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服务业>  正文

浙江生产性服务业家底盘点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5/08/2009 16:56:00
  新华网浙江频道
  浙江是制造业大省,工业经济尤其是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是今后浙江经济发展的重头戏。在影响制造业竞争力的众多因素中,生产性服务业越来越成为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浙江省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正处于成长阶段:根据2004年至2007年的数据(此数据为最新统计数据),浙江生产性服务业在服务业中占绝对优势,增加值超过消费性服务业的增加值,占全部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呈持续上升态势。 
  在服务业中“三分天下有其二” 
  生产性服务业是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的角度分析,1995—2007年浙江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持续增长,从1995年的355.44亿元增长到2003年的1126.28亿元,年均增长率为16.01%。由于消费性服务业同步增长,因此2003年之前浙江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变化不大。2004年,由于统计分类发生变化,浙江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跃升到58.0%,2005—2007年分别为57.8%、58.8%和59.3%。从2004年以后的数据来看,浙江生产性服务业在服务业中占绝对优势,其增加值超过消费性服务业增加值,且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所占比重呈持续上升态势。 
  浙江生产性服务业从业人员占服务业从业人员的比重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1998年以前,该比重一直保持在20%以上;1999年比1998年下降了5.4个百分点,出现大幅度下降的原因是1999年交通运输仓储邮电业从业人员数量下降较大,比1998年减少了18.45万人;1999—2002年浙江生产性服务业从业人员占服务业从业人员的比重基本保持平稳;2003年以后,由于统计口径发生变化,浙江生产性服务业从业人员占服务业从业人员的比重跃升至61.7%,2004—2007年总体上呈持续上升之势。 
  “传统”仍占优势 
  浙江生产性服务业内部的各个行业差距较大,发展不均衡。用2003年和2007年的统计数据来分析统计体系变化前后浙江生产性服务业的内部结构状况可知:2003年,浙江的交通运输和仓储业、邮电通讯业的增加值占全部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超过60%,金融保险业增加值的比重也达到35.8%,而地质勘探水利管理业和科学研究、综合技术服务业的占比分别为3.0%和1.1%,浙江各生产性服务行业之间的规模差距很大。2007年,浙江生产性服务业中占比最大的是批发零售业,达到37.8%,其次是金融业,为24.8%,其后依次是交通运输和仓储业、邮政业(16.3%),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10.2%),租赁和商务服务业(7.1%),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3.8%)。可见,2007年浙江各个生产性服务行业之间也存在较大差距。 
  为了进一步研究浙江生产性服务业的结构特征,我们把生产性服务业分为传统生产性服务业和现代生产性服务业两类。现代生产性服务业主要指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它对提升下游产业的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结合相关文献和统计数据,我们对浙江的生产性服务业进行如下划分:2003年以前,将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金融保险业划归为现代服务业,其余行业划归为传统服务业;2003年以后,将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金融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这些行业划归为现代服务业,其余行业划归为传统服务业。不论是增加值比重还是从业人员比重,浙江现代服务业在生产性服务业中的比重均较低;相应地,传统服务业在生产性服务业中占绝对优势。 
  内部结构趋于优化 
  从发展动态来看,浙江生产性服务业内部各行业的增长速度存在较大差异。1995—2003年浙江生产性服务业平均增长速度为16.01%,其中增长速度超过平均增速的行业有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22.60%)、交通运输和仓储业和邮电通讯业(16.64%);增长速度低于平均增速的是地质勘探水利管理业(15.18%)、金融保险业(14.65%);最高增速与最低增速之间的差距达8个百分点;1995—2003年浙江现代生产性服务业的平均增长速度为15.12%,略低于该省传统生产性服务业的16.61%的增速。 
  2004—2007年,浙江生产性服务业的平均增长速度为19.43%,其中增长速度高于平均增速的行业有金融业(28.97%)、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22.39%);增长速度低于平均增速的行业有交通运输和仓储业、邮政业(18.48%),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19.15%),租赁和商务服务业(17.54%),批发零售业(14.97%);最高增速与最低增速之间相差14个百分点;2004—2007年,浙江现代生产性服务业的增长速度达到24.06%,远远高于传统生产性服务业15.98%的增长速度。因此,从2004—2007年的发展趋势来看,浙江生产性服务业的内部结构正趋于优化。 
  地区之间马太效应明显 
  以浙江11个地级市的服务业总体数据进行区际比较,从区域人均服务业增加值来看,2007年按人均服务业增加值由高到低排序依次为杭州(27967元)、宁波(24526元)、舟山(19115元)、嘉兴(15988元)、绍兴(15346元)、金华(12937元)、湖州(12090元)、温州(12038元)、台州(11960元)、丽水(7149元)和衢州(6939元)。浙江服务业的发展已经形成了杭州、宁波遥遥领先,舟山、嘉兴、绍兴、金华、台州、温州、湖州居中,衢州、丽水远远落后的格局,省内各地市人均服务业增加值最高值是最低值的4倍,区域之间的服务业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距。 
  如果把杭州、宁波作为第一梯队,把衢州、丽水作为第三梯队,把其余地级市作为第二梯队,则通过对人均服务业增加值的时间序列分析可发现,各梯队之间的差距呈逐渐扩大之势:2003—2007年,第一梯队与第二梯队之间的差距分别为6177.24元、7161.31元、8910.93元、10770.94元和13043.24元;第二梯队与第三梯队之间的差距分别为3508.34元、4190.71元、4683.08元、5417.26元和6307.18元。各梯队之间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马太效应十分明显。 
  企业最需 
  “研发服务”和“人力资源服务” 
  我们对“未来一段时间最需大力发展的生产性服务”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38.8%的企业选择了研发服务,比例最高,说明目前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还存在许多欠缺和不足,而研发产业是一种“创新型生产服务业”,其发展水平对整个工业创新链条的效率、整体产业的创新投入与产业效率有重要的影响,要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大力培育和发展研发产业是重要的环节之一;32.5%的企业选择了人力资源服务,30.0%的企业选择了咨询服务,26.3%的企业选择了市场营销,另有25.0%的企业选择了运输服务,这说明浙江企业的发展迫切需要研发、人力资源、咨询、营销、现代物流等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支撑,需要投入高端生产性服务以加快企业创新步伐和提升企业竞争力。 
  近年来,浙江先后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在搭建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以信息化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发挥中介作用方面已经走在了全国前列。在未来的发展中,浙江需要进一步采取有针对性的组织、制度安排和创新性措施,以推动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郑长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