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汇区电子信息制造业发展推进计划(2009-2012年)
为主动衔接国家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积极落实本市高新技术产业化战略,进一步促进区域电子信息制造产业发展,根据《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徐汇区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实施意见(2009-2012年)>的通知》(徐府发〔2009〕12号)精神,特制定本《推进计划》。
一、基础条件
1.产业规模形成。2008年全区100余家电子信息制造企业工业总产值达180亿元,税收总额达14亿元,年末从业人员接近1.8万人。
2.产业重点突出。以上海市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为核心,集成电路、通信制造和新型显示三大领域企业共有60余家,工业总产值达120亿元左右,从业人员接近1.3万人。
二、指导原则
按照“聚焦重点、提升能级、协调发展”的要求,以关键技术创新为突破,以整机设备应用为目的,培育新的融合点,聚焦重点领域和重大项目,促进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广泛应用,增强核心竞争能力。
从电子信息制造和科技制高点出发,做到主动对接,争取项目,落实资源;建立创新体系,实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应用创新;推进研发制造营销一体化,坚持突破瓶颈,拓展领域,加强互动。
三、发展目标
力争到2012年,集成电路、通信制造、新型显示三大重点领域产业规模达到170亿元。引导产业在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等区域集聚,培育一批掌握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重点企业,三大重点领域中年产值过亿的企业达到20家左右。
四、重点领域
(一)集成电路。
1.发展思路。继续优化以设计为先导、以制造为主体、以封装测试为依托、以设备材料为配套的产业链结构,推动集成电路与整机系统联动发展。到2012年,工业总产值达到85亿元,培育具有竞争力和影响力的重点企业10家左右。
2.发展重点。芯片设计方面,面向通信、消费电子、汽车电子、工业电子等整机应用,推进能适应纳米制造工艺的SoC(片上系统)设计;芯片制造方面,推进8英寸以上生产线建设,支持65纳米以下“增强型CMOS技术”的研发;封装测试方面,继续推进CSP(芯片级封装)的量产,实现SIP(系统级封装)的技术突破,发展自主的高频、高精度的设计验证平台和生产测试平台。
(二)通信制造。
1.发展思路。以3G移动通信、智能信息终端、NGN(下一代网络)为重点,将技术自主创新与行业解决方案相结合,抓住上海举办世博会的契机,积极参与制造和运营协同的产业体系建设,推动通信传输、交换和终端设备的大规模生产和商用。到2012年,工业总产值达到75亿元,培育具有竞争力和影响力的重点企业10家左右。
2.发展重点。3G移动通信方面,发展以TD-SCDMA为主的增强型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及终端,支持LTE(长期演进)等4G演进技术的研发和试用;智能信息终端方面,以3G、RFID普及应用和4C融合为机会,打造民族品牌,推进包括芯片设计、设备制造和移动运营在内的移动通信终端产业链;重点扶持软交换设备、大流量网关和高端路由器等核心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
(三)新型显示。
1.发展思路。以平板显示和半导体照明为重点,坚持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后再创新的结合,突破发展瓶颈,抓住上海举办世博会的契机,积极拓展产品的应用领域,形成若干全市新型显示产业链上的重要组成点。到2012年,工业总产值达到10亿元,培育具有竞争力和影响力的重点企业5家左右。
2.发展重点。平板显示方面,配合全市高世代TFT-LCD生产线建设,重点扶持OLED(有机发光二极管)等新一代平板显示的研发制造;半导体照明方面,面向汽车照明、景观照明、公共照明等应用,推进LED(发光二极管)新型光源的规模化生产和应用,重点扶持高性能LED芯片制造、大功率高亮度LED封装等相关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
五、措施和政策
充分利用国家和本市现有与电子信息制造产业相关的各类产业发展政策和企业扶持政策,认真贯彻执行本市加快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的相关政策,聚焦重点领域,加大扶持力度。
1.区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专项资金中用于电子信息制造产业资金总量不低于1.5亿元,重点支持纳入国家和全市的重大项目、拉动本区经济增长和促进社会就业的规模性项目、核心技术和创新性技术的研发及产业化。鼓励企业生产模式和管理模式升级,引导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积极投入。
2.对本区自主创新的高新技术产业化重点项目和本区“产学研”的重大项目,经认定评审后,给予相应的资金资助。
3.落实对重点企业的相关财税优惠政策,加大对重点产业化项目融资、担保、贴息等方面的金融支持。
4.对重点领域的电子信息制造企业在其产业化推进过程中发生的试制环境及仪器设备使用、产品检测等费用给予一定的补贴。
5.对电子信息制造重点领域的国内首台(套)产品,经验收认定后,给予区级匹配奖励。对于首台(套)产品的第一年的宣传、推介和参展给予一定的费用补贴。
6.有重点地推进“大企业战略”,支持有实力的企业并购国内外具有成长价值、符合自身发展战略的研发机构或生产企业,推进能有效整合资源、突出主业的企业重组。重组后年产值规模超过1亿元的,视情况给予一次性资金补贴。
7.对新引进的国内外知名电子信息制造产业企业总部、地区总部、研发中心、采购中心等,经认定符合条件的,对其购地建设、购买或租赁厂房给予一定的地价、房价或租金补贴。
8.积极引进市级行业协会,鼓励各类相关科技中介机构、业内著名研发机构落户本区。支持在区内定期召开各类技术交流、成果展示和需求对接等活动,并给予一定的经费补贴。
9.在构建技术转移体系和产业化应用的过程中,实现人才储备、人才流动和人才升级。对需要引进的高层次、国际化和紧缺型人才,可在申办户籍方面予以优先支持,在安家费用等方面予以补贴。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