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服务业>  正文

台州市路桥区休闲观光农业发展专题规划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10/09/2010 14:17:00

  前 言
  休闲观光农业是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涌现出来的新型产业,已逐步成为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大量吸引工商资本投资农业,不断消化吸收农业高新技术成果,努力实现资源环境与农业生产、生态效益同步发展与  提高的有效途径,将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最佳选择,也是浙江高效生态农业的新亮点。
  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给农业赋予新的内涵,注入新的活力,必将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建设高效生态农业,发展农村二三产业,拓展旅游空间,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繁荣农村经济。
  路桥区地处浙江省东南沿海经济较发达地区,“长三角”大都市圈的南翼,区位条件优越,交通便捷,资源丰富,旅游资源山海兼备,商贸市场繁荣,民资丰厚,城乡居民生活消费水平较高,休闲旅游消费需求较为旺盛。而路桥区休闲观光农业正处于起步阶段,存在规模小、发展缓慢,特别是缺乏统一规划、内容单一、特色不明显、知名度低、经济效益较差等问题。为充分利用路桥区农业和旅游资源,把农业发展融入到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中,满足人们在紧张工作之余渴望放松心情、亲近自然、融入自然、参与体验的需求;着眼于差异竞争、错位发展,“从农业生产中挖掘旅游资源、从旅游产业中拓展农业发展”,引导、鼓励工商资本投资各类休闲观光农业项目建设,着力构建集经济功能、生态、景观、社会文化功能和游憩保健功能于一体的休闲观光农业,加快推进都市型生态高效农业的发展,进一步做大做强休闲观光农业。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台州市路桥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等,特制定本规划。规划基础年为2005年,规划期末为2010年,远期展望到2020年。
 
 
一、规划背景分析
  路桥区地处浙江中部沿海,我国黄金海岸中段;境域东濒东海,南接温岭,西邻黄岩,北连椒江。内陆总面积274平方公里。全区土壤肥沃,物产丰富,是全国闻名的柑橘、枇杷之乡。先后获“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县”和“浙江省高标准平原绿化县”称号,并创建了2个省级和5个市级绿化示范村,5个市级花园式单位和6个市级绿色村。
  路桥区现辖6个街道,4个镇。2005年末全区总人口为42.52万人,生产总值172.74亿元,三次产业的比重为4.4:49:46.6,人均生产总值40823元;实现财政总收入18.16亿元、地方财政收入8.79亿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8433元,综合经济实力位居浙江省前列。2005年全区共接待旅游总人数170.4万人,比2004年增长41.0%;实现旅游收入15.16亿元, 比2004年增长41.0%。
(一)发展现状与特征
1、发展初具规模
  路桥区休闲观光农业始于1996年,最初在桐屿街道小稠村投资150万元,依托当地自然生态和农业环境,建立了桐屿农业生态观光园区,面积为1000多亩,以采摘、观赏、游乐为主。之后,通过培育增长点,不断拓展发展空间,完善服务功能,全区休闲观光农业有了长足发展,尤其是城市化步伐的加快,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给休闲观光农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使之成为一个新兴产业。截止2005年底,全区共有规模型的休闲观光农业旅游点(园区)4家,经营面积2000余亩,从业人员140人,设有标准间100间,投资总额660万元,年接待游客40万人次,营业收入约600多万元,形成了以采摘、垂钓、观赏、游乐、度假为一体的产业,其中台州市金泉农庄的金泉渔农家乐旅游园区还通过了国家旅游局的“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认证,对推动全区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以及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
2、发展呈现多样化
  路桥区休闲观光农业发展呈现多样化格局:一是建设主体的多样性,园区投资主体大都是股份制,部分是个人投资和集体(合作社)投入,使休闲观光农业园区经营更有活力和创造力。二是建设场所的多样性,各地充分利用区域优势,依托山林、平原、滩涂,发展适合本地特色的休闲观光农业。三是发展形式多样性,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①观光采摘型。通过开辟果园、花圃、菜园等,供游客入园观景、赏花、品尝、采果、摘菜,还可以直销特色农产品,尽享田园乐趣;②休闲垂钓型。主要利用地处沿海,风景优美的优势,结合水产养殖业,积极发展具有餐饮、住宿、垂钓、棋牌等娱乐休闲项目的“农家乐”,使市民们充分享受宁静休闲、充满乐趣的农家生活;③休闲度假型。利用不同的农业自然资源,建设休闲农庄,吸引游客前去度假,参与农事活动、体验农村生活、领略自然生态等
(二)SWOT分析
  运用SWOT法系统分析路桥区休闲观光农业,找出其优、劣势,发现其外部机遇和挑战,以有助于路桥区休闲观光农业发挥优势,转化劣势,把握机遇,迎接挑战。
1、优势
  (1)优越的区位条件。路桥区位于中国黄金海岸中段的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南邻粤闽港经济区,东近我国台湾省,西通以赣浙闽为主体的广阔腹地,具有承接周边经济发达地区辐射的优越区位。
  (2)便捷的立体交通体系。路桥区依山背海,交通便捷,形成海、陆、空齐全的立体交通网络。其中以区内的104国道、75省道,城区外围的甬台温高速公路及在建的台金铁路、甬台温铁路为骨架的陆路交通网正在形成。此外,路桥拥有剑门港,能方便、快捷地通往周边的海门港、大麦屿港、健跳港;路桥机场通航全国16个城市。完善的立体交通网,使本区距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雁荡山在40分钟车程内,距杭州、温州等大中城市均在4小时交通圈内,基本上能满足旅游者“进得来,出得去”的需要。
  (3)良好的政策环境。为了进一步推进第三产业的发展,2003年,台州市政府作出了加快发展旅游业的决定,要求进行全方位、多渠道的旅游宣传和促销,提高旅游景点的社会知名度。路桥区二届人大四次会议也提出,要大力发展旅游业,努力扩大农业和服务业利用外资的规模,并以农业园区建设为载体,加快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步伐,着力建设数个特色明显、科技含量较高、特别有吸引力的、外向型的现代化农业观光园区;为此,区财政每年专门拨出“农业产业化项目资金”重点扶持蔬菜、林果、畜牧、水产等主导产业,用于包括休闲观光农业项目在内的特色优势农业基地和高效生态农业项目建设。
  (4)适宜的气候条件。路桥区具有明显的亚热带季风气候特征,冬夏长,春秋短,四季分明,雨水充足,光照适宜;年平均气温16.9-17.3℃,无霜期达241-270天。受海洋性季风影响,降水充沛,年平均降水量480-1530毫米,从东南沿海向西部递减。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适宜于发展多种类、多品种农作物,亦为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提供了适宜的气候条件。
  (5)丰富的农产品资源
  1998年以来,路桥区大力发展效益农业,着力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形成了蔬菜、林果、水产及畜禽等特色优势产业。到2005年,全区已形成初具规模、特色明显的种养殖基地17个,涉及农业生产的各个专业,门类齐全,基地面积达2.5万亩,形成了一定的区域化生产格局。目前,全区共有农产品品牌31个,市级名牌3个、市级著名商标1个;获国家绿色食品9个,国家无公害农产品16个,省级绿色农产品4个、省无公害农产品12个,产品涉及枇杷、葡萄、西甜瓜、茄子等。丰富的农业特产、淳朴敦厚的江南水乡民俗文化和底蕴深厚的农业文化,既提升了路桥区优势特色农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又为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劣势
  现阶段,路桥区休闲观光农业发展总体上还处于起步阶段,其旅游产品的经营方式还在探索,发展模式也不够丰富,相关管理、服务还跟不上,存在硬件设备差、经营规模较小、服务内容单一、缺少文化品位等问题,发展速度与旅游业需求还存在着很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缺乏统一规划。目前全区休闲观光农业发展还处在一个摸索阶段,没有一个总体规划,造成休闲观光农业发展目标不明确、难以发挥积聚效应和规模效应。
  (2)旅游资源知名度不高。路桥区旅游资源等级不高、知名度低,缺乏观光旅游的先天优势;旅游资源开发的深度和广度远远不够,有些观光园区缺乏特色农业支撑,建设项目特色不鲜明,内容单一,对游客缺乏吸引力。
  (3)产品档次较低。农业旅游景区基础设施特别是休闲配套设施薄弱;资源开发层次低,整体管理服务水平较低,旅游商品缺乏地方特色,产品档次低,造成旅游客流和收入的季节性和淡旺季存在明显差异,难以满足游客需求。
  (4)宣传促销薄弱。目前农业旅游景点(区)市场促销普遍薄弱,信息发布渠道少,与旅行社配套连接不够,没有与区内及周边娱乐休闲设施、知名景区(点)等相互融合、连成一线,主要靠自然散客、回头客经营。
  (5)自然灾害严重。路桥区自然灾害特别是台风暴雨严重,对农渔业生产设施、休闲设施等造成很大的威胁,多年平均出现有影响的台风2.5个左右,对现代农业的种养殖设施破坏性很大,也影响了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
3、机遇
  (1)建设旅游经济强省、旅游强市的提出,为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创造了良好的机遇
  进入21世纪,世界各国的经济产业格局正在发生剧烈而深刻的变化,在这一变革的进程中,旅游业作为当今世界朝阳产业的趋势已无可逆转,发展前景十分看好。为此,浙江省“十一五”旅游发展规划提出了到2010年我省将基本建成旅游经济强省的发展目标,并出台《中共浙江省委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决定》,指出要充分发挥农村独特的山水景观、田园风光、生态环境、民俗文化等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农家乐乡村休闲旅游业。在此背景下,台州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要按照“把旅游业作为我市新的支柱产业加以扶持”的要求,把台州市建成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旅游强市。路桥区旅游“十一五”规划也提出,将旅游业培育成路桥国民经济的增长型主导产业,使路桥区成为台州市旅游业的核心区域,成为长三角地区重要的商贸度假休闲旅游目的地。这一切都将大大促进我区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
  (2)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为路桥区休闲观光农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旅游消费需求
发达国家发展旅游业的经验表明,当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后,其消费结构呈现升级变化,对旅游休闲的需求急剧增加。路桥区2005年人均生产总值超过5000美元,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加快升级,由生存型消费转向发展型、享受型消费,具有参加休闲农业旅游能力的消费群体不断扩大,消费水平也不断提高。据路桥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2010年全区人均GDP将超过9000美元,届时旅游等高品质消费需求还将大幅度提升。同时,我国旅游产品消费正处于转型期,居民由单纯的观光游向休闲观光度假游转变,人们在旅游活动中更加注重亲身的体验、参与,更加注重环境的要求,更渴望抛开快节奏的都市生活压力,走向自然、尽情放松自己。休闲观光农业满足了城市居民日益强烈的休闲旅游消费需求,为蓬勃兴起的休闲观光旅游产业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
  (3)“长三角无障碍旅游区”的创建发展,为路桥区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带来前景广阔的客源市场
长三角旅游资源数量丰富且档次高,地域集聚优势十分明显,既是中国主要的旅游目的地,又是中国最主要的旅游客源地。2003年7月,中国首个“跨省市无障碍旅游区”宣告成立,2005年台州市成功加入“长三角无障碍旅游区”,承诺资源共享、错位发展,合力打造“中国长江三角洲旅游城市圈”品牌,使“长三角旅游”版图进一步泛化和深化,含金量也越来越高。同时,路桥区地处我省温台沿海产业带的中段,可以承接北上南下的游客。因此,随着“长三角无障碍旅游区”的进一步发展,给路桥区旅游业特别是休闲观光农业产业带来可观的客源市场。
  (4)丰厚的民间资本和优良的投资环境,为路桥区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注入强大的资金动力
路桥区民营经济十分活跃,拥有各类民营企业4.5万家,已形成以民营经济为主体的内生型发展模式。经过多年的发展,民营经济在整个经济总量中占的比例高达90%以上。同时路桥民间资金丰厚,人均存款余额近6万元。而休闲观光农业通常具备土地、物种、设施、自然条件等资源优势,对工商资本有较强的吸引力,是将工商资本引入农业的有效载体,是工业反哺农业的新亮点。与此同时,路桥区区委、区政府审时度势,及时提出了“亲商、安商和惠商”理念,优化政府服务,改善投资环境,拓宽民资的投资领域,增强对民营资本的吸引力。这些将有助于改变单一政府投资主体、单一财政来源的模式,进一步发挥民间资本活力,为路桥区吸引更多的工商业主投资休闲观光农业创造了有利条件。
4、挑战
  (1)市场竞争加剧。由于路桥区与周边地区有着甚为相近的社会经济背景和产业发展基础,产业结构的雷同性相当强,甚至产业的成长演变过程也有着很强的相似性,客观上造成市场竞争日益加剧;加上周边地区可以依托丰富的自然、山水和人文旅游资源,及知名的景区、景点,基础设施较为完善,客源市场较为稳固,使得路桥区旅游业特别是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
  (2)专业人才缺乏。由于本区旅游企业没有高度重视旅游专业人才的引进,缺乏必要的智力支持,导致企业管理经验、人力资源等缺乏,特别是现有从业导游缺乏相关的农业科技知识,造成休闲观光农业行业经营人才奇缺。
  通过SWOT分析,应当看到路桥区旅游发展的前景总的来说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只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内部优势,抓住外部机遇,迎接挑战,规避或解决威胁,避免或弱化劣势带来的不良影响,路桥区休闲观光农业发展就会迎来新一轮更好、更快的发展。
二、规划的主要依据、指导思想与规划原则
(一)主要依据
浙江省、台州市和路桥区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文件等。
(二)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以农业生产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以基础设施建设为切入点,以结构调整为实破口,以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村专业合作组织为载体,充分利用农业及农村丰富的自然资源,注重地方特色农业资源开发和项目主题创新,突出参与性、观赏性、趣味性和知识性,拓展农业的教育、游憩、文化、生态等多种功能,满足现代人对休闲生活日益扩大的需求。同时,发挥区位、资源等优势,突出打造“休闲”品牌,提高服务意识和品质,内联外引,优势互补,着力把休闲观光农业培育成现代农业新的增长点,把路桥区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三)规划原则
1、生态保护原则
要正确处理农业资源、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的关系,坚持生态保护原则,确保在有效保护培育的基础上实施适度开发。要合理运用生态农业原理,充分发挥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对游客的吸引力,力求生态环境优美,整体协调和谐,实现良性循环。
2、和谐开发原则
充分考虑客源市场和休闲观光农业资源的特点,注重自然景观与地域文化的有机结合,因地制宜、因地就势、尊重历史、包容传统、入境随缘,与新农村建设、农业产业建设、农业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及当地旅游景点连线联网建设相结合,强调和谐开发,达到景观、生态、产业运作上的和谐统一。
3、凸现特色原则
要强化景区资源特色和文化内涵的挖掘与包装,以现有资源包括自然生态景观,农业种植经验,现代农业科技,农业文化、民俗风情的开发为基础,以旅游者兴趣爱好为导向,突出农村天然、朴实、绿色、清新的环境氛围,尽展农业旅游的吸引魅力,形成路桥区休闲观光农业的个性与品牌。
4、生产和休闲融合原则
充分体现农业的生产特征,将参与性、体验性贯穿于农事活动、农展节庆和农技展示中;同时,还要将观赏性、知识性、文化性、娱乐性和休闲性贯穿于旅游活动的全过程,使农业生产与休闲娱乐相融合,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观光旅游、休闲度假和回归大自然、享受大自然、体验乡村情趣的旅游需求。
5、区域整合联动发展原则
从休闲观光农业发展的综合性、联动性等特征考虑,把路桥区作为浙江省、台州市风景旅游网络的组成部分,主动接轨周边和更大范围的景区、景点,在产品项目开发、旅游线路设计及旅游市场促销等方面加强合作,推进区域景观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做到资源互补、设施共建、市场共享。
三、主题定位、发展战略和发展目标
(一)主题定位
以特色农业资源、山水景观、农村民俗风情、海岛风光为主体资源,以特有的乡土文化为核心,以台州市区及周边区域为中心客源市场,发挥地处城区的区位优势,突出绿色食品和海岛风情,将本区定位为台州市著名的生态农业旅游目的地及浙江省沿海乡村休闲度假胜地。
(二)发展战略
1、以城市化为驱动力的发展战略
良好的资源与社会环境,将极大地促进休闲观光农业发展。因此,要加快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完善,进行战略集聚,以彻底改变城镇面貌,加快城市化进程,不断增强城镇旅游吸引力。基础设施建设力求景观化,环境建设力求生态化、艺术化,景区内接待设施建设力求达到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2、实施“大台州”,构建区域旅游网络战略
台州市是中国黄金海岸线上一个年轻的滨海城市,位于浙江沿海中部。近年来,随着“活力甬台温”、“新天仙配”等旅游路线和天台山、神仙居等王牌景区知名度不断扩大,对周边游客的吸引力越来越大。因此,路桥区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必须依托“大台州”,充分利用其知名度和美誉度,结合路桥区的资源优势,共同做好山海文章,打造新品牌,扩大路桥区影响。根据旅游市场需求,优化旅游产品结构,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休闲度假旅游等特色旅游,建设高水准、多层次、多功能的综合性旅游区,努力提高路桥区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同时,加强与周边旅游城市或景区的合作,尤其是与温州、宁波市的联合,形成独具特色的浙东南沿海旅游带,构建大旅游、大产业,形成区域空间优势。
3、多渠道融资加规模经济的战略
休闲观光农业是一个高投入、高风险、高产出的产业。路桥区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必须打破管理体制制约,创新机制,营造良好的投融资环境,在统一规划、明晰产权的前提下,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兴办旅游,促进休闲观光农业的快速发展;并充分发挥当地民间资本丰厚的有利条件,鼓励私有资本积极参与休闲观光农业项目的开发,形成多种经济并存、竞争发展的新格局。要转变经营理念,拓展经营思路,加快土地规模流转,推动景区按照不同的主题和特色实行或紧密或松散的联合,形成充满活力的具有强大吸引力和竞争力的规模景点,实现规模经济。
(三)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
按照政府引导,因地制宜,市场运作的发展模式,以市场为导向,基地为依托,效益为中心,实行区域化布局、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产业化管理。以农业文明和农村文化为主线,以回归自然、体验农味和休闲观光为特色,以观光引力强、开发潜力大的示范点(园区)为基点,突出地域特色、农村生活风貌和乡土文化内涵,着力构建“三区”休闲观光农业总体框架,建成点、线、面综合布局,内部景区相互协调、错落有致,集生产、观光、科普、休闲、体验、购物于一体的交通便利、信息发达、物产丰富、环境优美、功能齐全,在全市、全省都享有一定声誉的现代休闲观光农业。
2、具体目标
到2010年主要目标:
(1)接待游客80万人次以上,年均增长15%以上;休闲观光农业总收入达8000万元以上。建成8个规模较大的休闲观光农业景区、10个“农家乐”示范村和50家示范户。
(2)将路桥区创建成国家生态旅游示范点,台州市农垦场成为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并建成省级农家乐特色示范村2个。
展望2020年,将形成与全市大旅游一体化相衔接的交通、管理和服务体系;培育一支高水平的休闲观光农业产业开发管理人员队伍和导游服务人员队伍,年接待游客150万人次,观光农业总收入达30000万元以上。
四、旅游市场分析
(一)客源市场发展现状
当前路桥区休闲观光农业旅游的客源市场以市区及周边区域游客为主,省外游客较少;游客以城市居民为主,学生、会议、培训、商务、考察等旅游客源较少。
(二)目标市场定位
1、目标市场总体定位
以路桥区、台州市区及周边区域为主要客源地,积极拓展杭州、宁波等地的客源市场,同时依托商务、会务、节庆活动等特种休闲旅游,逐步创造市场需求。
一级目标市场:路桥、椒江和黄岩;
二级目标市场:台州市属各县市;
三级目标市场:宁波、杭州、温州等。
2、旅游市场开发思路
以本地及周边地区为重点,立足本地,扩大周边,主攻杭州、温州为轴心的省内市场;积极引导、加强促销、提高质量,大力培植台州市居民的周末、节庆休闲度假旅游市场;积极拓展学生、会议、企业、培训等市场,满足人们休闲、度假、游乐、学习、会议、培训、商务、考察等多方面需求,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旅游产品开发
以市场为导向,以功能区块的特色为基础,精心包装组合路桥区的旅游产品。今后几年拟推出如下旅游产品:
1、滨海休闲观光度假游
以黄琅滨海渔村风情游为主打品牌。主要以金泉农庄、台州市农家乐休闲中心、台州市农垦场等为主体,为游客提供一个观海景、拉大网、钓海鱼、体验渔村民俗文化的滨海休闲观光度假场所。
2、生态休闲度假游
以绿色、生态、自然为主题,紧紧依托南山生态旅游区、桐屿凉溪风景区、路桥花卉园区等景区景点,开展生态景观、果园风光和垂钓休闲等旅游活动,为游客尤其是都市人提供一个走出“灰色森林”,回归大自然、尽情体验乡野之趣的休闲度假空间,以放松身心。
3、观光采摘游
利用台州市农垦场、金清、蓬街、横街、新桥等地的设施蔬菜、西甜瓜、葡萄和海涂西兰花、西瓜等生产基地,开展适合城市居民、中小学生的观光采摘活动,让游客广泛参与农业生产,体验农产品采摘及农村生活的情趣,及享受原汁原味的乡村文化。
4、节庆文化游
利用本区的特色瓜果举办节庆旅游活动,如枇杷节、葡萄节、杨梅节、香瓜节等,扩大影响,促进旅游业发展。同时,充分利用我区丰富的农业文化和民俗文化优势,积极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商品,延长产业链,以小产品做大产业、大市场,提高休闲观光农业综合效益。
5、会议考察游
利用园区如金泉农庄或台州市农垦场规划建设大中小型会议室,以召开各种专业会议或举办各类培训班为主,使专家学者、企业员工在会议期间也能尽享田园风光和休闲娱乐。
6、民俗体验游
利用农村特色地域文化和民俗习惯,鼓励当地农民开设特色农家旅舍,使城市家庭和中小学生充分体验“吃农家粗粮,干农家细活,享乡村陶然之乐”的生活。
7、购物休闲游
吸引游客特别是水果、园艺爱好者慕名而来,购买各种具有园区特色的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及加工品,各种果木制品,果树、花卉盆景及富有当地特色的旅游纪念品。
(四)旅游线路组织
通过市场化运作和必要的行政推动,促使全区休闲观光农业旅游资源优化组合,整合出数条各具特色的一日游、多日游线路,实现资源共享、串点成线、联线成片,充分发挥全区旅游资源的整体优势,不断提高产业的规模档次和竞争力。
近期:与台州市及周边区域的旅游线路相联系,融入台州市休闲旅游线网。
中期:与杭州、宁波、温州等主要城市或旅游区的游线联系,结合“活力甬台温中国黄金旅游线”和“浙江红色旅游线”,融入浙江省区域旅游大游线中。
可推出的休闲观光农业旅游线路为:
1、区内旅游路线
(1)路桥(北)-桐屿-螺洋(乡村休闲度假游)
(2)螺洋—蓬街-黄礁岛(滨海休闲度假游)
(3)路南-螺洋-横街(森林生态游)
(4)桐屿-台州市农垦场、金泉农庄等(休闲观光度假游)
2、区间旅游路线
(1)台州市区休闲观光游:章安古镇-椒江山体-市民广场-吴子熊玻璃艺术馆-白云飞瀑-十里长街-桐屿农业生态观光园-九峰公园-蟠龙洞。
(2)台州市区产业观光游:飞跃集团-吉利集团-中国(路桥)高科技农业观光园-桐屿农业生态观光园-黄岩果品市场。
(3)台州海岛生态游:三门蛇蟠岛-扩塘山岛-临海桃渚风景区-椒江大陈岛-路桥黄琅滨海旅游区-温岭长屿硐天-石塘曙光园-玉环大鹿岛-台州国际游艇俱乐部-漩门湾海上人家等。
(4)山水生态休闲游:杭州-天台-仙居-路桥-温岭(玉环)-杭州;宁波-仙居-黄岩-路桥-宁波。
五、功能区的空间布局与发展重点
(一)功能区空间布局
1、西片田园观光农业区
区域范围:位于境域西部,包括路桥、桐屿、路北、路南、螺洋和峰江等街道。地形以平原和丘陵为主,山地、水体兼而有之,可谓山环水绕。本区域距椒江和黄岩两个主城区均在半小时公路交通圈内,旅游景点繁多,有充满江南水乡神韵的路桥“十里长街”,桐屿凉溪飞瀑、历史文化名人柯璜故居、摩崖石刻、凉溪上乐寺、九龙潭、石屋,峰江莲花山公园,螺洋圣水寺水库及在建的南山生态旅游区等。
产业基础:桐屿、螺洋、峰江等街道,是路桥区的名特优水果主产区,产地集聚度高,区域特色明显。2005年本区域柑桔、杨梅、枇杷、葡萄等水果种植面积达1.93万亩,占全区水果总面积的68%以上,其中枇杷占100%、杨梅占98%以上。同时,区域内的路南、峰江街道也是路桥区的花卉苗木主产区,建有占地面积1000多亩的路桥花卉园区和花鸟城,已步入基地化、规模化和产业化的发展轨道。另外,本区域还拥有多个省市级小康示范村和绿化示范村,基本具备了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的条件和潜力。
发展方向:以台州市区和宁波、温州大中城市为主要客源市场,突出休闲健身观光特色;与台州“绿心”规划相衔接,发挥山林、果园、花卉的交互作用,推广应用先进的农业科技和现代农业设施,积极发展高产、优质,又具观赏价值的水果品种;进一步扩大花木生产规模,强化品牌,加强枇杷、杨梅等名优特色水果的种质资源保护,打造一批观光采摘、休闲健身、科普教育、生态示范、品尝购物项目,如观光果园、植物园、百花园、珍菇园、森林公园等,拓展农业的生态功能、文化功能、旅游功能、教育功能,实现生产、生活、生态功能的统一,发挥“绿肺”的作用。
同时,充分发挥地处城郊的区位优势,将现代农业、新农村建设、生态环境建设融为一体,结合周边农村民俗文化,推出不同季节和时节、乡土气息浓郁的民俗文化节日。凭借消费群体大,设施园艺、应时鲜果、特色蔬菜、水产等农业项目基础好、水平高的优势,重点发展以高档特色种养业为基础的农业科技园区和参与性、体验性强的农家乐休闲景观群。力争以便利的交通、地道的口味、迷人的风景、低廉的价格、周到的服务逐渐成为城市人群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2、东片精品农业观光区
区域范围:包括金清、蓬街、横街、新桥等乡镇和台州市农垦场。本区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光热水配合良好,农田基础设施完善,灌排通畅,以三条公路为主轴的公路连线成网,进出便捷,最适宜发展蔬菜瓜果。旅游景点主要有新桥镇占地4万平方米的江南独具风格的居民建筑群―五凤楼,横街的红色旅游资源―陈安宝烈士陵园、九郎山唐代古刹慈德寺等。
产业基础:本区域蔬菜瓜果产业的产加销已具有坚实的基础。随着商品生产规模扩大,蔬菜瓜果生产已向着基地型、近郊型、专业型和特色型等方面发展,区域化布局日趋明显。本区域具有一定优势和特色的蔬菜瓜果主要有以金清、蓬街为主的红茄、丝瓜、扁豆、芹菜、笋菜、蒲瓜、青椒、西兰花、樱桃番茄等。另外,近年来横街镇名特优种子种苗示范基地先后引进了红油香樟等16个野菜系列品种和“米帮塔”食用仙人掌等特色蔬菜种苗,以及“无核白鸡心”、“巨星”、“美国中华寿桃”等近40种名优水果品种;这些都为本片发展精品农业观光园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发展方向:以1小时里程范围内的县、市、区为主线,以市民、中小学生为主要客源市场,突出科技、体验和科普特色。依托现有的农业科技园区,以“公司+基地+农户”的形式充分开发规模型果园、特种蔬菜基地、成片设施果菜基地、农田林网等项目,着力建设葡萄园、精品蔬菜园等果蔬观光园,引进各类当地具有规模、品牌优势的蔬菜新品种,或观赏型蔬菜新品种,如观赏南瓜、葫芦、观赏茄子、樱桃番茄等,采用先进的栽培技术(无土栽培、棚架栽培和避雨栽培等技术)和农业设施,开展果蔬的采摘、观光活动,并通过农业技术人员的讲解或设立植物标本园等普及农业科学知识,使游客特别是中小学生受到科普教育。
3、沿海休闲渔业区
区域范围:位于境域东部沿海,包括蓬街镇六条河、金清镇七条河以东的广大区域和台州浅滩、岛屿。本区域濒临东海,滩涂面积广阔,渔业资源丰富,发展休闲渔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旅游景点主要有琅玑山、黄礁岛、白果岛、剑门港金清新闸等以“山、海、滩、岛、潮”为特色的自然、人文景观;晴天可以登山揽胜,看海上日出、帆影晚霞;夏天可去海滩游泳;中秋可到琅玑山头及南端剑门港金清新闸观潮。
产业基础:本区域紧连台州湾,面朝东海,海域辽阔,滩涂宽广,具有丰富的海洋渔业资源。水产养殖业尤其是以滩涂养殖为优势的海水养殖业,多年来一直保持持续快速发展的好势头。通过不断引进养殖新技术和新品种,引进推广延绳式牡蛎养殖、低坝高网养殖模式和立体混养轮养模式,逐步实现了从养殖面积扩大向养殖效益提高转变,养殖品种不断优化,形成紫菜、青蟹、缢蛏为主导产品的优势产业带,水产养殖开始向园区化、规模化、名优化方向发展。但近海环境污染严重制约着本区海水养殖业的发展。
发展方向:以沿海滩涂、岛屿为主线,以市区及周边城市中等以上收入人群为主要客源市场,突出休闲观光度假特色。紧紧抓住都市人“关注健康、关爱生命、亲近自然、放松身心”的心态,利用海岛的旖旎风光,淳朴的渔乡风情,将单纯的渔业资源转化为渔村风情、水上游乐、特色饮食、垂钓休闲、渔业文化等旅游资源,发展以体验渔事劳作和渔民生活为主要内容的海边垂钓、大网捕捞、亲手抓捕龙虾、海滩拾贝壳海鲜、海上观日出、夜晚听海涛等项目,辅以发展海边特色农产品生产的休闲观光农业,如钓鱼山庄、海味馆等。并在水产品就地消化增值、土地综合利用等方面做出更好的探索,进一步增强渔业项目的观赏性和可参与性。
(二)发展重点
在把握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的基础上,通过加大人文资源和农业生产要素集聚整合,趋利弊害,有所侧重,发展融生产经营、科技示范、休闲度假、生态保护、特色基地等为一体的路桥区休闲观光农业。其发展重点表现在3个方面:
1、科技型休闲观光农业
以现有的农业科技园区、种子种苗基地、花卉苗木基地、水产养殖基地等为增长点,发挥农业特色产业优势,通过广泛引进农业高科技品种,使观光园内的农业品种立足新、优、奇、特,提高农业旅游的科技含量,突出“农”味科普教育,增加知识性、文化性和科学性,展示传统农业文化遗产,展示农业设施和现代农业科技成果。逐步完善观光园内的休闲功能,使园区成为集生产、科研、观光、体验、休闲和娱乐于一体的好去处。
2、生态型休闲观光农业
以“生态路桥、特色路桥”建设为契机,以田园景观欣赏、天然氧吧享受、休闲垂钓健身等为增长点,利用人文历史、民俗古迹、旅游景观,辅以园林绿化,挖掘乡土风情的文化积淀,把农业生产、产品消费和休闲观光场所结合在一起,串点连线,形成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体验型乡村假日休闲基地,提高旅游产品的可参与性,让游客能“下地干农活,上园摘果蔬,下海捕鱼虾”。
3、节庆(会)型休闲观光农业
加大宣传力度,挖掘农业文化,着力办好桐屿枇杷节;强化通过办节办会而形成的招商引资功能,吸引各方投资者,做大做强小节会推动经济发展大文章,注重市场运营理念及旅游营销策划手段的运用,提高办节办会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效益。
六、近期重点开发建设项目
(一)科技观光型
1、台州市农垦场
属扩建项目,占地面积6000亩,通过建设种子种苗生产繁育区、绿色无公害蔬菜瓜果生产区、名优经济水果生产区、农产品精深加工区、休闲观光农业区等功能区,使其成为一个集果蔬种植、水产养殖、科研、科教、观光、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多功能、有相当竞争力的现代化农垦场和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园区。
2、精品果蔬采摘园
属新建项目,利用金清、横街、蓬街特色果蔬品种较多、农民种植经验丰富、产业发展基础好的优势,通过发展设施农业、应用无土栽培等现代农业技术,以“公司+基地+农户”形式建设1-2个精品果蔬采摘园。
(二)休闲渔业型
台州市农家乐休闲中心(滨海休闲渔庄):属扩建项目,占地面积1800亩,通过完善现有休闲渔业设施,利用琅玑山特有渔文化、黄礁岛的海岛风景、金清新闸渔港景色及路桥特色海鲜产品,加大资金投入,以观光游憩、拉网捕鱼、休闲垂钓、泥涂采贝、海鲜品尝、避暑度假等形式,建成以观海景、尝海鲜、体验“渔家乐”为主要特色的滨海旅游度假区。
(三)生态旅游型
1、湿地公园
属新建项目,占地面积2.5平方公里,利用桐屿九龙泾谷地的地势低洼、易受涝害的特点,新建一个集湿地农业、湿地景观、水乡风情、水上游乐于一体的湿地公园;使其既可改善城区的小气候,又能满足城市居民在近郊亲水、嬉水、欣赏湿地景观的生态休闲需求。
2、桐屿农业生态观光园
属扩建项目,占地面积1000亩,地处规划中的台州绿心休闲旅游区。通过在现有园区内配以杨梅、石榴、高橙、柑橘等果树,以及杜鹃、蔷薇、芙蓉等花木,形成以枇杷为主,独具特色的生态果树景观。
(四)民俗体验型
1、农家乐民俗村:属新建项目,利用桐屿街道小稠、凉溪的农舍建设农家乐民俗村,在民俗节庆、农时节气、水果收获季节时,组织开展大规模的农事活动,让游客充分享受农村浓郁的乡土风情和民俗文化。
2、新农村民居观光休闲:属新建项目,选择省市级示范村或具有地方特色的村庄,追求民居风格特色化,硬件酒店化,形成与乡村环境协调、富有区域乡土特色、满足休闲生活需要的个性化中高档民居。让游客“休闲农家房、吃农家饭、品农家菜、享农家乐、购农家品”,感受村民居住、生活条件的变化,领略现代新农村风貌。
(五)景区依托型
花卉园区:属扩建项目,占地面积2000亩,以南山植物园、花卉园区等项目为开发重点,利用良好的规模化生产基础设施、市场开发基础,应用先进的花卉苗木生产技术,结合区域内现有的旅游景观资源和生态环境条件,大力发挥花木生产与销售和森林风景旅游资源的交互作用,挖掘园区的区位优势,把园区建成集生产、贸易、休闲、观光、科普教育、居住为一体的绿色生态休闲区。
七、保障措施
(一)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
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符合国家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政策导向,更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要进一步统一思想,转变观念,形成共识,加强领导,真正把发展休闲观光农业作为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突破口来抓。要明确管理机构,建立健全休闲观光农业发展的组织机构和工作机制,加强部门协调与合作,发挥财政、金融、交通、建设、国土、文化、工商、旅游等相关部门优势,形成管理、协调、指导、服务工作合力;并加强宏观指导,通过抓示范、树样板等形式,进一步扩大示范辐射效应,推动休闲观光农业的快速发展。
(二)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对全区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进行整体规划,并与城镇发展规划、城市旅游规划、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村庄建设的“农家乐”与村庄规划、村庄整治做好衔接,用好政策资源,做出特色,打好品牌。总结成功经验,紧紧把握市场需求动态,结合当地自然资源、产业发展和消费需求,依托资源禀赋、文化特色和发展基础,找准市场定位,明确发展方向和重点,规范开发,引导基础设施投资,合理布局,分类发展休闲观光农业,防止一哄而上,搞重复建设,力求高标准,重特色。同时切实加强景区(点)的停车场和公共汽车站建设,努力为游客提供更为便捷的服务,并强化供水、供电、旅游厕所、垃圾收集和污水处理等设施的建设,提高旅游接待能力。
(三)加大政策扶持,鼓励多元投入
要把休闲观光农业发展作为统筹城乡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认真研究措施,加强政策引导,加大投入力度。首先,创造条件设立旅游发展资金,重点用于景区道路、旅馆、餐厅、通讯、厕所等基础设施建设;整合不同渠道的财政支农资金,把种子种苗工程、农业综合开发、防护林建设、土地出让金等多渠道资金统一规划使用,为休闲观光农业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其次,积极创新融资机制,实行“谁开发、谁受益”的原则,鼓励引导工商企业、民间资金及外资以入股、合作等方式投资休闲观光农业,为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注入活力。第三,制定出台路桥区有关休闲观光农业的管理办法和扶持政策,政府除了在资金、用地、道路、通讯、水电、税收等方面制定切实可行的优惠政策外,发展改革、规划、土地等部门在各类规划编制过程中要保障休闲观光农业建设用地的供应;交通、林业、水利、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资金和项目,也要适当向重点休闲观光农业项目倾斜;交通、旅游部门还可以考虑在休闲观光农业项目集中区域开辟交通、旅游专线,为市民出游提供方便,加快路桥区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
(四)加强营销宣传,扩大知名度
精心策划,营造声势,充分运用报刊、杂志、电视、电台、广告类宣传媒体介绍休闲观光农业的相关知识,大力开展宣传促销活动,打造路桥区休闲观光农业品牌。加强对休闲观光农业旅游景区景点的介绍,精心组织制作编写旅游指南、旅游交通线路图、景区景点标志牌。针对不同的时间段、不同的客源市场、不同的客户群,以不同的主题产品进行宣传,尤其要瞄准核心市场区进行针对性的旅游形象、旅游产品营销。同时,建立“休闲观光农业”专业旅游网站(页),构筑信息服务平台,拓宽信息发布渠道;强化区域合作,扩展旅游空间,重点加强与杭州、上海等相邻主要旅游城市之间在游线组织、宣传促销等方面的联系与协作;与各类旅游企业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鼓励其积极走出去,到长三角城市设立代理处,大力发展区域旅游。通过定期培训经营户和服务人员,培养市场意识,转变观念,培养以游客为中心的观念,强化经营的特色和差异性,由内及外的提升路桥区休闲观光农业的品位,扩大知名度。
(五)重视旅游队伍建设,提高整体素质
加强旅游队伍建设,加大对旅游教育和培训的投入,贯彻落实在职培训、引进人才相结合的人才发展方针,为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培养所需的各种专门人才。首先,制定多层次、多渠道培训机制,对区农业及旅游相关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对休闲观光农业的认识及相关的业务知识水平,并与上海、杭州等地的旅游专业院校联系,引进一批中级旅游经营管理人才,逐步建立起一支过硬的休闲观光农业经营管理队伍。其次,建立区休闲观光农业旅游培训中心,举办从业人员培训班,重点加强经营管理、旅游、餐饮、环保、礼仪、安全、法律等方面知识培训,逐步推行先培训再上岗和持证上岗的制度,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和服务水平。
(六)强化规范管理,优化服务
区各有关部门要抓紧制定休闲观光农业发展标准,依法加强对休闲观光农业景区(点)的食品卫生、公共卫生、环境保护、服务质量、消费价格、安全设施等的管理,促进其规范发展。要加强旅游管理机构的建设,建立科学和行之有效的统计制度和行业管理制度,应用计算机、信息、3S技术等先进技术,实现旅游管理的现代化;加强并完善经营队伍的建设,提高行业经营管理水平;加强旅游执法队伍建设,提高执法水平,对旅游活动中的质量投诉及纠纷,要及时认真受理,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要积极转变政府职能,强化服务意识,坚持依法行政,努力提高服务效率和水平,继续营造亲商、安商、惠商的良好投资氛围和安全有序的外部环境、人文环境,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中介机构及服务机构的作用,为旅游企业提供指导和服务,促进休闲观光农业快速、有序、健康发展。
(七)注重资源环境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旅游产品的开发与管理过程中,要综合考虑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始终坚持“远近兼顾”的可持续发展原则,建立起农业、旅游资源保护体系,明确保护的范围及职责,制定切实可行的保护性规范。农林、工业、城建、市政、水利、文化等部门,要坚持自然资源保护和开发并重,共同搞好农业和旅游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开发,以资源保护促进旅游发展,以旅游发展促进资源保护。环保部门应完善执法和监督职能,建立实时动态监测系统,配套完善景区(点)污水治理、垃圾处理等资源环境保护的设施与措施,优化旅游区域环境。此外,在保护资源环境的同时,还要注意保护当地的民俗文化,创造特定的旅游环境与氛围,从而形成具有路桥特色的休闲观光农业文化,促进休闲观光农业的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