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德国的黄弢定好了归国的日期,留学8年正式回家,不是为了什么高薪职位,而是一个看起来与他有些遥远的上海“世博会”。
出国留学前,黄弢的家乡上海正在申办世博会,8年过后,世博会已在他的家乡红红火火地办起来了。在德国的黄弢对世博会并不陌生:汉诺威世博会的影响让当地人津津乐道。那时,黄弢就打定了主意:当祖国举办世博会的时候,我一定要回去,为世博出一分力,为祖国尽一份心。
今年4月,黄弢以城市志愿者外建站站长的身份投入了世博服务工作,成为一名“蓝精灵”。作为一个拥有双学位的海归,他把自己的聪明才智带入了这份看似重复琐碎的工作。
黄弢所在的站点正对世博园区6号出入口,是个人流量极大的点。初建站时,由于不熟悉情况,游客的提问常让黄弢和同伴一头雾水,作为站长的他心里急得不行。回到家里,黄弢把游客的主要问题整理出来,一项项上网找资料、查阅地图,甚至还跑到站点周边考察。确保对每个公交站的位置都了如指掌后,黄弢凭着自己的“第一手资料”制作了包括轨交、公交、自驾等多种出行工具的表格,压在特制的软玻璃台板下,为游客提供“半自助”的交通查询服务。那时,黄弢给自己定下了一个工作目标:半个月后,要成为名副其实的“问不倒”、“路路通”。
进入夏季,连续多日酷暑40度,为了给经受酷暑煎熬的游客降温,黄弢和同伴们发明了一种“冰块法”——把站点里的冰块,敲成小块包在毛巾里,分发给游客,他们调侃自己,这叫“送人冰块,手有余凉”。
因为家住得近,黄弢即使不当班,也留守家里随时待命,偶尔哪个站点的站长临时有事或身体不适无法上岗,一个电话过来,黄弢立刻就能到位。因为什么事都能应对得出色,同伴们送了黄弢一个外号“万能胶”。
曾有朋友劝黄弢:“凭你的学历和背景,找个高薪岗位不成问题,何必把光阴浪费在没有报酬的志愿工作上?”黄弢不以为然:“工作随时都可以找,世博却是百年难遇,如果可以用自己这些年来学到的知识为它做点什么,比什么都值。”
世博会结束后,黄弢粗略地算了下自己的成就:上岗时间超过650小时,直接提供服务超过30000人次。
来源地址:http://www.shanghai.gov.cn/shanghai/node2314/node2315/node4411/userobject21ai4648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