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两百万亿次超级计算机将落上海超级计算中心
中国超级计算机即将跨入“百万亿次”时代。今天,上海超级计算中心的下一代超级计算机最终定型:将采用国产品牌,峰值计算能力将比此前初定的“百万亿次”目标翻番;此外,如果一切顺利,在年底前能完成制造、安装就位,预计“新大脑”就有望进入世界最快计算机的前十名。
今天在北京中关村,上海超级计算中心与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曙光公司签约。签约不仅确认了超级计算机的研制提供方,而且标志着其主要技术指标已确定。据悉,“新大脑”峰值计算能力达每秒230万亿次,采用6600个四核AMD芯片,共75个机柜,占地面积75平方米。整套设备将由国家和上海各投资1亿元。
上海超算中心主任悉自立表示,“百万亿次”计算机将面向全国征集个性化名字:“我们希望自己的计算机也能拥有一个像‘深蓝’、‘更深的蓝’那样深入人心的名字,而不再仅仅是一个代号。”
中科院计算所所长、曙光公司董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国杰表示,即将安装在上海超算中心的这台设备代号为“曙光5000”。虽然绝对计算速度与IBM不久前发布的全球最快的“千万亿次”计算机有一定差距,但其“系统密度”和节能指标甚至比IBM的“冠军机”更为出色。
据介绍,“曙光5000”单个机柜内,集成了约200个CPU芯片,单机柜计算能力达到7.5万亿次,而IBM机不到4万亿次。整套“曙光机”的能耗为700千瓦,平均每百万亿次的耗能比IBM机低10%左右。超高的“系统密度”源于自主研制的计算机硬件架构,而超低的能耗则来自于先进的硬件体系设计、自行研发的管理软件以及水冷却方式。曙光公司总裁历军给记者算了一笔账,通过各种方式,“新大脑”每年能省560万度电。
与“世界冠军”对比的同时,不妨再同上海超算中心目前的设备再比一下。上海超算中心现有的“曙光4000A”计算能力约每秒11万亿次,在2004年刚上线时,曾排进世界前十。新机速度比它快20倍,耗电仅增加50%,体积却减少了1/3。实际上,“百万亿”新机只需2个机柜、一张餐桌的占地面积,就可以提供目前上海超算中心所有的计算能力。
“百万亿次”超级计算机也是国家中长期科技规划中的重要项目,而上海超算中心对于“新大脑”更是十分渴求。这家国内最大的计算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目前主机利用率已饱和,等着上机的计算任务是接受能力的3倍,用户排半个月的队是家常便饭。未来,有一大批国家和地方的重大基础科学和工程项目,需要强大的计算能力来支持,其中就包括大飞机项目。升级之后的上海超算中心,将大大提升国家和上海的科技创新能力。
据李国杰院士介绍,中科院计算所已瞄准了下一代“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的研制,2010年有望推出。届时,国内超级计算机的研制水平与国际差距,将从5年前的落后4年,缩短到仅落后1到2年。从“百万亿”到“千万亿”,意味着目前的超级计算机体系结构将进行根本性的变化,从而突破物理极限;同时,“千万亿”可能大规模采用国产的CPU芯片,自主研发的色彩将更为浓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