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服务业>  正文

政协委员建议规范劳务派遣用工行为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2011年1月18日

个别企业使用劳务工竟高达90% 政协委员建议规范劳务派遣用工行为

  因成本低、管理灵活,上海劳务派遣用工市场“异常”活跃,且呈无序化发展趋势。这种用工形式迅猛发展的背后,损害的却是劳动者的权益。市政协委员肖涛在大会发言中提出,政府部门应加强市场监管,规范劳务派遣用工行为,扭转“同工不同酬”损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现状。

  “过去,劳务派遣工大多是一些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技能素质偏差的劳动者,”肖涛委员说,现在劳务派遣几乎遍布各行业、各类岗位,不仅在各类企业,学校、医院等事业单位,甚至一些党政机关,“许多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也被纳入劳务派遣工行列”。

  据调查,2003年劳务派遣工占企业全部用工人数的28.3%,2006年上升至33.8%,2008年初达39.7%,最近两年仍呈上升趋势。其中制造业比例最高,占43.6%;从所有制类型看,国企最高,占47.2%,个别企业甚至高达90%。

  《劳动合同法》明确“劳务派遣一般在临时性、辅助性或者代替性的工作岗位上实施”。市总工会最新调查却显示,58%的劳务工认为自己的岗位是固定性的,17%的劳务工认为自己的岗位是长期性的;认为自己岗位是临时性、辅助性和替代性的分别只有18.5%、13.6%和4.1%。

  肖堃涛委员认为,劳务派遣用工无序化扩大,同工不同酬,损害了劳动者合法权益,不仅导致劳动纠纷多发频发,妨碍劳动者技能素质提升,更会带来劳动者就业不稳定性和危机感,继而影响社会稳定,制约上海产业升级。

  “为给劳动者创造一个公平、体面、有尊严的劳动就业环境,必须加强市场监管和立法保护。”肖堃涛建议,政府部门应开展劳务派遣用工情况专题调查,全面了解本市劳务派遣用工现状、特点及存在的突出问题,研究制定对策、措施。在此基础上,对明显超出法律范围、大量使用劳务派遣工的用工单位,进行执法检查和清理整顿。“禁止党政机关以人才派遣名义使用劳务派遣工,督促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带头执行基本用工制度。”

  肖堃涛还建议,相关部门要依据《劳动合同法》,尽快研究制订《劳务派遣用工实施办法》,或对《上海市劳动合同条例》予以修订,明确劳务派遣的准入岗位、期限、比例、待遇等,以及劳务派遣单位与实际用工单位的权利、义务,为规范劳务派遣市场提供法律保障。( 2011年1月18日 )

   



来源地址:http://www.shanghai.gov.cn/shanghai/node2314/node2315/node4411/u21ai4752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