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服务业>  正文

北京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研究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8/03/2010 10:45:21

  随着国际竞争的加剧和知识经济的兴起,知识产权在国际科技、经济、贸易中的地位得到了历史性的提升,成为影响一个国家或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如何更好地发展北京市知识产权服务业,提高政府和企业的知识产权战略应用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关系到企业乃至整个城市产业的竞争力。

  一、北京发展知识产服务业的重要性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知识产权成为增强国际竞争力、维护国家利益和经济安全的重要武器。强有力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和成熟的知识产权服务业能促进国民经济中各产业的技术研发,维持市场公平竞争秩序,并提高企业的管理能力。

  知识产权服务业能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知识产权服务业可以给企业提供多种服务,例如,对企业各层次员工的知识产权培训;对企业知识产权日常管理工作的咨询服务;为企业知识产权工作开发的管理软件,包括建立企业专利信息数据库、企业知识产权战略与管理信息系统等,这些服务内容将极大地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以德国西门子公司为例,它在全球设有12个知识产权管理部,4O0多名知识产权管理人员管理着该公司各类知识产权约15万项。

  专利产业化,推动经济增长。高新技术产业在以技术推动型的经济增长模式中处于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的90%以上是加工贸易,没有自主知识产权,整体上影响我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我国的科研投入低,科研成果产业化率更低,高校的科研成果的转化率只有10%左右,而日本等发达国家科技成果转化率高达70%~80%。完善的知识产权服务业则可对知识产权成果产业化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因为在大型知识产权法律事务公司中的专业人员会运用商业及市场研究,对顾客进行商标分析、保护、实施和许可方面的咨询服务,从而帮助公司实现品牌的全球管理战略,实现知识产权产业化。

  知识产权服务业能增强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发展知识产权服务业,制定并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支持形成一批对经济社会发展有重大带动作用的核心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形成一批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品牌,提高对这些知识产权的运用和保护能力,是进一步增强我国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增强我国核心竞争力的迫切需要。

  二、北京知识产权服务业的发展现状

  北京知识产权服务业具有较强的典型性和代表性,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我国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的整体水平,在其发展中体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依托首都科技资源优势,行业发展水平全国领先。北京科研机构众多,科技人才的数量和素质在全国均处于领先,科技成果丰富,对知识产权服务的需求旺盛,带动了该行业的发展。截至2007年底,北京共有各类知识产权服务机构665家,其中专利代理服务机构159家,占全国670家近1/4,超过了广东、上海等地区,位居全国之首,执业人员1895人,占全国执业代理人数的36.4%。2007年规模以上经营单位50家,从业人员5116人,实现营业收入13.24亿元,均以超过30%的比例增长(图1)。

  
  涉外专利代理领域优势明显。经过多年的发展,北京知识产权服务机构专业化能力逐步提高,突出表现为涉外专利代理的优势明显。目前,我国共有180多家知识产权服务企业可以从事涉外专利代理业务,其中一半以上的企业在北京。据统计,2007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的专利申请中,国外申请107419件,其中90%以上的国外专利申请都是由北京的知识产权服务企业承接代理的。

  知识产权战略服务成为新兴领域。企业对知识产权服务业的需求从单一代理知识产权申请服务向全方位的知识产权战略服务的转变,拓展了北京知识产权服务业的市场空间。在北京知识产权局“百千对接工程”的推动下,知识产权服务企业开始提供包括知识产权咨询、托管、商用化等服务项目在内的整体知识产权战略服务。比如邦信阳律师事务所、德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和国浩律师集团北京所三家服务机构被普天德胜孵化器聘用为知识产权顾问机构,为德胜科技园区企业提供包括知识产权的合理布局、预警分析等方面的战略服务。

  三、北京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知识产权服务业属于新兴行业,与国家知识产权保护氛围、企业知识产权意识、国家的产业政策及各产业自身发展情况具有紧密联系,它的产生和发展是各相关因素相互融合的结果。目前北京知识产权服务业的发展还存在一系列问题值得关注,主要表现在:

  知识产权战略策划等高层次业务有待拓展。总体上看,北京知识产权服务机构的业务以代企业申请专利、商标等相对低层次的服务内容为主,据统计,2007年,北京知识产权服务机构提供的服务项目共计13.8万件,其中专利、商标代理申请服务就超过13万件。知识产权战略策划、托管、商用化等相对高附加值的业务有待进一步拓展和提升。

  复合型人才相对紧缺。从行业人才结构上看,具有代理资格的人员占所有从业人员的比例较低,而且没有行业从业经验的占有一定比重;在现有执业人员中,既懂某一领域专业技术知识,又能深刻把握行业发展的复合型人才比较缺乏;在涉外业务中,既具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具有几年行业经验,又深谙国际法律条例、精通一两门外语的人才所占比例则更低。

  企业缺乏知识产权意识,市场需求有限。目前,多数企业缺乏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社会知识产权保护环境仍需改进。据不完全统计,2006年北京市文化执法总队、市公安局分别收缴了692万件、542万件各类盗版制品,共查处商标侵权案件2072件,查扣假冒商品案值6871万元。一方面企业不重视自己的知识产权保护,大多数企业未设立专门的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少数设立了类似部门的企业,也没有专门的知识产权工作人员;另一方面,即使企业有知识产权服务需求,也主要是专利代理等低层次需求,而对知识产权战略等高层次服务的需求有限。

  四、加快北京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的对策思路

  知识产权服务业的特点决定了其对企业乃至社会公众的知识产权意识、税收环境等有较强的依赖性,政府应在提高社会公众知识产权意识及营造政策环境等方面发挥积极的引导作用。结合北京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重点领域在发展过程中的实际需求,明确政府的工作重点,掌握好政府介入的视角和程度,充分发挥市场对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的调节和促进作用,实现北京知识产权服务业的良性发展。

  推动知识产权服务机构的专业化发展。知识产权服务业几乎涉及所有行业,形成较强的针对特定行业的专业化服务水平成为知识产权服务机构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目前,北京知识产权服务机构主要以提供综合性服务为主,专业服务水平较低,未来应鼓励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围绕某几个优势专业领域开展业务,提高专业化服务水平;鼓励各服务机构,根据各自的专业领域,有针对性地培养专业化人才,重点引进行业急需的、实际经验丰富的高端复合型人才。

  引导企业增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拓展市场需求。一方面政府机构可通过电视、政务平台等媒体进行宣传,深入开展“保护知识产权宣传周”、举办保护知识产权相关的专题讲座、培训班、报告会等活动,增强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另一方面通过给知识产权服务机构提供补贴,鼓励其开展中小企业知识产权相关培训业务,鼓励和引导企业加强自身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和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建设。同时,以高技术企业认证改革为契机,鼓励企业自主创新,尤其是鼓励信息服务业、研发服务业等重点行业申请自己的专利,对于申请国际专利的企业,政府给予一定的补贴。

  推动知识产权战略、知识产权评估等新兴领域的发展。知识产权战略服务是知识产权服务业的新兴领域,但这部分业务所占比重仍然较小,需要知识产权局做好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工作,并鼓励知识产权服务机构拓展知识产权战略服务领域,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知识产权战略服务。另外,知识产权评估是促成知识产权交易的重要环节和前沿领域, 要以政府决策创新为支撑,发挥行业协会的自律职能,联合企业创新主体,形成高效务实的联动机制,共同推动知识产权评估事业的创新发展。
 



来源地址:http://www.zgzbjj.com/qikanshow.asp?parentid=29&classid=34&articleid=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