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说明
又是一年年末时。今年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向世界展示了当今中国的风采,也向国人传递着最新的世界变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谈住房、谈汇率、谈物价,百姓的民生热点持续受到关注,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传递出了强烈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信号。高铁建设,三网融合,让我们看到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马不停蹄。解放日报社会调查中心和神州市场调查公司联合进行了“展望2011年,百姓最关注的民生热点”调查,深入了解市民对2011“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有何期待。
本次调查以电话采访的方式进行,调查对象为18岁以上的市民,共获得有效样本351份。受访者中男女比例分别为49.0%和51.0%,年龄在18岁至25岁的占21.7%,26岁至35岁的占26.5%,36岁至55岁的占26.2%,56岁至70岁的占20.2%,70岁以上的占5.4%。高中、中专及以下学历者为48.2%,大专和本科学历者为51.6%,硕士及以上为5.2%。本次调查还对样本的职业和收入做了随机分配。
调查显示,受访者最为关注的是物价稳定和收入增加;其次是住房价格及百姓的安居成本。
新年百姓十大期待
2010年,在上海老百姓心目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成功、精彩、难忘的上海世博会是2010年百姓心目中的辉煌;同时,下半年高企的CPI指数也让受访者感慨万千。在新的一年来临的时刻,老百姓有什么期待呢?
物价稳定成为老百姓新年的第一期待,有68.6%的受访者选择此选项;与此相对应的是收入增加,有48.9的受访者有这样的期待;位列第三的是房价有所下降,有43.7%的受访者选择此项。以后依次为医疗保障、食品安全、教育公平、养老保险、经济发展、药品安全和环境友好。(见下表)
值得注意的是,在解放日报社会调查中心过去做过的调查中,受访者在关注收入的同时,也很关注经济的发展,而本次调查显示,期待经济发展仅仅排在第八位。
2011年也是“十二五”规划的头一年,老百姓关注2011,同时也关注“十二五”。在回答“对‘十二五’期间的经济、社会发展有怎样的期盼”这个问题时,受访者首选的是“严控通货膨胀,保持物价平稳”;其次是“收入公平,防止贫富差别继续拉大”;第三是“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总体保持稳定”。
显然,在社会经济得到高速发展的时候,受访者感觉自己的收入还没有与经济发展GDP同步,因此,关注的重点更加趋向于和自身发展有紧密联系的要素,尤其关注社会的公平正义。与此相对应的是,在回答“‘十二五’期间,在社会事业方面,政府应重点投入和提高的领域”这一问题时,受访者给出的顺序是:社会保障体系、居民住房保障、医疗卫生体系和劳动就业。
有关专家分析认为,我国经济在经历了30年的快速增长期后,正在进入一个新的转型期。今后的发展将更多地体现在质量和效益提高上,而不是体现在速度上。因此,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及社会保障的建设仍然任重道远。特别是面对房价上涨和生活成本上升,我国居民收入仍是制约扩大内需的重要因素,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仍然滞后于人均GDP增长。社会经济学有关专家认为,只有让百姓收入赶上经济增长的幅度,老百姓才能感受到经济发展给他们带来的好处。
物价收入牵动百姓的心
本次调查,老百姓对物价表示了前所未有的关注,这是有原因的。今年11月食品价格同比上涨11.7%,CPI同比上涨5.1%,创28个月来最高,老百姓切实地感受到物价上涨、生活成本上升带来的压力。
为此,在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要落实“米袋子”省长负责制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把稳定价格总水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国务院紧急出台了稳定物价16条,11月底以来,“吃”的价格趋稳或有所下降。
本次调查显示,受访者在面对“吃”的价格趋于平稳的状态下,依然对于物价表示担忧,其中:36.4%的受访者最关心的是生活成本如水、电、煤、气、油等是否还会继续涨价;25.8%的受访者担忧2011年的物价会不会比今年还高;有13.2%的受访者则有银行里的存款是否会贬值的疑虑;而12.3%的受访者最想知道的是银行明年是否会继续加息。(见下表)
中央确定明年“把稳定价格总水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显示稳定物价的决心很大。其实,与物价关联最紧密的是老百姓的收入。我国2004年开始酝酿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案,但等级之间、行业之间和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过大,职工工资增长幅度低等问题持续存在。这已成为制约我国提高百姓消费总水平、扩大内需、拉动经济的绊脚石。
在物价不断上涨的背景下,切实采取多项措施让老百姓的“钱袋子”鼓起来,这是最好的“定心丸”。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研究制定收入分配改革方案”作为“加大改革攻坚力度”的重要内容,可见对此事下了决心。
调查中,受访者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首先是完善普通职工的福利待遇,特别是高温等特殊时段特殊工作环境的津贴,以及加班的工资补贴;其次是个税的调整改革。同时还应对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税收改革,使其能将更多的利润用于基层职工分配。
住房需求仍然迫切关注
多年来,住房问题一直是老百姓关注的热点,尤其是今年以来,国家采取大量措施来稳定房价,部分百姓也等待房价有所回落,但在新的一年即将来临的时候,看到的数据仍然令不少百姓迷茫,11月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了7.7%。
房价涨幅是否还会加快?有32.9%的受访者表示最关心这个问题;其次,16.6%的受访者提出房价还有泡沫吗,明年是否会降低的疑问;而11.5%的受访者则十分关注保障房和廉租房的政策力度在明年是否会继续加大;另外,如物业税、二手房交易税收政策、银行的房贷政策等问题也受到受访者普遍关注。(见下表)
当问及解决房价问题最有效的措施时,36.7%的受访者认为政府应该继续加大房价调控政策出台的频率和力度;其次,16.9%的受访者表示最重要的是要完善住房保障体系,提供更多的低价商品房、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等;另外,还有12.6%和11.7%的受访者觉得要抑制投机行为,整治市场中的炒房现象以及要重拳打击开发商囤地捂盘,增加房地产市场供应。
调查期间,国务院相关会议提出,要加快推进住房保障体系建设,强化政府责任,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缓解群众在居住方面遇到的困难,逐步形成符合国情的保障性住房体系和商品房体系。住建部日前提出,明年计划建设保障房1000万套。收入低的人群将实现居者有其屋,房价将与百姓承受力相对接。
上海市政府日前召开的保障性住房建设推进会传出消息,明年,本市保障性住房确保新开工建设和筹措1500万平方米,供应1150万平方米。老百姓对于住房的期待,明年会不会有所实现?
对安全感期待逐步提高
尽管百姓的收入没有跟上经济发展的节拍,但毫无疑问,百姓的绝对收入还是增加的。特别是生活在各方面设施都比较完善的大城市。然而,不少受访者却表示,生活中缺乏足够的安全感。调查中,受访者最为关注的是食品药品安全,其次是交通安全和消防安全。
民以食为天,近年来频发的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如“地沟油”、“化学火锅”、“三聚氰胺”等都让百姓对当今食品安全产生极大的担忧,怎样才能让老百姓吃得放心?38.4%的受访者认为必须加大处罚力度,建立完整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25.8%的受访者认为最重要的是先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确保监管有法可依。还有15.2%的受访者认为应该按照“属地管理”,严格执行问责制。(见下表)
近年来,媒体不断曝出酒驾、交通事故逃逸案件,这些违法行为已经严重影响了公共交通秩序和人身安全,成为交通安全的最大隐患。受访者对此表示了极大关注。调查中,有35%的受访者呼吁明年相关部门应该积极采取行动,出台并落实相关法律法规,严惩并重罚违反交通法规的行为如酒后驾车、超速驾驶等。
对于公共场所、住宅的安全问题,受访者普遍认为应该加强预防为主的制度建设。26.4%的受访者表示最有效方法是加强制度执行的检查落实,严格执行问责制;其次,20.6%的受访者表示加大对普通百姓的安全防范宣传力度也非常重要;另有受访者认为最有效的是需要加强安全制度建设,配备必要救生器材,选择比例也达到18.3%;其他相关措施如增强公众安全避险和自救逃生能力以及严格对外来务工人员的专业培训也分别有13.5%和6.3%的受访者选择。
显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将有更多的百姓关注所在城市的安全问题,随着社会的进步,百姓对于安全的期待要求也将越来越高。
教育公平越来越受到重视
教育是上海市民关注的重点,调查表明,受访者在明年可能增加的家庭支出中,教育培训被列为第一,达到23.8%;住房被列为第二位,达到22.3%;第三的是旅游支出,达到21.2%。在调查明年对教育问题的期待时,受访者对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位列第一。受访者认为,教育资源的均衡是教育改革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择校费、学区房等一些社会现象,关键在于教育资源的不平衡;其次是规范学校的收费项目和标准,这方面,需要加强9年义务教育以外的教学机构,比如学前教育、培训班等的监督。在这方面需要有制度建设。(见下表)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受访者提出,要正视目前教育方面存在的重分数轻育人的现象,尤其在孩子的中学阶段,这个时期的孩子正是人生观、价值观和学习方法养成的时期,在一个富有激情和创造性的环境中成长是非常重要的。受访者期待,让孩子有一个自由成长的天空。
来源地址:http://www.shanghai.gov.cn/shanghai/node2314/node2315/node4411/u21ai4707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