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汰落后 成绩可喜
河北省落后生产能力集中分布在冶金、电力、煤炭、石化、水泥等重化工产业。这些重点耗能行业落后工艺所占比重较高,如新型干法水泥生产能力只占30%,而质量不稳定、浪费能源、污染环境的立窑水泥占70%;主要耗能设备相对落后,2009年河北省钢铁企业中最大高炉为325m3,主要炉型在100m3以下,而宝钢已达435m3,河北最大转炉150吨级,一般企业为30吨级,而宝钢已达600吨级。
2010年河北省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的实施意见》,成立了由主管副省长为组长的淘汰落后产能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计划下达、方案落实、督导检查、层级验收、考核问责、社会监督等一整套工作流程,健全的工作机制确保了目标任务的完成,新型干法水泥占比骤升到98%。2009年,邯钢淘汰4座300m3级小高炉,一次性淘汰落后炼铁产能170万吨;2010年,淘汰3座25吨转炉,一次性淘汰落后炼钢产能190万吨。通过近几年不停顿的技术改造和装备升级,邯钢整体装备实现了大型化、现代化,达到了国内领先、国际一流水平。
2011年河北省淘汰落后产能任务是“十一五”以来最重的一年,涉及10个行业、近300家企业,是全国计划中涉及企业最多的省份,其中炼铁、炼钢、水泥和平板玻璃四个行业是全国任务最重的省份,分别占到全国任务总量的32%、59%、18%和42%。从计划下达到11月底全部任务完成,只有不到半年时间。截止到2011年底,列入国家淘汰落后产能计划的主要设备均已拆除完毕,如期完成了国家下达的目标任务,其中7个行业超额完成。各地工作也有亮点,石家庄、张家口、沧州、邯郸等市在国家规定的淘汰行业以外,制定了标准更高、范围更宽的市级淘汰落后产能计划。石家庄、张家口和唐山市安排了市级淘汰落后专项奖补资金。
节能减排 推进清洁生产
河北省能源消费总量居全国第二位。2010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是全国的1.43倍,节能任重道远。全省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仅为56.5%,远低于先进省份山东94.7%、广东90.2%的综合利用水平。同时,河北省工业固废综合利用仍以粗放型为主,高附加值利用比例较低。
为此,河北省印发了《关于创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试点示范企业工作的指导意见》、《河北省水泥工业节能减排实施意见》、《河北省工业企业自愿性清洁生产审核验收管理暂行办法》等系列文件,分解下达了能耗降低率和二氧化碳减排率指标,进行能耗预测分析。先后在重庆、上海开展了钢铁企业烧结脱硫和企业能源管理中心建设技术交流。石钢总经理王立平告诉记者,通过学习借鉴先进公司经验,该公司已实现了煤气的综合利用,吨钢的粉尘、SO2 排放达到国际最低水平。冀中能源集团董事长王社平说,他们通过绿色生态综合技术的应用,每年可以实现减排二氧化碳144万吨,消灭矸石180万吨,日处理污水16万m3以上,年节电1865万千瓦时。
河北省深入实施“双三十”节能减排示范工程,强化示范带动推进污染减排。“十一五”期间,“双三十”单位如期完成了节能减排三年承诺各项目标任务,“十二五”期间该省重新筛选单位能耗高、排放总量大、示范作用强的30个县(市、区)和30家企业,继续深入实施“双三十”节能减排示范工程。据中钢邢机环保科科长崔桂芬介绍,作为“双三十”单位,公司污水中的COD已从120吨降到3.8吨,远超108吨的目标任务值。
河北省积极推进能源管理中心建设,为节约能源创造有利条件。自2009年国家财政部、工信部启动工业企业能源管理中心示范项目建设以来,河北省共建立22个企业能源管理中心,获得中央财政资金支持1.849亿元,涉及钢铁、化工两行业。邯钢能源管控中心2010年底投入运行以来,有效地提高了邯钢能源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水平和煤气、蒸汽等余热余能资源的回收利用水平,煤气资源实现了“零”放散,企业自发电比例达到60%。2011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6.68%,超额完成工业节能4.4%的目标任务。
河北省还大力优化能源结构。加快发展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绿色能源,实施煤炭资源清洁综合利用工程,加大天然气、煤层气等清洁能源利用力度,进一步优化能源结构,提高低排放、低污染、高热值清洁绿色能源比重,着力推进社会用能方式变革,到201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6%。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