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从韶关(广州)招商引资推介会上传来喜讯,现场共签约27个项目,签约投资总额972.84亿元;推介项目22个,投资总额23.87亿元。签约近千亿元的项目为韶关贯彻落实《纲要》和扎实推进“双转移”添砖加瓦,如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黄龙云所指出的,韶关在向省委常委会作出专题汇报后,不到半个月时间就筹划如此大规模的“动作”,既在当前金融危机背景下可拉动内需和固定资产投资,也在项目建成后培育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韶关具有良好的投资环境,山川秀美,资源丰富,特别是产业转移园区建设蓬勃兴起,各类园区基础设施完善,产业承载力增强,正逐渐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2008年,韶关市在整合浈江产业转移工业园、韶关工业园和曲江经济开发区的基础上,与东莞市共建东莞(韶关)产业转移工业园,规划面积2863公顷,其中首期开发937.6公顷。成功竞标获得第二批省产业转移竞争性扶持资金5亿元后,园区正在掀起大规模园区建设和招商引资两个高潮。
在此次推介会上,东莞(韶关)产业转移工业园签约了和汇方便食品项目(广州嘉柏投资有限公司),投资额为5000万元;印染设备项目(广州建茵公司)投资额为1.5亿元;香港旭日国际控股有限公司还对旭日玩具厂三期进行配套,增资5亿元。这令人欣喜地看到,东莞(韶关)产业转移工业园正打造机械装备、电子信息和玩具三大主导产业,着力建设科技创新型、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的特色产业园区。
笔者了解到,推介会上签约的韶关核电站项目是广东省首个内河核电站,总投资560亿元,计划采用当前国际上最先进的第三代核电技术,将装配4台125万千瓦的压水堆核电机组,总装机容量为500万千瓦,其发电量是目前韶关发电厂的4倍多,所生产的电力将接入南方电网。该项目规划已上报国家发改委,力争在“十二五”前期动工,预计首台核电机组将在“十二五”末期建成。
莞韶产业园“三个创新”先行先试
韶关既是珠三角资本扩散和产业转移的腹地,又是长三角和珠三角等经济圈发展轴的重要节点,同时也是“红三角”经济圈的核心城市。《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实施及武汉经济圈、长株潭经济圈“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两型社会改革试点的推进,给地处环珠三角的韶关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和区域经济合作的良好环境。
韶关作为全国公路运输枢纽城市和国家一级铁路枢纽城市,随着武广铁路客运专线年内通车,将韶关纳入“广州一小时经济圈”,进一步增强了韶关资源配置的广度和深度。莞韶产业园正位于韶关市城市集聚的发展区域,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为园区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在国家出台扩大内需政策的引导下,广东外源型经济开始向内源型经济转型,产品销售的方向由面向海外转为面向内地,这使得韶关由广东的边缘变为广东企业进军内地市场的“桥头堡”,使莞韶产业园具备更明显的经济区位优势。
在全省加快推进“双转移”、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新形势下,莞韶产业园经过近一年的建设,进一步明确了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坚持“三个创新”。
创新发展模式,实现“两个转变”
一个明显的变化是,莞韶产业园在优化整合园区资源的基础上,发展形态初步实现了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
韶关生态发展区的定位,决定了园区必须按照“布局集中、产业集聚、土地集约、环保优先”的原则进行规划建设。目前,莞韶产业园各个片区优势互补,延伸主导产业链,培育产业集群,形成园区整体效益,做到“四个突出”:一是突出特色产业,浈江片区重点发展重型成套装备制造,设有全民创业基地;沐溪—阳山片区以工程机械、玩具制造为主;甘棠—乌泥角片区以汽车零配件、电子信息及高新技术产业为主;曲江片区以金属制品、食品加工、电子等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二是突出技术含量,构建以政府为主导,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高校和科研机构为两翼,产学研紧密结合的自主创新体系;三是突出土地集约,设置企业入园准入条件,突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鼓励发展楼宇经济,提高土地产出率和产业附加值;四是突出环境要求,树立环保优先的理念,突出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同步协调。
另一方面,莞韶产业园着力实现园区竞争优势从政策优惠向综合功能的转变。服务业是制造业价值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唇齿相依,并是价值链中增值最重要、最快的部分。为此,韶关在初具产业集聚和规模效应的基础上,将重点加强园区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建设科技孵化、保税物流、生态商务等园区,以现代服务业带动现代制造业,制造业和服务业双轮驱动。这是提高莞韶产业园竞争力,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
创新管理体制,打造新兴产业
“一园多区”是莞韶产业园的一大特色。为此,韶关授权园区管委会代表市政府行使市一级管理权限,对园区实行高效、统一、规范、有序的管理;原各工业园区的管理机构作为各片区管理服务中心,负责统筹、协调、管理各片区工作。目前,园区管理实行“四个做到”,即规划建设做到无缝对接,招商信息做到互通共享,产业项目做到统一整合,园区产出做到分类核算。
在服务功能方面,园区行政服务中心和园区劳动就业服务中心统一提供各项优质服务支撑;莞韶开发公司作为园区投融资主体,统筹负责各片区投融资的运作。园区设有行政服务窗口,做到企业与行政服务平台的扁平化无缝对接,降低商务成本。
笔者了解到,韶关对园区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园区内企业产生的税收(不含城建税、教育费附加等有专门用途的税费)地方留成部分,5年内前三年全额、后两年按80%返还于园区建设,以利于园区滚动发展。同时,通过税收政策,鼓励县(市、区)政府引进企业入园。对于非园区所在地的县(市、区)政府引进的企业落户到园区的,其产生的税收地方留成部分,五年内按80%的比例返还给引进方;对引进企业入园作出重大贡献的县(市、区),市财政适当增加财政转移支付。
理顺了管理体制,极大调动了各方面支持园区建设的积极性,进一步推动了园区招商引资工作蓬勃开展。实行标杆化管理,瞄准行业冠军招商,发展特色主导产业;实行产业化管理,瞄准产业链招商,发展新型产业业态;实行专业化管理,瞄准中介机构招商,发展新兴客户群;实行创新化管理,瞄准科技创新型企业招商,打造新兴产业高地。
创新合作模式,促进产业升级
在东莞市的产业转移规划中,莞韶产业园明确为东莞市重点建设的园区。韶关、东莞共建莞韶产业园实现了全方位的对接:一是政策对接,积极鼓励适合韶关产业发展规划的企业到韶关投资发展,发挥政策先导的示范带动作用;二是人才对接,东莞市政府派出一名正处级领导干部担任园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充分发挥珠三角地区人才具有国际视野和先进管理经验的优势;三是园区对接,莞韶产业园已与东莞市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建立全方位合作关系,辐射带动莞韶产业园的跨越式发展;四是产业对接,莞韶双方政府已经达成重点引导机械制造、电子信息、玩具等产业转移到韶关的共识,发挥产业主导模式的示范带动作用;五是资金对接,东莞市政府将在5年内组织投入5亿元用于园区建设,发挥珠三角对口帮扶欠发达地区发展模式的示范带动作用。
在合作共建的基础上,韶关进一步拓展“官产学研一体化”合作,创新产业转型升级新机制,立足为入园企业构建完善的公共服务平台,坚持既要引资,更要引“智”,目前已与中国科学院、中国科技开发院、华南理工大学等科研机构及院校达成合作共识,打造全新的科技孵化园区,促进老工业企业转型升级,促进科技人员来创业,并积极引进高新技术企业入园。
加强口岸腹地合作,创新现代物流新机制。依托铁路、公路构成的完善交通运输体系,园区进一步加强口岸腹地合作,已建立韶关—深圳盐田港铁海联运,积极开展区域间物资交流。莞韶产业园通过整合全市口岸资源,建设保税物流园区,定位于地区性物流节点,其作用在于承接珠三角经济圈辐射,进而辐射湘赣两地,使其成为莞韶产业园的重要服务支撑体系,成为粤北物流集散中心。
加强银政合作,创新投融资新机制。园区进一步加强了银政合作,目前莞韶开发公司已与中国农业银行韶关分行、中国建设银行韶关分行、中国工商银行韶关分行和国家开发银行广东省分行签订了贷款合同,其他银行的贷款申请也在洽谈中。园区还组建了韶关市鼎盛担保有限公司,作为政策性担保公司,为园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担保,其担保费率低于1%,解决了金融危机下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
加强劳务合作,创新劳动力转移新机制。为打造一流产业承接载体,向园区提供充足的劳动力,韶关市最早提出“四个率先”:率先在全省成立市、县两级“人力资源办公室”,并落实了编制和经费;率先对农村劳动力进行了全面普查,构建了人力资源“一网四库”,实现了“镇镇有库、村村有账、人人有表”;率先实施“百校扶百镇”、“百校扶百企”、“千干扶千村”工程,送教下乡、送教进厂、送教入户;率先完善了技工学校学历教育和农村劳动力短期培训两个考评体系,确保了教育和培训质量。
可以预见,东莞(韶关)产业转移工业园以特色产业园区为基础,以科技孵化园区为核心,以保税物流园区和生态商务区为配套,以现代服务业带动现代制造业,制造业和服务业双轮驱动,必将成为产业聚集之区、财源富足之地。
韶关经济社会发展速览
●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2008年,全市国民生产总值增长10.6%,连续三年超过全省平均增长水平。来源于韶关的财政总收入突破100亿元,接待旅游者人数突破1000万人次。今年以来,农业加快发展,工业企稳回升,旅游、商贸、金融、房地产等服务业快速增长,经济运行稳步趋好。
●“双转移”工作加快推进。在广东省2008年度全省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目标责任考核评价通报中,韶关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两个考核项目均为优秀,是全省唯一获得“双优”评价的地级市。今年上半年,全市产业转移工业园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3.1%,工业企业从业人员增长30.6%,入园项目156个、总投资105.5亿元。全市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转移就业分别完成全年计划的57.6%和81.3%。
●中心城市建设加快实施。韶关紧紧抓住“提高城市和产业聚集度、培训和配置人力资源”两个关键,扎实推进芙蓉新城和东莞(韶关)产业转移工业园建设。中心城市建设迈出新步伐,韶关市已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双优模范城、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地区、中国金融生态市,目前正在创建国家卫生城市。
●交通枢纽建设加快完善。武广铁路客运专线韶关段和新韶关站建设迅速推进,年底前将建成通车;赣韶铁路今年10月将开工建设。韶赣高速公路明年将竣工通车;广乐高速公路前期筹建工作加快,今年将开工建设。京珠高速公路韶关互通立交、芙蓉新城韶关大道已竣工通车。韶关新港直通香港货运航线和韶关至深圳盐田港集装箱铁海联运班列已开通,其集装箱运输成本已由6000元/柜降低到4000元/柜。
省竞争性扶持资金“撬动”
莞韶产业园建设高潮迭起
东莞(韶关)产业转移工业园在园区建设、招商引资、融资贷款、企业生产、服务业启动等方面,取得了可喜成效,交出了一份思路清晰、成效明显的答卷。
———基础设施加快建设。莞韶产业园按照“开发进度加快步伐、建设资金加大投入、环保设施加快完善”的要求,启动了阳山片区、浈江片区二期、曲江片区二期和甘棠片区一期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抓好全民创业基地建设,主要用于培育机械产业集群,首期厂房建筑面积约为5万平方米,目前已建成标准厂房1.2万平方米,力争到8月份建成4万平方米,确保25家已签订了入驻基地合同的企业按时迁入生产。截至2009年上半年,园区累计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12.26亿元,与第一次竞标前的投入金额相比,增幅达21.5%。
———招商引资积极推进。突出招商的产业特色和产业集聚,加强与省、港、澳重要行业协会、知名投资促进机构等中介机构的联系,开展灵活多样的协会引商、中介招商、委托招商等活动。1—7月份,园区共签项目合同45个,主要以机械装备为特色,项目呈现内资项目多,建设启动快,投资规模大等特点,其中超亿元项目有10个。
———融资工作扎实有效。为提高省5亿元竞争性财政扶持资金的放大效应,韶关市政府搭建了莞韶产业转移工业园开发公司。截至今年7月,该公司签订贷款合同总额达11.15亿元,获得的授信贷款额度达到60亿元。
———经济社会效益显著。在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下,莞韶产业园主要经济指标逆市飘红,保持增长态势,今年l—6月,完成工业总产值25.97亿元,同比增长12.4%;完成工业增加值6.28亿元,同比增长13.3%;实现税收1.06亿元,同比增长9.28%;基本建设投资5.95亿元,同比增长71.93%;合同利用资金8.16亿元,同比增长22.06%;实际到位资金6.77亿元,同比增长17.2%。
———启动服务提升发展。中国科学院与韶关市人民政府达成了共识,建设韶关产业技术创新与育成中心;华南理工大学与莞韶产业园达成了共识,兴建工业研究院;中国科技开发院与莞韶产业园签订了协议,共建科技孵化器等。目前园区启动科技孵化园区一期工程,已进驻孵化项目8个,拟进驻孵化项目4个。(谷立辉 黄云伍 童铜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