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服务业>  正文

遵义市“十一五”加油站发展规划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2010年9月27日

  第一章  概 述

  一、规划背景

  遵义市位于贵州北部,南距省会贵阳140KM,北面紧靠重庆,西与四川接壤。全市国土面积30762平方公里,辖两区二市十县,人口约740万。全市交通便利,渝黔电气化铁路和贵遵高等级公路、遵崇高速公路贯穿南北,乌江、赤水河直通长江,和210、326国道、205省道等市内公路构成了纵横交错的水陆交通网络。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遵义市城市建设迅猛发展,机动车保有量迅速增加。特别是2004年底成品油零售市场开放以来,成品油零售行业面临严峻的国际竞争形势和国内竞争压力。本规划的编制和实施,旨在加强遵义市加油站行业发展的宏观调控和统一管理,严格控制总量,合理优化布局,逐步建立起与国民经济发展相适应、满足广大消费者需要的,布局科学合理、竞争有序、功能完善的现代化成品油销售服务网络体系。

  二、规划相关依据

  1.《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经贸委等部门关于进一步整顿和规范成品油市场秩序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1]72号

  2. 商务部《成品油市场管理暂行办法》,商务部2004年第23号令

  3.贵州省经贸委关于印发《贵州省加油站及成品油仓储行业发展规划(2006-2010年)》的通知

  4. 贵州省经贸委关于印发《贵州省成品油经营许可申请与受理程序暂行规定》的通知

  5. 贵州省经贸委、建设厅、工商局《关于转发国家经贸委等三委、部、局“关于严格控制新建加油站问题的通知”的通知》,黔经贸贸易[2001]583号

  6.《遵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7.《遵义市骨架公路网规划》

  8.《遵义市公路网规划》

  9. 《遵义市《农村公路规划》

  10.《汽车加油站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 50156-2002)

  三、规划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坚持科学发展观,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主题,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省关于整顿和规范成品油市场秩序的有关文件精神,以我市成品油零售市场需求、现有加油站布局和公路建设、重点工程项目建设、燃油车辆拥有量等情况为基础,依据城乡建设发展规划以及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严格市场准入,规范市场监管,科学规划加油站的具体布点,做到合理布局,有序发展,供求平衡,逐步建立起与我市国民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方便快捷、顺畅有序的加油站流通网络体系。

  (二)基本原则

  以市场需求为准绳,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为目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改造提升,优胜劣汰,有序发展。坚持以人为本,便利消费的原则;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费用,提高服务质量,走流通现代化发展道路;坚持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坚持节约和集约用地的原则,合理安排新增加油站;强化成品油安全准入审查申请管理工作;总量控制,结构调整,新建、搬迁与改造相结合,形成布局合理,规模适宜的加油站网络;规划布局以完善国道、省道沿线需求为重点,其他为补充。

  四、规划的范围与期限

  (一)规划范围:遵义市所辖两区、两市、十县境内的国道、省道、县乡(镇)道路。

  (二)规划期限:2006年—2010年。

  第二章 加油站现状分析

  一、机动车拥有量及过境机动车情况

  据统计,截止2005年底,全市共有各类机动车辆135735辆,其中客车29301辆,货车18405辆,摩托车73105万台(辆),挂车29辆,拖拉机11680辆,其它汽车3183辆。全市主要道路日过境车辆约5万辆。

  二、公路建设现状

  到2005年底,全市通车里程达19946公里,公路密度达25.9公里/百平方公里,等级以上公路5908公里(高速公路131公里、二级公路510公里),次高级以上路面2767公里。

  三、加油站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全市共有取得《成品油零售经营批准证书》的加油站270座,其中:红花岗区30座,汇川区29座,遵义县53座,桐梓县24座,绥阳县17座,湄潭县20座,凤冈县6座,仁怀市17座,习水县28座,正安县10座,道真县6座,赤水市10座,余庆县13座。务川县10座;另:2005—2006年已批在建的加油站15座。

  经过一段时间成品油市场整顿,我市的成品油市场秩序明显好转,对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1.布局不合理。中心城区加油站设置过密,有重复建设和无序竞争的现象存在,而农村及边远地区加油站较少,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2.个别加油站由于设计、施工不符合国家标准、规范要求,或因为设备设施陈旧、安全距离不够而存在不同程度的安全隐患。

  3.由于缺乏统一的管理,一些加油站经营不规范,出现经营者掺杂使假、缺斤短两、偷逃税款等问题,个别加油站未经审批擅自建设或不按批复建设。

  4.一部分加油站存在规模小、设施差、达不到保本销售量、服务水平不高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改善、提高。

  第三章 加油站需求预测

  一、社会经济发展趋势预测分析

   “十一五”期间,遵义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在12.5%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6%。预计到2010年末,遵义市国内生产总值达到80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1200美元,财政总收入达111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9.74亿元。

  二、公路发展规划

  根据遵义市经济发展对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要求和《遵义市公路网规划》、《遵义市骨架公路网规划》的规划安排,全市将形成“四纵三横三联二环”的公路网构架,至2010年,全市通车里程将达2.5万公里,比“十五”末增加0.5万公里,年均增长4.6%。

  三、机动车保有量和过境机动车发展趋势预测

  随着遵义市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交通公路网络建设的不断完善和等级的不断提升,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预计到2010年全市机动车保有量和过境车辆分别达到25万辆和7万辆/日,年均增长13%和7%。

  四、加油站销售量预测

  2005年,全市成品油零售总量28.43万吨,随着遵义市机动车保有量和过境车辆的不断增长,预计到2010年末,全市成品油需求量约为52.38万吨,年均增长率13%。

  五、加油站需求量预测

  通过上述分析可进行加油站需求初步预测:

  (1)预测基数:2005年底已获证加油站272座。

  (2)年增长比率:遵义市成品油需求增长存在的瓶颈是公路建设,而机动车辆的增长存在渐缓的趋势;同时,也为贯彻贵州省经贸委、建设厅、工商局《关于转发国家经贸委等三委、部、局“关于严格控制新建加油站问题的通知”的通知》(黔经贸贸易[2001]583号)精神,我们在预测时采取适当保守预测。根据“十五”期间数据推算, GDP增长对成品油需求的作用为0.10,机动车保有量和过境车辆对成品油需求的作用为0.25,公路交通基础建设对成品油需求的作用为0.30,则可计算:(12.5%*0.10+13%*0.20+7%*0.20+4.6%*0.50)*100%=7.55%

  (3)加油站需求数=基数*(1+年增长比率)=272*(1+7.55%)5 = 391座

  到2010年,全市共需加油站391座左右,在2005年末的272座的基础上需新增119座,除去2005—2006年已批在建的加油站15座,还需增加104座。按照贵州省经贸委《贵州省加油站及成品油仓储行业发展规划(2006-2010年)》下达的我市新增57座加油站指标,约为预测需求量的二分之一。我市将通过新建、迁址改建、原址改建等方式相结合,在严格控制加油站数量的同时,科学规划加油站布局,提升加油站服务能力,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第四章 加油站布局规划

  一、 规划总体目标

  通过本规划的实施,到2010年,全市加油站达到344座,使我市的加油站建设做到布局合理,运营规范,建设有序,管理有序,方便生活,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协调发展。

  二、 布局原则

  1.国道、省道和城区加油站建设要贯彻“确保安全、合理布局、方便服务、保障供给”的原则。

  2.中心城市加油站建设要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安全、环境保护和城市景观的要求,在城市建成区内不应建设一级加油站。在十字路口及人流密集场所一般不宜建设加油站,对在城市建成区内建二、三级加油站的,应积极推广应用防火防爆新技术。加油站建设应确保安全,节约用地,符合《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2002)的要求。

  3乡镇供油要安排加油网点。加油网点在县以下的乡镇设置,主要是解决农村用油问题,原则上每个乡、镇设一座加油网点,较大的乡镇不超过2座。

  4.加油站的布局和总量控制应保证实施规划后平均单站加油量应高于目前平均水平,满足在规划期内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及道路交通发展对加油站的需求。

  三、加油站设置的基本指标标准

  1.道路百公里加油站数量:高速公路随服务区设置,单侧原则上不大于3座;国道、省道单侧原则上不大于6座,县乡公路原则上不应大于国道、省道的标准。

  2.城区内加油站服务半径原则上不低于0.9公里。

  四、布局方案

  根据《贵州省加油站及成品油仓储行业发展规划(2006-2010年)》的总体安排,遵义市2006年—2010年在现有268座的基础上新增57座加油站。其中:红花岗区4座,汇川区4座,遵义县5座,桐梓县5座,仁怀市4座,习水县4座,赤水市3座,绥阳县4座,正安县3座,道真县3座,湄潭县3座,凤冈县3座,务川县3座,余庆县3座,机动指标6座。(详见《遵义市2006-2010年加油站规划表》)。重点布局在没有加油站的偏僻乡镇和主要干线公路上。

  五、分年度实施计划

  “十一五”期间,遵义市拟新建加油站(点)57座,按照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本着规划服务发展的原则,初步规划为:2006年拟建 11座,2007年拟建 12座,2008年拟建 12座,2009年拟建 11座,2010年拟建 11座。

  第五章 规划实施保证措施

  一、制定和实施加油站发展规划及成品油仓储企业发展规划是国务院规范和整顿成品油流通秩序的重要措施之一,凡新建、改建、扩建、搬迁油库或加油站必须严格执行国家和省的有关规定,按规划进行宏观调控,统一管理,严格审查上报。《遵义市“十一五”加油站发展规划》经省经贸委、市政府审定后实施。各部门要从全市大局出发,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将本规划作为依法行政,整顿和规范我市成品油市场的重要依据,严格按照本规划进行布局和建设,对违反规定的要追究责任。

  二、各县、区(市)经贸局要加强市场监管,按规划报审新加油站建设,对违规建设的加油站要依法查处。各级建设、工商行政管理、质量监督、公安消防、安全生产、土地、税务、环保等部门要依法严格加油站建设项目审批,并加强监管,保证安全建设,安全经营。

  三、通过本规划的实施,引导全市加油站企业有序竞争,合理布局,诚信经营,优质服务,争创诚信企业。

  四、加大成品油市场监管力度,严厉打击假冒伪劣、短斤少两等违法、违规经营行为,规范成品油市场流通秩序,保障市场有效供给,为全市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来源地址:http://www.zyrs.gov.cn/cms/cms/website/jingmao/jsp/page.jsp?channelId=1420&infoId=335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