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新区区委副书记、区长姜樑
“三个着力”归于一个“创新力”
浦东要按照“三个着力”的要求,更好地发挥其在改革开放中的先行先试作用、在推进“四个率先”中的示范带动作用和在建设“四个中心”中的核心功能作用。
“‘十二五’浦东创新的步子肯定会更大。”浦东新区区委副书记、区长姜樑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2015年,浦东要让“大飞机飞起来、主题乐园开起来、上海中心站起来”。
韩正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按照“三个着力”的要求,更好地发挥浦东在改革开放中的先行先试作用、在推进“四个率先”中的示范带动作用和在建设“四个中心”中的核心功能作用。姜樑说,其实“三个着力”最终还是要考验我们的“创新力”。
聚焦“四个中心”核心功能区建设,着力提升资源配置能力和服务辐射功能———这是浦东新区未来工作的重中之重。尤其在金融中心建设方面,浦东将重点推动机构集聚、先行先试、空间扩容和环境配套,着力吸引全球知名金融机构、金融机构总部等集聚浦东;进一步推动国家重大金融改革在浦东先行先试,积极推进金融市场、产品、服务和功能创新,配合做好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推动各类新兴要素市场尽早落地。
迪士尼恐怕是姜樑在两会上被问及最多的话题,他的视野没有局限于一个乐园本身,而是以此为重点来推进国际旅游度假区建设,带动华夏、滨海、新场等区域旅游资源开发。
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根本要靠人才。今年,浦东将以张江高科技园区等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为抓手,以金融、航运、高新技术等领域为重点,推进国际人才创新试验区建设,加快集聚一批浦东产业发展紧缺急需的领军人才和团队。以居住、教育、医疗、文化等为重点,加强配套服务,优化人才创新创业环境。但在姜樑心中,政策上的突破并不是最难的,难的是构建怎样的环境来吸引人才,用他的话说“让人才来做什么”。
“我们有了大飞机项目,就可以集聚这方面的领军人才和团队;有了迪士尼,就需要懂得国际旅游度假项目建设、运营的国际人才。”姜樑的观点很清晰,用项目来吸引人才,而非脱离基础空泛地谈吸引人才的种种优惠。
■杨浦区区委书记陈寅
培养属于自己的500强总部
杨浦区区委书记陈寅表示,创新发展思维,就不能局限在当前,杨浦重视科技小企业的培育,因为他们中很可能会诞生今后属于自己的500强总部。
去年1月5日,国家科技部正式批复杨浦为全国首批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将杨浦与国家战略紧紧联系,使杨浦拥有了站在新起点、实现新突破的发展契机。
然而一个问题迎面而来,创新试点城区,前人从未走过,没有经验可循,该从何入手?有一种说法自然而然产生,创新城区当然离不开“引智”,招揽更多国际总部落户,一定能为此“加分”。
这话虽然没有说错,但杨浦却并没有对此一味追求。一个典型是,杨浦把大量稀缺的土地资源优先向高校、研发孵化、科技商务等领域集聚,舍得腾出最好的土地支持大学扩建,舍得让出好的商业和房地产项目建设科技园区,让更多处于雏形期的中小型科技企业在杨浦顺利成长。
“既然要创建知识创新区,那么杨浦就必须把土地资源、政策杠杆全面向‘知识’倾斜。”陈寅表示,别小看这些科技型小企业,只要扶持得好,未尝不能诞生出未来中国的500强。届时,它们的总部自然就会落在杨浦这个“娘家”。
站在新时代起点的杨浦,变得更加“聪明”了,除了“筑巢引凤”,也要“自主孵化”。“总部”可以招来,也可以培养。
有创新,就有风险;有风险,就会失败。把鲜花和掌声送给成功者,那又该把什么送给失败者?
“杨浦正在建立宽容失败的机制,动用社会力量建立保险机构,给企业尽可能多的支撑。”陈寅指出,包括“投贷联盟”、“银园保”等一系列政策已经出台,而下一步,还会依托市场化力量,进一步实现多层次的风险分担机制,并着力探索质押企业未来投资期权的产品模式,实现债券融资和股权融资的有效结合。
要创新,关键要靠人才。陈寅表示,国家“千人计划”中已有30多位落户杨浦,而在“十二五”期间,这个数字将会扩容到100位。
“创新城区的发展需要一系列高级人才。”陈寅指出。据了解,杨浦区已在新江湾城国际生态社区建造近3万平方米人才公寓,供海归领军人才居住。
■长宁区区长李耀新
一切从打破旧思维模式开始
为了把长宁区建设成宜商宜居的国际新城,区政府打破传统旧模式,大胆创新。在“精品虹桥、国际商都、智慧高地、活力城区”这16字方针中,处处显现“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建设思路。
“精品虹桥是建立在依托虹桥、拓展虹桥的基础上,我们要在大虹桥中起到引领先行的作用,这是转型的第一步。”长宁区区长李耀新(见图)说。国际商都将着重体现长宁区贸易中心的功能,国际商都的概念不是传统的内贸加外贸,而是在新的服务基础上发挥新的贸易业态。
在数字长宁的战略基础上创新、转型,李耀新表示,智慧高地是最佳诠释。长宁区目前已率先建立数字高地,接下来还要围绕3E系统(E-bussiness、E-government和E-community)建设与三大电讯集团合作。临空工业区已在两会前实现了无线上网全覆盖,今年3月,虹桥商务区也将全覆盖。他透露,两会后,长宁区政府将率先提出无纸化办公,领导可以通过电脑触摸屏来签署文件。“这是有难度的,要在法律上使无纸化文件有效,这就是创新的工作制度。”李耀新说。
在打造活力城区上,李耀新介绍,长宁区将结合国际社区的特点,在靠近大虹桥区域拓建大型会展区,打造国际舞蹈艺术中心、虹桥国际艺术中心,将一批文化项目列入“十二五”规划。
为了把长宁区建设成宜商宜居的国际新城,区政府还将打破传统旧的思维模式,大胆创新。比如,加快旧区改造,建设现代化大型居住区;比如建设更多的公共租赁房和人才公寓。李耀新介绍,长宁区的人才公寓建设和郊区不一样,不是划块地然后重新建,而是既要有增量,还要挖存量。该区把世博会后日渐萧条的经济型酒店组织起来改造成酒店式公寓,让他们转型,让人才住进酒店式公寓。这样既解决了这些酒店的生存问题,又解决了人才住宿问题。
(来源:劳动报 作者:黄雨清 罗菁 王业斐 选稿:王丽琳)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