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加快农机推广主体建设。创建枣庄市级农机农艺建设融合示范社。从现有土地合作社、农机合作社中优选100个市级农机农艺建设融合示范社,推广小麦(玉米)联合收获秸秆粉碎还田等先进技术,选择适用机具,规范技术要求,配套农艺措施。创建枣庄市农机农艺建设融合示范区。在全市优选15个乡(镇),每个乡(镇)示范面积不低于1万亩,创建15万亩枣庄农机农艺建设融合示范区,搭建枣庄农机农艺融合基地和技术平台,推广集成配套的综合农机化技术,构建现代农机农艺融合技术体系。
二是强化玉米收获秸秆还田机械化技术推广。继续把玉米机收秸秆还田工作作为2013年农机化工作的重中之重,按照“在巩固中提高,在提高中提质”的原则,利用实施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和作业奖(补)项目,加快全市玉米联合收获机械总量的增长。同时,通过开展技术指导,引导机手规范开展作业,努力实现玉米机收秸秆还田作业面积和作业质量的“双提高”。力争全年新推广玉米收获机600台;完成玉米机收秸秆还田面积180万亩,玉米机收秸秆还田率达到80%。
三是推行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技术推广。重点推广小麦、玉米免耕播种保护性耕作技术,创建和完善符合枣庄地域特点的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抓好部、省级小麦玉米保护性耕作项目、种肥同播项目的实施,做好对比试验和测试工作。力争全年新推广小麦免耕播种机300台;实施免耕播种保护性耕作面积90万亩,覆盖率达40%。
四是推进经济作物机械化技术推广。通过积极组织现场会、观摩演示会等形式,积极示范推广花生、马铃薯等经济作物播种、收获机械化技术,努力提高经济作物生产机械化技术覆盖面积。并争取在设施农业及林果植保等机械化技术推广方面取得新进展。力争全年新推广马铃薯收获机200台(套),马铃薯机收率40%;花生机播、收获面积各达到5万亩;水稻机插面积达到1.5万亩。
五是加强农机技术推广能力建设。按照全省农机推广机构装备设施建设规范,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和建设经费,改善基层农机技术推广机构的办公条件。通过强化思想修养、职业道德教育、技能训练和业务知识培训,提高农机技术推广人员的推广示范和服务能力,力争建设一支专业基础好、业务能力强、人员素质高、爱岗敬业的农机技术推广队伍。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