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编制目的
为进一步落实总体规划对该地段提出的功能定位和发展目标,直接指导该区域的开发建设,加强沿海岸线及风景区的保护,全面改善生态环境,提出合理的区域发展框架和引导政策,促进旅游及相关产业发展,提高该区的综合竞争力,编制本分区规划。
第二条 规划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及实施细则
《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
《威海市城市总规修编》
《威海市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
《威海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暂行规定》
《威海市环海路建设控制规划》
《威海市北海旅游度假区分区规划设计任务书》
第三条 规划原则
1. 可持续发展原则
2. 协调发展原则
3. 整体特色原则
4. 市场导向原则
5. 可实施原则
第四条 规划期限
近期:2005-2010年
远期:2010-2020年
第二章 规划区范围、性质、规划目标
第五条 规划区范围
北海旅游度假区原为环翠区孙家疃镇,辖区总面积17.4平方公里,海岸线63华里,辖11个行政村,分别是:远遥村、外窑村、孙家疃村、沙窝村、里窑村、靖子村、山东村、王家村、陈家疃村、合庆村和黄泥沟村,褚岛也在此次规划范围之内。在此范围内的开发建设及资源利用均应符合规划提出的建设与保护的管理要求。
第六条 规划区性质
1.主要功能:旅游度假、海滨风光旅游
2.景观特征:海湾海域景观、海滨海蚀地貌
3.等级与所属: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胶东半岛海滨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4.景区性质:以山海风光为特色的滨海旅游度假区
第七条 规划目标
1.依托海洋文化资源与民俗文化资源,以市场为导向,坚持大旅游理念,树立精品意识,合理开发海洋资源和山体资源,把本区建设成为以滨海旅游度假为主,兼具观光、休闲、娱乐、民俗活动、科普教育等多功能、综合型的国内旅游度假精品地区和世界旅游度假的代表性地区。
2.通过旅游度假开发,结合当地生态环境的保护,推动当地替代产业的健康发展,进而使旅游度假成为当地经济的重要支柱型产业。
3.通过规划控制,保证区域的开发建设合理有序,在充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的同时,形成优美、独特的景观风貌。
第三章 风景资源评价结论
第八条 类型特征
人文景源不足,自然景源突出;类型丰富,环境清新自然,以山海风光为主要特色。
第九条 等级评定
第十条 评价结论
优良级(一级、二级景源)资源共11处,主要为自然风景资源;普通级(三级、四级景源)资源共7处。风景资源总体质量属优良级,具备良好的开发条件。尤以山海风光、海蚀地貌为特色的风景资源见长,以此为吸引,发展成为知名的滨海旅游度假区。
第四章 发展规模
第十一条 近远期发展规模与容量
1.游客容量预测
北海旅游度假区的旅游景区共包括六个分景区,其中:
邂逅区用地面积30.8公顷,以100m2/人次计,每日可容纳游客量为3080人次;
热恋区用地面积54.8公顷,以60m2/人次计,每日可容纳游客量为9100人次;
感动区用地面积65.8公顷,以220m2/人次计,每日可容纳游客量为3000人次;
比翼区用地面积75.4公顷,以220m2/人次计,每日可容纳游客量为3400人次;
同舟区用地面积100.3公顷,以200m2/人次计,每日可容纳游客量为5000人次;
憧憬区用地面积51.6公顷,以100m2/人次计,每日可容纳游客量为5200人次;
预测平均日游客量为:2010年0.7万人次/日,2020年1.3万人次/日;
预测高峰月日平均游客量为:2010年1.2万人次/日, 2020年2.3万人次/日。
2. 居住人口预测
全区域总人口基数为13579人,未来本地常住人口增加幅度将限于极小范围内,镇域人口的增加将以机械增长为主,其中有少量来自于市区人口转移,绝大部分则来自于外来人口,包括迁徙式居住、永久定居等多种形式。未来人口分布将主要集中于孙家疃镇驻地、半月湾片区和远遥片区,而靖子头和山东村地带则加以控制,限制过大规模的普通类居住,其人口规模以区域总人口规模的20%以内为宜。
整个规划区内居住用地总面积为232.2公顷,以居住用地指标60m2/人计,可容纳居住人口39000人,其中远遥8770人,孙家疃10650人,里窑及靖子头4030人,山东村3410人,半月湾12140人。
3. 北海旅游度假区总用地17.4平方公里,共容纳67780人(旅游28780人、居住39000人),人口密度为3895人/平方公里。
第五章 功能分区与规划布局
第十二条 功能分区
按照地形地貌特征、建设状况及交通条件,将整个规划区划分为四个片区:
1.远遥片区:包括邂逅景区及其腹地
2.孙家疃片区:包括热恋景区及其腹地
3.靖子、山东村片区:包括感动景区、比翼景区、同舟景区及其腹地
4.半月湾片区:包括憧憬景区及其腹地
第十三条 远遥片区
邂逅景区作为人们相见的场所,应合理利用各种景观设计元素创造力求亲近自然的空间,强调场所的特质。
本片区的发展目标应以旅游商业、旅游居住为主,作为中心城镇服务系统的补充。
第十四条 孙家疃片区
热恋区是整个规划的主景区。通过合理规划,实现最佳的设施布局、管理和运营。
本片区的建设重点是改善商业、居住、环境、卫生等各项功能。
第十五条 靖子、山东村片区
本片区景观元素丰富,是发展户外运动的理想场所;现有村落、民居则可发展为地方特色浓郁、经济的民宿。
感动区立足体现当地原有村落渔民的生活;技术上通过单纯明了的活动线路体系及融集约性、效率性为一体的土地利用,提高空间利用和管理效率。
比翼区以阳光与健康作为主题,以体育锻炼的活动为主;功能上满足休闲、锻炼活动的需求。
同舟区以感受爱情的真谛为主旨;功能上让人们了解世界各地不同人士的爱情经历。
第十六条 半月湾片区
憧憬区是引导人们勇于追求,展望未来,放飞理想的区域。
作为旅游开发区,本区的建设应予以合理的控制引导;适合开发高档、特色旅游度假村。
第六章 建筑容量控制
第十七条 建筑容量控制
第十八条 建筑风貌控制
1. 总述
度假区建筑群以低明度的暖色坡屋顶、柔和的中性色墙体为基础,局部点缀具有亲和力的公共建筑,形成具有统一和谐感的总体基调,视觉整体效果充满阳光感与青春活力,清新、雅致、简练、温馨、明快、亲切是区域建筑风格的基本特征,整体建筑风格追求亲切明快的格调,力求形成拥有文化生命力的构成体系。
2. 建筑风貌控制
根据各个片区不同的地理位置、所处自然环境和所处景区的特色,分别对待,提出不同的建筑风貌控制要求,详见下页建筑风貌控制表。
3. 建筑高度控制
规划从区域整体对建筑高度进行分析,最终在各个片区形成外围低、核心高的建筑高度分布,即紧邻海边和位于山体坡地的建筑高度严格控制在10米以内,避免遮挡海景和山体景观,与海有一定距离的平坦地带主要控制在10-20米以内,局部地段在保证不影响整体风貌、不遮挡山海视线的前提下可突破20米的高度限制,最高可达35-40米,从整体上形成高低错落、起伏有致的沿海天际轮廓线。
建筑风貌控制表
地段名称 建筑色彩 建筑风格、形式
远遥 乳白色、银灰色与砖红色相间 简洁、优雅的建筑风格,体现当地传统建筑特色,以小尺度的空间形式与地形巧妙结合,除局部地段外,禁止建设高层建筑。
孙家疃镇驻地
半月湾
里窑 浅灰、深灰、砖红色为主 根据地形合理布局形成错落有致的空间。建筑形式为和式坡屋面,层数为(3+1)F,少量为(4+1)F。
靖子头 白色、浅灰、深灰、砖红色为主,屋顶采用本地的红瓦或海草 为体现胶东渔村的民俗特点,采用朴实无华的地方材料如石材、海草等,从胶东民居中提取精华,建设成碧海湾畔、绿荫丛中、红屋点点的典型渔村形象。
山东村
注:(3+1)F指建筑主体为3层,利用坡屋顶形成一层阁楼;(4+1)F指建筑主体为4层,利用坡屋顶形成一层阁楼。
第七章 规划区生态保护
第十九条 总则
在规划区域内根据自然属性划分出六种地带,实行不同的保护措施,具体如下:
1.山林生态还原保护圈:以自然山林为主体,是北海旅游度假区的自然屏障和生态保障;该保护圈内以保护、还原原有的生态环境为主,可以利用其优越的自然条件将其开辟为森林公园和安排登山观海路线。
2.山林生态改造利用圈:是紧邻居民点的区域,可在改造原有生态环境的基础上适当开发,既满足居民日常休闲的需要,又可开发不同的观光旅游。
3.海水水质还原保护带:水域自然条件优越,海岸线多礁石,游客在此区以沿途观光为主。
4.海水水质改良利用带:原有部分养殖区,应逐步减少,改良水质,提高海洋生态质量;海岸线以优质沙滩为主,可在此设置休闲运动场所。
5.城镇生态环境改造圈:是北海旅游度假区的主要居民聚居区,发展方向日趋现代化,开发力度较大,将影响生态环境的平衡,应严格控制建设的高度和密度,逐步改造城镇的生态环境,整体体现滨海特色。
6.民俗村落生态环境保护圈:是北海旅游度假区的最有特色的区域,自然的渔村是附近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环境良好,民俗特色突出,应重点保护,严格控制建设。
第二十条 山体
山体景观作为北海旅游度假区的重要景源构成要素,必须得到严格保护,主要措施有:
1. 对山体森林实行绝对保护,禁止砍伐森林和破坏植被的行为,避免破坏原有自然景观;
2. 松林地带严格保护,禁止建设对林体、树木的破坏;
3. 杜绝开挖山体造成的景观破坏;
4. 海滨基础设施建设应尽可能避开或减少对滨海林地的破坏;
5. 旅游开发必须严格控制开发强度和规模,避免造成对山体景观资源的破坏;
6. 坡地建筑必须遵循高度、色彩、风格限制,规划布局要求错落有致,形成自然、优雅的景观风貌。
第二十一条 岸线
规划区域内海岸线蜿蜒曲折,类型丰富多样。针对不同的岸线类型提出不同的保护措施如下:
1. 海岸岩礁是区域内重要的自然景观特征,对于具有较高欣赏价值的礁石岸段或礁石滩要进行严格保护,禁止近岸养殖对礁石的破坏性利用;
2. 禁止在海滨岩礁建设永久性构筑物,尤其是钢筋混凝土构筑物;
3. 一级、二级礁石景观资源点禁止人工建设,已经建设的尽可能恢复礁石的原生状态;对海岸带奇特的海蚀景观进行严格保护,防止建设性破坏;
4. 三级、四级礁石景观资源可适度进行综合性开发利用,杜绝对礁石景观的建设性破坏;
5. 临海1公里范围内的礁石一律禁止采挖,保持礁石岸段的自然属性。
6. 禁止任何毁坏沙丘植被、挖掘、推平或改变沙丘的行为,确保开发项目不会对海滩系统的自然功能引起长期的不良影响,维持海滩的自然特征不受人为活动的影响和破坏。
第二十二条 水域
1.通过区域旅游产业的发展,调整产业结构,逐步取缔现有的近海养殖,以改善近域海水质量;
2.沿海防护林及绿化景观培育与养护不得采用化学肥料、高残留杀虫剂等化学药剂,以免化学制剂污染土壤和水体,破坏生态系统;
3.海水浴场设置的简易淋浴房禁止使用各种洗化用品,避免化学成分污染海水。
第二十三条 发展建设区
作为北海旅游度假区的直接腹地,发展建设区(原各村落)的具体建设项目必须严格遵照第十七条之规定执行,原有影响景区风貌的建筑物应逐步拆除、改造,增强居住、服务、交通、管理等功能,促进区域旅游业快速发展为主旨,加以安排。
具体措施如下:
1.整治环境,加强绿化,安排公共活动空间;
2.梳理道路系统,改善交通设施,构建海陆旅游联系网;
3.改善市政基础设施;
4.安排管理、商业、文化娱乐等服务设施;
5.协调居民居住与旅游度假用地,控制可建设用地的开发利用。
第八章 旅游规划
第二十四条 景区划分
1.邂逅区:远遥村码头——鸡西煤矿职工疗养院东(约400米环海路转弯处)
2.热恋区:鸡西煤矿职工疗养院东——黄泥头
3.感动区:黄泥头——靖子头
4.比翼区:靖子头——猫头山
5.同舟区:猫头山——江古咀
6.憧憬区:江古咀——半月湾南端
第二十五条 景点设置
1. 邂逅区:奇幻旅程(三艘特色游船)——泰坦尼克号、海盗船、密室号;姻缘节;愿望酒吧咖啡屋群;相遇是缘;倩影芳踪(沙滩景观带);双城故事;情开四季;爱神殿堂
2. 热恋区:荡水痴郎;笑绽红颜;情侣狂欢节;海的五线谱;酒醉的探戈;真情表白;特色美食;爱的见证;购物中心;鲜花温室;流星影城;痴情海洋
3. 感动区:海滨夜话;家庭旅店;婚俗共赏;悠长假期;爱人码头;为爱挚灯;情雨诗轩;海之星辰
4. 比翼区:爱的光芒;丛林广场;绿林情境;幽蓝情愫;幽香满径;双人丛林;相约黄昏
5. 同舟区:同心岩;花落胶东;结婚进行曲——世界婚礼、服装展示,婚礼教堂,办理结婚手续的机构;同舟博物馆;浅浅幸福;爱情航程
6. 憧憬区:许愿树;岁月如水;万年之约;白鸽广场;美梦成真;海时依旧;牡丹亭
第二十六条 旅游线路
环海路作为威海市的环海旅游路,同时也是北海旅游度假区的陆上主要旅游线,连接着各景区;各景区内设有联系各处景点的次级旅游线。游览次序主要是由西向东,在游赏玩乐时感受景区序列设置的内在寓意。海上旅游线的规划根据海岸地形条件,依托现有基础,在现状的远遥村码头、黄泥头、靖子村西、靖子村东北、山东村、半月湾南端以及褚岛设置共七处旅游码头,形成与市区、刘公岛联成一体的联系便捷的海上旅游观光线。
第九章 道路交通规划
第二十七条 道路系统
规划道路系统分三级:
1. 主干道:环海路——红线宽度40米、25米;远遥墩路红线40米,隧道北路红线40米。
2. 次干道:红线25米,路面14米;红线18米,路面12米。
3. 支路:红线宽度12米,路面宽度7米;局部地段有红线9米的环海旅游路,路面宽度为6米。
第二十八条 交通服务设施
1. 依照规划,根据使用需要,改建、拓宽原有道路,逐步修建新道路;增设一处可直接对外联系的汽车站,增强区域对外交通联系;
2. 针对现有停车场不足的情况,考虑到将来旅游业发展所带来的大量车流,结合空间布局,在远遥、孙家疃、靖子头、半月湾共设置五处公共停车场;
3. 逐步增加公交线路及车次,开辟旅游专线,一方面提高便捷度,另一方面通过公共交通提高交通效率,在提高游客输送力的同时,最大程度地减少汽车尾气对环境的污染;
4. 海上交通随着景区建设逐步形成七处旅游码头,将海上交通纳入换乘体系,构建海陆一体旅游交通体系。
第十章 市政基础设施规划
第二十九条 总则
1. 北海旅游度假区的市政设施分为四个负荷中心:远遥片区、孙家疃片区、靖子村山东村片区、半月湾片区。
2. 市政设施的近期建设按照四个负荷中心分别进行基础设施的建设,各专业在预留接口时要有弹性,以适应远期北海旅游度假区开发的需要。褚岛的市政设施通过远遥提供或者自行解决。
3. 近期重点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各种市政负荷按远期发展需要进行预测。
第三十条 给水规划
1. 规划目标:
满足旅游区内的用水需求,建设安全、可靠、卫生的给水管网。
2. 水量预测:单位居住用地用水量指标1.2万m3/(km2.d),公共设施用水量指标参照其它风景旅游区给水估算指标1.0万m3/(km2.d),其它用水量按生活总需水量的20%计。远期旅游区内总需水量为5.5万m3/日。
3. 供水水源
水源引自市区,一条DN600输水管道经远遥南山至规划区内。孙家疃镇内已建海拔34米,容量2000立方米调节水池,规划于山东村建一容量2000立方米的蓄水池。王家村合庆村片区的水源通过环海路一条DN300的输水管提供用水,区内已建高位水池2座,加压泵站一处。
4. 管网布置
旅游区内供水管网采用环状与枝状相结合的布置形式,沿规划区主干道及用水较为集中地区布置环状网,其它边缘地区布置枝状网,以提高供水保证率,确保区内供水的安全可靠。管网全部采用二级供水。
5. 消防规划
孙家疃镇驻地设消防站一处,半月湾设消防站一处。褚岛应单独设消防站,配备消防和运水车辆。按照国家防火规范中的要求,确定消防水量。低压消防给水管网最不利点消火栓的水压不应小于10米水柱。区内沿道路设置消火栓,消火栓工作间距不大于120米。
第三十一条 排水规划
结合道路及竖向规划,在排水(污水和雨水)系统上进行综合考虑,统一规划。采用雨污分流的排水体制。
1. 雨水规划
旅游区雨水排放要因地制宜,修筑少量明沟、明渠,充分利用地形就近排入大海。管网布置采取分散布置。应尽量避免设置雨水泵站。
2. 污水规划
1) 水量预测:按给水量的90%标准计算最高日污水量,本次规划的污水量远期为5.0万立方米/日。
2)排放标准:各片区收集的污水统一汇入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规划处理程度为二级处理,符合排放标准后方可排入大海。对于其它无法收集的少量零星的生活污水,分别经厌氧处理的小型生活污水处理设备或化粪池处理经加氯消毒后排入深海。
3)管网布置:根据地形布置污水管网,必要处加污水提升泵站。远遥村、孙家疃、合庆各设污水处理厂一处。
第三十二条 电力规划
1. 规划目标
规划电力设施网络应达到安全、可靠、经济、合理、适应性强的目标,电力规划应合理布局站点,完善供电网络。
2. 电力负荷预测
电力负荷按8KW/户计,公建取50W/ m2,则规划区内用电负荷约为158MVA。考虑负荷同时系数取0.7,则规划区实际计算负荷为110MVA。
3. 电源与电力线路规划
根据负荷预测情况,远期可通过现有35KV变电站(孙家疃站、合庆站)增容来满足负荷增长的需求。用电大户如远遥村片区、靖子村片区、合庆村片区各单独设置10KV 开闭所。
出于景观及长远发展需要,整个游览区的电力线路均要求采用地下电缆铺设,尽量位于无人工铺装的地下,便于管理。
第三十三条 电讯规划
1. 规划目标
电讯规划应满足信息服务的快速、高效、广域。结合城市通信规划,建立和形成具备交换、传输、通讯、数据、宽带、移动电话、有线电视、邮政等功能的智能型综合通信网络系统。
2. 电话量预测
北海旅游度假区电话规划标准为:居民电话1.5对/户,公共建筑电话50m2/对(建筑面积),北海旅游度假区内远期规划约需电话42300部。除电话通讯外旅游区内的管理人员可配备一定数量的对讲机,以确保信息的畅通,以对紧急之需作出迅速反应。
3. 邮政局所与电话局所布置
根据电话容量预测和现状情况,在远遥、孙家疃、合庆设立邮局及电话分局,邮政所与电话局宜合建。
4. 有线电视
规划远期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100%。在各个片区中心的电话分局设置有线电视中心机房,有线电视主干路由中心机房出线,枝状接入各个地块。有线电视主干线路与电话线路同管道敷设,占用其中1~2个管孔。同时宽带数据网络线路从电话分局光缆出线,接入各地块的数据中心。宽带线路与电话线路同电话线路同管道敷设,占用其中1个管孔,不再另设管位。
第三十四条 热力规划
1. 规划目标
发展城市集中供暖,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
2. 热量负荷
区内采暖负荷指标为:住宅60W/ m2(建筑面积,下同),公共建筑80W/ m2,则本区采暖负荷约为188MW。
3. 热源、管网规划
旅游区内远遥片区的热源为威海市热电厂,孙家疃、半月湾分别建一环保锅炉房供热。在区内规划热力站,然后由热力站分别供热给区内用户。采用供、回水循环供热系统,供、回水管同程同径;管道一律采用钢管,采用有偿直埋敷设方式;管道应做防腐和保温,并应考虑热补偿。
第三十五条 燃气规划
1. 规划目标
发展城市集中供气,力争居民气化率达到100%,提高生活的安全、舒适、卫生。
2. 气源规划
气源来自市区,采用中压一级供气系统,远遥、孙家疃、合庆各设天然气调压站一处。
3. 负荷预测
规划居民气化率为100%,居民生活用气为1.62m3/日,参照用地比例,取居民生活用气与公建用气比例为1:0.3,未预见量均按总用气量的5%计。则规划区远期总用气量约为2.7万m3/日。
4. 管网布置
燃气管网布置应做到技术先进合理,保证安全供气,并节省投资。为保证该区供气安全可靠,管网布置应尽量成环,双向供气。燃气管道采用无缝钢管焊接。
第三十六条 防灾规划
1. 抗震
威海市为七度烈度区,该区一般建筑和工程项目应该按七度设防及加固,重要工程项目及生命线工程应按抗震要求,提高一度设防。
2. 防风
威海气象记录以四月平均风速最大,为7.0米/秒。在旅游景点比较险峻处、游客登船等处应有护栏等安全防范措施,救护及通讯设施。加强天气预报和大风警告,大风、大雾、暴雨天气应关闭有危险的景区、景点以及停止通航、通车。
3. 防洪
北海旅游度假区以五十年一遇进行安全设计,防潮高度按二十年一遇设计,五十年一遇校核。
本区受山坡方向地面径流的威胁,因此多采用截洪沟截引山洪入海。防洪原则上以原行洪排洪沟渠为主,局部整修,引洪入海,该区新的建筑严格控制选地及建筑垃圾的充填,建筑物的修建及平填土地要服从原行洪、排洪沟渠的安全行洪要求。
第十一章 居民社会调控与土地利用协调
第三十七条 产业调整
区域内原有产业以养殖业为主,另有一定数量的工业和旅游业,未来数年的发展将充分利用区域内丰富的旅游资源集中发展旅游业,逐步取代养殖业、工业的主导地位,形成以旅游、度假为龙头的产业链。
第三十八条 人口分布
根据预测,至规划期末,居住人口分布如下:远遥8770人,孙家疃10650人,里窑及靖子头4030人,山东村3410人,半月湾12140人,规划居住总人口39000人。
规划建设用地551.2公顷,人均建设用地指标为141m2/人。
第三十九条 用地平衡
第十二章 近期保护与建设规划
第四十条 近期建设目标
1. 按照第七章规划区生态保护确定各类保护区域,严格管理各景区,初步达到规划要求及目标;
2. 按照规划布局要求,逐步建成六大景区及相关建设项目,维护区域环境与景观风貌;
3. 增加旅游设施,改善市政基础设施,提高硬件标准;
4. 梳理道路交通体系,改善与市区、高区的交通联系,提高区域的交通便捷度。
第四十一条 近期建设要点
1. 普遍加强区域生态环境保护,改善环境卫生,加强管理;
2. 分阶段、有目的地培育景观,建设景区、景点;
3. 以孙家疃镇驻地为重点建设地段,形成区域中心和枢纽,尽快树立起北海旅游度假区的鲜明标志,以带动和促进周围片区的发展;
4. 建立健全环境卫生体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5. 协调旅游项目建设用地,安置居民,逐步集中居民居住用地,形成旅游业蓬勃发展,居住区安静舒适的局面。
第四十二条 近期建设措施
1.协调用地冲突,保证各项目和平共处、共同发展;
2.加强山体、植被、岸线、海域的管理与保护,规范环境卫生管理,维护生态平衡和景观风貌;
3.完善道路交通、照明及各项基础设施, 建立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水、电、通讯系统。
第十三章 规划实施措施
1. 在本规划批准之后,应根据本规划要求分期开展景区、景点、旅游线路及各专项设计;
2. 景区直接腹地的发展建设依据本规划,做出修建性详细规划,如有必要,可在详细规划前制定控制性详细规划;
3. 按照规划,涉及旅游项目用地优先安排,有用地冲突的加以协调,进行用地置换,使区域建设顺利进行;
4. 建设项目要按规定程序进行,使景区得到有效保护和利用;
5. 在滨海岸线尤其是生态脆弱地带建设项目,必须提出环境影响评价及可行性研究报告,以确保公共环境安全;
6. 规划、设计和建设应具有科学性,避免随意或盲目建设;
7. 切实做好北海旅游度假区的宣传和监督管理工作。
第十四章 附则
本规划解释权归威海市规划局
本规划自批准之日起实行
本规划由文本、规划图纸、说明书三部分构成,规划文本与规划图纸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