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刀具市场“派系”回顾刀具国产化之路
长久浸淫于刀具行业的人都会很谦虚地顺口说出这样的话——“小产品成就大事业”。的确,在整个金属加工过程中,刀具本身的成本仅3%左右。但就是这样一个小产品,却占据着巨大的市场份额。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国产刀具生产总量为290亿元,除供应国内市场外,出口刀具70亿元。2011年,我国进口刀具和国产刀具总销售额达到330亿元,居全球第一。“通用机械、航空航天、汽车、能源、医疗、轨道交通、模具、机床等行业都离不开切削刀具。”国际模具及五金塑胶产业供应商协会秘书长罗百辉表示,尽管刀具占金属切削成本约仅为3%,但其投入生产之中,将会影响生产效率的提高幅度约20%~30%之间,生产效率(用高效刀具)提高20%,制造成本将降低15%,刀具成本降低30%,零件成本仅降低1%。机械产品价格不断降低,而质量要求不断提高,刀具的质量、价格等因素,最终都反映到产品成本之中。因此,可以说“刀具代表金属切削”。
中国刀具市场的“派系”
中国是全球最具发展潜力的刀具市场,跨国刀具集团在自身发展战略中,把扩大在中国的刀具销售作为首选,各企业的亚太总部、研发中心、培训中心、物流中心纷纷落户中国,从而以中国为中心辐射亚洲,更加直接便捷地服务于客户,更好地满足亚太地区客户的需求。
随着许多行业的方兴未艾,除了汽车之外,航空航天(特别是商用飞机)、医疗器械和能源等行业的发展都促使中国刀具市场持续发展。据罗百辉介绍,围绕中国刀具市场这块巨大的“蛋糕”,市场上活跃着五大国外派系:山特系、IMC系、美国系、欧洲系、日本系。
五大派系中,山特系包括山特维克可乐满(SANDVIKCoromant)、瓦尔特(Walter)、山高(SECO)、Safety、多马(DORMER)等。在大中华区总经理李贻善的带领下,山特维克可乐满当仁不让地成为山特系乃至整个中国刀具市场的No.1。
2012年6月6日,山特维克可乐满大中华区北京效率中心隆重开业。效率中心是山特维克可乐满在金属加工领域独创的概念,全球共有27个效率中心分布于二十多个国家。
虽然山特系是全球刀具市场的领头羊,但对于第二的位置,目前暂无定论,一般认为肯纳、三菱、IMC都是“第二把交椅的有力竞争者”。2012年4月,IMC首席执行官JacobHarpaz在特固克第二工厂开幕活动中表示,IMC集团在世界上是金属切削第二大刀具制造商。IMC集团旗下伊斯卡、泰珂洛、特固克互相竞争与合作,已经成为挑战山特系的重要刀具集团。
美国系主要以肯纳Kennametal为代表。作为较早进入中国的刀具品牌,许多后来成名的代理商都与肯纳有关。十多年前知名的肯纳系的“南北二张”,一个现为上海尚立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张仲勤,一个成为北京安达特工贸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清,都是刀具代理商的成功代表,可以说肯纳是中国刀具精英的黄埔军校。当然,美国系刀具还有STELLRAM、MILLSTAR、美福M.A.Ford、SGS、GARR、STAR等刀具品牌。
日本系包括三菱、京瓷、住友、泰珂洛、欧士机、黛杰、不二越、日立等。
(来源:互联网)