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服务业>  正文

论建设现代物流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3/28/2009 23:44:00

  [摘要]文章介绍了现代物流与我国对外贸易的关系,从而论述协调各种关系对建设现代物流,促进我国外贸发展的作用和意义,最后阐明有关思路和策略。
现代物流是随着经济全球化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新的经济运作模式,它即是先进方法,又是先进生产力。与传统物流不同,现代物流因其贯穿了生产和流通的全过程,以其合理、高效、方便及系统的功能,通过对整个生产和流通结构的协调与完善,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利润。物流业作为科技进步,生产力发展、人类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提高的必然产物,已经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
现代国际物流,其实质就是按现代物流理念根据国际分工协作的原则,依照国际惯例,利用国际化的物流网络、物流设施、物流技术信息系统和电子商务等,实现货物在国际间的流动和交换,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和世界资源优化配置,保证对外贸易的持续发展。

  一、现代物流与我国对外贸易的关系

  1. 现代物流是开展对外贸易的必要条件
世界范围的社会化大生产必然会引起国际分工,任何国家都不能包揽一切生产活动,而需要国际间的合作。国际间的产品和物资流动是由商流和物流组成的,前者由国际贸易机构按照国际贸易程序进行,后者由物流企业按照各个国家的生产和市场结构完成,为了保证它们之间的衔接,就必须开展优质的与现代对外贸易相适应的现代物流。只有物流工作做好了,才能将国外客户需要的商品适时、适地、按质、按量、低成本地送达,从而提高本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促进对外贸易。现代物流已成为影响和制约对外贸易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
2. 对外贸易的发展促进了现代物流的国际化,并不断对国际物流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
第一,质量要求。对外贸易的结构正在发生着巨大变化,高附加值、高精密度、高精细商品流通量的增加,对现代物流工作的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外,对外贸易需求的多样化还造成了物流的多品种、小批量化,这就同时要求现代物流向优质服务和多样化发展。
第二,效率要求。对外贸易的集中表现,就是合约的订立和履行,而对外贸易合约的履行是由国际物流活动来完成的,这就要求通过高效率的现代物流来履行合约。
第三,安全要求。在组织国际物流,选择运输方式和运输路线时,要密切注意所经地域的气候条件、地理条件,同时还应注意沿途所经国家和地区的政治局势、经济状况等,以防止这些人为因素和不可抗拒的自然力造成对货物灭失和损害。
第四,经济要求。在现代物流领域,控制物流费用以降低成本具有极大的潜力。对于现代物流企业来说,选择最佳物流方案、提高物流经济性、降低物流成本、保证服务水平是提高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第五,信息化要求。随着EDI技术的成熟以及国际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国际贸易的运行、管理、效率都产生了质的飞跃。这就要求现代物流必须实现信息化,加强网络意识,提高工作效率,并及时做好国际货物的运输工作。
3. 现代物流是促进对外贸易发展的必然结果
综上所述,现代物流的先进的理念和管理,电子商务的发展,信息化的网络必然增加了国际贸易的经济效益,从而也促进了国际贸易的高速发展,所以被企业称为“企业脚下的金矿”,也普遍被经济学家称为继劳动力、自然资源之后的“第三利润源泉”。说明现代物流是促进对外贸易发展的必然结果。

  二、 建设现代物流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我国经济的增长在改革开放以来发生了突飞猛进的变化,国民生产总值(GDP)已达到2.3万亿美元,人均(GDP)指数由开始的不足100美元上升到2005年的1700多美元,增长了20倍。对外贸易由1978年的20.4亿美元上升至2005年的1.61万亿美元,增加了70倍有余。
对外贸易的发展促进了我国物流业的迅速成长,国际物流也提到了重要的日程上。要增强我国对外贸易的竞争能力,要使对外贸易持续发展,必须有创新的思维,创新的理念,其中包括国际物流的思维和理念。中国物流的发展现在很热,但它还处在发展的初期阶段,它的产业特征决定了我国外贸商流与国际物流,需要在协调政策,相互促进的基础上,稳步推进。它既是机遇,同时也是挑战,处在迅速发展中的我国物流,需要处理好与对外贸易的关系和协调,政府需要制定相应的方针和政策,使国际物流成为推动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增长点。
具体要求:
1. 对外贸易的发展及其结构的优化,涉及我国外贸市场的扩大,外贸商品的变化,外贸进出口的平衡,外贸地理方位的合理布局等。物流业的跨部门和多环节以及服务业务和服务种类的复杂性特点,决定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及与物流业的关系,对外贸易活动的方方面面,涉及到物流活动中运输、仓储、包装、国际货运代理、物流咨询服务等,说明对外贸易与国际物流的协调发展,具有相互依存的关系。
经济学家对上述各方面进行了研究,其研究结果表明:实现产业内的最佳资源分配是产业组织的目标,物流业作为一种特殊的复合型产业,其产业组织的目标应是使物流产业内部资源得到最有效的整合。因此,我国的国际物流政策,需要促进我国物流产业与对外贸易发展及其结构优化的协调,才能推进我国对外贸易的升级,对外贸易的持续发展。
2.在现代经济活动中,对外贸易是一种集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于一体的资源整合,它们紧密相连,互相促进,随着我国现代物流技术的不断发展,对外贸易在现代国际物流的促进下,对外贸易市场将会进一步获得更大的贸易空间,要实现这一点,就需要在外贸物流政策的制定中,充分反映这种客观要求,以促进对外贸易的商流、信息流、资金流与外贸物流的协调发展和进步。
3. 外贸运输、仓储企业的战略重组与物流的资源整合有着密切的关系,具体来说就是要充分发挥外贸物流资源整合的优势,实现外贸物流资源的最优配置。
投入产出的理论告诉我们,一定的产业结构具有一定的投入产出关系。据所掌握的资料考证,在宏观上,我国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外贸物流经济模型;在微观上,我国外贸运输、仓储企业现在的重组,一般是建立在外贸物流发展的良好预期基础上的,还普遍缺乏对我国外贸物流发展的充分理性预期,缺乏充分的可创性理论和宏观数量分析的政策性指导。这种微观和宏观上的错位,很容易造成国家资源的大量浪费。因此,我国外贸物流企业的战略重组,一定要有统一规划,要有在整合物流资源优势上的分析论证,对大型国际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需要进行投入产出分析和可行性论证,要有全国外贸物流“一盘棋”的动态规划及决策,才能促进我国物流资源整合与外贸运输、仓储企业的战略重组协调发展。
4.现代外贸物流的广泛实践,将成为国际贸易新理论体系的形成、发展的机遇和基础。但至今国际贸易的各种理论学说,都没有引入物流理论和理念的国际贸易新理论的探索。但是这种新理论的建立,无疑对于中国外贸物流的实践,势必将产生极大的推动力。
严格说我国外贸物流的发展还处在初级阶段,外贸物流理论及其体系也还处在萌芽,还在逐渐形成的过程之中,要注意对于西方的现代物流理论和政策,不能照抄照搬,不能盲目崇拜,而需要结合中国的实际,建设性的去消化,去吸收和发展。分析表明:中国外贸物流政策的制定,首先要求与中国的客观实际相结合,其次要求具有创新性、系统性的外贸物流理论作为我们工作的指导。
5.按照产业经济学的原理和要求,在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一个产业的投入产出需要有一定的产业标准,物流作为一种国民经济的产业,当然也需要有产业的标准。
物流作为一种复合型的产业,其产业标准的制定,是一个较为复杂的工作。需要有各方面的协调与合作。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已经编辑了统一物流术语一书,对物流的国家标准做了一些前期的工作。今天,标准的制定也提到政府的议事日程。
在物流标准的制定中,我们还须注意具有前瞻性,要充分考虑我国已经加入了WTO,我国物流发展与国际物流发展已经日趋融合,要广泛加强与国际物流界的交流与合作,充分发挥中国物流行业协会在物流标准制定及与国际物流体系、标准相协调中的作用。
6.加快发展外贸物流的方针,是适应信息经济时代以信息技术为基础,整合外贸物流资源的客观要求,外贸物流的关键,不是在于其存在本身,而是在于其理念及其在信息技术上整合各种外贸物流资源,形成最大化利润和竞争优势,发展外贸物流需要有外贸物流的人才。
外贸物流人才需要具备什么样的基本素质和能力,应该具备哪些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一个外贸物流的高级人才,究竟应该掌握哪些东西,商务部需要对物流人才的培养标准提出相应的要求,制定相应的外贸物流人力资源战略和政策,以指导外贸物流人才的培养,使外贸物流人才的培养与加快发展我国的对外贸易相协调。

  三、建设现代物流促进我国外贸发展的策略

  根据我国现代物流发展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加快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的总体要求是:按照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的要求,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综合考虑上述六个方面的协调,以市场为导向,以信息技术为支撑,营造现代物流发展的政策环境,建立配套完善、服务高效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大力发展专业化、社会化的物流企业,提高物流服务质量和效率,降低社会物流成本,推动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为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相应的物流保障。
我国“十一五”期间现代物流发展的目标是:到2010年,基本建立快捷、高效、安全、方便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大幅度提高物流的社会化、专业化和现代化。全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在2004年21.3%的基础上下降2~3个百分点。
根据我国现代物流的发展形势、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以及促进外贸发展的要求,明显得知:政府、企业、行业协会等各个方面必须全面协调其职能,形成合力,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才能加快我国现代物流的发展,才能适用对外贸易等各经济领域对我国物流业的期盼和要求。
1. 统筹规划,增加收入,抓好物流基础设施的整合与建设
根据国家发改委研究提出的《全国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目前我国物流基础设施严重不足,物流基础设施的整合与建设,是物流规划的重点内容。在加大投入,加快发展的同时,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符合国家规划的总体要求,也应符合当地经济发展需要;二是要“改旧建新”,充分发掘原有资源和条件;三是要注意加强各种运输方式的衔接,加快综合运输体系建设,大力发展多式联运;四是要采取积极措施,提高重点物流区域、物流节点、城市物流组织化水平;五是要注重区域物流的协调发展。
发展现代物流,一定要以促进对外贸易发展为基本出发点,物流企业的经营模式、企业结构设计、管理方式一定要贴近外贸市场,方便用户,做到合作互赢,共同发展。
2.努力降低物流总成本占GDP的比重,提高物流运行效率
国家物流系统是物流制度环境、物流基础设施、物流相关组织、物流人才等诸多要素的复合体,直接影响着国家竞争力,也影响着对外贸易的国际竞争力。一个国家物流系统的运行效率在相当程度上反映着该国经济的运行效率。国际上一般用物流总成本占GDP比重这一数据为指标,来衡量国家物流系统的运行效率。这一指标数据越低,表示物流系统效率越高。刚刚觉醒的我国物流,迫切需要该指标数据来反映我国物流总成本现状,监测物流总成本变化趋势,为有关部门制定行业政策(包括外贸部门)提供数据参考。
我国物流总成本的结果表明,2004年,我国物流总成本约为2.6万亿元人民币,占GDP比重为21.3%。存货持有成本、运输成本及物流管理成本占物流总成本的比重分别为30.1%,65.98%,4.0%,如图2所示我国近年的物流总成本占GDP比重总体趋势是在不断降低,只是2004年略有上升。

  近年物流总成本占GDP比重不断降低,主要归功于存货持有成本的不断降低。与此同时,运输成本却在10%至13%之间浮动,从2000年到2004年有升高的趋势,主要原因在于货运量及货运周转量与GDP的弹性系数近年来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国际油价也持续走高。公路货运市场在整个货运市场上占据超过50%的市场份额,其走势对整个货运成本变化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虽然我国的运输线路长度和货运量相当可观,但运输业及相关服务尚处于较原始状态,达到现代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从宏观层面上来看,物资经过多个中间环节流动的现象较为严重,从微观层面上来看,大量运输流动没有达到规模经营,专业化程度与服务水平低,导致资源浪费与物资损失严重。
从上述大体可知,2000年至2004年,我国物流总成本占GDP的比重总体趋势是在不断降低,我国物流发展迅速,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明显差距,发达国家物流总成本占GDP比重在10%左右,而2004年我国高达21.3%,说明差距之大。
物流业在我国已经开始受到各界关注,特别外贸系统已经明显认识到与物流系统的生死攸关的关系,相信在各界的支持和协调下,物流业一定会发展壮大。
3. 物流行业的科技创新,已是当务之急
2005年,我国对外贸易GDP已达1.61万亿美元,全国的GDP达2.3万亿美元,对外贸易占全国GDP70%以上。体现了我国GDP的增长与对外贸易的依存关系及对外贸易地位的重要。  
同时,对外贸易与物流业发展从仓储、运输、包装、服务等各个物流子系统来说是一种生死攸关的关系。
典型的例子是在1998年发生的一桩震撼性的事件,当年9月,美国要求所有来自中国的木材包装和木质铺垫(托盘)材料须附有中国出入境检验检疫机关出具的证书,证明木质包装经过热处理、熏蒸处理和防腐处理,违规货物将整批禁止入境,这使我国三分之一以上的对美出口货物受到严重影响。第二年,英国、欧盟等也宣布对从中国离境产品的木质包装采取紧急措施,实行新的检验防疫标准,据当时统计,仅欧盟的这一决定至少影响我国70多亿美元对欧的出口贸易。这件事情对我们今天都还记忆犹新。
我国物流不对传统的管理方式、传统的物流理念、老式的运输设施和装备进行更新与改造,就无法应对今天的国际物流发展趋势,只有抓紧技术改造、科技创新,尽快形成创新型物流行业才能迎接我国经济发展所伴随而来的对外贸易更大高潮。
4. 加强现代物流基础建设
“万丈高楼从地起”,其基础是至关重要的,我国现代物流刚刚起步,在起步的时候特别有条件打好基础,也必须要打好基础。
一是物流标准化工作,物流标准化工作是现代物流发展的基础,直接影响物流的规范化和高效化。
二是物流统计核算工作,为全面掌握我国现代物流的规模、结构和发展水平,及时监测分析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状况,为各级政府部门规定现代物流业发展政策和战略规划,加强宏观调控提供依据。这项工作在我国是一项崭新的工作,难度较大,需要有关各方协调配合做好。
三是物流教育和培训工作,加快发展学历教育,鼓励高校开展物流专业本科、硕士、博士等多层次的专业学历培养。加强对物流企业从业人员的岗前培训,在职培训等,通过不同方式和各种渠道,培育市场急需的管理人才,要采取多种形式,加速物流人力资源的开发。支持物流行业组织开展符合企业实际用人需求的职业资格培训认证。
四是行业自律,重点抓好物流行业诚信体系建设。要从服务的角度加强自律,要形成物流服务的服务标准,大力宣传“诚信物流”,促进开展信用交易,完善信用交易的相关政策。
五是要加强行业管理和行政领导,推动现代物流协调发展。
目前,我国物流管理体制是按照行业分设部门进行管理,从中央到地方都有相应的管理部门。这种管理体制,难免出现政出多门,标准不一,难以协调等问题,有时由于受部门和地方利益的驱使,容易造成物流资源的浪费和增加资源整合的难度。需要加强综合协调,保证现代物流的和谐发展。
笔者同样体会到,对外贸易发展需要现代物流的支撑,现在我国年度进出口总额约为1.6万亿美元,占GDP的70%以上,按物流业2004年统计,我国物流部总成本为2.6万亿元人民币,占GDP比重21.3%,人们已普遍认识到物流是企业的“第三利润源泉”,物流占GDP指数只要下降一个百分点,对外贸而言便是节省千多万美元。

  现代物流对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潜力巨大,但还存在较多的困难,只有依靠研究人员与物流业、外贸业人员通力合作、共同努力,才能探寻出适合我国现代物流与对外贸易协调发展的模式,从而推动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之泰. 新编现代物流学,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5,22,39~42.
[2].丁立言, 张铎.国际物流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19~21.
[3].陈岩.国际一体化经济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59.
[4].张良卫.我国国际物流的发展模式,广州:产业研究,2002(3) ,43~44.
[5].庞燕,吴正芳.浅析现代物流与湖南对外贸易经济增长的关系,长沙:金融经济,2005(12),147~148.
[6].张锡平,吴甦.2005中国物流总成本研究,北京:中国物流与采购,2006(4),24~29.

  来源:中国物流与采购网 2007-4-24
庞燕 单圣涤 吴正心
(湖南现代物流学院,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本文参加了第五次中国物流学术年会论文评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