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工不足 盈利下降
“开工不足,很多项目都延迟开工”,这是21-sun记者在走访中听到最多的声音。肇始于2010年的“史上最严厉的宏观调控”下,一、二线城市房价疯狂增长势头得到遏制,同时导致包括钢铁、水泥、有色、运输、能源等相关产业需求陷入萎缩,工程机械市场受到的打击首当其冲。
做房地产项目的广东华固有限公司老总顾海阳对此深有体会。在采访中,他告诉21-sun记者,“今年5月以来,手中的6台挖掘机基本处于半停工状态,仅能维持公司开销,基本不赚钱。现在手头上有个旧村改造项目,两三天才开一次工。”
另一位广州元力土石方运输公司总经理吴斌介绍,公司主要承接市政房地产以及道路建设中土石方开挖运输业务,由于房地产不景气,当地财政收入也受到影响,因此很多市政工程未能按时开工,按时付款。和去年同期相比,今年公司盈利下降50%左右。他甚至估计1-2年时间,行业才会真正回暖。
然而,更多的人对前景还是保持乐观,特别对下半年将要召开的十八大和政府换届充满期待,广州昀昊物流运输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培方就认为:“新官上任,肯定会很多项目开工。只要熬过这段苦日子,行情总会复苏的,因为中国经济前景毕竟是向好的方面发展。”
石头缝里的商机
行业不好,不等于企业不好。21-sun记者在走访中发现,很多客户因为平时积累了广泛的人脉和良好的行业口碑,因此尽管经济不景气,工程项目却源源不断。
该 广东话中把运输建筑工地沙石、泥土、建筑材料的自卸车叫做“泥头车”,李培方就是这样一家“泥头车”公司老总。他告诉21-sun记者,公司刚做完华会和方村的项目,现在做中山大学留学生宿舍地基下挖,每天的开工时间都是在8小时左右。
“现在工程处于‘地基下挖’和‘土方外运’阶段,都是我们在做。当然也做水利、铁路和高速公路项目。目前正在洽谈一个项目,8月份估计就会做了,可能是史上施工难度最大的一个项目,要用‘逆作法’,通俗的讲就是地上盖楼和地下建设同时进行,因为项目位于北京路(广州最繁华的步行街)上,施工场地受限。” 李培方介绍。
生意同样红火的还有广东惠东地区的罗老板,他的三台挖掘机依然在当地的石场中忙碌着。罗老板说,今年的开工率和去年差不多,主要就是装石子。现在一条广乐高速正在施工,因此石场生意没有受到太多影响。
但他认为自己纯属运气,“目前在海南、镇江以及贵州都有市场,湛江新批了一个钢铁项目,那边的石子销路应该不愁。国家调控对行业影响不少,自己运气好一点,门口正好有一个正在建设的高速公路,要不然日子也好过不到哪儿去。”
广东坪石的王海泉老板则是在农田水利项目上找到了商机。据他介绍,他的机器今年基本都是在沙场挖沙,但近些年新农村建设,机器代替人工,好些项目能用得上挖掘机。因此挖机一般每月开工25天,每天开工8-9小时,和去年同期相比,下降20-30%左右。“但生存是不愁的,现在就盼着后市转好。”王老板说。
穷则思变
天下事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当财政收入力有不逮,头脑灵活的广东政府开始寻找民资“接棒”。近期,广东省发布首批44个重大项目向民间资本公开招标,总投资额达2353亿元,项目涉及交通、能源、城建、社会事业等领域。而今年铁道部将城际铁路的融资和修建权下方给地方,也给广东固定投资带来新机遇。此次公开招标的项目中有7个为铁路项目,广东政府打算试水“以地养路”。
但政策的落地需要时间,民资放心进入也需要时间。在积极因素发酵、升腾之前,工程机械用户需要厂家和代理商做些什么?
目前,众多品牌代理商考虑将闲散资源整合起来,以融资租赁的形式给客户找活干,对此,用户们表示欢迎。顾海阳就认为,这是一种新颖的销售形势,代理商盘活资本的同时,也满足了更多消费者需求。
而大多数客户则对企业服务提出更高要求。比如李培方,原先使用某外资品牌挖掘机,但因售后不及时,又存在一些“霸王条款”,因此改用另一品牌。他认为,代理商的维修人员服务要跟得上,因为态度和技能直接影响到客户效益,也影响到品牌形象。
另外,吴斌认为主机或代理商对挖掘机手的培训要常态化,因为机手的建议对于老板购机有很大的参考;同时通过培训机手,机手的技能以及维护挖掘机的能力就会增强,这样可以实现厂家、客户和机手的三赢局面。
的确,在“寒冬”里,有人陪伴是最大的温暖。作为价值同盟的厂家、代理商和客户,如果能够在此时抱团取暖,携手并进,以积极的心态和创新的思路迎接挑战,努力实现价值最大化、效益最优化,也许这个“冬天”将不再那么寒冷。
(来源:互联网)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