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服务业>  正文

普陀民乐团走进卡塔尔馆 艺术家用眼神和乐声交流合作《茉莉花》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8/10/2010 09:57:13
  一曲中国传统曲目《茉莉花》,从二胡、笛子、扬琴、琵琶等民乐演奏家的指尖、唇边流淌而出。独特的是,悠扬丝竹声中,还加入了大鼓、小鼓、手鼓等动感强烈的阿拉伯民族音乐,一个个音符仿佛沿着苏州河畔绵延至波斯湾岸边……8月8日是世博开园第100天,喜庆之际,卡塔尔馆邀请普陀区民乐团进展馆,携手演奏一场音乐会。这也是沪上群众文艺表演团队首次进入世博展馆。 

  卡塔尔馆馆长是个音乐迷,不仅对本土音乐深有研究,也对中国古典音乐深深着迷。最喜欢听《梁祝》的他,借着世博开园100天的机会,通过世博局把普陀区民乐团请进展馆,与这些业余民乐爱好者们进行切磋。 

  8月8日14时,合奏音乐会准时开始。普陀区民乐团特意挑选了具有上海特色的紫竹调、中国特色的《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南泥湾》等曲目,卡塔尔乐团则用各种手鼓、琵琶等民族乐器表演了贝督因音乐、海洋音乐和夜晚音乐。一边欣赏卡塔尔展馆内的日用器皿、帐篷和模拟集贸市场,一边欣赏着两国传统艺术,一个个日常生活场景映入眼帘,令人仿佛走进既现代又古老的卡塔尔街头。一名上海游客说道:“中国民乐和卡塔尔民乐有个相同之处,它们都没有太多抽象符号,但每一种乐器奏出的每一个音符,都能让听众眼前浮现出真实不虚的日常生活……” 

  表演高潮部分,是中卡艺术家共同演奏的申博专题片主题曲《茉莉花》。因为没有时间事先彩排,两支团队到了现场才开始合练。因为语言不通,双方的交流显得很困难,普陀区民乐团团长杨定彪试图用英语表达“我们定G调”,但连说带比划多次都不奏效。他索性放弃语言交流,直接吹响笛子定音调。卡塔尔艺术家立即心领神会,鼓手穆特和穆罕默德立即跟上节奏,歌手萨曼和艾哈迈德马上哼唱起来。于是乎,两国艺术家用眼神和乐声频频交流,成功奏出一曲《茉莉花》。 

  两小时合奏完毕,台上两国艺术家和台下各国游客都不愿离去,大家用不同语言表达着同一个意思:“文化是一种独特的人类生活方式,在全球一体化不断加速的今天,在保留独特生活方式的基础上兼容并蓄,人类文明才能更加多彩多姿。” 

来源地址:http://www.shanghai.gov.cn/shanghai/node2314/node2315/node4411/userobject21ai4317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