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城旅游业打造成新兴支柱产业的思考
(据晋城政务) 作者:延何柱
2010全县接待游客160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1亿元,旅游综合收入5.5亿元,进而把阳城建设成华北地区优秀的旅游目的地,这是阳城县委、县政府在“十一五”开局前做出的战略部署。近年来,阳城县旅游业发展迅速,但与全国旅游业发展的总体水平相比,阳城仍处于产业规模扩张的初级阶段。主要表现为:基础设施差,功能不配套,旅行社以外出为主,旅游客户网络还没有建立起来;体制不顺,开发不够,产品单一,经营不活;旅游线路粗放,还没有形成一个完善的旅游线路,游客停留时间短;舆论宣传不力,有关倾斜优惠扶持政策落实不到位;旅游协作尚未建立起来,旅游成本高。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阳城旅游业综合竞争力不强,这与我们所拥有的丰富的、独特的旅游资源极不相称。
旅游业具有综合性强、关联度高、辐射面广、带动力大等特点,面对纷繁复杂的行业体系,我们应紧紧抓住“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环节,全力突破当前制约旅游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矛盾。
把握三种特性 实现三大飞跃
可进人性、可观赏性和可逗留性是游客到景区实现旅游行为的基本前提。在现有基础上,进—步科学规划和精心打造,提高阳城旅游景区(点)的吸引力和接待能力是工作重点。
首先要把握旅游的可进入性,解决“能去看”的问题。现代旅游要求是行得快;游得慢。交通是发展旅游的首要问题,一个地方再好,如果游客进不去就不会有发展前景。近年来,阳城县交通建设形势喜人,为旅游发展提供了基础条件,使一些原来“藏在深山人未识”的景点在公路的延伸中被发掘。但这些远远不能满足旅游经济发展的需要。一些景点仍存在路途远、路况差的情况。如大巴车不能到达蟒河旅游区,到析城山、云蒙山还要3.5小时的车程。游客行路的时间比观景的时间长,使游客无法安全舒适地享受旅游的快乐。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旅游部门与交通部门通力合作,以制定和落实《阳城旅游交通规划纲要》为突破口,紧紧抓住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和中央加大对农村基础建设投入等契机,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加大投入,改善旅游交通设施。首先解决蟒河、析城山景区的可进入性问题。其次构建晋阳、阳候高速通道及阳垣路通道网,连接李圪塔至析城山至杨柏大峡谷到蟒河西山的道路,形成快捷安全的旅游通道。
其次要把握旅游的可观赏性,解决“好看”的问题。旅游是眼球经济、注意力经济,有差异才有吸引力。我县旅游资源种类多、品位高、差异性大,与周边地区恰好形成互补,同时,在我县同类资源中,又各具特色,异彩纷呈。如皇城相府、郭峪古城、砥洎城同为城堡,但又风格迥异;蟒河、析城山、云蒙山同为自然山水,但差异极大,自然又形成互补。为此,应凭借优势特点,对全县旅游资源进行整合,不断推陈出新,打造特色旅游产品,如“中国东方古堡游(相府、郭峪、砥洎城)、历史文化名人游(陈廷敬、王国光、张敦仁)、黄土高原小桂林蟒河游、休闲度假析城山游、吸氧健身云蒙仙境生态游”等五大旅游精品,为旅游者提供多样化的“菜单”,让游客在短时间、近距离内欣赏到不同的旅游产品,感到物有所值,不虚此行。
三是把握旅游的可逗留性,解决“耐看”的问题。这是旅游经济实现高位越升的唯一出路。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传播文化的重要载体。要把“过路游”变成“目的游”,不仅需要丰富多彩的美山美水美景形成“亮度”,还要发掘文化内涵,增加“厚度”,提高旅游单位绩效。两个例子可以说明问题:西北一个乱石遍野的旧堡寨,谁也没想到它跟旅游有关。张贤亮策划的西部影视城建成后,这里文化品位剧增,成了闻名全国的旅游景点,一年旅游收入数百万;地势偏僻的龚滩古镇巧借由程前、秦海璐主演,在该镇实地拍摄的电视剧《桐籽花开》《奇人安世敏》热播之际,推出品千年古镇、游石板老街、赏百里画廊、漂阿蓬险滩等旅游项目,今年上半年接待游客4.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246万元,分别与去年增长9.7%和101%。
不足10%的游客增量创造了100%的效益增幅,龚滩古镇的事实告诉我们,在旅游发展的初始阶段,旅游经济靠拼景区(点)的多少和游客数量,但到一定时期,旅游经济就靠拼景区(点)的品质和内涵。因此,我们还要在挖掘历史、丰富内涵、强化体验参与等方面狠下功夫。皇城相府景区要重点包装私塾求学文化、民居民俗文化、军事城堡文化、陈廷敬的为人为官之道;蟒河景区要重点建设动植物资源标本馆,深挖药材文化、山水文化;析城山要重点包装岩溶地质地貌科普文化、亚高山草甸文化,按照古制恢复商汤祷雨仪式;九仙女湖要重点建设仙女文化、亲水体验参与项目。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过路游”变成“目的游”,半日游变成二日游三日游,增加游客在阳城的滞留时间,提高旅游附加值。
把握三种趋势 突出三化运作
旅游发展必须要创新思路。我们的资源不比别人差,但为什么没有别人响?我认为,除了宣传促销手段单一外,突出的问题在于整体形象不鲜明,景区之间各自为战,用力分散,发展后劲不足。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把握三种趋势,突出三化运作。
一是把握客源市场国际化趋势,促进市场开拓世界化。从桂林、张家界、焦作及全国的旅游经济形势分析,虽然支撑旅游业的主体仍是境内客人,但其增势疲软,境外旅游需求迅猛增长,市场诱人,入境游客特别是外国游客正在成为全国旅游经济新的增长点。谁先抢占这个市场,谁就赢得旅游经济的未来。而阳城的此项工作几近于零是不争的事实。
改变这一事实需要联合宣传、招商、外事等部门,加大整体促销力度,不断拓展国际客源市场。在巩固晋豫、京津冀、长三角、中南区等国内市场的同时,集中精力攻克港澳、日韩和欧美三大板块,力争在外国市场里夺得更大份额。
二是把握信息传递数字化趋势,促进市场促销网络化。宣传促销是旅游经济发展中的关键环节,要开拓国际客源市场,宣传促销必须国际化。在信息传播数字化时代,利用网络促销可大幅度节约成本,数以亿倍提高传播速度,无限制扩大传播区域,超乎想象地提高效率。我们现用促销方式十分陈旧,大体可分为散发旅游宣传小册子、开推介会等方法。这些方法耗时耗财耗人,效果却不明显。当前,互联网已成为发达国家旅游者最主要的信息来源。如美国就有26%的旅游者通过网络获取信息,比例最高。其次是旅行社(22%)。由此可见,现用的宣传促销方式已远远跟不上时代。因而应追寻时代特征改进促销手段,利用电视、网络平台推介旅游精品,让任何人随时随地都可查阅,彻底打破现在宣传促销工作的时、空、人限制。同时组织旅行社到国外去,与当地旅行社结盟,形成长效促销网络。
三是把握广告新闻化趋势,力求促销手段效益化。无论在视频媒体、平面媒体和网络媒体上,新闻的读者群都要比广告大得多,一个好的新闻事件可以家喻户晓。旅游广告要想占领更多观众,必须把它新闻化,让读者在阅读新闻中不自觉地接受信息。还可利用新闻与广告间的成本悬殊,节约开支。
两个事例证明这个问题。2004年,一些省市在北京王府井推介旅游,并请记者前来助威。—些单位按照传统做法,十分卖力地发资料,搞咨询,期望得到媒体关注,扩大活动影响。结果一地级市策划了“市长送票到胡同”活动,吸引了所有记者的目光,占尽了风头;“红岩魂”展演也是其中的范例。在《红岩》小说和电视剧的影响下,白公馆、渣滓洞等盛极一时。工作人员没有满足这些,积极拓展新的市场。但他们没有固守一本书、一张画的宣传方式,另辟蹊径,成功策划“红岩魂”展演活动到全国各地巡演,在新闻媒介助推下,活动轰动全国,掀起一轮又一轮的旅游热潮。去年接待游客250万人次,这些都说明好的资源和契机要有好的策划,才能得到最好的效益。
把握三对矛盾 解决三大难题
观念决定行动,思路决定出路。目前阳城旅游业受多种因素制约,还存在散、小、弱、差等特性,市场竞争力不强。资源的丰裕度与产品的成熟度不成比例。具体来说,就是要突破体制束缚,实施集约化经营,积极主动融入区域合作大潮。
一是把握现代企业制度与现行体制的矛盾,解决企业生存发展问题,按照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理顺旅游管理体制。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问题是旅游业发展的大问题。由于历史的原因和政策的因素,阳城县旅游景区多数处在不同乡镇,存在多头管理的现象。长期以来,管理体制不顺,运行机制不活,制约和影响着旅游产业的发展,致使一些突出问题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为此;必须依据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要把旅游企业、旅游经营者全面推向市场,逐步实现旅游资源配置、市场营销、产品品牌、企业管理市场化,实行“三权”分离,使旅游企业成为自我发展、自我约束、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
深化旅游企业改革,以资本为纽带,鼓励优势企业进行低成本扩张,通过跨行业、跨所有制、跨地区的投资、联合、兼并,对旅游企业的组织结构进行重组,提高规模经营水平。
二是把握投入与产出的矛盾,解决粗放生产,实行集约经营。近年来,阳城县旅游得到一定发展,但存在着重投入、轻产出的问题,旅游产业的增长方式仍然是低层次、粗放型。“一流资源、二流开发、三流管理”,旅游产品的档次和品位不高,精品名牌的旅游产品不多。有的景区为此背上沉重的包袱,举步维艰,难以发展。因此,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超前规划,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合理投入,延伸产业链条。完整的要素,齐备的功能缺一不可。景区的主题活动也不容小视,要把参与性、趣味性、娱乐性结合起来。要利用景点活动激活旅游。到过深圳“锦绣中华园”的人,大都看过那台文雅的以服饰为特色的歌舞剧,确实为游人增添了一道新的风景。无锡的水浒城里也有类似的表演。在“静”的旅游景点,辅之以“动”的文艺演出,既可为景点增添亮色,而且能使演出增加收入,达到共赢的目的。我们的旅游景点如果加上富有当地民俗特色的表演,使旅游景点既有人文价值,又有娱乐功能,将会取得可观的经济效益。因此,要深度挖掘阳城丰富的资源,充分发掘各种资源优势,把自然资源、人文资源、社会资源等各种优势资源整合起来,转化为高效的旅游资源,开发一批有影响力、有竞争力的精品项目和精品线路,打造一批叫得响、过得硬、推得出的旅游强势品牌,要培育和发展一批名牌旅游企业,扩大经营规模,增强竞争实力。鼓励组建各类综合性和专业性的旅游集团,发挥管理优势和品牌优势,实行网络化的规模经营,采取联合兼并、股份制改造、资产重组等方式,组建一批龙头骨干企业,通过不断培育和发展,打造成为名牌旅游企业,以提高全县旅游产业的整体竞争实力。
三是把握经济全球化与狭隘的地方性矛盾,增强合作交流,铸造全新的旅游形象。旅游发展牵涉面广,关联度大,带动性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旅游资源分散在各个乡镇和不同的管理部门,旅游产业延伸涉及不同的产业、行业。因此,仅仅依靠旅游部门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充分认识到建设旅游强县、培育旅游新兴支柱产业是全县的大局,各级各部门必须牢固树立全局观念,主动沟通,互相补台,从组织领导、产业政策、资金投入、工作部署等方面给予密切配合,通力合作,共同做好旅游经济发展这篇大文章,并且大力实施“全民兴旅”战略,形成全社会都关心、参与旅游的氛围,自觉营造旅游发展环境。同时,区域联合互动已成为当今旅游业发展的一个显著特征,其突出的表现形式就是旅游经济一体化。阳城旅游要真正走出娘子关,走向世界,就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拓宽思路,主动融入旅游经济一体化的新潮流,加强“晋焦洛、晋冀豫”金三角形成的区域联合机制,努力实现旅游交通一体化、旅游产业一体化、旅游市场一体化和旅游信息一体化的格局,在此基础上,还要与长三角、珠三角的主要城市加强旅游合作互动。同时,加快旅游营销创新,加大立体促销,建立全方位、多层次、大领域,高密度的旅游促销网络,增强全县旅游形象,整体策划、包装和宣传,不断提高阳城旅游品牌形象的影响力和公众知名度。
http://www.jcscene.net/50/2006-2-27/4@350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