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服务业>  正文

范本鹤谈:上海人才大厦公共服务项目和功能定位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6/29/2010 11:19:42

  日前,就上海人才大厦的公共服务项目和功能,我们走访了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巡视员副研究员范本鹤,他告诉我们说:上海人才大厦建造是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落实市委、市政府“科教兴市”主战略和“人才强市”行动纲要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提升上海人力资源发展服务能级和水平的重要措施。大厦位于闸北区不夜城地区(梅园路77号),南临上海母亲河—苏州河,北临上海火车站,坐北朝南,临江望水。同时,大厦周边有1、3、4、8、12、13号等多条已建和在建轨道交通线,出行方便。

  一、功能完善的人力资源公共服务

  上海人才大厦作为本市人力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的中枢、人力资源公共服务体系的支撑后台、服务项目和服务产品的研发中心和人力资源公共服务体系的中心,向社会提供功能完善的人力资源公共服务。

  (一)办证受理服务

  市人保局在上海人才大厦的底楼设立人力资源公共服务业务受理大厅,提供强大的人事人才公共服务办证功能。受理内容主要包括:上海市居住证、人才引进户口、解困和夫妻分居、农转非、录用退工、劳动手册发放、出具人事证明服务、提供集体户口挂靠迁移、出具户籍证明、办理计划生育、上海人才发展资金申请、政府特殊津贴申请、各类杰出(优秀)人才评选或表彰、申报建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非公企业人员培训服务、博士后进出站、职业资格考试考务工作受理、学历学位及各类证书验证、本市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审、人才测评服务等各项办证工作。我们将以便民利民为宗旨,简化工作流程,提高办证效率,提升服务能级。

  (二)社保配套服务

  受理单位城保(或镇保)帐户开设、变更、缴费、注销登记,个人城保(或镇保)新进、变更、转入、转出、封存、启封申报,社保基数申报,在职人员社保补缴、特殊工种工龄确认、帐外社保补缴,个人申领养老金,生育保险、工伤保险、补充养老保险申领和本市各类用人单位办理外地劳动力综合保险登记。

  (三)医保配套服务

  提供医保政策咨询服务,做好医保个人账户、明细信息、邮汇医疗账户资金查询服务,门急诊就医记录册补换,社会保障卡(医疗保险专用)补换,门诊大病、住院及家床登记,转诊及定点医疗机构登记,参保人联系信息变更,就医关系转移,异地就医定点医疗机构确认,一般医疗、工伤医疗费审核,直属单位、异地代办医疗费审核,低收入困难人员各类减负,综合减负,各类待遇补差,一般医疗、工伤医疗费结算,单位集中报销医疗费结算,直属单位、异地代办医疗费结算等受理工作。

  (四)档案管理服务

  人才大厦9楼为市人才服务中心的人事档案中心,按照中组部关于档案管理的要求,档案中心共设置档案库房、前台接待、阅档室、整理室,提供人事档案的接收、审核、登记,档案信息的查询、档案证明出具的受理和党员关系转接服务。档案中心目前采用国际先进的高压细水雾消防系统,既避免气体消防对人体产生的损害,也防止水喷淋消浸湿档案的损失,确保库房内工作人员和人事档案的安全。档案中心将严格按照档案管理的相关法规,切实加强对各类档案的监督和管理,使我市人事人才档案管理更趋合理化、规范化、科学化。

  (五)涉外公共服务

  人才大厦四楼是市人保局涉外公共服务的综合平台,承担了外国人就业服务和吸引海外留学人员回国的各项服务工作。其中包括:外国人就业证办理、延期、变更和年检,定居国外人员就业核准证的延期、变更,留学人员来沪工作落户安置,海外留学生学历学位认定验证,境外人员《上海市居住证》(B证)申办,留学人员创业资格认定与创业资助,留学生创业园区服务,海外人才配置与择业服务,海外高层次留学人员重点服务。同时,市外国专家局还在大厦四楼提供万人海外人才集聚工程服务,浦江计划等项目受理服务,公派留学,国际智力交流培训,提供外国专家服务,出国团组办理服务,国境外学生与年轻专业人员实习服务,档案管理与留学人员出国期间服务和外国专家服务等。

  二、规范的人才市场

  按照国家人保部对建立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提出的要求,市人保局在人才大厦启用的同时,在大厦2、3层建立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进一步推动人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整合,逐步使人力资源公共服务与市场化服务分开,构建完整的人力资源市场体系。市人保局通过做好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的管理工作,引导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健康发展,培育统一规范、竞争有序的市场化服务体系,加快形成完善、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体系。

  (一)现场招聘“天天才市”

  人才大厦2楼、3楼为人力资源招聘市场。2个层面招聘面积约为3300平方米,可同时容纳200余家单位进行现场招聘。招聘市场共设置184个招聘位,每个招聘位均配备32寸液晶电视机,同步播放招聘企业的信息和用人要求。大厦3楼还设置了20个高级人才洽谈区,为高端人才和企业提供相对独立、安静的交流环境。先进的配置,优雅的环境,高效的服务,堪称国内首屈一指的人力资源交流市场。市人才服务中心将在此提供市场化的人才配置服务、受理本市各类用人单位招聘需求登记,同时解决求职者与用人单位招聘之间信息不对称问题,提高求职者与工作岗位匹配的效率与质量,引导求职者合理有序流动,进一步推动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建立市场供求信息变化快速调查制度,准确掌握市场动态。同时,市人保局通过提供公共就业服务,实现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共享,在人才大厦为广大用人单位提供免费的交流场所,形成“天天才市”的人力资源招聘格局。

  (二)覆盖面广的招聘网络

  市人保局将依托人才大厦,逐步形成以市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为主体,以区县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和行业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为两翼的“一体两翼”服务格局,实现覆盖面广的网络招聘。网络招聘覆盖本市、区(县)、街道、社区并面向长三角、东北三省、对口地区乃至全国各地。同时,为吸引海外高层次专家、领军人才和优秀的留学人员回国工作,满足我市经济发展、技术攻关、科研创新的需要,我们还在美国、英国、日本、德国、俄罗斯、加拿大等国的十余个主要城市设立海外联络处,聘请当地留学生为联络员,为本市重点建设项目、金融、航运中心建设物色、招聘合适的人才,以人才大厦作为网络招聘的枢纽,通过网上远程面试、现场测试等方式,为本市推荐、引进各类紧缺急需的人才。

  三、打造人力资源产业摇篮

  (一)初具规模的上海人力资源服务产业

  进入WTO后,为了加快上海人才服务业国际化进程,2002年上海市人事局率先改革,制定了人才市场发展战略,由政府相关部门负责对市场进行宏观调控,行业协会服务市场,发挥自律、发展、桥梁的作用,建立了人事与工商共同监管的制度,开放市场,引进国际国内的知名企业,培育新型企业,推动了产业的高速发展。这几年,作为现代服务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才服务业,历经发展的机遇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人才服务业覆盖面广,涉及社会各行各业、各类人才,能够促进人力资源的市场化合理配置、优化人才引进的机制和渠道,在上海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截至2009年底,上海正常开展经营的人才中介服务机构近700家,既有上海外服、中智、北京外企等国内行业排名前三的国有企业,也有Adecco、Manpower、Randstad等世界500强企业,还有一大批快速成长的民营企业。世界排名前十的人力资源综合服务企业中的6家,顶端人才咨询企业中的5家已落户上海。上海人才服务行业全行业的营业总收入连续保持接近或超过50%的年增长率,2003年度为40亿元,2007年度已超过265亿元,2008年度超过350亿元,2009年度超过500亿元。人力资源产业各项业务快速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也为成立中国上海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区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大厦人力资源产业集聚现状

  按照市领导关于上海人才大厦要成为上海人才高地建设的重要标志之一,要成为上海人才辐射长三角、辐射全国的平台,要吸引国内外知名人力资源公司总部入驻大厦的新要求,为此,我局入驻大厦的各事业单位缩小办公区域,增加人力资源公共服务面积,力求体现人才大厦人力资源产业集聚的功能。截至目前,上海人才大厦已吸引了任仕达、上海外服、中国中智、上海人才网集团、北京外企、博尔杰集团、智联易才、诺姆四达等众多国内外知名人力资源服务公司入驻大厦,市人保局所属的市人才服务中心、海外人才服务中心、外国人就业中心、职业能力考试院、干部培训中心、人事业务受理中心、医保中心、社保中心等公共服务机构也一并入驻人才大厦,为进一步推动人才高地建设,推动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和上海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区的建设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三)筹建中国首家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区

  为进一步促进人力资源产业发展,使我市人力资源服务产业跳跃式发展和产业能级持续提升。市人保局和闸北区政府将以上海人才大厦为核心,将在不夜城地区2平方公里范围内打造中国首个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区。我们将充分吸引国内外高端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本土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形成人才资源服务品牌集聚效应,用5年左右时间发展成为全国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区之一,力争到2015年实现园区内企业年营业总收入达800亿元,有效发挥园区辐射长三角,服务全国的作用。为此,市政府已发函向国家人保部商情筹建“中国上海人力资源服务业集聚区”的函,并得到了国家人保部同意的复函,人保部表示将积极支持园区发展,并要求筹建工作将紧紧围绕民生为本、人才优先的工作主线,努力做好园区筹建工作,为我国人力资源服务业的创新发展提供借鉴。

  四、人性化的人才配套服务

  (一)上海人才俱乐部

  根据分管副市长的意见,我局在人才大厦26层顶楼组建了上海人才俱乐部,为海内外人才提供交流、休闲的场所。人才俱乐部南侧为中餐厅,可同时供给200位宾客用餐。人才俱乐部北侧为健身中心,健身器材,健美,舞蹈以及美容美发等设施一应俱全,为大厦及周边楼宇人才提供专业、系统地健身训练。人才俱乐部给各类人才在紧张的工作之余提供舒适惬意的休闲场所。

  (二)人才健康管理服务

  为扩大人才服务的内涵和外延,降低“青年才俊、英年早逝”的发生概率,加强人才队伍健康管理服务,市人保局将与本市著名医疗机构合作,在上海人才大厦组建上海人才健康管理中心。

  健康管理中心位于人才大厦25层,面积达1500多平方米,是专门为体检与健康咨询所设的服务场所,中心内设有接待登记,内科、外科、妇科、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等临床检查科室,还设有抽血室、B超室、心电图检查室,实现了一站式服务;我们将通过上海人才健康管理中心为本市广大人才提供“健康评估、健康治疗、营养管理”等多层次服务。同时我们还将建立人才健康档案库,为每一个前来体检的单位和人才提供优质的后续服务,根据体检中发现的问题给予专业的健康指导,提供进一步的诊治、住院,免去人才就医的奔波与繁琐。

  (三)相关配套服务

  为提升人才大厦综合配套服务能力,解决人才在办事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实际困难,市人保局在人才大厦引进了一些旨在便民利民的配套服务机构。其中主要包括:火车票务、飞机票务、银行自动取款、便利店等各项人性化服务。通过一系列配套服务,我们力争在人才大厦建成以公共人力资源服务为核心,广泛的社会化服务为基础,满足广大人才和各类用人单位不断增长的服务需求。随着上海人才大厦的建成并投入使用,标志着上海市将进一步提升人力资源公共服务水平,建立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打造一流的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区,增强集聚海内外优秀人才的能力,优化人才发展的综合环境,提升人才工作整体形象,为实施科教兴市主战略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