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服务业>  正文

舟山市海洋捕捞渔民转产转业规划纲要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9/05/2010 14:28:00

  为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海洋捕捞渔民转产转业工程,推进渔业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总体要求,特制定《舟山市海洋捕捞渔民转产转业规划纲要》。规划期为2001至2010年。

  一、我市渔业经济的发展现状和海洋捕捞渔民转产转业的必要性、紧迫性

  (1)海洋渔业是我市重要的基础产业和传统优势。全市现有渔村人口20.7万人,占全市总人口21.4%,渔业船舶9231艘,总功率141.8万千瓦,市内直接从事渔业捕、养、加就业人员近10万人。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市大力推进渔业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努力促进渔业增长方式的转变,各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全省、全国的地位不断提高。2004年,全市实现渔业总产出71.79亿元,占全市农业总产值84.96%、全市生产总值38%;水产品加工产值115.4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37.2%;出口水产品17.57万吨,出口交货值6.17亿美元,占全市出口创汇总额75.8%,占全省51%、占全国11%;水产品总产量130.42万吨,其中海洋捕捞产量117万吨,占全省35%、占全国10%左右;远洋渔业产量19.99万吨,占全省70%、占全国15%。但是,受宏观环境的影响和微观条件的制约,舟山渔业仍存在一些亟须解决的突出问题:海洋渔业经济结构不够合理,一二三产业发展不够协调,渔村第一产业特别是海洋捕捞业比较庞大,其产值占渔村总产值仍达75.5%,而海水养殖规模不大,渔村工业发展不快,渔区经济运行至今尚未突破“渔(捕)兴则兴、渔(捕)衰则衰”的格局;渔民增收困难,渔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滞后;渔村经济体制和机制尚不健全,渔民组织化程度不高,渔业产业化发展缓慢;渔村和渔业基础设施比较落后,渔业生产抵御自然风险能力较弱。
  (2)加快实施海洋捕捞渔民转产转业,是时代的要求,渔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进入90年代以来,海洋渔业发展的环境和条件发生新的深刻变化,尤其是中日、中韩两个渔业协定的实施、海洋水产资源的急剧衰退、海洋及渔场污染日益严重和海洋工程建设对渔场海域的大批占用,使海洋捕捞的空间大幅缩小,给我市渔业经济的发展带来各种困难和压力。在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内外条件下,大力推进渔业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实现渔民增收、渔业增效、渔区稳定,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加快渔区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和现代化进程,必须积极实施捕捞渔民转产转业工程。这是关系渔业可持续发展、关系渔区社会进步、关系渔民根本利益的重大战略课题,又是全局性难题。只有不断解决好这一课题,破解好这一难题,舟山渔业才能走出困境,赢得转机,实现二次创业,赢得新的辉煌。
  (3)我市实施捕捞渔民转产转业工程,是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的战略决策。实施这一项工程主要是通过动员教育和政策扶持,引导海洋捕捞渔民自觉裁减捕捞渔船,压缩海洋捕捞强度,帮助他们在技能培训的基础上转移行业,实现就业和再就业。我市这一工程自2001年10月启动以来,已取得重要进展。截止2004年底,全市共调减捕捞渔船1532艘,核减马力15.12万千瓦,共分流市内捕捞渔民7828人,清退非渔劳力1500余名,共计减少捕捞劳力9300余人。在分流的市内捕捞渔民中,有3800人通过培训已获得农业部颁发的各种专业的技能资格证书,占市内分流捕捞人员的49%,其中获得远洋渔业973名、水产加工652名,海水养殖813名,还有1362名获得海运证书。通过转产转业,在报废渔船所分流的捕捞渔民中,实现再就业2987名,占42%。全市“十五”期间渔民双转的计划目标可望基本实现。我市渔民转产转业一直得到了中央和部、省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在双转关键时刻,2002年10月28日,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温家宝在我市“双转办”上报的一份材料作了专门批示,并要求中央有关部门给予积极支持,给我市以极大鼓舞。农业部、省政府拨出巨资,大力扶持渔民转产转业项目建设。近4年来,对全市渔船报废专项补助达9575.08万元,其中部、省7645.25万元,市级补助1039.66万元,县区补助890.17万元;对全市渔港建设项目补助10256.5万元,其中部、省补助9454万元,市补助440万元,县区补助362.5万元;累计对全市养殖、加工、远洋渔业等项目补助14773.92万元,其中部2680万元,省6762.6万元,市4557.74万元,县区773.58万元,共计扶持各种双转项目241个。这些项目建设,不仅支持了渔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为渔民就业和增收、渔业调整和转型,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而且促进了渔港经济发育,推进了渔区城镇化建设,对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加快渔区建设全面小康社会进程,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尽管我们为渔民双转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重要成效,但是,由于历史形成的我市渔业经济结构性矛盾的复杂性,我们面前还存在各种困难和问题,突出的是海岛就业空间狭小,再加渔民技能单一,创业能力和实力不足,就业相对困难。同时渔民转产转业还面临一系列体制性障碍和行业准入壁垒。我们要进一步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科学发展观,努力落实市委、市政府有关渔业结构调整的方针政策,充分利用各方面有利条件,发挥渔区基层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通过改革和发展,切实解决前进中的困难和矛盾,坚定不移地把渔民双转进行到底!

  二、工作目标和指导方针
  (4)从2001年起,用10年左右时间,全市裁减国内海洋捕捞渔船5000艘、捕捞渔民3万人,并通过各种专业的技能培训,引导和支持渔民转产转业及在新的行业和岗位就业再就业。第一阶段,到“十五”期末,计划裁减国内海洋捕捞渔船2000艘,捕捞渔民12000人,培训渔民9000人,并使8000名渔民实现就业再就业。第二阶段,到“十一五”期末,力争裁减国内海洋捕捞渔船3000艘、捕捞渔民18000人,培训渔民15000人,并使12000名渔民实现就业再就业。经过10年左右的努力,使我市渔业优势和竞争力得到进一步发挥和增强,在全市保持6000艘海洋捕捞渔船、4万余名专业捕捞渔民的海洋捕捞能力基础上,全面实现渔业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渔业增长方式根本性转变,海洋资源修复、生态环境明显好转,渔业生产力水平全面提升,渔民收入显著增长,渔区社会更加和谐,把我市建成全国一流的现代化渔业基地。
  实现我市捕捞渔民转产转业的目标,关键是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创新,一是发展理念创新。要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把渔业经济的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结合和统筹起来,与海洋经济的发展结合和统筹起来,与海洋生态环境的和谐结合和统筹起来,与渔区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结合和统筹起来,维护渔区社会和谐和稳定。二是调整模式创新。把渔业结构调整从渔业内部调整推向海洋经济发展,把渔民转产转业从减船减员推向新兴产业领域的开发,引向渔民自主创业,把增强渔民就业能力,创造渔民就业岗位放在首位,把促进渔民就业增收作为重中之重。
  (5)为了实现我市转产转业及渔业增效、渔民增收和渔区稳定的奋斗目标,我市渔民转产转业必须贯彻以下方针。
  ——坚持以人为本,维护渔区稳定。渔民是双转主体。双转工作既要尊重渔民自愿,又要加强积极的教育和引导。要切实关心渔民的根本利益,加强渔民全面素质建设,支持渔民技能培训和自主创业,千方百计帮助渔民增收,积极解决他们实际问题,特别是贫困群体生计困难,维护渔区社会稳定与和谐。
  ——坚持有弃有保,优化渔业生产力布局。下大力淘汰落后的生产和作业方式,推进渔业科技进步,提升渔业质量和效益。优化海洋捕捞区域布局,加强渔业生产要素配置和集聚,扶持优势渔业村社做大做强,同时,帮助渔业生产装备、技术、规模相对劣势的村社加快转产转业,提高我市渔业综合素质和竞争实力。
  ——坚持有退有进,调优渔业经济结构。不断淘汰劣质的中小型渔船,加强优质渔船的技术装备。积极压缩国内捕捞强度,发展养殖,拓展远洋,深化加工,搞活流通,培植三产,开拓新的生产领域和就业空间,使渔业经济在调整中健康发展。
  ——坚持深化改革,完善渔村经济体制。在坚持和完善现行渔业经营制度基础上,积极引入现代企业机制,建立和健全企业法人制度,培植合伙企业,积极推行股份制,发展渔区新型的合作经济组织,提高渔业组织化程度和产业化水平。深化渔区税费改革,切实减轻渔民负担。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进一步发展渔业外向型经济,实施“走出去”战略,加强对外经济和技术合作,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坚持城乡统筹,促进渔区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加快渔区城镇化建设,开拓渔区经济和渔区就业空间。加快渔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渔业抵御风险能力。加快渔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抓紧建立渔民养老保障制度和渔业政策性保障制度。加快海洋资源修复和养护,改善渔业生态环境,加快渔区新型社区建设,改善渔民生活条件,提高渔民生活质量,推进渔区和渔业现代化建设。

  三、区域布局和计划安排

  本着有保有弃、扶优限劣的原则,我市渔民转产转业区域布局要在整合现有渔业村社的基础上,根据渔村海洋捕捞生产力现实状况,划分为三大类型,实行分类指导:第一类为重点扶持渔村,着力加大生产要素配置,促进捕捞技术进步和基础设施建设,做大做强;第二类为过渡渔村,在转产转业基础上,对部分渔村实施优化整合,一部分引导其向一类渔村集聚,另一部分引导其转移并迁;第三类为整体双转渔村,采取优惠政策,引导和帮助其产业转型和行业转移,建立以非海洋捕捞为主业的新型合作经济组织。
  根据对我市渔业村社的调查分析,对各县(区)三种类型的渔村划分作以下安排(详见附表一)。
  普陀区:现有渔业村社共82个。拟重点扶持渔村41个;过渡渔村26个;整体双转渔村15个。
  岱山县:现有渔业村社共71个。拟重点扶持渔村32个;过渡渔村21个;整体双转渔村18个。
  嵊泗县:现有渔业村社共48个。拟重点扶持渔村29个;过渡渔村12个;整体双转渔村7个。
  定海区:现有渔业村社共24个。拟重点扶持渔村17个;过渡渔村3个;整体双转渔村4个。
综合以上三种渔村划分安排,全市现有渔业村社共225个。拟重点扶持渔村119个,过渡渔村62个,整体双转渔村44个。
  我市渔民转产转业最终要落实到裁减捕捞渔船和分流捕捞渔民上,并使双转渔民获得技能培训,实现就业和再就业。根据市委、市政府对双转工作的总体目标和要求,结合前段的全市双转工作的实际进度,“十五”期末和“十一五”期间,我市渔民双转计划及各县区的任务作以下安排(详见附表二)。
  全市总体要求裁减捕捞渔船5000艘、分流捕捞渔民3万人,力争80%以上的双转渔民获得技能培训,培训人员就业率达到70%。“十五”计划要求裁减捕捞渔船2000艘,捕捞渔民12000人,“十五”前四年,全市实际裁减捕捞渔船1532艘、涉及捕捞渔民7828人,“十五”前四年实际进度与“十五”计划指标的差额部分,要求在“十五”最后一年基本完成。“十一五”期间,全市计划裁减捕捞渔船3000艘,分流捕捞渔民18000人,双转渔民培训率和就业率均要达到“十五”计划要求。2005年和“十一五”期间对县区的双转计划指标作以下安排:
  普陀区:2005年,拟裁减渔船160艘,分流捕捞渔民800人。“十一五”期间,拟裁减渔船1202艘,分流捕捞渔民9443人。
  岱山县:2005年,拟裁减渔船70艘,分流捕捞渔民350人。“十一五”期间,拟裁减渔船805艘,分流捕捞渔民5132人。
  嵊泗县:2005年,拟裁减渔船45艘,分流捕捞渔民350人。“十一五”期间,拟裁减渔船826艘,分流捕捞渔民4173人。
  定海区:2005年,拟裁减渔船25艘,分流捕捞渔民250人。“十一五”期间,拟裁减渔船335艘,分流捕捞渔民1674人。
  对于各县区原制定的双转规划,各级双转办,在征得上级党委、政府同意和支持的基础上,建议在制定渔业发展“十一五”规划时作适当调整。

  四、促进渔民转产转业的主要措施

  做好渔民双转工作,要切实加强对渔区的组织领导和对渔民的教育引导,同时要制定相应的政策和制度,采取必要的措施。总的要求是,健全双转渔民技能培训制度,不断提高渔民就业能力,加快渔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特别是渔民养老保险制度建设,切实解决渔民后顾之忧和贫困群体的实际困难,深化渔区改革,完善渔村经济体制,加大渔民双转政策扶持力度,支持渔民创业增收,抓紧渔业经济结构调整,统筹渔区经济和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一)健全渔民技能培训制度,不断提高渔民就业能力。要把渔民培训工作放在重要的战略高度和突出位置,抓紧制订渔民培训制度和实施计划,并落实培训人员和培训基地,培训目标不仅要注重现在的双转渔民,而且要放眼渔民家属及后代。要不断提高渔民培训质量,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培训前,要顾及渔民实际状况和劳务市场需求,力求使培训者学得好,用得上;培训中,要加强培训者实际能力的锻练,使他们拥有一技之长;凡培训合格的,要给以相应的专业技术资格证书。
  (二)加快渔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切实解决渔民的后顾之忧。要优先谋划渔民养老保险工作,参照失地农民安抚政策,抓紧制订失海弃捕渔民养老保险的实施方案,抓住取消农业税契机,通过多渠道资金筹措和渔民自主参保,设立渔民养老保险统筹基金,统筹解决老年渔民、双转渔民和养殖渔民基本生活养老保障问题,争取他们到退休后每月有一定数额的养老金。要切实关注渔区困难群众的生计,推进渔区特困群众的低保工作。抓住国家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的机遇,探索建立我市政策性渔业保险制度。
  (三)加大渔民双转的政策扶持力度,支持渔民创业增收。各级政府要逐年增加对渔民双转的投入,并积极争取中央和省部对我市渔民双转的优惠政策及项目建设。国家和地方对渔民双转补助资金要重点支持渔民培训和渔民就业容量大的建设项目,逐步提高对渔区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扩大公共财政对渔区覆盖面和普惠性。要鼓励渔民领办企业,自主创业,鼓励社会各方面力量在渔区举办项目,多渠道吸引资金参与渔区建设,促进渔民就业增收。
  (四)深化渔区改革,完善渔村经济体制。随着渔民双转的逐步深入和渔区开发建设,渔业生产布局、渔村组织架构、渔区经济结构等发生了深刻变化,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解决渔民双转的各种问题,必须加快发展和深化改革。要科学合理地调整渔业生产要素配置和区域经济布局,并采取政策扶持和教育引导,对划分的三种类型的渔村适时进行整合重组,对裁减渔船较多的渔村,做好撤并工作,大力推进渔区新型社区建设和管理。要加快完善渔业股份合作制,引入现代企业制度,稳妥开展对现股份合作制的改造和建制工作,建立具有企业法人资格的合伙制和股份制。要积极推进渔区新型的合作经济组织建设,提高渔业组织化程度和产业化水平,提高抵御风险和市场竞争的能力和实力。
  (五)加快渔业经济结构调整,统筹渔区经济和社会事业全面发展。要深入贯彻市委、市政府关于渔业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方针政策,坚持压缩和优化国内捕捞,拓展远洋,发展养殖,深化加工,搞活流通,转移行业,实现渔业经济两个根本性转变。在渔业经济结构调整中,始终要把渔民双转作为重中之重,把提高渔业经济质量和效益、增加渔民收入放在首位,积极发展渔业循环经济,加强海洋生态和环境的养护与治理。要大力加强渔区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推进渔村精神文明建设,改善群众居住环境,提高渔民综合素质和生活质量,维护渔区社会和谐和政治稳定。
 

  



来源地址:http://www.lrn.cn/basicdata/oceanplan/200611/t20061127_694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