  中国,中国很高兴,中国材料整个布局有非常多的,但是一开始各个部委里面都有专门的材料处,政府职能部门有这个材料处意味着有专门的计划执行。比如说国家自然基金里面有基础研究,973计划里面有基础研究,863计划里面也有。我要说的是美国人还是很重视中国的863计划,成立中央情报局,成立了863情报处针对我们这个,也表明了重视我们这个。
 
  下面讲中国新材料发展状况。我们六大产业为例,城镇就业人口15%,整个人均产值12.2万元,这是08年的数据。产业呈集聚发展趋势,区域特色明显。长三角地区以汽车新材料、生物医药材料等等,大家可以在苏州、无锡等地区看得很明显。整个在中国形成了明显的产业化体系,100多家材料类研发机构,也有高校有材料类专业,占本科高校66%。211工程里面高校材料相关专业84所,占总数88%。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等。
 
  这个里面可以看到企业科技人员105万人左右,传统材料51万,新材料54万,工程院院士,以及长江学者,百人计划,每年还有很多硕士、博士。指标里面有很大的一个出入,我们专门承担这个任务做了调查,技术研究,这两个为主的,材料领域占75%。工业领域里面,一般只有13%,制造业只有11%。反映了中国基础研究领域里面人员比较偏多,而应用开发比较偏少。好处就出来了,中国在材料领域里面,去年11月2日汤姆森路透集团报告中有一个报告,是这么说的,中国的研究活动大多集中在材料和技术领域,可以看出中国摆好了在多个行业发展主导作用的架式。美国人很精明,看到中国在材料产业当中基础的工业,有了材料就有了先进制造,这就是一层一层往下走,但是没有材料很难往下做。
 
  后面讲讲专利技术。这是我们统计2004年1月1日到2009年6月31日为止,全世界主要国家专利申请书,现在看来中国占了第三位,仅次于美国和日本,尽管我们速度量上去了,质量不够高,从量变到质量。另外一个数据,专利报告,调查报告发现08年开始中国在材料里面专利申请数在全世界第一。如果我们按照现在政治稳定、和谐社会建设,用不了十年肯定是很大的,我们有强大的市场、科研体系。
 
  但是我们这个材料领域业面临很多挑战,这是六大材料领域在整个排放里面的情况。六大材料行业占工业总值近50%,能耗大于60%,排放大于60%。简单的一个例子,水泥12亿吨,产生12亿吨二氧化碳,如果少5%,我们就完成任务,当然这是很艰难的命题,不是那么简单。
 
  这是整个工业能耗行业的分布情况,包括我们在顿纲、水泥上面、化工、建筑行业上面的差距,我们在这个上面,跟日本人比我们还有相当大的差距。环境污染上面,我们在废气废物,三废排量上面,我们还占很大的比例。另外一个是资源紧缺问题,我们拿出了一个图,到2020年按照中国现在的发展,材料高效利用、回收技术变成了非常重要的过程。
 
  中国新材料挑战与未来。引进材料产业技术,扩大内需保增长,环境、资源的严重制约和压力,必须调整材料产业结构。下面根据这个讲讲中国“十二五”材料发展。
 
  在过去改革开放30年间靠引进技术、成套装备购进高档原材料和器件,规模组装、给出中国市场。国内低效益、低利润、高排放、让市场。国外高利润、高效益、低排放、占市场。困惑1,市场换技术行不行?困惑2中国成为代工厂行不行?中国在市场上面永远处在一个弱势地位。再举一个例子,中国的汽车,想想大众、想想日产、想想丰田赚取了中国人多少钱,尽管汽车工业发展得到了长足进步,德国大众利润主要来源于中国市场,美国通用破产,但是美国上海通用照样赚钱不误。但是在中国市场经济情况下面也有计划经济,像铁道部,中国的高铁靠市场的统一经济化,要求日本高铁、要求法国高铁必须把技术引进来。
 
  我们谈谈中国的未来,预期一下,这是猜想。未来发展在“十二五”国家经济增长期,高速交通,最近通用航空,这可能会成为中国未来增长的一个。高效能源,在现在的LED,太阳能电池、储能电池、风电东输等等会有大幅度增长,可以想像。这张片子是我们在一年半以前拿出来的,我没有做任何改动,应该说这跟国务院这一次振兴产业是完全相符的。战略资源,煤化工还是一个重要的过程,因为这是主要的能源来源之一。另外我们的稀土,还有农副产品方面。小城镇建设也会拉动民生工业,随着我们显示技术,体育休闲用品,未来游艇等等都会拉动。国防安全就不说了。这里面两个值得重视的,中国的水资源会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发展未来十年重要的,所以水处理材料会成为新的增长点。另外一个是生物医药材料,因为我们整个变化了,从过去以谷物蔬菜为主,现在变成动物为主的,装心血管支架,每个支架生产成本再看一下,在这样的领域里面,这个也是我们要做的一个工作。
 
  新材料总体布局来讲,从技术导向产业和经济需求牵引。这里面包括对重点产业结构调整、6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群等等。(媒体朋友请注意)这里面对于我们重点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我们前沿技术都做了一些部署。我就简单介绍一下,一个是半导体照明,大家可以看到,水泥钢铁这是比较典型的,逐渐现在走向白光照明,希望能够在这个上面进入。新显示技术上面,从CRT到新的技术,这个新技术包括激光显示技术。利用中国晶体,但是加工能力到激光成套设备很差。将来在激光显示、有机发光等等方面战略部署。这是中国全世界都没有的,只有中国有的。
 
  大家都知道国务院现在在开发新的绿色能源技术,在并网发电等方面,对钠硫电池等等进行部署,意味着中国在绿色能源上面逐步走向有所替代的过程。有一点值得大家注意的,不管怎么做,中国最大的水利资源还是占了比较大的份额,这三个是新能源,总量会不断增加,市场份额也会增加,但是煤作为中国能源70%的状况,对于煤化工,以煤电为主的体系,减少污染,提升效率更为重要。稀土功能材料,全世界都在眺,我们没有什么理由、义务为全世界供原料,尽管我们资源第一、生产第一、出口第一、应用第一。我们现在以电子信息、先进制造、石油化工为主做这个。这是磁性材料上面。还有发光材料上面,跟LED方面相匹配。催化材料,以石油退化和汽车尾气这个相吻合的。这是中国的一条有关生产线的基本情况,这是我们的发展状况,这是一些应用。应该说中国风电在全世界走向了总前面。其他的领域就不多说了。包括在防弹衣方面,防弹衣上面、体育休闲用品等等上面的应用都做了战略性的部署。高性能纤维材料里面还有一个重大的领域就是汽车,如果电动汽车起来,电动汽车在现在没有改变油电和情况下面,如果高性能纤维降低成本,高性能纤维降低400公斤重量是非常容易突破的,大家可以看到这个孩子的图片。这个照片是我在现场照的。军工不说了。
 
  前一段领域里面有光电子、微电子,有特殊的,自己能力的方面进一步发展。纳米材料及器件化,安全评价等等做了一些工作。超导也是中国一个特殊、特有的比较强势的,中国在超导方面在全世界基本可以排在第二位。这是超导心电图,超导电磁仪等等,都有大量的运用。结构材料上面,支撑高速客运重大工程。中国高铁、车轮、车轨、车厢、车体等等,现在都是我们自己的技术。所以在这个领域里面,中国用了不到五年的功夫做到了这样。还有水处理复合膜和海水淡化系统。这个领域里面已经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市场,中国市场已经跟这几个正面竞争,没有输给国外公司。这体现了发展趋势。生物医用材料。首先做心血管支架、人工骨头等,我们在这方面做研究,这是当时用的几张片子。
 
  下面想给各位专家汇报一下有关新材料科技创新模式思考。我想讲讲,这是给温家宝总理汇报时候讲的几点:
 
  第一建设创新型国家中主体定位和角色的问题。我们国家一直强调产学研结合,很多外国人对这个很重视。为什么产学研结合?是因为我们做得不好,所以要做产学研结合。在中国技术创新的主体应该是企业。从某种角度讲,我们应该把这个角色定位逐渐转化为以知识创新主体在高校院所,技术创新主体在企业。不管你是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经济是一门科学、一门技术,符合它的基本规律。因此我们在探索模式的情况下面希望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
 
  第二战略性研究科学性和可执行性。我们讲讲美国人,美国人搞了星球大战计划,为什么?是因为当年算尽了苏联拖不起,苏联经济实力达不到跟它同步的。把苏联拖垮了,苏联解体。中国跟着星球大战做了863计划,一直下来,美国人感觉麻烦了,感觉现在很可怕,我们踏踏实实延续了这个计划,坚持了25年。美国,纳米计划最近很热闹,美国的纳米计划08年已经停掉了。美国人为什么将纳米技术停掉?完成了纳米计划最主要的核心部分,就是光刻技术。人家在前面等着我们了。但是中国还在做,大家想想美国的战略目标、战略规划非常好。他现在讲新能源计划,大家想想美国这个国家,那么大的面积,什么都不缺,要搞什么新能源呢?为什么要做这个?目的是什么?目的是制约中国的发展。让发展中国家也搞新能源,新能源有问题,就提高能源成本,让你经济发展往下降。也就是说真实战略目标是什么。应该说今天中国人考虑问题,要想它的背后是什么。
 
  我们也做过这个战略总体研究,这有几十万字,各种各样的报告,专利技术报告等等,这都是建立在数据基础上面。这是过去在我第一次在五年计划开头的时候就做好了部署安排。有几百位专家参与了我们整个过程。比如说对于纳米技术的分析,有各个国家的分析情况,公司分布情况,在中国,纳米都在学校里面做,浙江大学、清华大学等等。你看人家都是公司。说明了一个问题,你要想这个道理,企业不能把这个责任卸给其他人。不同领域里面,白色的越多说明越热门,中国热门集中在什么?纳米上面。人家不是的,这不在一条线上面。比如说人家核心专利,我们今天这个热门做这个,明天热门做那个,而且很多科学家都是以发表论文、申请院士、什么国家奖为目标,而不是以国家利益和产业价值为目标的。这是对外依存度情况。一个战略计划,要有科学性,要有长远性,这才是你真正能够做到的事情。
 
  第三是保护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的策略和措施。大家可以看一下,磷酸铁锂的情况,磷酸铁锂专利之争。国外是没有的时候封锁你,高价卖你,你有了低价压着你,不行就资本并购,再不行就产业转移。人是一群动物,高级动物,各个种群,都是一个民族,跟狼一样的种群,谁能取得更多的空间、资源、利益,谁就在这个世界上面生存下去。曾经有很多海外回国,我也是海归派,很多人跟我说国家强大,你们要努力做,我说你没有资格跟我说这个。我不是一个民族主义者,我认为这就是竞争,这就是事实。
 
  第四是新材料环保和节能技术。中国正处工业化加速发展、成熟期之间。他们已经进入后工业,有一个美国比较友好的教授,在今年年初跟我说,时代周刊说去年33万亿的时候写了一个文章中国工人。中国的经济比较是我们能够跟美国人平等对话的基本原则,这一点大家要永远记住。我们要掌握好节能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平衡关系,不能因为这个发展,这样我们只有被动挨打。
 
  最后是运营机制方面的。管子有一句话,正如PPT上面所显示的。我们现在以一个项目、个人牵头为主,现在以团队、基地、项目三位一体化,从个人到群体,建设一支核心团队,培养团队核心建设中国的材料学研发体系,保证我们的可持续发展。这在基础研究里面形成学派和体系,形成系统的系统。我们曾经做过创新团队的有关研究。可以看到,比如说材料领域里面,如果说要做核电站里面的,现在逐渐开始替换材料。交叉领域里面,同样一个激光技术,在军事、国防各个领域都有,大家可以看到各个领域都可以铺下去。这一次激光器也开始了这方面有关的工作。
 
  最后用一个小结,这是引用一个先生的话,中国只是一个材料大国,而不是强国。什么是材料的强国?所生产材料的品牌、专利、标准在国际上面占有一定的地位。第二有能力做早有效利用本国资源部容易,在一定时间内可以矗立在材料生产及应用中所存在的各种问题。在国际材料科技期刊中占有一定地位,并为世界同行广泛引用等等。
 
新材料的创新导向,满足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促进材料产业技术创新、建设德才兼备的人才队伍、保障国家安全等等。我的报告就到这里结束,谢谢大家!
 
 
 

   分享到: 新浪微博 QQ空间 开心网 人人网


来源地址:http://ct.cctv.com/20101120/10631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