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09年国产乘用车推出新车型超过220款,其中全新车型近50款,改款车型约170款。根据中国模具工业协会统计,设计制造一款全新车型所需汽车覆盖件模具价值约1亿元;每款改款车型平均约25%的覆盖件模具需要更换,价值约2500万元。以2009年推出的新车型计算,我国乘用车覆盖件模具年市场需求在90亿元以上。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0年12月24日,当年共有141款新车上市,其中全新车型69款,其余72款则为改款车型。预计今后几年我国汽车市场上的新车型及改款车型的数量仍将大幅增加。
2011年3月日本发生大地震及海啸,严重冲击了日本汽车产业,促使日本汽车零部件企业有意加快向中国等新兴市场转移。对日本零部件厂商而言,加强在中国等新兴市场的活力,将成为保持和提升汽车产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此外,为了预防类似的风险,很多国家汽车巨头开始在全球重新打量,希望寻找新的合作伙伴,或建立相对安全的生产基地。中国汽车模具企业或将迎来世界模具制造中心的接力棒。
目前,中国汽车产业迅速发展带来的一系列消极因素开始显现,如交通赌塞、汽车尾气等。另外,随着经济复苏,“汽车下乡”政策也已退出,购车消费属于积累性消费,而近年来居民收入增长较慢,未来中国汽车行业的发展将放缓,但仍会保持较高的发展水平,并带动汽车模具市场的持续、稳定发展。我国汽车模具设计、制造水平不断提高,模具质量不断提升,模具价格却大约只有日本的70%,不足欧美价格的50%,我国模具产品性价比优势日益明显。这将极大促进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同时也为世界汽车行业提供更多高性价比的汽车零部件。
由于人们对汽车的安全、美观、舒适等性能要求的日益提高,汽车厂商推出新产品的速度和汽车的品质要求也不断上升,“短、高、低”也成了汽车厂商对汽车模具行业提出的新要求。其中“短”即周期短,“高”是精度高、质量高,“低”即成本低、价格低。
按照汽车发展趋势,今后汽车模具产品的技术含量将日益增加,大型化、复杂化、精密化、自动化是其发展方向。
虽然我国汽车业的快速发展推动我国汽车模具行业取得较快发展,但总体上我国汽车模具设计制造水平仍远远落后于日、德、美等国家,如技术含量低的模具已供过于求、而技术含量较高的中、高档模具则产能不足,如精密、复杂的注射模具和轿车覆盖件模具等高档模具仍主要依靠进口。同时我国汽车模具使用寿命低,生产周期长,质量可靠性与稳定性较差等长期困扰行业发展的问题也亟待解决。
与日、美、德等发达国家的汽车模具业相比,我国在研发能力、人员素质、对模具设计制造的基础理论与技术的研究等方面也存在较大差距,因此造成在模具新领域的开拓和新产品的开发上较慢,高技术含量模具的比例比国外也要低得多。
汽车模具行业属于技术、人才与资本密集型行业。汽车模具为单件订制产品,结构复杂,精度要求高,产品的上述特征要求企业必须具有较强的产品开发能力和较高的技术水平,同时由于技术不断更新换代,企业必须准确把握产品所依附产业的发展方向,并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因此,汽车模具制造企业需要拥有一批高素质的科研人员和大量富有经验的技术人员和熟练技术工人。
同时,虽然近年来我国汽车模具制造企业数量不断增加,产能也随之提高,但行业企业多为中小型企业,因此部分技术水平较低的模具产量较大,从而造成了低端市场供过于求的局面;而在高端市场却是产品供不应求,甚至大部分关键产品需要从国外进口,产品供求状况不容乐观。
随着我国汽车产量的逐年递升,内资及外资汽车模具企业在中国汽车市场上大展身手,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炽热的内需及出口需求,同时也为我国汽车模具行业的升级换代创造了一个良好契机。
依据汽车产业的“十二五”规划,我国将促进汽车产业与关联产业、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从汽车制造大国转向汽车强国。而模具行业的“十二五”规划也明确提出,鼓励汽车模具企业通过资本运作、专业化整合、优化重组,发展各种形式的产业联盟,促进行业发展。
我国汽车模具行业依托庞大的汽车产销市场,近年来已经取得较快的发展,但是汽车模具业的发展水平将直接决定着“中国制造”的汽车产品的品质和地位,我国汽车产业要真正跻身世界高端市场,汽车模具行业任重而道远。
(来源:互联网)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