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服务业>  正文

甘肃省服务业内部结构分析及其优化升级的对策研究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3/29/2009 22:57:00

  一、问题的提出
  
  在产业经济学中,经济发展包括三个方面:总量规模的扩大、结构的协调和技术创新的应用。这就意味着经济的发展包含着结构的演化和升级,没有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就谈不上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甘肃省经济结构逐渐得到改善,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起到了有力的拉动作用。但从第三产业总体规模、特别是就其内部结构而言,甘肃省服务业与东部发达地区和周边部分省区差距较大。针对甘肃服务业这种现状,一些学者进行了整体性分析研究,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宋芳、雍海宾认为甘肃省应重点发展以下服务业领域:旅游业、商务流通业、房地产业、社区服务业、信息服务业、文化产业等,并要加大资金投入,加强组织领导和制定服务业发展规划。何俊林、王浩军提出优化服务业内部结构、提升服务业科技水平、提供资金支持、培育企业集团等十项应对措施发展甘肃省服务业。这些分析和研究对促进甘肃省服务业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但至今还很少有人系统分析甘肃省服务业内部结构。如何进一步揭示甘肃服务业发展的本质及其内在推动力,构成本文对甘肃服务业及其内部结构各相关行业发展进行分析的逻辑起点。
  
  二、甘肃省服务业内部结构分析
  
  1.甘肃省服务业内部结构的效益分析
  在甘肃省服务业内部哪些行业有潜力可挖,应该支持;哪些行业趋于衰退,应该限制,这需要对甘肃省服务业内部结构进行效益分析。本文从产业结构偏离度及产业结构比较劳动生产率两方面对甘肃服务业中的十余种行业的产业结构的效益进行分析。
  (1)产业结构偏离度分析
  产业结构偏离度是衡量就业结构与产值结构是否对称的指标,它可以测试产业结构的效益。其含义为劳动力结构与产值结构之间的一种不对称状态。一般而言,产业偏离度越大,产业结构效益就越低。从表1可以看出,2004年甘肃省服务业产业偏离度绝对值之和较大,为20.656。这一数字是服务业就业人员总比重(11.8285)的近2倍。由此可见,甘肃省服务业内部结构效益并不高。但具体到分行业则有所区别,相对而言,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交通运输仓储邮电通讯业、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等呈现较低的负偏离度,分别为-5.6259、-4.1896、-3.8174和-2.3220,说明这四大行业效益相对较高,今后将会有更多的就业人员转向这几大产业部门。而农林牧渔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的偏离度较高,表明有较多的劳动力集中在这些行业,但产出效益并不是很高。
  (2)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分析
  比较劳动生产率是测度产业效益的另一个重要指标。即“某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与“该产业就业人数占劳动力人数的比重”之比。一般而言,在产出规模一定的情况下,生产这些产品或服务的人越少,人均产值就越高,这一比率就越高。而该比率越高,说明这一产业的效益越高。从表1中显示,甘肃省房地产业和金融保险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远高于其他行业,分别高达20.6613和11.3509,说明这两大产业部门大有潜力可挖;其次是交通运输仓储邮电通讯业(4.4364)和地质勘探、水利管理业(4.2405)。该指标较低的行业分别是农林牧渔服务业、教育、文艺、广播电影电视业、国家政党机关、社会团体等。
  从以上分析中可以得出,甘肃省服务业中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交通运输仓储邮电通讯业、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在产业效益方面有相对优势,成为甘肃省服务业中主要产业部门。
  (3)对甘肃省服务业内部结构效益分析中有关问题的说明
  可以看出,甘肃省服务业内部各产业的偏离度都呈现负值,对于这一问题的解释,笔者看法有三:一是甘肃省市场化水平较低,第三产业竞争并非完全竞争,因此存在较大效率损失,而数据却不能反映这种效率损失;二是由于行政和政府机构改革滞后,甘肃省第三产业就业人员中,特别是教育、金融、保险、邮电、能源等部门政府公务人员比重较高,而这些人员的工资又呈刚性增长趋势,从而导致这一块的产值比例没能反映行政效率和市场效率;三是甘肃省第三产业中的批发零售餐饮服务、交通运输等行业的偏离度呈现负值,且绝对值较大,说明甘肃劳动力剩余较多,劳动力市场的竞争也较激烈,从而造成低工资的劳动者创造更大的产出。
  2.甘肃省服务业内部结构的层次分析
  为了进一步探讨推动甘肃省服务业发展的内在动力,还需要对各行业进行纵向的层次分析。国家统计局对中国第三产业结构进行了四个层次的划分:第一层次是流通部门,包括交通运输、仓储业、邮电通信业、商贸业以及餐饮业;第二层次是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包括金融保险、房地产及物业管理业、居民服务业、公用事业、旅游业、咨询信息服务业、综合技术服务业等;第三层次是为提高居民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服务的部门,包括科研、教育、广播、电视、文化、卫生、体育、社会福利等;第四层次是公共服务部门,国家机关、社会团体、警察、军队等。据此,甘肃省服务业各层次列表如下。
  从1998年到2004年,第一层次在当年服务业增加值中所占比重几乎都超过50%,说明甘肃省服务业历来以交通运输、仓储、邮电通信、商贸餐饮等传统服务业为主导,该层次是拉动甘肃省第三产业增长的首要因素。据产业发展规律,随着经济的不断增长,第三产业内部会出现结构升级,即第一层次呈现下降趋势,而第二层次则会逐步上升。但从表2看,第二层次不升反降,由1998年的32.6%下降到2004年的25.7%,7年降低了近7个百分点,这显然与服务业内部结构高级化趋势背道而驰。另外,第三、四层次虽缓慢而又持续上升,但从表1可以看出,由财政投资的第三、第四层次比较劳动生产率较低,仅在1.2~3.5之间。总而言之,甘肃省服务业内部各层次存在严重的失衡现象。要从更深层面了解这种失衡结构,还需进一步分析组成各个层次主要行业的发展状况。
  根据对甘肃省历年年鉴的统计,甘肃省服务业内部各行业都呈一定的增长趋势,但增长幅度是有差异的,这种差异造成了四个层次发展水平的不同。其中,第一层次中的交、仓、邮业一直占甘肃省服务业的主要部分,而且1998年后国家对西部政策倾斜,将大量资金投入到基础设施建设上,这使该行业平均增长率达到13.49%;但同时批、零、餐业增速较慢,二者相互作用使得第一层次在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略有下降。对于第二层次,由于甘肃经济发展落后,金融保险业一直走低,年平均增速只有6.79%;房地产业虽有增长(年平均增速8.04%),但起伏较大,且增长速度明显低于第一层次,由此决定了其连年出现下降趋势。文、教、卫、体、娱、科研等行业受到政府支持和市场化运作,产值增长率较快(年平均增速15.3%);另外为公共需要服务的部门近年增长平稳,投入较大,这些因素综合影响使得第三、四层次一直处于稳定上升状态。
  
  三、结论与对策建议
  
  一般说来,人均收入越高的区域,服务业产出与就业比重也相对较高。在新世纪,服务产业必将成为促进甘肃省经济增长的主体因素之一。由于产业结构转换与产业结构效益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系,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首先,我们有必要从总体上对甘肃省的服务业发展和趋势有一个科学判断。结合甘肃省产业经济发展,对产业结构转换与产业结构效益评价进行综合分析可以发现,甘肃省服务业增加值逐年上升,吸纳就业人数逐年增多,三次产业比重逐步趋于合理。
  其次,从促进甘肃省服务业发展而言,选择优势行业和具有发展前景的行业,优化和升级甘肃省服务业内部结构,必须进行分类指导。传统服务业中的交通运输、邮电通讯、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产业效益相对较高,甘肃省应结合实际继续在政策、制度、资金和市场等方面给予支持;但同时应适度提高这部分行业中基层劳动者的收入和社会保障,促进第三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第三,打破行业、行政壁垒,引入竞争机制、多方筹集资金,加大对新兴现代服务业的支持力度。从发展现状看,各类中心城市应主动承接发展高新现代服务业,而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应主要承接发展劳动密集型服务业。同时,为生产生活服务的现代服务业(诸如金融保险、房地产、社会服务业)知识技术密集,附加值高,经济效益好,促进这一层次服务业的发展将对甘肃省产业结构向高级化演进和经济增长大有裨益。另外,降低对弱势群体的就业准入门槛,通过政府和社会资源的支持,发展非正规就业将会有助于甘肃省就业问题的解决。
  最后,加快服务产业市场化进程,提高甘肃省服务产业的市场化水平,扩大对外开放,加速提高甘肃省服务企业的集约化水平,促进服务企业服务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提高服务质量,改善服务水平,充分利用城市的聚集效应,促进包括服务、企业、事业单位的用工制度、社会福利保障制度等制度创新,按照产业化、市场化、社会化的方向推进制度改革,增强城乡劳动力的流动性,对促进甘肃省服务产业的快速发展同样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