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也是文化发展的重要阶段。本报告根据《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的要求,通过对本市各级政府公共财政投入的以及部分非政府公共财政投入的但纳入政府社团管理范围的非赢利性美术馆的实例分析与初步调研,理出其在完善公共文化服务框架上的作用以及在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推进和谐社会发展上的作用。
一、调研的指导思想
加强美术馆公共文化服务职能,要从坚持公共文化服务普遍均等的原则出发,以务实的态度与可行的操作,努力实现和保障公众基本文化权益,满足公众基本文化需求,营造实用便捷、内容丰富、享受均等、高效有益的公共文化服务形态。这对加快上海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更好地保障和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调研的思路与方法
通过对公共财政投入的市级上海美术馆、区级徐汇艺术馆及非政府公共财政投入由企业运作的但纳入政府社团管理范围的非赢利性的明圆文化艺术中心三家美术馆的调研分析,形成本课题的基本框架。
调研以数据统计、实地调查、召开座谈会等方式进行。
三、调研数据与实例
(一)、基本情况
1、三家美术馆隶属关系、办馆宗旨、运作经费的现状:
上海美术馆的现状——
上海美术馆隶是属于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的市级公益性社会文化事业机构,是一家具有收藏美术精品、开展学术研究、举办陈列展览、普及审美教育、促进中外文化艺术交流等功能的近现代艺术博物馆。该馆创建于1956年。
徐汇艺术馆的现状——
徐汇艺术馆隶属于徐汇区文化局,2005年12月17日开馆。该馆立足于公益性、高品位的文化服务,坚持“当代、海上、名家、经典”的艺术宗旨,根据自身实际不断创新运作管理模式,致力于完善内部管理制度,扩大专业学术影响,进一步提升了区域文化品位和艺术内涵。
明圆文化艺术中心的现状——
上海明圆文化艺术中心为民营企业明园集团的子公司。该中心位于市中心繁华地带的徐汇区复兴中路1199号,有展厅四个,馆内面积达两千多平方米。该馆旨在弘扬与推动中国优秀文化与艺术,是一家以绘画为主、其他艺术活动为辅的民间专业性文化艺术机构,也是一家公益性的美术馆。
2、三家美术馆的专业与研究能力现状:
上海美术馆的学术定位与活动:
上海美术馆的学术定位是:在研究、策划、收藏中国现、当代艺术的基础上进行展示、教育。学术类工作主要有学术研究、展览策划、作品收藏、画册出版等。
分学术部、典藏部和双年展办公室。
学术部:举办了“法国250年绘画展览”、“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展”、“19世纪德国绘画展”、“俄罗斯列宾及同时代画家作品展”、“毕加索绘画原作展”、“从蒙克到今天”、“法国近代艺术展”、“日本现代绘画巨匠作品展”等对20世纪80年代后的中国美术发展产生了相当影响的展览。
典藏部:经过十多年的努力,现已积累了各类藏品近万余件。这些藏品以上海在近现代中国美术史上的特殊地位为依托,基本涵盖了20纪中国美术发展进程的各个阶段。
双年展办公室:立足中国立场,整合国际的文化艺术资源,体现中国的立场和文化判断,形成中国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徐汇艺术馆的学术活动:
在学术方向上成立徐汇艺术馆专业顾问委员会,依托专业名家的支持,邀请著名艺术家前来办展,一方面在建馆之初聘请沪上知名的艺术家、专家,成立徐汇艺术馆专业顾问委员会,以艺术顾问委员会为核心开展专业学术活动,在短期内树立艺术形象和学术标准并把青年美术研究作为艺术馆学术研究工作的重要部分,以体现艺术馆对青年艺术家的扶持。
至今已举办了《“珍藏的记忆”哈琼文宣传画作品展》、《“名家绘春”丙戊年迎春画展》、《“畅神”林曦明写意花鸟画展》、《“徜徉丘壑间”萧海春山水画展》、等沪上知名画家艺术展览11个,上半年还尝试举办了4个具有较高艺术水准的申请展,基本形成了邀请展和申请展相辅相成、相互补充的良好局面。
明圆文化艺术中心的学术定位与活动:
艺术中心致力于推动学术展览,扶植学术研究。通过与诸多国内外知名艺术家的合作,在短短的三年中,共举办了数十个有影响力的展览,引起了社会的热烈反响。例如:《2004上海抽象艺术大展》,《2005上海国际城市雕塑双年展》、《2005上海市中青年艺术家推荐展》等大型展览,此外还有《2005上海青年美术大展》、《真情真迹——海上优秀艺术家素描展》、《当代·笔墨——2006上海水墨艺术大展》等一系列具有社会文化意义的展览和公益性展示活动。
在做好展览的同时,也开展艺术品收藏。现收藏有“上海青年美术大展”及“上海中青年艺术家推荐展”部分青年艺术家作品。每次展览均出版同主题内容的画册、书籍并开展公益性讲座、学术研讨会等。
(二)、三家美术馆的公共文化服务情况
1、文化产品与服务对象状况;
展示、教育、服务、研究、交流、收藏、出版等文化产品与文化产品创意附加值在服务于公众的做法以及创造良好的文化服务氛围。
上海美术馆的做法——
每年举办的各类艺术展览不是单一的架上绘画,而是涉及工艺品、服装、装置艺术等各个门类,旨在拓宽观众对于艺术认知的深度和广度。尤其是两年一度的“双年展”已经成为了上海的艺术品牌。要使美术馆真正对大众有影响,艺术教育普及工作是关键。上海美术馆是国内艺术博物馆系统中第一家成立教育部的美术馆,今年已举办各类艺术讲座近40场,同时编辑各类导览册、完善语音导览服务体系,开展名为“美术大课堂”的艺术互动活动等。美术馆的文化产品已形成一个文化产品链。
徐汇艺术馆的做法——
开馆以来,最有特点文化产品最集中的体现,是一本本自主设计、制作的画册。至今,徐汇艺术馆已设计了7本风格迥异的画册,受到了众多观众和业内专家的喜爱,成为了馈赠来宾的礼物。如“国粹.艺术”刘令华油画、京剧服饰特展中,徐汇艺术馆不仅成功设计制作了一系列以京剧人物造型为主的精美书签,还与上海京粹艺术品公司共同设计开发了以京剧元素为内容的金银箔画、瓷画、丝巾。今年年底,还将设计一本年刊,将艺术性、思想性融为一体,作为艺术馆运行一年的有益总结,并在今后逐步开始美术艺术品的延伸和开发工作,尝试性地围绕展览内容设计开发衍生产品、发行出版物,或探索性地进行艺术收藏品的拍卖和出租,力求艺术价值与商业价值完美结合。同时,也在展示、教育、服务等领域不断融入文化产品创意,开辟陈列室将自主设计的艺术品进行全面展示,制作展览光碟和精致的展览书签等向观众免费派发,使展览的艺术价值与教育价值融为一体。
明圆文化艺术中心的做法——
艺术中心的宗旨是在积极推动艺术学术发展的同时,为推动上海文化的发展而努力,因此,艺术中心无偿地为社会提供艺术精品与不同主题的展览、展示服务。根据展览的不同内容和层次,邀请不同人士参与,举办面向社会的讲座,与相关艺术机构合作举办活动,为具有社会意义的文化艺术活动提供资助,以及出版相关有价值的画册等。这些举措都促进了文化的传播,不仅在专业圈子,更在整个社会范围内形成良好氛围。
2、设施无偿与有偿服务情况
采用政府补贴和政策支持等方式,完善美术馆这一文化设施对未成年人开放机制,尤其是对国家规定人群和特殊群体提供免费服务,让公众充分享受美术馆这一文化资源。
上海美术馆的做法——
上海美术馆是由国家差额拨款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除了国家拨款,上海美术馆的主要盈利来源于办展和门票收入。但盈利的目的很明确,就是为了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目前上海美术馆在门票价格上设置了面向学生、军人、退休老人等特殊群体的优惠让利,以凸显美术馆的公益性质。无论是学术讲座、导览册,还是配合展览开展的大型活动,都是免费向观众开放的,同时,还设立服务中心无偿提供轮椅、婴儿车、医务、寄存服务和免费供观众阅览各种艺术类书刊、杂志等等。这些无偿服务的设立对完善上海美术馆的整体形象起到了重要作用。
徐汇艺术馆的做法——
徐汇艺术馆运作经费由政府补贴,自开馆以来坚持免费向所有观众开放,美术馆“门槛”的取消,使得任何喜爱艺术的市民都可以走进艺术馆,充分享受高雅艺术的氛围。徐汇艺术馆充分考虑了老年人、残疾人等社会特殊群体,内设电梯、残疾人厕所、感应式卫生装置、休息座椅等便利设施,还专门在展厅内放置了饮水器和纸杯供观众免费饮用,营造出温馨、惬意的展览环境。同时在如何为观众提供便捷的文化服务方面动足了脑筋。在举办“京剧艺术的魅力”互动讲座时,考虑到天气炎热等因素,艺术馆在社区居民集中地设立站点,安排专车接送观众。同时,考虑到展厅二层讲座地点的座位数量有限,而观众数量众多,艺术馆还首次采用“直播”的方式,摄录二层讲座实况,在一层展厅设置观看区域同步播放,不仅使整个讲座过程井然有序,也让更多观众看到了讲座情景,人性化的服务让许多社区观众赞不绝口。观众对艺术馆整体环境的满意率达到98%,对展厅服务满意率达到96%。
明圆文化艺术中心的做法——
艺术中心现有的展览主要分为两大类:品牌性和公益性。品牌性展览目前已经打造出上海抽象艺术大展、上海水墨艺术大展、上海中青年艺术家推荐展、上0海国际城市雕塑双年展等相当高知名度的大展,成为上海乃至全国艺术界的标志性展览。它们都是对上海政府公共财政投入的美术馆的一种补充。公益性展览主要包括上海画家重走长征路——纪念长征胜利70周年纪实、上海国际城市雕塑双年展等,它们配合宣传导向,推动和谐社会的建立。展览内容通俗易懂,让更多的普通百姓关注并参与到活动中。两类展览,大多数都由明园集团拨款,并向所有人免费开放。此外,艺术中心还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如为了支持上海市街道、社区文化建设,向上海徐汇区天平街道文化中心慷慨捐赠图书画册共17套255册,价值人民币5万元左右,内容涉及雕塑、水墨、素描等各方面。
3、公众对美术馆这一文化资源的享受与互动;
适应人民群众多方面、多层次、多样化的文化需求,拓宽服务领域,创新服务方式,提高服务质量。重视数字和网络技术在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应用,建立数据库,对观众的基本情况和反馈信息进行统计和分析,实施资料与数据的调阅、查询与共享的信息化管理。建立了艺术网站,促使沟通交流的信息化,为公众提供文化资源享受的互动平台。
上海美术馆的做法——
近年来不断创新服务方式,尤其注重新的技术力量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以拓展服务领域,满足不同层次的观众的需要。在展厅内设有电脑导览,供观众查询本馆的简介、馆藏珍品以及展讯。并定期针对美术馆的各类展览、所开设的公益讲座、所举办的各类艺术普及推广活动,对参与者进行问卷调查,及时了解观众的所思所想,以便及时调整工作的思路和方向,使艺术展览真正贴近公众。同时,加强对网站的建设,及时更新网站上关于上海美术馆的一切信息与动态,也时时关注观众的留言,并在网站上与之进行互动交流。
徐汇艺术馆的做法——
徐汇艺术馆为徐汇区文化局下属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确立了艺术馆的“政府主导、公益服务”性质。为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文化需求,对宝贵的财政资金作了充分计划,在展览策划中注重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在展厅内新辟了艺术陈列室,配合不同展览进行相关艺术品的陈列展出,进一步丰富了展览内容,拓宽了服务功能。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和信息化平台,根据观众登记的信息,建立了观众资料信息库,并定期向观众寄送展览和活动预告单片。在每个展览开始前,《徐汇艺术馆网站》也于10月底正式开通,内设网上展厅、艺术快讯、精品推荐、新人新作、作品上传等十大栏目,促使沟通交流的信息化,为更多市民群众提供互动平台。
明圆文化艺术中心的做法——
艺术中心重视文化资源的共享性,利用数字和网络技术扩宽艺术在公共文化领域的传播。建立了明圆文化艺术中心网站,及时更新网页内容,将活动展览通知和情况详细地公布在网上,促进了沟通交流的信息化,为公众提供了文化资源享受的互动平台。
(三)、三家美术馆在公共文化服务框架内的实际作用
1、对整体文化发展的影响与公众认可
公共文化服务如何以社会的评价为主,提供什么样的公共文化服务,怎样提供,应以公众的意愿作为第一价值取向,应以服务对象的评价为主,扩大公众对美术馆的参与是体现美术馆公共文化服务质量的关键。
上海美术馆的做法——
注重公众对美术馆展览以及衍生活动的评估和认可。提出了“我们都是服务员”的口号。同时,在兼顾大众需求的基础上引导大众的审美方向,提升大众的艺术修养。可以说公众的影响与美术馆工作的方向是互为引导,相辅相成的。
徐汇艺术馆的做法——
自开馆以来,一直坚持通过《观众意见征询表》或当面交谈,与观众进行心灵互动,从展览内容、形式、服务、环境等方面广泛征求广大观众的意见。半年内,艺术馆根据观众意见,对环境、设施、服务等都作了陆续调整,不仅将展厅开放时间延长了一个半小时,还在展厅内添置木、藤椅,供观众休憩;不仅制作了大量艺术赏析宣传资料,供观众免费取阅,还建立了观众资料信息库,定期向观众寄送展览和活动预告单片。艺术馆与观众之间的倾心交流,使艺术馆获得了许多有益信息和建议,也使艺术馆的整体形象稳步提升,观众人数从一开始的每天五、六十人上升至目前的一、二百人。开馆近一年来,立足公益性、高品位的文化服务,坚持“当代、海上、名家、经典”的艺术宗旨,举办了有影响的艺术展览11个,接待观众11995人,接待各类参观团体217批,收到观众留言5000余条。
明圆文化艺术中心的做法——
两年多来,艺术中心致力于建立明圆品牌,得到艺术界众多专家的肯定,知名度正在逐步提升。在艺术普及上,艺术中心的展览也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艺术中心已经成为上海艺术活动中一个受到关注的平台。
2、以优质的文化内容满足公众文化需求
坚持公共文化服务的公益性原则。在提供人性化服务的基础上,以优质的文化内容满足公众文化需求,以承担美术馆对构建和谐社会的责任。
上海美术馆的做法——
注重将艺术精品向大众普及的工作,使各项优质文化内容,体现在为大众提供更舒适和便捷的服务之中。今年上海美术馆还推出了“上海美术大课堂”系列活动。通过对本地艺术家、优质展览、艺术教育、绿化环境等资源的系统整合,形成新的上海文化活动品牌、公众文化需求品牌、城市形象品牌、精神文明建设品牌。
徐汇艺术馆的做法——
为满足广大观众对艺术欣赏的更深层次需求,在策划展览中,对展览的安排和内容上作出了新的尝试,策划极具互动性、参与性的现场讲解活动,营造浓厚的艺术氛围与鉴赏讲座,使观众对作品有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对每个展览都进行严格把关,邀请艺术名家前来办展,给予观众高层次、高品位的艺术享受。不仅吸引了众多中老年人前来参观,还赢得了许多青少年人的喜爱,如引进的来自英国的“都市发声”声音装置艺术展,就引来了青年人的竞相参与,使艺术馆的受众面进一步拓宽。还充分发挥普及、教育的功能,在活动安排和展览内容上也不断作出新的尝试。
明圆文化艺术中心的做法——
艺术中心在软、硬件的安排努力实现服务的舒适性和便捷性。为观众提供相关的讲解服务,加深观众的理解。艺术书店集中展示和出售各类精美画册,为艺术家、收藏家和艺术爱好者提供学习与沟通交流的场所。
四、进一步提升美术馆在公共文化服务框架上的作用的若干建议
美术馆在发展过程中应该紧紧围绕《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的主题及紧紧抓住“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世博主题,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主体的多元化和供给方式的多样化格局,以多种方式使公众获取更多数量与更高质量的公共文化产品和公共文化服务。
1、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主体的多元化和供给方式的多样化格局
在建设公共文化服务过程中,充分调动社会力量改善公共服务,鼓励各种民间组织参与共办公益事业和社会服务。要根据不同公共服务项目的性质和特点,逐步把原来由公共财政承担的一些公共服务职能,转移给非公共财政承担的企业和私人部门,实现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主体的多元化和供给方式的多样化,建立以政府为主导、各种社会主体共同参与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格局。
2、明确政府对公共文化服务的职责
进一步明确政府对公共文化服务的职责,把政府对公共文化服务的职能集中到提供制度供给、公共文化政策制定和公共文化产品、公共文化服务的调控管理上来,为公共文化服务提供制度性的保障。强化政府对公共文化服务的规范和监督,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备,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有较大提高”的目标。
3、建立美术馆的文化资源服务于公众的合作(协作)基本框架
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以提高绩效为目的,整合本市美术馆的文化资源,从年度展览中选择、编辑体现国家文化意志的主流文化和反映世界文明与民族文化精粹的美术展览,以广告式图片版面的形式,面向基层、面向社区、面向公众进行推广。通过明确责任主体,建立文化资源合作(协作)基本框架、运作模式与年度合作(协作)目录,使艺术推广工作落到基层、社区、公众中去,使上海市民的文化艺术素质有明显提高,从而促使和谐人际关系的进一步形成。
4、建立公益性艺术推广与公共文化服务专项基金
以有效的方式,加快整合本市美术馆资源的步伐,推动上海美术事业的深入发展,构筑公益文化与社会、企业之间的全新互动关系。在徐汇艺术馆提议并发起成立的徐汇文化艺术普及推广专项基金的基础上,建立本市公益性艺术推广与公共文化服务专项基金。公益性艺术推广与公共文化服务专项基金与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一样,面向全社会。
艺术处
2006-10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